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细胞全长转录物组和血清差异蛋白质组的厚壳贻贝新型免疫相关蛋白质鉴定
1
作者 肖文慧 王昊东 +6 位作者 阳宗欣 宋方 王月 何建瑜 张晓林 严小军 廖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7-963,共17页
贻贝是一类极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双壳贝类,对其先天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在海洋生物免疫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血淋巴是贻贝的主要免疫组织,采用贻贝血细胞Nanopore全长转录物组,结合基于SDS-PAGE分析的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手段,开展... 贻贝是一类极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双壳贝类,对其先天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在海洋生物免疫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血淋巴是贻贝的主要免疫组织,采用贻贝血细胞Nanopore全长转录物组,结合基于SDS-PAGE分析的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手段,开展了厚壳贻贝血淋巴对不同微生物免疫响应的关键分子挖掘。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微生物诱导后的贻贝血清中,共鉴定到蛋白质44种,其中26种蛋白质表现为在不同微生物胁迫后具有与对照组相比的显著差异表达(P<0.05),其功能涉及蛋白质折叠保护、细胞自噬与凋亡的调节、活性氧产生、能量代谢调节、细胞解毒功能以及炎症反应调节等。上述蛋白质在不同细菌和真菌胁迫后,其在血细胞中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反映出贻贝对不同细菌和真菌诱导具有不同的响应策略。上述研究结果为了解贻贝先天免疫系统在应对不同类别微生物侵袭过程中,其差异化免疫响应机制,以及贻贝在微生物感染后,特异性标志蛋白质的筛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也为后续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病害防治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血淋巴 全长转录物 差异蛋白质组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蕊红 叶景秀 +5 位作者 张改生 王俊生 牛娜 马守才 赵继新 朱建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在分子质量9.0~100.0ku、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可识别约610个蛋白质点,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搜索,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分别是泛素结合酶E2、甘氨酸富集蛋白、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假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小链克隆512,它们参与了物质能量代谢、细胞程序化死亡及花发育调控等过程,推测不育系(S)-1376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这些生理生化代谢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作物化感作用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华勤 林文雄 +4 位作者 梁义元 宋碧清 柯玉琴 郭玉春 梁康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41-3145,共5页
试验旨在分析运用分子标记技术(QTL)和差异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作物化感作用分子机理的差异性。首先运用差异蛋白组学技术探讨在生物胁迫(稗草)下水稻化感作用潜力变化的内在分子机理。分别用稗草和水稻的根系分泌物培养切自一株5叶龄化感... 试验旨在分析运用分子标记技术(QTL)和差异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作物化感作用分子机理的差异性。首先运用差异蛋白组学技术探讨在生物胁迫(稗草)下水稻化感作用潜力变化的内在分子机理。分别用稗草和水稻的根系分泌物培养切自一株5叶龄化感水稻P I312777植株并经恢复的2个分蘖。7d后,提取处理和对照相同叶位叶片的全蛋白质并进行双向电泳,每张电泳胶片上获得800多个电泳胶点,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有4个。采用M ALD I-TOF-M S对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过SW ISS-PROT数据库查询,结果表明化感水稻P I312777在稗草胁迫下的特异蛋白分别与苯丙氨酸氨解酶(PAL)、硫还原型蛋白(T rx-m)、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 GR)和过氧化物酶(POD)相匹配。根据编码以上4个差异蛋白质的DNA序列,发现编码以上4个差异蛋白的基因分别位于水稻染色体4、7、8和12上的特定克隆位点,这就是与化感作用相关基因。前人也运用QTL方法开展作物化感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但由于所采用的供体材料、受体植物及对表型性状的评价方法等的不同,定位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比较两种方法后认为,运用差异蛋白组学技术分析水稻化感作用的分子机理,比QTL技术更加直接和深入。因为比较胁迫处理和对照植物组织的2-DE图谱将能鉴定出由表达候选基因编码的胁迫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序列的测定将揭示那些功能与胁迫性状密切相关的蛋白质,这种编码的基因就是兼具功能与表达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水稻 环境胁迫 差异蛋白质组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雄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花粉粒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叶景秀 张改生 +6 位作者 王书平 陈蕊红 王俊生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朱建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9-957,共9页
采用固相pH梯度/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对经杀雄剂SQ-1处理和未处理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成熟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银染显色,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PDQuest 2DE图像软件的分析,在等电点4~7之间可识别35... 采用固相pH梯度/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对经杀雄剂SQ-1处理和未处理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成熟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银染显色,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PDQuest 2DE图像软件的分析,在等电点4~7之间可识别350个以上较为清晰的蛋白质点,其中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质点数为21个.将11个差异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采用Mascot软件在Swiss-prot数据库查询,鉴定出了7个蛋白质,它们分别是液泡转化酶、动力蛋白轻链TCTEX-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凝集素蛋白激酶和一种未知功能的蛋白.对已知蛋白的功能进行分析,推测杀雄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可能与能量代谢失衡、淀粉合成受抑制、活性氧积累、细胞凋亡以及花器官发育调节基因作用失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杀雄剂SQ-1 花粉粒 差异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乳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静廷 马露 +3 位作者 杨晋辉 张娟霞 李发第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83-1688,共6页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有助于了解乳蛋白的组成、表达水平及修饰状态等,在乳蛋白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可反映蛋白质的动态本质。本文主要就差异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有助于了解乳蛋白的组成、表达水平及修饰状态等,在乳蛋白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可反映蛋白质的动态本质。本文主要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在乳蛋白含量及组分、疾病生物学标记的鉴定及乳蛋白热处理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蛋白质组 牛乳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 被引量:66
