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划-市场转型下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形成机制及优化策略
1
作者 汪致洵 方仍存 +3 位作者 赵卫峰 杨洪明 范先国 廖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4,共9页
在电力市场由计划向市场转型过程中,工商业(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I&C)用户逐步由目录电价转向市场化定价。为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中国建立了代理购电机制,暂未直接参与市场购电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公司以代理方式购电... 在电力市场由计划向市场转型过程中,工商业(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I&C)用户逐步由目录电价转向市场化定价。为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中国建立了代理购电机制,暂未直接参与市场购电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公司以代理方式购电,确保工商业市场化电价改革政策平稳实施。由此,首先分析现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代理购电价格模型,针对由购电结构差异所产生的代理购电-市场化用户价差及代理购电用户价格季节波动大问题,提出基于计划-市场电量分配的代理购电价格优化方法;随后结合规划周期内计划-市场电量供需平衡关系,以工商业市场用户和代理购电用户价差最小为目标、代理购电价格波动幅值为约束条件,优化调整风光发电量进入计划和市场电量比例以及外购电月度分配比例,实现代理购电用户价格的合理动态调整;最后基于国内某省年度源-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代理购电价格优化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两类用户价差、代理购电价格波动,对电网代理购电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工商业用户有序进入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市场转型 电网企业代理购电 工商业市场用户 计划和市场电源比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运输价格规制的动态演化与市场化转型路径研究
2
作者 魏晓勇 王怀相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着重探讨中国铁路运输价格规制从传统严格管制向市场化改革转型过程中的动态演化与路径选择。通过系统梳理价格规制理论,对中国铁路客货运价格形成机制、运价规制演变历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当前中国铁路运价规... 着重探讨中国铁路运输价格规制从传统严格管制向市场化改革转型过程中的动态演化与路径选择。通过系统梳理价格规制理论,对中国铁路客货运价格形成机制、运价规制演变历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当前中国铁路运价规制在平衡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维护公益属性方面面临的制度约束与操作难题,进而得出中国铁路价格规制的时空多元性特征。通过进一步构建竞争类运输服务及公益性运输服务价格规制模型,发现在竞争性领域可通过适度放松管制和加大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市场调节作用、降低监管成本;在公益性运输环节应构建明晰的补贴机制与严格的成本监审体系,以确保公共利益与长期可持续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形成综合市场导向的价格调整机制,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优化运价管理体系,拓展细化各类型铁路运输成本监审办法,建立公益性运输服务定价及补贴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价格规制 规制放松 市场转型 公益性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目标、方向及路径
3
作者 吉富星 王欣雨 +1 位作者 李绪恒 杨嘉欣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融资平台转型是大势所趋,其目标是推动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化运营的国有企业,在确保自身风险可控、降低引致财政风险的前提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公平供给。转型的前提和底线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剥离政府融资职能。从... 融资平台转型是大势所趋,其目标是推动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化运营的国有企业,在确保自身风险可控、降低引致财政风险的前提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公平供给。转型的前提和底线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剥离政府融资职能。从中长期目标看,力争在2027年前全部完成融资平台转型,2035年左右形成新型的具有竞争力、市场化运营的现代化地方国企。其中,“真实转型”可根据业务构成、盈利能力、与政府的财务往来、业务承接模式等进行综合判断,财务指标更多是参考,关键是看是否具有市场化的经营能力、能否形成持续的真实的“造血”能力。从转型方向看,要结合地方实际加大整合重组力度、推动分类转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选择适宜领域或方式,既不是完全抛弃基础设施等传统业务,也不是“一窝蜂”涌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转型路径上看,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结合地方实际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从合理定位、遏增化存、规范投融资、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等方面深入、稳妥推进。此外,转型改革长期在路上,仍要锚定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2027年以后或未来的所有地方国企综合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平台 市场转型 债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转型演化研究——基于资源依赖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丰 徐顽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阐释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主体职能、运行机制和市场化转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以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案例对主体策略演化特征、参与成本、收益分配、投机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进行赋值仿... 在阐释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主体职能、运行机制和市场化转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以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案例对主体策略演化特征、参与成本、收益分配、投机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进行赋值仿真。研究发现:(1)对于市场化转型而言,地方政府属于风险偏好者,高校和企业属于风险回避者;(2)市场化参与成本对主体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且各方对参与成本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3)市场化收益分配方案对系统演化具有决定性影响,且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地方政府投入端调控予以抵消;(4)企业投机行为对市场化转型造成一定阻碍,但不足以影响系统稳定性。最后,从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各自立场提出推动市场化转型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型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市场转型 资源依赖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募REITs与城投平台市场化改革:内在逻辑、创新动因与展望
5
