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1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不同辣度辣椒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
作者 庞欣 陈军 +2 位作者 李林芝 刘佳 黄文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3,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辣度辣椒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究参与或调控辣椒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或转录因子。试验以2种不同辣度的辣椒B1-2(高辣)、D50(微辣)为材料,通过高通量RNA测序(RNA-seq)对35 d胎座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15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包... 为了研究不同辣度辣椒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究参与或调控辣椒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或转录因子。试验以2种不同辣度的辣椒B1-2(高辣)、D50(微辣)为材料,通过高通量RNA测序(RNA-seq)对35 d胎座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15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包括673个上调基因、897个下调基因。经GO富集分析,DEG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光反应等生物过程;经KEGG富集分析,DEG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等信号通路。鉴定出7个CapCyc模型基因、8个MYB转录因子在2份辣椒材料中的差异表达;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进一步利用qRT-PCR进行分析,发现4CL、COMT、KAS可能具有调控辣椒素合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辣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提供更多的候选基因,期待可为下一步关键基因的功能分析和辣椒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辣椒素类物质 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鹰嘴紫云英根系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婷 陈奋奇 +3 位作者 王勇 哈雪 李亚君 马晖玲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23,共20页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鹰嘴紫云英作为优良生态草种、高效绿肥作物和优质蛋白饲草,探究其对NaCl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对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促进其在盐渍土中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N...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鹰嘴紫云英作为优良生态草种、高效绿肥作物和优质蛋白饲草,探究其对NaCl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对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促进其在盐渍土中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NaCl胁迫下不同时间点(0、12、48和72 h)的鹰嘴紫云英根系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以探究鹰嘴紫云英对NaCl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0 h相比,NaCl胁迫处理12、48和72 h后鹰嘴紫云英根系中分别有46051、45653和4286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8027、10053和11042个,下调基因38024、35600和31827个。GO富集和KEGG富集显示,鹰嘴紫云英根系主要通过氧化还原酶活性、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苯丙素生物合成等通路来响应NaCl胁迫。通过趋势分析,发现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的差异基因在胁迫处理48 h上调表达或恢复到初始量。C2H2、C3H、NAC、MYB、WRKY和bZIP等转录因子在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点下均有表达,可能与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鹰嘴紫云英耐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后续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根系 转录组 NACL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杜梨叶片差异表达mRNA的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王金星 王中华 +3 位作者 杨青松 阚佳亮 王宏 李晓刚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干旱严重影响梨生产,梨主要砧木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unge)有抗旱特点,挖掘和鉴定其抗旱基因资源对梨耐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RNA-seq测序技术,以组培杜梨细苗经15%聚乙二醇6000干旱胁迫后0(对照)、24和48 h的叶片为材料构建mRN... 干旱严重影响梨生产,梨主要砧木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unge)有抗旱特点,挖掘和鉴定其抗旱基因资源对梨耐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RNA-seq测序技术,以组培杜梨细苗经15%聚乙二醇6000干旱胁迫后0(对照)、24和48 h的叶片为材料构建mRNA文库,经测序最终获得854138996个clean reads。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24 h和48 h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3660和2078个;与干旱胁迫24 h相比,干旱胁迫48 h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212个。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有机环状化合物合成、信号识别、钙离子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KEGG分析表明,主要差异的代谢通路为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固碳作用和碳代谢等。经RT-qPCR验证,RNA-seq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梨 干旱胁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小茧突变体sc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分析
4