6
作者 何大澄 肖雪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8-562,共5页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研究中最主要的部分 ,其研究策略有 2种 :一种是“完全”蛋白质组学 ,目的是检测一种细胞类型或一种组织内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另一种是“差异”蛋白质组学 ,主要是筛选和鉴定不同种类或状态下各样本之间蛋白...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研究中最主要的部分 ,其研究策略有 2种 :一种是“完全”蛋白质组学 ,目的是检测一种细胞类型或一种组织内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另一种是“差异”蛋白质组学 ,主要是筛选和鉴定不同种类或状态下各样本之间蛋白质组的区别与变化 .着重介绍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特点、研究内容和应用前景 ,简要介绍了适用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和近期发展概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差异蛋白质组 应用前景 基因 研究方法 双向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差异蛋白质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凯于 邱宝国 +1 位作者 洪华珠 彭建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0-686,共7页
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家蚕Bombyxmori、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和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等昆虫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基本完成,蛋白质组学技术将是阐明这些基因组功能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 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家蚕Bombyxmori、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和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等昆虫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基本完成,蛋白质组学技术将是阐明这些基因组功能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诱导性免疫、抗性机制和分子病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1)细菌、真菌、脂多糖或机械损伤诱导的昆虫血淋巴或血细胞来源细胞系的蛋白质表达的改变;(2)Bt抗性昆虫中肠刷状缘膜和抗锥虫采采蝇Glossinamorsitans唾液腺多种蛋白质表达的改变;(3)化学农药处理和姬蜂Chelonusinanitus携带的多分DNA病毒引起的昆虫蛋白质组的变化。最后讨论了昆虫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瓶颈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差异蛋白质组 免疫 抗性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差异蛋白质组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方向明 贾俊丽 +4 位作者 谈建中 阚雪芹 刘艳艳 池旭娟 平野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讨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以该突变体与正常桑的叶片为材料,采用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二者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与正常绿色叶相比,在桑树斑叶突变体的叶片黄化部位,核酮糖1... 为探讨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以该突变体与正常桑的叶片为材料,采用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二者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与正常绿色叶相比,在桑树斑叶突变体的叶片黄化部位,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大小亚基、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质体蓝素、三磷酸腺苷(ATP)合酶等蛋白质组分的表达量显著减少,而磷酸甘油酸激酶、Rubisco活化酶、核苷二磷酸激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热激蛋白、18 kD蛋白A及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等蛋白组分显示上调表达。依据实验结果,探讨了桑树斑叶突变体Cty-Sm的突变类型与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斑叶突变体 差异蛋白质组 质谱分析 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肽对变异链球菌作用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奕 费伟 +2 位作者 王艳君 牟雁东 吴红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十肽对变异链球菌蛋白的作用反应,初步鉴定并验证变异链球菌致龋过程中的部分重要蛋白质。方法人工合成十肽(氨基酸序列:KKVVFKVKFK-NH2),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十肽作用前后变异链球菌的总蛋白,采用质谱... 目的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十肽对变异链球菌蛋白的作用反应,初步鉴定并验证变异链球菌致龋过程中的部分重要蛋白质。方法人工合成十肽(氨基酸序列:KKVVFKVKFK-NH2),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十肽作用前后变异链球菌的总蛋白,采用质谱分析联合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十肽作用前后发生差异性改变的变异链球菌蛋白质,并在蛋白质水平验证关键差异蛋白质烯醇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十肽作用前后变异链球菌蛋白质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发生差异性改变的蛋白质功能主要包括降解碳水化合物(经糖酵解途径),蛋白质折叠、结合、运输及蛋白质翻译等。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十肽处理后烯醇酶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人工合成抗菌肽十肽处理前后变异链球菌的蛋白质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推测其可能通过改变烯醇酶等标志性蛋白的表达而达到防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肽 变异链球菌 差异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地方式下烤烟根系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尤垂淮 唐莉娜 +5 位作者 陈冬梅 陈顺辉 黄锦文 周阳 张重义 林文雄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0,共7页