作者 鲁筱 叶剑平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5,共8页
公募REITs作为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制度创新,在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契合。资源配置理论与金融创新互动理论为其提供理论支撑,保租房、高速公路等试点通过资产证券化,有效提升城投平台运营效率,突破资金困局,推动... 公募REITs作为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制度创新,在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契合。资源配置理论与金融创新互动理论为其提供理论支撑,保租房、高速公路等试点通过资产证券化,有效提升城投平台运营效率,突破资金困局,推动其向市场化主体转型。然而,当前发展面临优质资产供给与筛选困境、政策协同与监管适配性不足、运营管理能力与市场化需求脱节等挑战。未来需从以上三个维度深化协同,推动城投平台向市场化运营主体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募REITs 城投平台 市场转型 创新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 再论“单位”研究 被引量:120
6
作者 李路路 苗大雷 王修晓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共25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城市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社会秩序,尤其是"单位"和"单位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对在市场转型的制度背景下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城市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社会秩序,尤其是"单位"和"单位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对在市场转型的制度背景下的"单位"变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章从概念辨析入手,分为"单位"体制及其变迁、单位内部的权力结构与行为方式、单位与社会分层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作者认为,采用细致的个案调查方法来研究不同类型"单位"的内部权力结构和行为方式,挖掘"单位"社会分层效应的具体微观机制,进而探讨"单位"和"单位体制"的变迁,并且,以此为参照来理解中国社会组织的新特点、新功能,将是"单位"研究的方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单位 组织制度 基层秩序 个案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背景下北京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机会与职住分离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艳 刘志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9,共9页
基于北京市9个不同类型中低收入社区的600位就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住房机会(住房搬迁机会)以及就业机会(工作单位类型)等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因素对中低收入者就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北京... 基于北京市9个不同类型中低收入社区的600位就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住房机会(住房搬迁机会)以及就业机会(工作单位类型)等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因素对中低收入者就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北京市中低收入居民中,国有企业单位及非国有企业单位就业者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就业者,显著地承受更大程度的职住分离,体现出单位制度残留的持续影响。由于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而搬迁的中低收入居民职住分离程度最大,而因个人原因发生居住搬迁的中低收入者职住距离则相对较近。拥有北京市户口的本地内生型中低收入者、非户主低收入者、男性低收入者的职住分离程度显著更大。最后,北京市中低收入者的月收入与其职住距离成显著正相关,表明市场因素开始发挥作用,但当考虑了住房搬迁机会变量后,部分市场化因素的影响不仅减弱并且变得不显著,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强且统计上显著。由此说明,对于转型期的城市中低收入者而言,计划经济下再分配制度的残留与路径依赖以及城市空间的结构性调整对其职住关系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住房机会 职住分离 城市中低收入者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层背景对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市场转型与分割的阶层再生产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黎明 李卫东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4-131,共18页
本研究利用2007年"阶层背景和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分析阶层背景对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探讨了市场转型期间的阶层相对关系模式,发现在市场转型过程中,政治与市场的同进化过程同样是新旧利益群体... 本研究利用2007年"阶层背景和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分析阶层背景对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探讨了市场转型期间的阶层相对关系模式,发现在市场转型过程中,政治与市场的同进化过程同样是新旧利益群体竞争性的分化与共享,以及对体力劳动者阶层子代本科毕业生排斥的过程,政治与市场的汇流使得优势阶层被垄断性继承,从而使代际继承呈现二元分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阶层再生产 二元分割性 市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住房分异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柳林 杨刚斌 何深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7-906,共10页
基于2007年在广州、武汉、西安3个大城市的低收入社区开展的大型入户调查数据,在社区尺度探究了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的住房分异情况,并分析了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制度因素(如户口、邻里类型、雇主类型等)和市... 基于2007年在广州、武汉、西安3个大城市的低收入社区开展的大型入户调查数据,在社区尺度探究了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的住房分异情况,并分析了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制度因素(如户口、邻里类型、雇主类型等)和市场因素(如社会群体、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等)对住房产权和居住条件的影响。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发现,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住房分异情况都较显著,但群体内部的差异较群体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对住房条件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收入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住房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制度因素对住房面积等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住房条件的作用较市场因素更显著,而市场因素对于住房设施等较易改变的住房条件的影响要比制度因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制度 市场 住房分异 低收入邻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转型与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闻华 方长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这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精英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那么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到底表现出何种特征呢?