作者 吴赛 王闪闪 +4 位作者 赵巧玲 朱娟 王梅仙 唐顺明 沈兴家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航天蚕后代正常茧品系TG的转录组数据,为sc突变体相应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取sc和TG 5龄第4天幼虫的头部和中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qRT-PCR验证随机选取的DEGs在sc和TG中的表达量。此外,利用qRT-PCR调查感兴趣基因在sc中的表达量。【结果】TG vs sc比较组头部检测到1528个DEGs,其中820个上调表达,708个下调表达;TG vs sc比较组中肠检测到1401个DEGs,其中683个上调表达,718个下调表达。GO分析表明头部和中肠DEGs在生物学过程中,大多数DEGs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在分子功能中,大多数DEGs参与结合、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转运蛋白活性和ATP依赖活性等。头部和中肠DEGs均涉及Hippo,Insulin和mTOR等与家蚕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qRT-PCR分析显示,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与TG相比,sc中生长发育相关通路中BMSK0008105,BMSK0009907,BMSK0002689,BMSK0000286,BMSK0012340和BMSK00083629等关键基因差异表达。【结论】sc和TG中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通过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器官发生和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小茧突变体sc的体型发育。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sc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并为家蚕体型调控研究积累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航天蚕 小茧突变体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地番茄果实品质差异性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
作者 郝鹏 王紫 +1 位作者 李海 安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为深入研究碱性土壤下不同碱地番茄品种果实的生理指标相对正常土壤的变化,选择5个不同的碱地番茄品种,测定其果实的11个农艺性状,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最适宜碱性土壤中种植的品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 为深入研究碱性土壤下不同碱地番茄品种果实的生理指标相对正常土壤的变化,选择5个不同的碱地番茄品种,测定其果实的11个农艺性状,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最适宜碱性土壤中种植的品种。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622%。5个碱地番茄品种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草莓2号>京采6号>京采8号>鲜阳>鑫圣。通过转录组GO功能和KEEP功能分析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与碱地番茄果实品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共有7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86个基因的表达量上调,401个基因的表达量下调。在果实品质方面,半乳糖代谢(sly00052)、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sly00906)、维生素B_(6)代谢(sly00750)、己糖基转移酶(Solyc02g089440.3)、糖基转移酶(Solyc04g080010.4)等基因较为活跃,能够提升碱地番茄果实的品质。在果实生长激素方面,生长素反应因子(Solyc05g047460.3)、脱落酸(Solyc08g005610.3)、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Solyc08g016720.1)等基因与植物的耐逆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地 番茄 品种比较 主成分分析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云南松腋芽生长发育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
作者 周驰宇 孔迪 +7 位作者 徐骏飞 郑超凡 孙赫 李瑞连 陈林 蔡年辉 许玉兰 唐军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71,共11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从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与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中选出6个与腋芽萌发和生长相关的基因,并采用RT-qPCR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比较无腋芽与有腋芽云南松的转录组文库,共鉴定到142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与下调基因分别有524和896个。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组分类别中,差异基因数量最多的前3个亚类从多到少依次为胞外区、膜和细胞解剖实体部分;在分子功能中,注释为催化活性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其次为电子传递活性、氧化还原酶和抗氧化活性;在生物学过程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注释在细胞杀伤和刺激响应过程中。KEGG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基因可能通过玉米素生物合成及糖酵解/糖异生显著富集通路参与对腋芽生长的响应。此外,在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上共发现12个DEGs,从中筛选出6个候选基因,对其进行RT-qPCR验证,显示各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分析植物激素代谢及糖代谢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筛选出6个与腋芽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可用于进一步揭示云南松腋芽生长机制及云南松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腋芽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杞1号’响应NaCl胁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7
作者 李晶晶 胡进红 +3 位作者 梁旺利 麻玉荣 梁文裕 王玲霞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宁杞1号’(Lycium barbarum Ningqi 1)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规律,为深入解析‘宁杞1号’耐盐碱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宁杞1号’叶片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宁杞1号’(Lycium barbarum Ningqi 1)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差异表达规律,为深入解析‘宁杞1号’耐盐碱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宁杞1号’叶片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信号转导途径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1)在0、100、200和3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7 d时,从‘宁杞1号’叶片中共鉴定到3个信号转导途径和14个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差异表达。(2)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CIPK6的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MAPKK2的相对表达量呈上升趋势;MAPKKK18和MAPK3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RTqPCR验证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基本一致。