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巍 沈其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5,共5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准确把握、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认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准确把握、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认为,市民社会是"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要素是"社会组织",终极目标是建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要加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就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为社会治理夯实经济基础;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体制,为社会治理提供政治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条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治理提供思想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及法治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长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6,共6页
文章认为,在中国对法治的诉求过程中,法学理论赋有前瞻性的启蒙、阐释和导引功能,这就需要市民社会理论的导入。因为它能克服传统法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为法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系统丰富的深层理论基础,并能有效观照中国法治... 文章认为,在中国对法治的诉求过程中,法学理论赋有前瞻性的启蒙、阐释和导引功能,这就需要市民社会理论的导入。因为它能克服传统法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为法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系统丰富的深层理论基础,并能有效观照中国法治之路理论构建的有限和不足,从而推进法学现代化和法治理论与实践对现实的积极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法学现代化 法治研究 中国 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白立强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共3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经济关系”、“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和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物质交往关系”的论断对我们当代中国构建...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经济关系”、“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和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物质交往关系”的论断对我们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更提供了一种理想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模式论析——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为主线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巧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大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原理对之加以审视,可以为理解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新型关系提供一种维度,从而对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理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长山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74-77,共4页
把市民社会理论作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并非出于主观臆想,而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用新视角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进而服务于依法治国实践而应作出的客观选择。一、市民社会理论... 把市民社会理论作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并非出于主观臆想,而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用新视角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进而服务于依法治国实践而应作出的客观选择。一、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得以确立的重要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法学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法学 立法权 阶级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 国家制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秩序之构建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雪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2,共4页
葛兰西创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秩序失范的重要症结就在于公民意识未能有效确立,导致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未能在社会成员中形成有效的内化。因此,要克服“道德滑坡”和“法律信仰危机”现象,就必... 葛兰西创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秩序失范的重要症结就在于公民意识未能有效确立,导致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未能在社会成员中形成有效的内化。因此,要克服“道德滑坡”和“法律信仰危机”现象,就必须充分发挥公民意识的“文化领导权”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普遍有效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市场经济秩序 公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4
7
作者 蒋红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8,共5页
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得以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阐发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原则,实现了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奠基和... 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得以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阐发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原则,实现了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奠基和初步发展;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无产阶级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物质力量,实现了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功能与社会批判功能的对接,预示了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之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理论 黑格尔 法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法治意蕴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文以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流变为切入点,阐述了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指出市民社会对法治社会形成的重要意义。认为现代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以期对我国市民社会和法治国家的建构有所启迪。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理论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指导 被引量:3
9
作者 卫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3,共9页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他从物质实践出发,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并用"物质交往关系"取代了黑格尔的"需要的体系",此外还将对人的本质关怀作...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他从物质实践出发,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并用"物质交往关系"取代了黑格尔的"需要的体系",此外还将对人的本质关怀作为其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其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在于:形塑中国式社会本位观,将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础,实现经济和谐;梳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紧张关系,构建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实现政治和谐;关注中国和谐社会主体的发展,实现人际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10,共4页
市民社会既是一种理论工具,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它为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下,政府、社会、市场、大学地位得到明确,关系得到明晰。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批判市民社会理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70-76,共7页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 黑格尔 理性国家观 政治国家 人类解放 历史地位 社会存在观 社会本位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12
作者 黄伟力 查芳灵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共5页
"市民社会"是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市民社会理论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马克思在重点针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并且通过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剖析,特别注意"从... "市民社会"是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市民社会理论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马克思在重点针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并且通过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剖析,特别注意"从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说明",形成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相关理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具有多维度现代价值,特别在其对于科学处置社会与国家关系、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视角: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的理性审视
13
作者 丁瑞媛 王兵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4,48,共5页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科学理论体系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平田清明作为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主要奠基人之一,其注重回归马克思原初语境的研究方法,带来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新风...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科学理论体系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平田清明作为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主要奠基人之一,其注重回归马克思原初语境的研究方法,带来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新风。平田提出"个体所有的重新建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民社会"等新的市民社会理论及设想,是对日本市民社会理论先达的继承与超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市民社会理论 平田清明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民社会理论的高等教育体制变迁与创新
14
作者 孙蓓蓓 徐小龙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市民社会理论是西方的政治理论之一,文章从市民社会理论的独特视角出发,论述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与创新。主要从市民社会理论入手,找出其与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内在契合点,回顾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剖析阻碍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症结,... 市民社会理论是西方的政治理论之一,文章从市民社会理论的独特视角出发,论述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与创新。主要从市民社会理论入手,找出其与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内在契合点,回顾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剖析阻碍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症结,运用市民社会理论的观点,制定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路径,提倡高等教育自主化、多元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15
作者 菅从进 《学海》 CSSCI 2004年第2期30-35,共6页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一理论中 ,一些见解的深刻性、客观性和积极意义 ,不容低估。就其的缺陷而言 ,除了完全颠倒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这一根本的局限性以外 。
关键词 黑格尔 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历史观 哲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16
作者 杨巧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9,共5页
马克思在扬弃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批判市民社会的同时,指认了市民社会的历史意义,并以一种新的唯物史观阐发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是一个贯彻始终的概念,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 马克思在扬弃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批判市民社会的同时,指认了市民社会的历史意义,并以一种新的唯物史观阐发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是一个贯彻始终的概念,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体表述有所不同。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其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创新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理论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
17
作者 马宁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19,共4页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尤其是其市民社会理论中内涵的自由、法治和民主精神,对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具有现实的时代意义。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十分必要,是...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尤其是其市民社会理论中内涵的自由、法治和民主精神,对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具有现实的时代意义。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十分必要,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在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前提,以民主和法治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切实扩大基层民主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文明建设 公民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永豪 谢卫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10-12,共3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启示谢永豪,谢卫东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爆破点之一。马克思的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是从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研究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开始的。社会与国家的...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启示谢永豪,谢卫东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爆破点之一。马克思的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是从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研究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开始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无论在当前理论形态上还是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马克思 代议民主制 私人利益 资本主义 中国市民社会 公共利益 精神文明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哲学视角下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生成
19
作者 何乐如 姜海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28-35,共8页
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过程的钥匙。从经济哲学的研究视角切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可以发现,政治经济学的介入和唯物史观研究的深入是其市民社会理论生成的关键。在《德意... 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成过程的钥匙。从经济哲学的研究视角切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可以发现,政治经济学的介入和唯物史观研究的深入是其市民社会理论生成的关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成果只能称之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相关问题的思考,不能称其为成熟的市民社会理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成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不仅为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表征资本主义灭亡逻辑做好了理论准备,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建设逻辑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还能为推进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理论 经济哲学 唯物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的法哲学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庞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黑格尔 政治国家 法哲学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私有财产 财产关系 私人利益 社会经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