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即根系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不同养地方式处理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有39个蛋白质表达丰度发生明显变化,LC-MS/MS成功鉴定24个差异蛋白质点。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22个蛋白质的功能得到鉴定,其中2个与香气有... 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即根系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不同养地方式处理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有39个蛋白质表达丰度发生明显变化,LC-MS/MS成功鉴定24个差异蛋白质点。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22个蛋白质的功能得到鉴定,其中2个与香气有关的蛋白,转酮醇酶、GDP-甘露糖-3',5'-表异构酶(GME),这两个蛋白在稻草回田上调表达,有助于烟草品质提高,而紫云英处理下调表达,不利于品质提高。还鉴定到涉及多种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蛋白质代谢、能量代谢等途径的蛋白,均对烟草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这些酶在稻草回田处理和紫云英回田处理上调表达,促进烟草的生长,而在冬闲处理下调表达,生长较弱。研究结果显示,稻草回田有利于烟草的生长,有利于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且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双向电泳 2-DE图谱 差异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胶质瘤细胞SHG-44诱导分化后的差异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建平 卞修武 +3 位作者 陈意生 蒋雪峰 杨世昕 陈剑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用双向电泳分析诺帝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分化后的差异蛋白质组,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差异蛋白质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将诺帝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分化后的总蛋白及其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重复3次后用PDQuest7.... 目的用双向电泳分析诺帝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分化后的差异蛋白质组,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差异蛋白质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将诺帝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分化后的总蛋白及其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重复3次后用PDQuest7.1软件比较分析蛋白质表达差异并获得差异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等信息。结果诺帝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分化后有23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1个蛋白点表达下调,2个蛋白点表达上调。结论诺帝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分化后大部分蛋白质表达下调,推测诺帝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分化时蛋白表达以抑制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诺帝 诱导分化 双向电泳 差异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化感作用的分子机理及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婧怡 邬彩霞 赵国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8-11,共4页
随着研究手段和设备仪器的飞速发展,对于植物化感作用研究逐步从表观观察转入深层次的机理探索。从化感物质对抗氧化酶系统及细胞膜透性、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植物中的激素、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以及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随着研究手段和设备仪器的飞速发展,对于植物化感作用研究逐步从表观观察转入深层次的机理探索。从化感物质对抗氧化酶系统及细胞膜透性、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植物中的激素、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以及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及基因表达等6个方面的影响来阐述植物化感作用的分子机理,并阐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化感方面的研究,并对未来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分子机理 差异蛋白质组 表观观察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水稻响应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秀英 万建林 王会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水稻逆境胁迫差异蛋白质组学是分析比较正常和逆境胁迫条件下的水稻样本的蛋白质组,找出特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分析其功能,从而揭示水稻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对差异蛋白质组学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水稻响应逆境胁迫(如干旱、高温、病虫害... 水稻逆境胁迫差异蛋白质组学是分析比较正常和逆境胁迫条件下的水稻样本的蛋白质组,找出特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分析其功能,从而揭示水稻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对差异蛋白质组学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水稻响应逆境胁迫(如干旱、高温、病虫害)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指出了水稻逆境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是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与信号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并强调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学科交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来揭示水稻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逆境胁迫 差异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欣 曹君迈 贝盏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153,共3页
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应用领域开始由医学类、药物类转移到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综述了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差异蛋白质组 植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人工肠液激活与未激活的猪带绦虫六钩蚴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哲 王丹 +3 位作者 李巍 蔡亚楠 杨桂连 赵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5-438,共4页
为建立一种用于比较猪带绦虫六钩蚴(Taenia solium)激活前后蛋白差异表达的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本研究对人工肠液激活前后的六钩蚴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和二维反相色谱分析,以0.3pH为单位在pH7.71~pH5.31的范围内梯度分离出208个激活和197个... 为建立一种用于比较猪带绦虫六钩蚴(Taenia solium)激活前后蛋白差异表达的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本研究对人工肠液激活前后的六钩蚴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和二维反相色谱分析,以0.3pH为单位在pH7.71~pH5.31的范围内梯度分离出208个激活和197个未激活的六钩蚴蛋白。Mapping tool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六钩蚴激活前后的差异蛋白数量为77个,其中激活的六钩蚴差异蛋白44个,未激活的六钩蚴差异蛋白33个。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为研究六钩蚴与其宿主间的寄生机制提供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六钩蚴 差异蛋白质组 二维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卵泡液差异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构建与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宪 裴杰 +3 位作者 褚敏 王宏博 丁学智 阎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7-3043,共7页
