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梨汁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春妮 吉维民 +3 位作者 庄一义 陈大宁 刘小转 强红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刺梨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方法 :在刺梨汁参与下 ,氧化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Ox- VL DL)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一段时间 ,通过测定细胞胆固醇含量和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分析刺梨汁对 Ox- VL DL 促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 目的 :探讨刺梨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方法 :在刺梨汁参与下 ,氧化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Ox- VL DL)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一段时间 ,通过测定细胞胆固醇含量和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分析刺梨汁对 Ox- VL DL 促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果 :较低浓度的刺梨汁能明显抑制 Ox- VL DL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酯的堆积 (P<0 .0 0 1) ,并呈浓度依赖性。刺梨汁浓度为 2 μl/m l和 4μl/ml时 ,Ox- VL DL 堆积的细胞胆固醇酯含量分别被抑制了 5 9.8%和 90 .1%。形态学观察显示 ,经刺梨汁处理的巨噬细胞猩红阳性染色显著减少。 结论 :刺梨汁通过抑制Ox- VL DL 的促泡沫细胞形成来实现其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汁 极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改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含量及抑制胆固醇流出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战芝 杨永宗 +1 位作者 王佐 危当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7-1463,共7页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肥大细胞(MC)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分配和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在MC颗粒释放物存在或缺乏下与高密度脂蛋白3(HDL3)共育。高效液相...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肥大细胞(MC)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分配和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在MC颗粒释放物存在或缺乏下与高密度脂蛋白3(HDL3)共育。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酯化胆固醇(EC)含量,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mRNA水平,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HDL3及apoA-Ⅰ的降解。结果:MC组泡沫细胞内TC、FC明显高于对照组(TC对照组为527.3 mg/g,MC组为917.9 mg/g);EC/TC比值低于对照组(7.6%vs47.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少于对照组(26.92%±2.6%vs40.98%±3.4%,P<0.05);而泡沫细胞ABCA1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C颗粒释放物处理HDL3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约有28%的apoA-Ⅰ被降解,在分子量26 kD左右处出现了新的条带,产生了1个26 kD的小多肽。结论:肥大细胞可通过降解HDL3及apoA-Ⅰ抑制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而增加细胞内胆固醇蓄积,这个作用与ABCA1表达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胆固醇 脂蛋白类 HDL ATP结合匣式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蓄积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恒 罗齐军 +1 位作者 卢向阳 曾富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采用PMA和ox–LDL构建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浓度(5、10、15 nmol/L)仙人掌多糖(ODP–Ia)对泡沫细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以及介导胆固醇流出的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后... 采用PMA和ox–LDL构建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浓度(5、10、15 nmol/L)仙人掌多糖(ODP–Ia)对泡沫细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以及介导胆固醇流出的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后胞内蓄积了大量脂质,高剂量(15 nmol/L)ODP–Ia能够显著减少胞内脂质、胆固醇蓄积,并增强ABCA1、ABCG1、SR–BI m RNA及蛋白表达(与单独ox–LDL处理组比较,P<0.05),但效果均次于阳性对照依折麦布组(P<0.05),低、中剂量(5、10 nmol/L)ODP–Ia作用效果均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ODP–Ia可通过增强ABCA1、ABCG1、SR–BI基因表达来减少胞内胆固醇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多糖 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胆固醇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竹 高永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3-855,859,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基因、行为、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病理症状,可造成血管闭塞,从而引发心肌梗塞、猝死等严重的急性冠状动脉性疾病。巨噬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细胞成分之一,具有内吞脂质、释放免疫介质等能力,与AS的发生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基因、行为、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病理症状,可造成血管闭塞,从而引发心肌梗塞、猝死等严重的急性冠状动脉性疾病。巨噬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细胞成分之一,具有内吞脂质、释放免疫介质等能力,与A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中脂质聚积、减轻炎症反应可能对AS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巨噬细胞及其吞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转化为泡沫细胞,以及药物对泡沫细胞形成过程的干预,说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是治疗AS相关疾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 泡沫细胞 炎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药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CD3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连群 杨关林 +5 位作者 赵钢 李学涛 张哲 张会永 杜莹 曹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药及其拆方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CD36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并比较方药全方及各拆方的疗效及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佛波酯(PMA)使之巨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药及其拆方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CD36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并比较方药全方及各拆方的疗效及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佛波酯(PMA)使之巨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使巨噬细胞泡沫化。