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来源的巨细胞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 被引量:2
1
作者 夏瑜 张在利 +5 位作者 李莎 詹茜 肖青 王利 刘林 罗小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3,共11页
目的建立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MV CTL)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用1μg/mL全长巨细胞病毒pp65(CMV pp65)多肽体外多轮刺激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同时加入白细胞介... 目的建立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MV CTL)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用1μg/mL全长巨细胞病毒pp65(CMV pp65)多肽体外多轮刺激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同时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 IL-15、 IL-21扩增20 d。在培养第7天,加入丝裂霉素处理的负载CMV pp65抗原肽的自体PBMC,第10天补充经γ射线辐照处理并负载CMV pp65抗原肽的PBMC和CD3(OKT3);对照组为未加入抗原肽进行扩增的PBMC组。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别对扩增前、扩增后的T淋巴细胞表型及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进行分析, ELISA检测供者血清中CMV IgM/IgG抗体滴度水平。结果培养后可以收集得到(165.26±6.14)×10~6个细胞,其中CD3^+ T细胞占89.21%, CD8^+ T细胞占CD3^+ T细胞的(43.54±28.03)%, CD4^+ T细胞占CD3^+ T细胞(34.23±26.18)%。获得的CD3^+ T细胞以效应记忆性T细胞(T_(EM))为主,且扩增培养后的CD8^+和CD4^+ T_(EM)比例较培养前显著增高。另外,培养后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T_(SCM))和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T_(RM))的比例均较培养前显著增加。在功能实验中,培养后得到的IFN-γ^+的分泌型CMV特异性CD8^+ T细胞群比例较扩增前明显增加, TNF-α^+ CMV特异性CD8^+ T细胞比例呈增长趋势;能够分别分泌IFN-γ和TNF-α的CMV特异性CD4^+ T细胞群比例与培养前无明显变化。此外,供者体内CMV IgG水平与供者年龄呈现正相关,且在该培养体系下, IFN-γ^+和TNF-α^+ CMV特异性T细胞扩增比例与供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在体外有效的培养和扩增CMV CTL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特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曾明哲 杜嘉辉 +4 位作者 胡嘉豪 贺子芊 乐泽铭 黄静怡 李志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0-1496,共7页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活化分子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技术和活化诱导标记(AIM)技术,以及基于已知表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限制性的多聚体检测技术和最新发展的单细胞转录组和T细胞抗原受体(TCR)联合测序技术。利用上述方法,研究者能够全面和深入研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包括:应答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亚群信息、识别的表位及其HLA-限制性、TCR克隆信息及转录组特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活化诱导标志物 四聚体技术 t细胞抗原受体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血抗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戴丽君 李树浓 +3 位作者 罗绍凯 彭爱华 许多荣 洪文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9-323,I001,共5页
目的:探讨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同时扩增对抗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通过EBV感染转化成B成淋巴细胞细胞株(BICL... 目的:探讨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同时扩增对抗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通过EBV感染转化成B成淋巴细胞细胞株(BICL),再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CMV蛋白基因pp65导入BLCL,用这种细胞体外刺激同一供者脐带血的CBMC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经[51Cr]释放实验(CRA)检测产生的CTL的杀伤功能。结果: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我们获得了同时表达 EBV和CWV特异性抗原的抗原递呈细胞 BLCLpp6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lclpp65细胞表达CMVpp65抗原的阳性率高达95%。CRA结果证实,用BLCLpp65刺激产生的CTL同时对EBV和CMV都有细胞毒作用。用免疫磁珠法将CD4+和CD8+T细胞分离后再进行CRA,表明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主要是CC8+CTL介导的。结论:BLCLpp65是很好的抗原递呈细胞,在体外能同时表达EBV和CMV蛋白抗原,用其刺激血清病毒抗体阴性的CBMC,能够扩增出同时针对EBV和CMV的特异性CTL,其中CD8+CTL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B细胞 t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红 吴建贤 +5 位作者 洪永锋 王斌 胡勇 蔡亦红 胡雪影 王明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HCMV活动性感染与NLBP临床症状和内皮素(ET)的相关性。方法:PCR、HE染色检测尿沉渣HCMV-DNA和包涵体;ELISA、放免法测定血浆HCMV抗体和内皮素水平。结果:①NLBP患者病毒...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HCMV活动性感染与NLBP临床症状和内皮素(ET)的相关性。方法:PCR、HE染色检测尿沉渣HCMV-DNA和包涵体;ELISA、放免法测定血浆HCMV抗体和内皮素水平。结果:①NLBP患者病毒包涵体、HCM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NLBP患者HCMV-IgM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疼痛加重病程、疼痛程度和内皮素水平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4.74(P<0.01)、3.67(P<0.01)、4.32(P<0.01)。结论:NLBP患者腰痛症状可能与HCMV活动性感染相关。