(3)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CIPK6、MAPKK2和MAPKKK18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不变的趋势;MAPK3和PL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钙调素的含量随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宁杞1号’可能通过诱导磷脂酰肌醇、MAPK级联反应及依赖Ca^(2+)的SOS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响应NaCl胁迫,进而提高其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杞1号 NACL胁迫 信号转导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碘对水稻剑叶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魏杰 杜小凤 +7 位作者 李长成 贾义乐 陈紫岩 张豪杰 尹航 梁双林 吴传万 章安康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于水稻灌浆期在叶面喷施氨糖硒(Se)和氨糖碘(I),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处理后10 d取水稻剑叶用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氨糖硒和氨糖碘处理下分别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70和292个,其中共同检测到的差异表达基...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于水稻灌浆期在叶面喷施氨糖硒(Se)和氨糖碘(I),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处理后10 d取水稻剑叶用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氨糖硒和氨糖碘处理下分别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70和292个,其中共同检测到的差异表达基因42个。从GO富集分析来看,CK vs Se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跨膜运输、膜的组成部分、过渡金属离子结合和跨膜转运体活性等生物学功能;而CK vs I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膜的内在成分、膜的组成部分、细胞外围、膜成分、细胞膜、阴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和萜烯合酶活性等生物学功能。KEGG功能富集结果表明,CK vs Se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氮代谢、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初步筛选出3个硝酸还原酶基因Os08g0468100(OsNR1)、Os02g0770800(OsNR2)和Os08g0468700(OsNR1.2),1个延缓叶片衰老基因Os08g0140300(TDC1),且Os08g0140300(TDC1)与8个Pathways相关联,可能是外源硒响应的关键基因。CK vs I的差异表达基因仅显著富集在与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初步筛选了6个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基因Os08g0277200(OsCCR)、Os01g0294700(OsPOD)、Os03g0121200(prx33)、Os05g0135500(prx71)、Os06g0695500(prx90)、Os07g0677600(prx115)。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探究水稻外源硒、碘响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的水稻硒、碘累积运转改良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氨糖硒 氨糖碘 基因差异表达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MoDOCK1缺失突变体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9
作者 张承康 黄欣 +2 位作者 郑静雯 陈鑫琳 杨宇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6-10,共5页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重要的农作物病原菌,对其功能基因和信号网络的研究有助于病害的防控。通过提取总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功能注释,研究稻瘟病菌MoDOCK1缺失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提取的RNA符合测序要求,鉴定到...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重要的农作物病原菌,对其功能基因和信号网络的研究有助于病害的防控。通过提取总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功能注释,研究稻瘟病菌MoDOCK1缺失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提取的RNA符合测序要求,鉴定到12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73个上调DEGs和51个下调DEGs,主要涉及酶催化活性和代谢过程。在这些DEGs编码的蛋白中,包括调控附着胞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以及致病性的转录因子BIP1,暗示着MoDock1可能也与稻瘟病菌附着胞发育和致病性有关,有待后续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Dock1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柳属植物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0
作者 杜少波 姜迪 +1 位作者 鄂崇毅 谢惠春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30-42,共13页
为探究腹毛柳(Salix delavayana)、坡柳(Salix myrtillacea)、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叶片的关键代谢途径和差异表达基因。该研究提取了以上4种柳属植物叶片总RNA后构建cD-NA文库,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测... 为探究腹毛柳(Salix delavayana)、坡柳(Salix myrtillacea)、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叶片的关键代谢途径和差异表达基因。该研究提取了以上4种柳属植物叶片总RNA后构建cD-NA文库,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基于NR、GO和KEGG等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功能富集分析,并探讨4种柳属植物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主要代谢途径。结果发现,在4种柳属植物种共检测到245994个Unigene,NR数据库注释结果表明,与小垫柳(Salix brachista)的同源性最高;GO和KEGG数据库注释结果发现,4种柳属植物主要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结构体、结合以及与信号转导功能和与代谢相关的功能;腹毛柳与坡柳、康定柳和乌柳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34436条、49756条、87442条,坡柳与康定柳和乌柳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51686条和89806条,康定柳和乌柳的差异基因数量为100423条;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昼夜节律、光合作用、蛋白水解、ABC转运蛋白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二级代谢途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柳属植物的适应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技术 柳属植物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体外培养华支睾吸虫后尾蚴的实验研究差异表达基因
11
