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地利用分区的西部地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司慧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140-3141,3144,共3页
介绍了土地差别化政策提出的背景,阐述了构建土地差别化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和西部地区构建土地差别化政策的总体思路,提出土地利用分区是制订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基础,并以青海省为例,提出了构建西部地区土地差别化政策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青海省 土地利用分区 差别化土地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价值核算的土地利用政策环境评价 被引量:36
2
作者 于书霞 尚金城 郭怀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732,共6页
作为战略环境评价的一种类型,政策环境评价是指对已有的或计划制定的政策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综合的评价过程。文章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比较分析,对吉... 作为战略环境评价的一种类型,政策环境评价是指对已有的或计划制定的政策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综合的评价过程。文章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比较分析,对吉林省生态省建设中土地利用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角度出发,该政策基本可行,但需要加强对社会用地等方面的控制。文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理论的应用以及政策环境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土地利用政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政策对库布齐沙漠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敏敏 周立华 王思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258,共7页
为了探讨生态政策对库布齐沙漠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运用CA-Markov模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预测了非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与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值进行了对... 为了探讨生态政策对库布齐沙漠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运用CA-Markov模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预测了非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与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与非政策干预情景相比,政策干预后耕地面积降低了0.95万hm2,林地面积提高了9.26万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21.49亿元,其中气体调节功能、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7.85亿元和7.59亿元,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提高了13.41%。以上表明生态政策通过降低耕地增长速度、加快林地增长速度等途径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杭锦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及生态恢复。但实施生态政策后,仍存在生态效益空间分布不均匀及水域退化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CA-Markov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蔡为民 初彩霞 吴中元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10期225-228,共4页
本文通过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生态安全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地利用/覆盖情景模式下的生态安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生态安全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评价——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5
作者 刘巧芹 于艳茹 尚国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211,共5页
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评价是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落实与政策制定的基础。以北京市大兴区2004年、2012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150 m×150 m格网为评价单元,基于土地生态利用的适宜性和驱动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土地生... 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评价是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落实与政策制定的基础。以北京市大兴区2004年、2012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150 m×150 m格网为评价单元,基于土地生态利用的适宜性和驱动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及其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4年、2012年北京市大兴区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弱的区域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91.10%、93.19%,大兴区绝大部分区域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弱,竞争力强的区域呈零星斑块状散布其中,只有永定河沿岸连续性较好。2004—2012年北京市大兴区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强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比重下降2.09%,北部区域建设用地扩展占用、中部和南部区域未利用地开发是其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差别化土地生态利用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土地利用冲突 土地生态利用竞争力 差别化土地生态利用政策 大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耕地保护的作用
6
作者 陈惠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61-63,共3页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与农业发展矛盾,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政策要求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进行同等面积的耕地补充,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对此,介绍了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与农业发展矛盾,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政策要求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进行同等面积的耕地补充,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对此,介绍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基本概况,评估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土地利用效率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卫东 孙鹏举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68-171,185,共5页
结合1996—2005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研究了临夏州近10 a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05年临夏州生态系统... 结合1996—2005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研究了临夏州近10 a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05年临夏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了1.27亿元,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从宏观角度看是可持续发展的,其主要得益于生态退耕还林,为保证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不断改善,生态管理意识需加强,并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生态管理方面的政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管理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统筹推进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怀宝东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8期25-27,共3页
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保障与抓手,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用好养好黑土地,通过乡村振兴提升黑土地高质量可持续利用,解决黑土地保护急需解决的深... 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保障与抓手,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用好养好黑土地,通过乡村振兴提升黑土地高质量可持续利用,解决黑土地保护急需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全面推进东北黑土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文章分析了东北黑土区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阐述了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大生态建设、科技体制创新和人才战略等解决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土地保护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 长效机制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晓宇 郭萍 +2 位作者 张帆 武慧 郭文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191,共7页
生态政策对于区域的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遥感信息从地表植被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角度对《石羊河重点治理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遥感数据选用了2000-2018年MO... 生态政策对于区域的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遥感信息从地表植被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角度对《石羊河重点治理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遥感数据选用了2000-2018年MODIS-NDVI数据及中国多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数据集(CNLUCC)。通过分析政策实施前后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等信息,获得了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情况明显改善。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后,流域NDVI明显增加,区域比例从27.41%增加到41.44%,严重退化区域从37.86%下降为12.14%;流域内水域、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明显增加,林地、草地面积略有下降;19年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32.82亿元增加到236.89亿元,其中2015-2018年间的增长趋势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对于衡量生态保护政策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石羊河流域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生态保护红线分析及其配套政策建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妃 李志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143,共11页