成年人HCMV活动性感染后导致的NLBP患者,尿沉渣涂片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见不典型HCMV包涵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下腰痛 巨细胞病毒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酵母β-葡聚糖载体的口服OVA疫苗(WGP-OVA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白煜 戚春建 +2 位作者 夏蕾 何树燕 何流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9-1583,1589,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量;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脾脏淋巴小结的大小。取小鼠腹股沟淋巴结(ILNs)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淋巴结内F4/80+巨噬细胞及F4/80+SIINFEKL+巨噬细胞比例,分析WGP-OVA对巨噬细胞在ILNs内的浸润及抗原提呈情况;同时通过MHC Tetramer染色检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明确WGP-OVA疫苗对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结果:与PBS组相比,WGP-OVA能显著诱导IgG1、IgG2a、IgG3及IgM的分泌,增大脾脏内淋巴小结。此外,口服WGPOVA疫苗能促进F4/80+巨噬细胞向淋巴结浸润,诱导巨噬细胞对OVA的抗原提呈,同时增加淋巴结内OVA特异性CD8+CTLs的数量。结论:口服WGP-OVA疫苗能诱导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β-葡聚糖颗粒 鸡卵清蛋白 口服疫苗 免疫球蛋白 抗原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调控微小RNA-498/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立恒 王蕊 +5 位作者 王晓明 张智轶 张璇 安峰 王芹 张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qRT-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CC-15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与BMI-1表达上调,miR-498表达下调(P<0.05)。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或过表达miR-498后SCC-15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iR-498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抑制miR-498表达可减弱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上调BMI-1表达可减弱过表达miR-498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可通过激活miR-498/BMI-1轴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 微小RNA-498 B细胞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口腔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建贤 王斌 +3 位作者 李红 胡勇 胡雪莹 王明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异常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及其在NLB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NLBP组50例,对照组36例,检测尿沉渣HCMV-DNA和包涵体,外周血HCMV-IgM、IgG和内皮素水平。结果NLBP组尿HCMV-DNA和包涵体,血HCM...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异常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及其在NLB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NLBP组50例,对照组36例,检测尿沉渣HCMV-DNA和包涵体,外周血HCMV-IgM、IgG和内皮素水平。结果NLBP组尿HCMV-DNA和包涵体,血HCMV-IgM、IgG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LBP组内皮素水平增高(P<0·05)。结论NLBP常伴有HCMV感染及内皮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下腰痛(NLBP) 巨细胞病毒(HCMV) 内皮素(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监测CD4^+T淋巴细胞对防治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唐斌 刘东 +3 位作者 吴家清 周结学 黎程 蒙善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6-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监测CD4+T淋巴细胞对防治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监测133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根据其变化调整免疫抑制剂(CsA/FK506+MMF+Pred)的用量,... 目的探讨监测CD4+T淋巴细胞对防治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监测133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根据其变化调整免疫抑制剂(CsA/FK506+MMF+Pred)的用量,观察调整用药对CMV肺炎发病的影响。结果共有36例受者CD4+细胞明显下降,发生在术后45~72(61.5±9.3)d,均给予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处理。133例受者有12例出现CMV肺炎,发病在术后58~118(76.2±11.6)d,其中7例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CD4+细胞下降受者CMV肺炎的发病率(27.8%,10/36)明显高于CD4+细胞稳定受者(2.1%,2/97)(P<0.01),在调整用药期间有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12例CMV肺炎病人8例(66.7%,8/12)治愈,4例(33.3%,4/12)死亡。24例未发病受者在调整用药后CD4+细胞迅速上升,在14d恢复到术前水平;8例CMV肺炎治愈者上升较缓慢,在21d恢复;而4例死亡病人持续保持在低水平。结论肾移植术后CD4+细胞的变化与CMV肺炎发病有密切相关性,依据其变化在CMV肺炎发病之前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是安全的,为预防和救治CMV肺炎提供一条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肺炎 肾移植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彦华 吴学东 +3 位作者 冯晓勤 何岳林 裴夫瑜 李春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对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80 d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我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010年1月~2011年1月儿童重型地贫Allo-HSCT 35例病例半年后的T细胞亚群...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对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80 d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我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010年1月~2011年1月儿童重型地贫Allo-HSCT 35例病例半年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比较有CMV(13例)和无CMV感染组(22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T细胞的变化。