作者 冼凤喜 李柏蓉 +7 位作者 邓雪玲 吴雨洪 李仕涛 蒋一琦 周思颖 李林芮 吴展帅 唐泽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725,共8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华支睾吸虫囊蚴和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差异表达基因,以探索其早期入侵宿主的机制。方法从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麦穗鱼中消化分离得到囊蚴,体外使其脱囊成后尾蚴,提取囊蚴与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mRNA进行转录...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华支睾吸虫囊蚴和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差异表达基因,以探索其早期入侵宿主的机制。方法从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麦穗鱼中消化分离得到囊蚴,体外使其脱囊成后尾蚴,提取囊蚴与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m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和KEGG分析,同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核心基因。结果共检测到1218个DEGs,GO分析显示主要富集于转录调节因子活性、门控通道(主要为K+)活性等功能,KEGG分析表明主要富集于胆固醇代谢、溶酶体、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等通路,PPI分析筛选得到ZFAND4-2、BIRC6等核心基因。观察到脱囊前后有丰富的组织蛋白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如Cathepsin L、Cathepsin F等。结论华支睾吸虫囊蚴在脱囊前后发生了显著的转录水平变化,主要富集于激活生长、物质代谢等信号通路,以调控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激发了利于虫体入侵、迁移和粘附的生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囊蚴 后尾蚴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果实转录组分析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12
作者 卢晓悦 刘雪霞 +7 位作者 池礼鑫 高寒 刘璇 冯睿 马云妮 刘朔 岳思君 郑蕊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19,共14页
[目的]探究枸杞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变化,筛选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揭示枸杞果实在不同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及枸杞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 [目的]探究枸杞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变化,筛选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揭示枸杞果实在不同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及枸杞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果期(YD)、转色期(ZD)和成熟期(XD)的杞鑫1号枸杞果实转录谱,以|log_(2)Fold Change|≥1,且错误发现率(FDR)<0.05为标准筛选DEGs,结合KEGG、GO、KOG、NR等数据库注释信息和PubMed数据库文献,筛选出与类胡萝卜素代谢合成相关的DEGs。测定不同发育期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8个DEGs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结果]YD vs ZD组、YD vs XD组和ZD vs XD组中DEGs总数分别为6480、1497和7781个,其中分别有3946、827和2888个DEGs上调表达,2534、670和4893个下调表达。3个果实发育期共有234个DEGs。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在YD vs ZD组、YD vs XD组和ZD vs XD组,分别有1700、579和1657个DEGs被注释到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和分子功能(MF)三大功能类别。3个比较组的KEGG信号通路均主要集中在代谢途径和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过程中。从YD vs ZD组、YD vs XD组和ZD vs XD组3个比较组中分别挖掘到50、18和68个与功效成分相关的DEGs,参与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DEGs有34个,其中在YD vs ZD组、YD vs XD和ZD vs XD组分别富集到12、5和17个。杞鑫1号枸杞3个发育时期的果实均含有类胡萝卜素,随杞鑫1号枸杞果实发育,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先下降后增加的变化趋势,YD、ZD和XD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35、0.25和1.20 mg/g。PSY、PDS、ZDS、CHYB和Z-ISO 5个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在YD和XD的表达量均高于100。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基因PSY、PDS、ZDS和CHYB高表达,而类胡萝卜素分解代谢相关酶基因ZEP和NCED低表达。8个DEGs在杞鑫1号果实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杞鑫1号枸杞青果期和成熟期,类胡萝卜代谢途径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PSY、PDS、ZDS、CHYB高水平表达而类胡萝卜素分解代谢相关的基因ZEP、NCED表达量较低,这些基因协同促进杞鑫1号枸杞成熟期果实中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的大量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杞鑫1号 果实转录组 类胡萝卜素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根发育的转录模式及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13
作者 陈宏宇 于莹 +3 位作者 任得强 阮志珍 李二妹 冉琳琳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07-213,共7页
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测序平台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根2个不同部位(根尖区和根成熟区)样品进行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聚类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根的高质量读长被组装成136 541个单基因,... 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测序平台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根2个不同部位(根尖区和根成熟区)样品进行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聚类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根的高质量读长被组装成136 541个单基因,平均长度为982 bp。对具有编码转录因子能力的基因进行鉴定和分类统计,20 105个单基因被映射到55类转录因子中,共识别了148个MADS-box、737个NAC、449个WRKY、369个MYB和105个ARF等。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通路涉及很多途径,包括苯丙烷生物合成等次生代谢途径、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等环境应答途径以及植物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转导通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发育 基因 转录模式 转录因子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的山羊嘴唇黏膜色素沉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婧 屈明好 +4 位作者 孙晓燕 李杰 陈灿灿 李世勇 任航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1369,共9页