通过对精英的"循环"与"再... 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这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精英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那么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到底表现出何种特征呢?通过对精英的"循环"与"再生产"的争论的梳理,人们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表现出既包含有"循环"又包含有"再生产"的复杂特征,而这种复杂性正是由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精英 精英循环 精英再生产 市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与科技人员收入差异影响因素——基于2009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万里 穆滢潭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科技人员收入的因素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研究发现,市场化转型对影响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因素的影响并非单一、线性模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关键词 市场转型 科技人员 收入差异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与职业地位获得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庆红 狄雷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4期58-64,69,共8页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视角出发,将部门因素、行业因素和职业因素统合起来,作为表示个体职业地位的综合测量指标。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对改革以来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无论是...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视角出发,将部门因素、行业因素和职业因素统合起来,作为表示个体职业地位的综合测量指标。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对改革以来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无论是整个时期还是改革的三个阶段,家庭背景最主要由父亲受教育水平和父亲所在部门来决定;(2)随着改革的深入,家庭背景对子代教育的直接效应在增强;(3)总体上子代教育对子代初职地位和现职地位都有显著影响,且伴随改革的深化其影响在增大;(4)无论在哪个时期,子代初职地位对子代现职地位的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这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代内不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伴随改革深入,家庭背景通过教育进行隐性传递的趋势日趋明显,教育不平等问题需引起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劳动力市场分割 职业地位获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兼论重点中学制度是否应该为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买单 被引量:39
13
作者 庞圣民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174,共2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愈演愈烈。本文使用CGSS 2008数据,基于梅尔模型,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城乡教育不平等的演进过程,结果发现,城乡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肇始于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两个阶段,而由后者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愈演愈烈。本文使用CGSS 2008数据,基于梅尔模型,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城乡教育不平等的演进过程,结果发现,城乡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肇始于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两个阶段,而由后者产生的不平等尤为严重。继而,本文对中学阶段升学过程展开专门分析,发现在"课外补习班市场"发育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就读于非重点初中的城镇子弟,正是这类高中候选人与同样就读于非重点初中的农村子弟在市场转型后升学机会差距的迅速扩大,导致在后续高中升大学阶段,虽然高等教育规模一再扩张,城乡居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却愈演愈烈。本文还发现,就读于重点中学的城乡子弟间升学机会的不平等并未在市场化后显著增大,因而,本文认为,重点中学制度不应为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中学 市场转型 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与职业性别垂直隔离 被引量:11
14
作者 童梅 王宏波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38,共17页
在社会学研究中,把男女劳动者进入不同职业称之为职业性别的水平隔离,而男女劳动者在同一类职业中从事地位不同的工作,则是职业性别的垂直隔离。本文关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职业性别垂直隔离的趋势。笔者从2009年八大城市调查数据发现:... 在社会学研究中,把男女劳动者进入不同职业称之为职业性别的水平隔离,而男女劳动者在同一类职业中从事地位不同的工作,则是职业性别的垂直隔离。本文关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职业性别垂直隔离的趋势。笔者从2009年八大城市调查数据发现:即使在没有性别水平隔离的中性职业中,也同样存在着性别垂直隔离,且市场转型加剧了职业性别垂直隔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职业性别垂直隔离 中性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与经济伦理重塑——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光飞 梅锦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这不仅和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乏力有关,而且更深层次地也反映了市场转型以来经济伦理的"脱嵌"。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社会系统缺乏一种适应市场体制的普遍主义经济伦理,微观层面上...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这不仅和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乏力有关,而且更深层次地也反映了市场转型以来经济伦理的"脱嵌"。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社会系统缺乏一种适应市场体制的普遍主义经济伦理,微观层面上表现为转型期我国企业(包括食品业)责任伦理的缺位以及相关监管部门行政伦理的缺失。经济伦理的重塑既需要完善经济伦理和相关制度的衔接,也需要重视经济伦理观念和市场实践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经济伦理 脱嵌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理论与社会整合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怡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66,共24页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heories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China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gration. It argues that the transition is a process simultaneously involv...