结果半年内有CMV组CD8+比率高于无CMV感染组,但CD4+比率低。在CMV感染组伴随CD8+CD28+细胞比率降低,CD8+CD28-细胞比率和CD8+比率升高,同时发现CD8+与CD8+CD28-细胞比率呈线性相关性。结论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后会导致CD8+CD28-细胞堆积,是构成CD8+细胞升高的主因,且两者比率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Β-地中海贫血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晶晶 李慧慧 +3 位作者 孙婷婷 于乔 王瑞妍 王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RORΓt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在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强 幺远 胡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儿童普遍易感,并可引起部分感染患儿发育异常及脏器损害。CMV感染常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参与了CMV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文章描述并讨论在儿童CMV感染中Th1/Th2细胞因...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儿童普遍易感,并可引起部分感染患儿发育异常及脏器损害。CMV感染常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参与了CMV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文章描述并讨论在儿童CMV感染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为儿童CMV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t辅助细胞1 t辅助细胞2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调节性T细胞扩增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亚男 周玉峰 +3 位作者 舒赛男 刘兴楼 葛海霞 方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0-865,共6页
目的在体内外水平研究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调节性T细胞(Treg)扩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全身播散型MCMV慢性感染模型,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小鼠脾细胞中Foxp3的蛋白表达强度和CD4+CD25+Foxp3+Tre... 目的在体内外水平研究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调节性T细胞(Treg)扩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全身播散型MCMV慢性感染模型,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小鼠脾细胞中Foxp3的蛋白表达强度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率;模拟MCMV感染细胞的免疫环境,建立T淋巴细胞与MCMV感染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共培养细胞模型,在培养前和共培养3d后检测T淋巴细胞中的Foxp3蛋白表达水平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率,RT-PCR方法检测MEF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mRNA表达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整体研究发现,MCMV在感染慢性期可显著增加T淋巴细胞中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率。体外细胞模型发现,MCMV感染在体外同样可以上调T细胞中的Foxp3蛋白表达和Treg细胞比率。TGF-β在MEF中的基因表达和上清中的蛋白表达在MCMV感染后显著增加。结论MCMV感染在体内外均可诱导Treg在数量上的扩增和功能上的活化;MCMV感染导致宿主细胞TGF-β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其在外周诱导Treg种群扩增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Foxp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1感染者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春惠 徐克沂 +8 位作者 陈新月 吴昊 闫惠平 张永宏 伦文辉 徐小宁 ndrew Mc Michael Sarah Rowland-Jones 董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对8例HIV长期感染不进展(LTNP)及病程进展缓慢(SP)患者的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特征进行研究。方法设立队列研究,从中随机选出8例患者(4例LTNPs,4例SP)。通过采用重叠肽技术组建HIV-1B亚型全序列肽段,组建成三维肽库进行ELIS... 目的对8例HIV长期感染不进展(LTNP)及病程进展缓慢(SP)患者的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特征进行研究。方法设立队列研究,从中随机选出8例患者(4例LTNPs,4例SP)。通过采用重叠肽技术组建HIV-1B亚型全序列肽段,组建成三维肽库进行ELISPOT分析8例患者的HIV-1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结果在大多数患者中存在较强的T细胞反应,特别对HIV-1病毒的pol、gag、nef蛋白的免疫反应比其他蛋白强。结论病毒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在HIV-1 LTNPs有较强并且很广泛的反应,这对于有效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有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可能是这些LTNPs及SP病程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病毒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 HIV-1长期感染不进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老龄小鼠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琼 赵俊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BALB/c小鼠模型基础上,研究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状态。方法建立先天性潜伏感染的老龄小鼠(平均月龄≥18个月)模型,分别为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组(A)、先天性潜伏感染再激活组(B)及正常对照组(C),每组小鼠数均... 目的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BALB/c小鼠模型基础上,研究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状态。方法建立先天性潜伏感染的老龄小鼠(平均月龄≥18个月)模型,分别为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组(A)、先天性潜伏感染再激活组(B)及正常对照组(C),每组小鼠数均为6只。分别取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进行病毒分离、PCR和RT-PCR检测HC-MVUL83基因DNA和相应mRNA来验证模型小鼠感染状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A组和B组小鼠病毒分离出HCMV,C组为阴性。