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气组、化瘀组、祛痰组和全方组。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浆脂滴变化,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的含量,并计算CE/TC值。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分析ABCA1、CD36 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TC、FC、CE含量及CE/T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全方组和祛痰组细胞TC、FC、CE含量及CE/TC值均显著降低。RT-PCR结果提示模型组细胞ABCA1、CD36 mRNA水平显著升高;而化瘀祛痰方药及祛痰拆方含药血清可显著升高ABCA1 mRNA,显著降低CD36 mRNA水平。结论:化瘀祛痰方药及祛痰方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细胞泡沫化,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ABCA1基因、下调CD36基因表达,从而减弱THP-1细胞对ox-LDL摄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痰复方 动脉粥样硬化 THP一1泡沫细胞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菌酸诱导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喻岚 陈全 +2 位作者 李黎 刘革力 张路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枝菌酸(MA)包被聚苯乙烯微球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化的条件及特性。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分别包被(0、25、50、75、100)μg/mL MA的聚苯乙烯微球实验组,分别将细胞与聚苯乙烯微球混匀、共同孵育24... 目的探讨分枝菌酸(MA)包被聚苯乙烯微球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化的条件及特性。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分别包被(0、25、50、75、100)μg/mL MA的聚苯乙烯微球实验组,分别将细胞与聚苯乙烯微球混匀、共同孵育24、48、72 h、5 d和8 d后,油红O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总胆固醇试剂盒和游离胆固醇试剂盒测定各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当包被MA浓度为75μg/mL、吞噬时间为24 h时,RAW264.7能形成典型的泡沫细胞,其细胞内胆固醇酯相对含量为60.98%±1.32%;随着吞噬时间延长,形成泡沫细胞所需的MA的浓度逐渐递减;且随着细胞泡沫化程度增加,细胞增殖活力逐渐减弱。结论MA包被聚苯乙烯微球可快速诱导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MA浓度与细胞泡沫化程度呈正相关,且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菌酸 聚苯乙烯微球 细胞 胆固醇酯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固有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楚涵 朱国强 黄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6-761,共6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以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为主的真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深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导致局部或全身性严重感染的一类疾病,因其病死率较高,以及药物昂贵及局限、不良反应多而带来沉重的经济和脏器负担。侵袭...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以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为主的真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深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导致局部或全身性严重感染的一类疾病,因其病死率较高,以及药物昂贵及局限、不良反应多而带来沉重的经济和脏器负担。侵袭性真菌病原体以菌丝、孢子及分泌的黏附蛋白等方式侵入机体,主要通过真菌病原体胞膜配体与宿主受体结合后的信号级联反应和产生的分泌物以及自身毒素引起相关疾病。巨噬细胞作为抵抗侵袭性真菌病原体的一线防御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防御作用,主要通过抗原识别、吞噬作用、氧化杀伤、极化和调节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等方式对抗真菌病原体入侵。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固有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同时阐述了侵袭性真菌病原体针对巨噬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旨在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侵袭真菌感染 固有免疫 真菌免疫逃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分泌及前列腺素E2合成分泌的影响
9
作者 刘谕泽 于琢雅 +5 位作者 巩志国 任佩佩 赵佳敏 毛伟 张双翼 冯爽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4-3483,共10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在侵入哺乳动物体内时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但金葡菌脂蛋白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PGE_(2)的合成是否具有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及其脂蛋白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在诱导免疫细胞炎症介质及PGE_(2)的分泌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与SA113感染组相比,金葡菌敲除株Δlgt感染奶牛骨髓源巨噬细胞后PGE_(2)分泌水平发生显著下降,同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NF-κB/MAPK通路激活以及PGE_(2)合成酶COX-2和mPGES-1的表达具有影响。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蛋白缺失后巨噬细胞中TLR2、TLR4和NLRP3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在金葡菌感染过程中,金葡菌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所介导的炎症介质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且与PGE_(2)的合成与分泌存在紧密联系。该研究可为兽医临床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防治金葡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牛骨髓细胞 PGE2 脂蛋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通过分泌KLF4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结直肠癌免疫逃逸的影响
10
作者 尚靖 路畅 +4 位作者 侯阳波 袁沁 李炜 王海静 陈进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6-1042,共7页
目的探讨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结直肠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结直肠癌细胞条件培养基(CM)与佛波酯(PMA)诱导的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结直肠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结直肠癌细胞条件培养基(CM)与佛波酯(PMA)诱导的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将CMM0、CMSW480-Mφ和CM_(HCT116-Mφ)与HCT116细胞共培养后,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同时将刺激后的HCT116细胞与人源T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HCT116细胞存活情况及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用Western blot、qPCR和ELISA检测SW480和HCT116细胞中Kruüppel样因子4(KLF4)表达差异;用KFL4抑制剂肯帕罗酮(Ken)预处理HCT116细胞后,将CM_(HCT116-Mφ)和CM_((HCT116+Ken)-Mφ)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将CM_(HCT116-Mφ)和CM_((HCT116+Ken)-Mφ)与HCT116细胞共培养后,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M0型巨噬细胞在CM刺激后,HCT116-Mφ细胞中CD11b+CD206+细胞比例更高,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更高;相比于CMSW480-Mφ组,CM_(HCT116-Mφ)组的PD-L1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CM_(HCT116-Mφ)组细胞存活最多,同时TNF-α和IFN-γ水平最低;加入Ken后,M2型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及标志物均降低。与CM_(HCT116-Mφ)组相比,CM_((HCT116+Ken)-Mφ)组HCT116细胞PD-L1表达下降。结论高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通过分泌KLF4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PD-L1表达,促进肿瘤免疫逃逸。该研究有望为提高临床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移结直肠癌细胞 KLF4 肿瘤相关细胞 免疫逃逸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抑制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及其初步机制分析