从蛋白质水平了解牦牛季节性繁殖规律,利用双向电泳与质谱鉴定技术分析牦牛卵泡液与血浆蛋白质组分变化。以青海高原牦牛卵泡液与血浆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构建牦牛卵泡液与血浆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银染后利用Image Master 2DPla... 从蛋白质水平了解牦牛季节性繁殖规律,利用双向电泳与质谱鉴定技术分析牦牛卵泡液与血浆蛋白质组分变化。以青海高原牦牛卵泡液与血浆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构建牦牛卵泡液与血浆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银染后利用Image Master 2DPlatinum软件分析并采用MALDI-TOF-MS进行质谱鉴定。用试剂盒ProteoExtract Albumin/IgG Removal Kit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后,利用2-DE技术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卵泡液与血浆蛋白质电泳图谱,卵泡液与血浆蛋白质图谱对比分析共发现了2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2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22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经质谱分析,最终成功鉴定出8个蛋白质点、5个未知蛋白质点。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蛋白质图谱及分离鉴定的差异蛋白质,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牦牛卵泡发育规律及了解卵母细胞发育的微环境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卵泡液 血浆 差异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质谱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田 史绍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差异蛋白质组学是现阶段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它着重于寻找和筛选由任何有意义的因素引起的2个样本之间的差异蛋白质图谱,以揭示细胞生理和病理状态的进程和本质,细胞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的途径,以及细胞调控机制,同时获得对... 差异蛋白质组学是现阶段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它着重于寻找和筛选由任何有意义的因素引起的2个样本之间的差异蛋白质图谱,以揭示细胞生理和病理状态的进程和本质,细胞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的途径,以及细胞调控机制,同时获得对某些关键蛋白质的定性和功能分析。它对于寻找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和确定信号转导通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阐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着重论述了其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蛋白质组 研究技术 运动人体科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进 刘志高 郑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及在凝胶和非凝胶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方法,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近年来正从定性向精确定量的方向发展。综述了差异蛋白质...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及在凝胶和非凝胶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方法,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近年来正从定性向精确定量的方向发展。综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中依然存在着过多地依赖于双向电泳-质谱(2DE-MS)技术,研究对象不多,不能有效分离相关蛋白质,差异蛋白质丰度分析不精确等问题。最后,提出将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相结合来研究植物盐胁迫响应,从分子水平上系统诠释植物耐盐机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差异蛋白质组 盐胁迫 植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利 李静 +11 位作者 张青娴 朱文豪 游一 焦文强 方剑玉 徐引弟 王治方 许峰 王克领 郎利敏 张立宪 邹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6,21,共6页
为了解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株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定量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以临床分离菌株(HN201616)与标准株(CVCC261)的细菌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解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株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定量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以临床分离菌株(HN201616)与标准株(CVCC261)的细菌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373个蛋白质,其中显著差异的蛋白质数为395个[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数目按照差异倍数(FC)≥1.5和FC≤0.67,P≤0.05进行相应的筛选],包括上调蛋白质205个,下调蛋白质190个;鉴定出的与抗生素耐药相关的蛋白质主要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外膜蛋白、麦芽糖蛋白、二氢蝶酸合成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丙酮酸激酶、谷氨酰水解酶、ATP-结合盒家族蛋白等。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深入探索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机制,为研发新型抗菌药剂和筛选潜在药物靶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差异蛋白质组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采后果蔬生物与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婉贞 陈存坤 薛文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77-380,390,共5页
蛋白质组学作为联系表型与基因组序列之间的有效工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更适合于探讨果蔬在不同状态下的应答机制。本文综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利用其揭示采后果蔬成熟与衰老、抗病性、致... 蛋白质组学作为联系表型与基因组序列之间的有效工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更适合于探讨果蔬在不同状态下的应答机制。本文综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利用其揭示采后果蔬成熟与衰老、抗病性、致敏性以及采后处理保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蛋白质组 采后果蔬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