A组小鼠可以用PCR检测出HCMVUL83DNA,但RT-PCR检测不出相应的mRNA;B组小鼠用PCR、RT-PCR均可检测出相应产物;而C组均为阴性。A、B、C三组小鼠外周血中CD3+细胞构成比值分别为0.3305、0.0658和0.4318,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B、C三组中CD4+细胞的构成比值依次为0.6608、0.5998、0.6578,B组与A组及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在A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8+细胞比在A、B、C三组中的构成比值依次为0.2327、0.1150、0.1862,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D4+CD8+细胞在A、B、C三组中的比值依次为0.0990、0.1682、0.119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及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再激活均可使老龄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尤以后者显著。表明HCMV对先天性潜伏感染再激活老龄小鼠的细胞免疫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t 林巴细胞亚群/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甄宏 方峰 +2 位作者 周玉峰 李革 董永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时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T细胞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同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细胞模型。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绿色荧光染料CFSE标记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来判断T细...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时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T细胞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同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细胞模型。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绿色荧光染料CFSE标记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来判断T细胞克隆增殖情况;以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含量;通过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感染CMV后特异性的细胞病变和PCR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内CMVDNA的负荷量来了解T细胞针对CMV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在共培养3d后,可见到少量的T细胞克隆形成,CFSE标记的方法显示发生过增殖的T细胞占T细胞总数的(6.68±0.61)%,与未加CMV刺激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共培养上清中的IFNγ浓度为(22.9±3.4)ng/L,而对照组为<8ng/L(P<0.05)。但在试剂盒检测范围内各组均未检出TNFα。共培养的T细胞能够减少31.25%~75%的细胞病变产生,减少~75%的CMVDNA负荷量。共培养3d的培养细胞上清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而将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T细胞与感染CMV的星形胶质细胞继续培养3d,发现T细胞的增殖明显减少(1.83±0.25)%,培养上清中未检出IFNγ,CMVDNA的负荷量无减少,提示T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结论: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在感染CMV后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活化;T细胞免疫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有部分是由分泌性的细胞因子介导的;T细胞活化后功能很快受到抑制,其中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病毒特异性T细胞在DHF/DSS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万颖杰 张俊磊 +1 位作者 王嘉丽 安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 研究登革病毒特异性T细胞在登革病毒致病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把培养的HepG2移植到严重联合免疫功能不全 (SCID)小鼠体内 ,建立HepG2 graftedSCID (HepG2 SCID) ,然后将该小鼠分为 3组 :①A组 :登革病毒特异性T细胞 ( 2D42 )接... 目的 研究登革病毒特异性T细胞在登革病毒致病中的作用。方法 首先把培养的HepG2移植到严重联合免疫功能不全 (SCID)小鼠体内 ,建立HepG2 graftedSCID (HepG2 SCID) ,然后将该小鼠分为 3组 :①A组 :登革病毒特异性T细胞 ( 2D42 )接种后次日 ,腹腔内接种 10 6pfu的Ⅱ型登革病毒 (DEN2 ) ;②B组 :正常小鼠胸腺细胞 (NMT)接种后次日 ,腹腔内接种DEN2 ;③C组 :腹腔内接种DEN2。观察感染后各组动物的死亡率、病毒血症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接种 2D42细胞 +感染的小鼠 ,80 %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 ,并在感染后 12 8d死亡 ,剩余的 2 0 %小鼠有一过性的临床表现 ,然后从疾病中恢复 ,并存活在 3个月以上。而接种NMT +感染或单纯感染的小鼠 ,死亡率均为 10 0 %。A组和B组小鼠血清中的病毒滴度和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结论 DEN T细胞有保护机体免受病毒侵害和加重病情进展的双重作用 ,而NMT细胞只有加重病情的单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异性t细胞 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年轻和老年C57BL/6小鼠 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刘洋 王超 +4 位作者 任晓楠 李顺 秦波音 杨华 周晓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毒株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使用490 PFU的PR8病毒分别滴鼻感染年轻(3月龄)和老年(24月龄)C57BL/6小鼠,连续14 d每日记录其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在感...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毒株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使用490 PFU的PR8病毒分别滴鼻感染年轻(3月龄)和老年(24月龄)C57BL/6小鼠,连续14 d每日记录其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在感染后第8天分离小鼠肺组织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技术检测病毒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及功能:MHC-I表位肽四聚体法(tetramer staining)染色流感特异性CD8^(+)T细胞,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检测CD8^(+)T细胞经流感病毒特异性肽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包括TNF-α、IFN-γ、IL-2以及与CD8^(+)T细胞杀伤功能有关的颗粒酶B(Granzyme B)的水平。