【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颜色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山羊嘴唇黏膜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动物黏膜色素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嘴唇等面部可视黏膜颜色存在差异的酉州乌羊(乌黑色)和板角山羊(粉... 【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颜色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山羊嘴唇黏膜颜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动物黏膜色素代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嘴唇等面部可视黏膜颜色存在差异的酉州乌羊(乌黑色)和板角山羊(粉色)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嘴唇黏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所得序列经质控、组装后,以|log_(2)(Fold Change)|>1且q value<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利用RNA-Seq技术共筛选出249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与粉色嘴唇黏膜组织相比,乌黑色嘴唇黏膜组织中上调基因有218个,下调基因有31个。2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划分在9种TFs家族中,其中14个基因属于含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家族。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离子转运相关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催产素、钙、cGMP-PKG信号通路,以及肥厚性心肌病、心脏肌肉收缩等7个与肌肉组织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钙和cGMP-PKG信号通路与色素代谢密切相关;此外,ASIP等12个基因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Melanogenesis)等色素代谢核心通路中;CALML6、OXTR、ATP1A2、ATP1B44个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富集到多条与色素代谢相关的通路。q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初步确定ASIP基因为山羊嘴唇色素代谢的候选基因,CALML6、OXTR、ATP1A2、ATP1B44个基因参与了山羊嘴唇黏膜色素沉积过程,为研究山羊黏膜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探究人类黏膜异常着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转录组测序 嘴唇黏膜 色素沉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含量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文重 张利国 +5 位作者 房郁妍 郑楠 张明 闫博巍 张元野 隋月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2-84,共13页
为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龙大麻6号大麻二酚(CBD)积累的变化规律和合成途径分子调控机制,以不同低温胁迫和常温条件处理大麻叶片为材料,测定CBD含量,同时对上述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不同低温胁迫和常温条件处理大麻叶片CBD含量变化,... 为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龙大麻6号大麻二酚(CBD)积累的变化规律和合成途径分子调控机制,以不同低温胁迫和常温条件处理大麻叶片为材料,测定CBD含量,同时对上述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不同低温胁迫和常温条件处理大麻叶片CBD含量变化,发现0℃处理组(T1)CBD含量最高,其他低温处理组5℃处理组(T2)、15℃处理组(T3)、20℃处理组(T4)大麻叶中CBD含量比常温组(CK)CBD含量低。转录组数据中CBD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显示,0℃处理组CBD合成途径中大部分关键基因表达量都显著上调,同时其他温度胁迫条件下CBD合成途径中大部分关键基因表达量也都有变化。0℃能够显著提高龙大麻6号CBD的合成,提高植株体内CBD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表达量,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大麻二酚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鸭茅根系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兵 尚盼盼 +11 位作者 沈秉娜 王胤晨 屈明好 袁扬 毕磊 杨兴云 李文文 周晓丽 郑玉倩 郭文强 冯彦龙 曾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11,共19页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草牧业的发展。鸭茅作为重要的生态草种和优质牧草,耐淹性较差的特性严重影响其在频繁遭受洪涝区域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国审品种“安巴”鸭茅为研究对象,对淹水胁迫0、8和24 h处理后的幼...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草牧业的发展。鸭茅作为重要的生态草种和优质牧草,耐淹性较差的特性严重影响其在频繁遭受洪涝区域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国审品种“安巴”鸭茅为研究对象,对淹水胁迫0、8和24 h处理后的幼苗根系生理和转录等进行分析,以探究鸭茅在淹水胁迫下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淹水胁迫引起鸭茅根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相对电导率先减少后显著升高。在淹水胁迫处理8 h后(相较于0 h),鸭茅根系中有5788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2872个,下调基因2916个。胁迫处理24 h后,鸭茅根系中共有880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4123个,下调基因4684个。GO富集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多糖代谢、微管结合、纤维素代谢过程、抗氧化反应等。KEGG富集显示,鸭茅根系主要通过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糖酵解/糖异生等途径来响应淹水胁迫。进一步分析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HXK1、HXK2、ADH1、GST和APX2等关键基因在鸭茅响应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MYB、NB-ARC、WRKY、GRAS和AP2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淹水胁迫中表达丰富,可能与鸭茅的耐淹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鸭茅耐淹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后续的鸭茅耐淹性状改良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淹水胁迫 根系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17
作者 唐军 王文强 +3 位作者 陈志坚 马向丽 毕玉芬 郭凤根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3,共12页
木豆为热带及部分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食饲兼用作物,南方低温会导致木豆的减产,开展木豆的耐寒性研究可为耐寒木豆新品种培育提供数据支撑。为探究不同耐寒性木豆的蛋白表达差异特性,本试验以耐低温的缅甸木豆(MD)和低温敏感型的琼中木豆(... 木豆为热带及部分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食饲兼用作物,南方低温会导致木豆的减产,开展木豆的耐寒性研究可为耐寒木豆新品种培育提供数据支撑。为探究不同耐寒性木豆的蛋白表达差异特性,本试验以耐低温的缅甸木豆(MD)和低温敏感型的琼中木豆(QZ)种质为材料,4℃低温胁迫96 h后,进行蛋白组测序和DIA分析,结果表明:MD和QZ材料中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别为56个和57个;GO分析发现DEPs主要涉及催化活性、结合、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等,MD中显著富集在氧化还原酶活性、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等功能,QZ中显著富集在水解酶活性、水解O-糖基化合物和蓝光光感受体活性等;KEGG分析显示,DEPs涉及代谢通路、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等途径,在MD中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蛋白加工过程和RNA聚合酶途径,而在QZ中显著富集在氨基糖和核糖代谢、植物昼夜节律和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大部分DEPs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中。蛋白组学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是参与提高木豆耐寒能力的关键蛋白,氧化还原酶活性、应激反应、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蛋白加工过程等生物学途径参与木豆响应低温胁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低温胁迫 蛋白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毛细线虫感染小鼠不同时间肝脏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18