11
作者 赵鑫 陈旭涛 +4 位作者 鲁星妤 但文利 高国俊 唐康 陈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5-782,共8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连续7 d通过灌胃给予PUE后测定小鼠的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连续7 d通过灌胃给予PUE后测定小鼠的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结肠固有层巨噬细胞比例;免疫荧光检测NLRP3炎症小体与巨噬细胞的共定位情况;q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ZO-1、Occludin、cleaved caspase-1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脂多糖(LPS)及三磷酸腺苷(ATP)构建细胞模型,qRT-PCR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UE对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PUE干预显著改善DSS诱导的小鼠UC症状,包括体质量、疾病指数、结肠长度和病理损伤;PUE干预UC小鼠后,小鼠结肠固有层Ly6C+MHCⅡ-单核来源的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结肠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及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表达水平降低;小鼠肠上皮细胞间ZO-1及Occludin表达水平升高;体外细胞实验证实,PUE能够降低LPS结合ATP诱导的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同时降低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PUE可以通过减轻肠道组织炎症、修复上皮屏障显著改善UC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减少了巨噬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与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葛根素 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调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12
作者 郭文通 杨潇潇 +2 位作者 彭颖 刘志刚 韦玲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71-1377,共7页
靶向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已经成为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潜在策略,但关于甲基化酶与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关系尚不清晰。文章使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处理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分析巨噬细胞泡沫化水平和炎症因... 靶向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已经成为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潜在策略,但关于甲基化酶与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关系尚不清晰。文章使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处理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分析巨噬细胞泡沫化水平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siRNA干扰巨噬细胞系J774、RAW264.7细胞的CD36表达,提取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PPAR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研究5-Aza调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和机制。结果发现,5-Aza通过上调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膜定位及mRNA发挥促进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但5-Aza在PPARγ敲除的巨噬细胞中对CD36的表达无诱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5-Aza通过诱导CD36的表达加速巨噬细胞泡沫化,该过程依赖于PPARγ。该研究阐述了5-Aza的新功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苷(5-Aza) CD36 细胞泡沫 PPARΓ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枫杨总黄酮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13
作者 陈国庆 刘晓镕 +7 位作者 金金 闫冬 刘人嘉 向珊 袁林 向阳 吴昊 沈秀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目的:探讨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SPF级、6~8周龄、雄性)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3%DSS溶液模型组、美沙拉... 目的:探讨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SPF级、6~8周龄、雄性)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3%DSS溶液模型组、美沙拉嗪(300 mg·kg^(-1)·d^(-1))组、低剂量(62.5 mg·kg^(-1)·d^(-1))PHSTF组、中剂量(125 mg·kg^(-1)·d^(-1))PHSTF组和高剂量(250 mg·kg^(-1)·d^(-1))PHSTF组,每组6只。阴性对照组小鼠饮用蒸馏水,其他组连续7 d饮用3%DSS溶液诱导UC模型,在第1天UC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 d,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每天观察PHSTF对小鼠体重、便血和结肠长度的影响;使用HE染色评估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通过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构建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CCK-8法评估细胞活力;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qPCR检测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0和精氨酸酶1(Arg-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CD206和Arg-1)的蛋白表达;最后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HSTF显著缓解了DSS诱导的UC小鼠体重下降(P<0.05)、便血和结肠长度缩短的症状;减轻了结肠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PHSTF降低了结肠组织中IL-1β的水平(P<0.05),升高了IL-10的水平(P<0.05),降低了结肠组织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与LPS组相比,PHSTF降低了RAW264.7细胞IL-1β和iNOS的mRNA水平(P<0.01),升高了IL-10和Arg-1的mRNA水平(P<0.01);PHSTF降低了iNOS蛋白表达水平(P<0.01),升高了Arg-1以及CD206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PHSTF能促进巨噬细胞由M1促炎型向M2抑炎型转化进而干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枫杨总黄酮 溃疡结肠炎 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调控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芳 何丽娟 +8 位作者 唐娜 王腊梅 屈媛媛 钟华 张强 邓峰美 唐斌 席冬梅 何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目的:探究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 SR)在调控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WKY组、SHR组、SHR+R5... 