结果相同量的PR8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老年小鼠体重下降更多,死亡率显著高于年轻小鼠(P<0.01)。另一方面,老年组小鼠诱生的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年轻组;同时,老年组CD8^(+)T细胞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的水平显著低于年轻组;此外,老年组CD8^(+)T细胞表达granzyme B的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年轻组。结论PR8流感病毒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后,老年小鼠肺组织诱导产生的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减少且功能降低。结果表明: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异性CD8^(+)t细胞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胚胎成纤维细胞机制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18
作者 李亚男 方峰 +4 位作者 舒赛男 甄宏 周玉峰 董永綏 李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38-444,共7页
目的体外研究调节性T细胞(Treg)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感染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尼龙毛柱和MACSTreg磁珠法获得纯化的Treg和去除Treg的T细胞(TdepTreg),建立TdepTreg和添加Treg的T细胞与感染MCMV的ME... 目的体外研究调节性T细胞(Treg)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感染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尼龙毛柱和MACSTreg磁珠法获得纯化的Treg和去除Treg的T细胞(TdepTreg),建立TdepTreg和添加Treg的T细胞与感染MCMV的MEF(MEFMCMV)体外共培养细胞模型。用蚀斑法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中感染性病毒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体系中Tc1(CD3+CD8+IFN-γ+),Tc2(CD3+CD8+IL-4+),Th1(CD3+CD8-IFN-γ+),Th2(CD3+CD8-IL-4+)细胞比率变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depTreg与MEFMCMV共培养3d后上清中感染性病毒量较感染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效应性T细胞各亚群比率较非感染对照组显著增加。向TdepTreg-MEFMCMV体系中添加Treg可增加共培养体系中感染性病毒量,同时Tc1、Tc2和Th1细胞比率显著减少,且均与Treg比率存在剂量相关性;而Th2比率仅在Treg比率增至20%时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添加Treg的共培养体系中IL-10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随Treg比率增加而增高,与Treg存在正性相关。结论Treg可通过IL-10、TGF-β等途径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且由于Treg抑制作用的不均衡性,导致Th1/Th2和Tc1/Tc2平衡失调,创造了一个利于CMV增殖的免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秉含 张斌 陈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621,共6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是造成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是控制HCMV感染的重要免疫细胞,过继输注病毒特异性CTL对预防及治...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是造成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是控制HCMV感染的重要免疫细胞,过继输注病毒特异性CTL对预防及治疗HCMV感染均安全有效。目前针对HCMV特异性CTL的制备方法仍在探索中。利用抗原递呈细胞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制备CTL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开展大规模临床实验;利用肽特异性四聚体或病毒特异性γ-干扰素抗体直接从供者PBMC筛选CTL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供者外周血,且制备成本高;第三方CTL作为一种产品可以随时使用,但仍需解决HLA不相合的问题。另外,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也存在差异。本文对目前采用的制备HCMV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薇薇 张晓莉 王晓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比较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为SLE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CMV-IgM阳性患者63例,HCMV-IgM阴性患者66例,按照是否经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分为初治组(n=48)和复治... 目的:比较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为SLE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CMV-IgM阳性患者63例,HCMV-IgM阴性患者66例,按照是否经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分为初治组(n=48)和复治组(n=81),比较2组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发生率、狼疮活动指数(SLEDAI)、CD4^+T和CD8^+T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结果:贫血、发热、肝功能异常、白细胞(WBC)数目减少和皮疹可能是SLE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HCMV-IgM阳性组患者皮疹、关节炎、心包积液、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和SLEDAI均高于HCMV-IgM阴性组(P<0.05);HCMV-IgM阳性组患者CD4^+T细胞绝对值低于HCMV-IgM阴性组患者,CD8^+T细胞绝对值高于HCMV-IgM阴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患者中HCMV-IgM阳性患者皮疹和关节炎的发生率高于HCMV-IgM阴性患者(P<0.05);复治组HCMV-IgM阳性和HCMV-IgM阴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IgM阳性和阴性的SLE患者临床表现不同,阳性患者病情较阴性患者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巨细胞病毒 狼疮活动指数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