作者 张雅兰 蒋甜甜 +4 位作者 纪鹏慧 邓艳 陈伟奇 朱岩昆 张红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91,共4页
目的:分析小鼠感染肝毛细线虫后第20和90天肝脏miRNA表达谱,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miRNA。方法:将20只6周龄BA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第20天感染组和对照组、第90天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以20卵/只的剂量灌胃感染期肝毛细线虫卵。... 目的:分析小鼠感染肝毛细线虫后第20和90天肝脏miRNA表达谱,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miRNA。方法:将20只6周龄BA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第20天感染组和对照组、第90天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以20卵/只的剂量灌胃感染期肝毛细线虫卵。分别于感染后第20和90天取对照组和感染组小鼠肝脏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筛选感染后不同时间肝脏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qRT-PCR对7个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检测。结果:第20天感染组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共81条,第90天感染组差异表达miRNA共122条;第20天和第90天感染组共同差异表达的miRNA有27条,其中均上调21条,均下调6条。差异miRNA靶基因主要参与了信号传导、转录调控等,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有Wn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miR-142a-3p、miR-342-3p、miR-34a-5p、miR-150-5p、miR-214-3p表达上调,miR-455-3p和miR-1948-5p表达下调(P<0.05)。结论:小鼠感染肝毛细线虫后肝脏miRNA呈现差异表达,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肝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毛细线虫 MIRNA 差异表达 肝纤维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差异表达基因及其治疗中药筛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陈丽平 韩立 +1 位作者 卞华 庞立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421,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简称重症哮喘(SA)]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作用机制,并筛选潜在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及活性成分。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选取GSE136587和GSE158752数据集,利用R软件对数据集进行...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简称重症哮喘(SA)]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作用机制,并筛选潜在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及活性成分。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选取GSE136587和GSE158752数据集,利用R软件对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寻找关键通路和枢纽基因。最后将核心基因提交至Coremine数据库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并通过《中华医典》检索相关中药方剂。结果:共筛选出46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共筛选包括25 kDa突触关联蛋白(SNAP25)、谷氨酸离子型受体2(GRIA2)、轴突蛋白1(NRXN1)、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A成员1(KCNA1)、突触囊泡蛋白1(SYT1)和嗜铬蛋白A(CHGA)等核心靶点25个。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显示SA的生物学过程与细胞趋化性和白细胞迁移等有重要关系,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骨髓白细胞迁移、白细胞趋化性、细胞趋化性、白细胞迁移、对外部刺激反应的正向调节和骨髓白细胞活化等信号通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基于核心靶点筛选得到具有潜在治疗SA作用的中药367种,其中人参、水牛角、全蝎和黄芪等中药涉及多个核心靶点,与SA具有高度相关性,在《中华医典》中检索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中药,共得到17个潜在具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SA的潜在标志物和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为SA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靶点,为其治疗的中药方剂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中药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对不同品种猪排卵前卵泡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
20
作者 刘林清 李庆岗 +3 位作者 苏世广 周梅 张威 王重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76-79,共4页
[目的]筛选淮猪和大约克猪排卵前卵泡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淮猪和大约克猪各3头的排卵前卵泡,提取RNA,个体独立建库。采用RNA测序技术以及GO和pathway方法对所获序列进行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测序后,获得的淮猪clean reads数... [目的]筛选淮猪和大约克猪排卵前卵泡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淮猪和大约克猪各3头的排卵前卵泡,提取RNA,个体独立建库。采用RNA测序技术以及GO和pathway方法对所获序列进行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测序后,获得的淮猪clean reads数分别为85958912、91701082、84448828,其中有效Reads数分别达到98.39%、98.59%、96.04%;获得的大约克猪clean reads数分别为87914166、80480542、85994612,其中有效reads数分别达到98.61%、96.95%、98.80%,测序饱和度良好(证明测序数据真实可靠)。结果表明,筛选到上调基因67个,下调基因54个。GO和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繁殖过程、生长过程和代谢过程及WNT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和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等。[结论]获得了猪排卵前卵泡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到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猪 大约克猪 RNA-SEQ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