目的:探究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 SR)在调控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WKY组、SHR组、SHR+R568(Ca SR激动剂)组和SHR+NPS2143(Ca SR抑制剂)组,分离胸主动脉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主动脉中Ca SR和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的表达;麻醉后分别无菌提取SHR和WKY大鼠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经R568和NPS2143干预后,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腹腔巨噬细胞M1和M2型标志物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0的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中Ca^(2+)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a SR和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组分蛋白的表达;麻醉后采用贴壁法提取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并与巨噬细胞上清液建立共培养体系,通过CCK-8法筛选最佳作用时间。结果:与SHR组相比,激动Ca SR后,SHR主动脉中M1型极化标志物蛋白表达减少(P<0.05),M2型极化标志物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SHR组相比,给予R568后,SHR腹腔巨噬细胞中M1型极化标志物蛋白减少(P<0.05),M2型极化标志物蛋白增多(P<0.05),NLRP3炎症小体组分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给予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结果与R568组一致(P<0.05);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抑制剂U73122干预则逆转了上述作用(P<0.05)。与0 h相比,用24 h收集的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去培养VSMCs 24 h,增强细胞活力的作用最强(P<0.05)。结论:Ca SR通过PLC-Ca^(2+)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从而介导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增多,向M1型极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钙敏感受体 细胞极化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巨噬细胞后炎症因子表达及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静 周红蕾 +4 位作者 戈文 徐一天 张一多 王丽华 安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HN-13株感染的猪巨噬细胞(HD11)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与炎症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N-13株感染(0、30 min、60 min、90 min)HD11细胞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 为研究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HN-13株感染的猪巨噬细胞(HD11)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与炎症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N-13株感染(0、30 min、60 min、90 min)HD11细胞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3个关键蛋白(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RT-qPCR)分析检测低浓度剂量黄芩苷(L组,20μmol/L)、中浓度剂量黄芩苷(M组,40μmol/L)和高浓度剂量黄芩苷(H组,60μmol/L)对Pm感染的猪巨噬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分泌水平及其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同时设置对照组(Control)和模型组(HN-13);利用抑制剂SCH772984阻断ERK通路,采用ELISA和RT-qPCR检测黄岑苷对Pm感染的HD11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表达及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同时设置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HN-13)、抑制组(HN-13+抑制剂)。结果显示:与HN-13株处理0 min组相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HN-13株感染HD11细胞中p-ERK/ERK的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P<0.01),而p-p38/p38和p-JNK/JNK蛋白表达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表明,HN-13株可使HD11细胞炎症相关ERK通路蛋白表达增强,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与模型组(HN-13)相比,3个浓度剂量的黄芩苷均显著抑制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水平及m RNA转录水平(P<0.05),且抑制作用随着黄芩苷浓度升高而增强。与抑制组相比,黄芩苷与抑制剂共处理组可以显著抑制HN-13感染的HD11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及m RNA转录水平(P<0.05)。综上所述,黄芩苷可以抑制Pm感染的HD11细胞中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分泌,进而发挥抗炎作用。本研究为研制防治Pm引起的猪肺疫的新药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多杀巴氏杆菌 细胞 炎症表达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不同病因听力损失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夏淼 王延飞 +4 位作者 李冰倩 赵洪春 隋知妙 王兰 陈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5-709,共5页
听力损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根据病因分为噪声性、年龄相关性和遗传性3种类型。耳蜗免疫微环境(cochlea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CIM)是耳蜗稳态的重要调节者。巨噬细胞作为CIM的主要执行者,在听力损失的产生发展... 听力损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根据病因分为噪声性、年龄相关性和遗传性3种类型。耳蜗免疫微环境(cochlea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CIM)是耳蜗稳态的重要调节者。巨噬细胞作为CIM的主要执行者,在听力损失的产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本文探讨以耳蜗巨噬细胞为代表的CIM在不同病因听力损失中所发挥的作用,深入理解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应对不同病因导致的听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听力损失 年龄相关听力损失 遗传听力损失 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A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信号通路影响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17