生态保护红线的确定,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空间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成渝城市群为例,综合考虑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和自然保护区,确定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运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 生态保护红线的确定,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空间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成渝城市群为例,综合考虑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和自然保护区,确定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运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评估模型,对红线内的ESV进行估算.结果显示:①成渝城市群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为45718.8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71%,2000-2020年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草地、耕地和湿地的面积减少,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增加;②红线区ESV总量呈上升状态,但增幅减小,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和水文调节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且林地贡献了生态保护红线区域77.79%的ESV;③生态保护红线区单位面积ESV是整个研究区的1.36倍,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ESV从大到小依次为水域、湿地、林地、灌丛.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得到改善,但治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制定合理的区域配套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系统服务 配套政策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正兴 郝志敏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随着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模型的不断完善以及遥感技术的逐渐成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尺度转换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基于空间技术的多层次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体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必然趋势。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变化机制,... 随着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模型的不断完善以及遥感技术的逐渐成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尺度转换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基于空间技术的多层次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体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必然趋势。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变化机制,将成为我国今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结论告诫我们现阶段土地资源开发要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注意经济结构优化;通过不断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才能达到最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使区域经济走上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空间尺度 监测体系 发展趋势 政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山西省城镇建设用地适度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卓 许彩彩 +3 位作者 毕如田 陈利根 王瑾 丁一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1,共9页
研究目的: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低效利用以及过度集约问题,探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及适度集约利用状态。研究方法:采用匹配度模型、曲线估计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山西省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分区优化。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低效利用以及过度集约问题,探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及适度集约利用状态。研究方法:采用匹配度模型、曲线估计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山西省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分区优化。研究结果:(1)1999—2012年山西省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匹配趋势逐渐由失调、磨合向协调转变,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匹配水平差距却在逐渐扩大;(2)2018年山西省城市化水平处于低于30%、30%~70%和高于70%时,以单位城镇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为表征的土地适度集约利用值分别为249.93万元/km^2、367.57万元/km^2和692.72万元/km^2,两项指标叠加全省可划分为平稳发展区、重点挖潜区和优化拓展区,并提出了不同地区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研究结论: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土地适度集约利用研究能为制定区域差别化政策提供参考,以促进该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达到适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适度集约利用 匹配度 多目标规划模型 差别化管控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价值当量因子的北京市生态-经济协调度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曾梦婷 李志刚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169,共7页
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的视角,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测算模型框架。以北京市16个辖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利用北京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对北京市辖区1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 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的视角,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测算模型框架。以北京市16个辖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利用北京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对北京市辖区1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估算,并分析了10年间生态-经济协调度的变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变化对未利用土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园地、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占比前三;大部分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度总体上升为较高协调,局部生态经济协调度没有改善,整体生态经济协调度较好。并根据北京市的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等级分类等情况,提出北京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及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协调度 ESV 改进价值当量因子 土地利用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部发文鼓励市场力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被引量:1
14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1期31-31,共1页
2019年1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明确激励政策,吸引社会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据遥感调查监测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约... 2019年1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明确激励政策,吸引社会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据遥感调查监测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约5 400万亩。其中,正在开采的矿山占用损毁土地约2 000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占用损毁土地约3 400万亩。《意见》将矿山生态功能修复和后续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统筹考虑,明确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入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部 资源开发利用 遥感调查 激励政策 损毁土地 生态保护修复 矿山开采 国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链下的农业光伏新模式 被引量:5
15
作者 柴帆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第9期64-67,共4页
光伏农业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2016年7月19日,在宁... 光伏农业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2016年7月19日,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往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现场观摩了当地的农业光伏大棚。据了解,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总书记参观的是一座蔬菜香菇种植棚,一侧是盆栽尖椒,一侧是香菇菌棒,棚顶覆盖着光伏板,是一座光伏业内颇为典型的农业光伏大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旅游 移民村 田园景观 旅游项目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态环境 菌棒 土地政策 利用 太阳能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