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散文小诗》到《野草》——论翻译《巴黎的忧郁》对鲁迅散文诗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佳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8,共10页
本文在鲁迅参与翻译过《巴黎的忧郁》中八首散文诗的已知前提下,重新审视《野草》与周氏兄弟合作及失和的关系,以及它与《巴黎的忧郁》的互文关系。通过对两本散文诗集中的关联篇目进行对读比较,探究《野草》对《巴黎的忧郁》的具体借... 本文在鲁迅参与翻译过《巴黎的忧郁》中八首散文诗的已知前提下,重新审视《野草》与周氏兄弟合作及失和的关系,以及它与《巴黎的忧郁》的互文关系。通过对两本散文诗集中的关联篇目进行对读比较,探究《野草》对《巴黎的忧郁》的具体借鉴方式,如吸收散文诗理念、借鉴框架形式、人物及情境设置等,并考察《野草》的创造性转化,如改写、扩写等多种重写策略的运用与思想内涵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波德莱尔 《野草》 巴黎的忧郁 散文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散文诗与现代性 被引量:5
2
作者 灵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正如人们所熟知,"散文诗"这种诗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这种判断,源于我们把波特莱尔作为散文诗的开创者有关。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中国古代的词、赋、骈文,甚至把《庄子》的部分篇章都作为中国古代的散文诗来理解。然而,笔者并不赞... 正如人们所熟知,"散文诗"这种诗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这种判断,源于我们把波特莱尔作为散文诗的开创者有关。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中国古代的词、赋、骈文,甚至把《庄子》的部分篇章都作为中国古代的散文诗来理解。然而,笔者并不赞同这种"征古主义"的认识倾向,散文诗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生存经验密切相关,离开了人的"现代生活"经验,散文诗这种表现形式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波特莱尔 部分篇章 认识倾向 生存经验 波德莱尔 后现代社会 诗歌理论 巴黎的忧郁 现代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时光碎片的现代性“返源”——评灵焚的散文诗集《剧场》
3
作者 孙晓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前言 灵焚是一位肩负着强烈的现代性文体意识的散文诗作者,他始终以求新的姿态打破传统散文诗外在形态与内在深度的规范,将一种孜孜不倦的探索意识融入散文诗的建设和创作之中。二十余年的创作探索,他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从“诗性”的内... 前言 灵焚是一位肩负着强烈的现代性文体意识的散文诗作者,他始终以求新的姿态打破传统散文诗外在形态与内在深度的规范,将一种孜孜不倦的探索意识融入散文诗的建设和创作之中。二十余年的创作探索,他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从“诗性”的内核突围散文诗文体自身的摇摆姿态,努力提升散文诗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诗集 现代性 外在形态 文体意识 探索意识 姿态横生 主体性 巴黎的忧郁 现实关怀 大众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示
4
作者 王以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79-85,101,共8页
19世纪中后期,“当沉重的天空象盖子一样/压在呻吟的心上,/当它把地平线包围,/泻下比黑暗更稠的黑光”,巴黎诗坛上,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他们敏感的心灵产生了一种世纪末的“颓废情绪”,这种“颓废”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战栗,... 19世纪中后期,“当沉重的天空象盖子一样/压在呻吟的心上,/当它把地平线包围,/泻下比黑暗更稠的黑光”,巴黎诗坛上,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他们敏感的心灵产生了一种世纪末的“颓废情绪”,这种“颓废”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战栗,对法兰西古老文明的厌倦和反叛。 象征派诗人的先驱者波德莱尔在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典型的《陌生人》:他“没有父母”,“没有姐妹”,“也没有兄弟”、对“朋友”这个词“一无所知”,至于“祖国”,他“甚至不知道她坐落在什么方位”,他只爱云,“美妙的云”;“通灵者”韩波在给友人的信中宣称:“如果那些老笨蛋们没找到‘我’,而只找到一些虚假的意义,我们难道不应扫除这些数以万计的朽骨吗?”象征派大师马拉美说“对于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青年诗人 巴黎的忧郁 象征派 散文诗集 象征主义诗人 马拉美 波德莱尔 诗歌本身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