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heories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China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gration. It argues that the transition is a process simultaneously involves the privatiz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the shift of elite power,and the reorganization of interest groups. The study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thereby should focus on three questions: who dominants the property right? Who controls the management? And who gets relatively more interests?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point to the shift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integration, namely the integration of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hip, the integration of power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ests, among which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integration is pervasive, and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maintaining of social order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理论 社会整合 市场体制 产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与家庭成分问题研究——以“黑九类”的子女们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宏 刘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6,共7页
随着市场转型的到来,家庭成分制废除,家庭成分对于个人的影响逐渐消失。但市场转型前,家庭成分的"烙印"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机会。本文通过中国家庭动态调查(CFPS)2008上海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家庭成分这一问题在市场转型过... 随着市场转型的到来,家庭成分制废除,家庭成分对于个人的影响逐渐消失。但市场转型前,家庭成分的"烙印"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机会。本文通过中国家庭动态调查(CFPS)2008上海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家庭成分这一问题在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变迁,以及不同家庭成分群体的收入情况,进而探讨了市场转型前后的政治分层和经济分层以及二者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转型后,家庭成分对于个人的影响已经消失,但是政治资本的影响日益凸显;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存在着补偿或平衡的关系,转型前政治受挫的群体在转型后的劳动力市场中得到了一定的反哺,收入明显高于家庭成分好的群体;户籍制度和人力资本因素影响了政治受挫群体的收入分配获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成分 市场转型 收入 政治分层 经济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分流、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城乡教育差异(1978—2008)——以高中教育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邵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110,共9页
教育扩张能否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化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自1999年,中国开启了最大规模的教育扩张。但2004年的"民工荒"表明中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转型期。教育扩张提高个体的入学概率,同时劳动力市场转型提高个体教育的机... 教育扩张能否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化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自1999年,中国开启了最大规模的教育扩张。但2004年的"民工荒"表明中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转型期。教育扩张提高个体的入学概率,同时劳动力市场转型提高个体教育的机会成本。在此背景下城乡教育差异会怎样发展?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1978—2008年中国高中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差异以及变化趋势。通过不同时期比较发现,无论是教育扩张之后还是劳动力市场转型时期,高中阶段城乡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此外,在教育分流体制下对城乡高中教育获得过程的研究表明,城乡间的教育机会分配在教育质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扩张 高中教育 劳动力市场转型 教育分流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进程中的收入分化与社会风险——基于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汉文 宁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0,共4页
收入分化和多数社会成员的低收入水平是市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导致社会不满的主要原因。当利益受损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具有颇为明显的针对政府的抗争倾向。相对而言,低收入阶层的抗争倾向更加明显。在进行抗争的时候,不... 收入分化和多数社会成员的低收入水平是市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导致社会不满的主要原因。当利益受损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具有颇为明显的针对政府的抗争倾向。相对而言,低收入阶层的抗争倾向更加明显。在进行抗争的时候,不论哪个阶层,都倾向于采取集体抗争的形式。防止发展过程中的两极分化和建设"强政府、强社会"型国家是中国应对今后的社会风险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收入分化 社会冲突 抗争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卡尔·波兰尼的“互惠经济”——关于市场转型理论研究范式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伟志 秦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12,共5页
本文通过对市场转型理论的梳理,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的把握,指出新制度主义范式中对制度的强调应该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而有关市场转型理论的探讨却似乎忽视了非正式制度这一块。于是,本文借用卡尔·波兰尼的理想类型划分来... 本文通过对市场转型理论的梳理,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的把握,指出新制度主义范式中对制度的强调应该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而有关市场转型理论的探讨却似乎忽视了非正式制度这一块。于是,本文借用卡尔·波兰尼的理想类型划分来指出研究者们在运用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配经济 市场经济 互惠经济 新制度主义 市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