作者 崔昭 束雅婷 +1 位作者 雷凡 彭美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197-2210,共14页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诱导BMDM分别向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同时加入SSA处理后:CC...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诱导BMDM分别向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同时加入SSA处理后:CCK-8检测BMDM、M1/M2型巨噬细胞的活性;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ELISA法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IL-6、TNF-α、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mRNA水平;FCM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颗粒的能力;免疫组织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和Western blot检测SSA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结果SSA浓度在10.0 mg/L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SSA浓度15.0 mg/L时,M1/M2型巨噬细胞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10.0 mg/L SSA处理后的M1/M2型巨噬细胞形态发生变化,M1型巨噬细胞出现纺锤状或不规则形,少数细胞具有伪足,部分细胞边界不清;M2型巨噬细胞部分变为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P<0.001),边界不清楚。SSA处理后BMDM分化为M1/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且M1型巨噬细胞分泌IL-6、TNF-α的水平和其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M2型巨噬细胞分泌Arg-1和其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SA可降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颗粒的能力(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SSA可降低M1型巨噬细胞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rylation of NF-kappaB,p-NF-κB)(P<0.01),提高M2型巨噬细胞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phosphorylation of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p-STAT6)(P<0.05)。结论SSA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信号通路来影响M1/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骨髓细胞 细胞分化 核因子-ΚB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影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悦怡 陈鑫球 +3 位作者 张芝桐 姜自伟 董航 黄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92-1402,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究黄枫教授经验方益气活血方(YQHXF)介导巨噬细胞极化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CRW)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并验证YQHXF影响CRW潜在靶点。CCK8检测YQHXF和LPS对Raw2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究黄枫教授经验方益气活血方(YQHXF)介导巨噬细胞极化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CRW)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并验证YQHXF影响CRW潜在靶点。CCK8检测YQHXF和LPS对Raw264.7巨噬细胞和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并加入JAK2信号通路激活剂香豆霉素a1(C-a1)和YQHXF含药血清干预,分组如下:Raw264.7组(对照组)、Raw264.7+LPS组(模型组)、Raw264.7+LPS+YQHXF组、Raw264.7+LPS+YQHXF+C-a1组、Raw264.7+LPS+C-a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极化情况;RT-q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4、IL-6、IL-13、TNF-α的转录及表达,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通路磷酸化情况。结果: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发现,YQHXF可能通过介导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调节炎症因子表达,促进CRW的愈合。细胞实验结果表明,YQHXF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增殖活性(P<0.05);模型组和C-a1组JAK2和STAT3磷酸化、M1型巨噬细胞比例、IL-6和TNF-α转录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和C-a1组比较,加入YQHXF处理可显著降低JAK2和STAT3磷酸化、M1型巨噬细胞比例、IL-6和TNF-α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IL-4、IL-13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YQHXF可能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增殖活性,抑制JAK2、STAT3磷酸化,正向调控巨噬细胞M2抗炎表型极化,抑制M1促炎表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对CRW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难愈创面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JAK2-STAT3 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与体外巨噬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琦 许海燕 +2 位作者 苏雨轩 周开红 李常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71-2982,共12页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和细胞成像能力,为GQD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H2O2和W_(18)O_(49)在水热条...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和细胞成像能力,为GQD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H2O2和W_(18)O_(49)在水热条件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切割成GQDs。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等技术对GQDs微观结构进行详细分析。通过CCK-8、流式细胞、激光共聚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评价G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兼容性和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和RT-qPCR,评价G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兼容性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示GQDs在巨噬细胞中成像情况。结果水热条件下,以W_(18)O_(49)为催化剂可将氧化石墨烯切割为3~5 nm蓝光GQDs,产率为43%,荧光寿命(τ)=1.67 ns。三重态碳烯自由基的Zigzag型位点和缺陷态导致GQDs表现出激发波长的依赖性,其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0 nm和400 nm。GQDs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其亲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CCK-8和死活染色表明,GQDs具有较高的生物兼容性。RT-qPCR分析结果显示,GQDs对体外RAW264.7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可刺激RAW264.7细胞提高TNF-α的表达,使细胞膜破裂并产生IL-1β炎症因子诱导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蓝光GQDs具有一定的体外细胞成像能力。结论石墨烯量子点的水溶性、低毒、荧光特性和炎症因子的诱导效应,为其在免疫标记和细胞成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8O49 石墨烯量子点 RAW264.7细胞 生物相容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狄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巨噬细胞参与PBC发病机制的可能方式,讨论了其对PBC的影响及相关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指出巨噬细胞主要参与了PBC损伤中的先天性免疫,且与肠道微生物失调相联系,在疾病后期与胆汁淤积、肝纤维化、肝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胆管炎 细胞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