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基本原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16,共1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文章认为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的任务是揭示岩体与各类工程地质动力因素的作用规律,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岩体物质和结构的动力学成因与特性,岩体赋存的地壳动力学环境,岩体的动力学行为与过... 本文简要介绍了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文章认为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的任务是揭示岩体与各类工程地质动力因素的作用规律,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岩体物质和结构的动力学成因与特性,岩体赋存的地壳动力学环境,岩体的动力学行为与过程,以及岩体工程防灾原理等。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岩体及其特性是地球动力学作用结果的"动力成因观"、岩体的工程行为是岩体与动力学环境相互作用结果的"动力作用观",以及工程地质防灾的基本途径是调节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的"过程调节观"。文章在动力作用观的框架下,系统阐述了岩体的动力学成因与特性,岩体赋存的地壳动力学环境特征,岩体的基本力学行为,高地应力环境岩体特性与力学行为,岩体动力学响应,岩体中地下水的作用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工程地质动力学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会议及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砂土液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38
2
作者 孙锐 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0,共6页
最近国际上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方面召开了两次重大学术会议,即2004年1月在美国Berkeley召开的第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术会议(11thSDEE)以及和2004年8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3thWCEE),对这两次会议... 最近国际上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方面召开了两次重大学术会议,即2004年1月在美国Berkeley召开的第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术会议(11thSDEE)以及和2004年8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3thWCEE),对这两次会议中有关砂土液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力求反映液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综述 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会议(11^th SDEE) 13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 (13^th WC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一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防护专题研讨会(第一号通知)
3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12-3112,共1页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程与安全防护分会承办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和工程与安全防护分会联合拟定于2009年8月在四川绵阳召开'第十一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程与安全防护分会承办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和工程与安全防护分会联合拟定于2009年8月在四川绵阳召开'第十一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防护专题研讨会',会议主题:'强地震作用下下岩石工程安全与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动力学 工程安全 中国岩石力学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岩石工程 会议 专题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海洋结构物动力学教学中引入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4
作者 李红霞 黄一 +1 位作者 刘刚 张崎 《船海工程》 2011年第4期68-71,共4页
海洋结构物动力学强调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而基于问题式学习的优势在于使学习者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海洋结构物动力学的课堂教学,探讨了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并分析了与讲授法相比基于问题式... 海洋结构物动力学强调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而基于问题式学习的优势在于使学习者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海洋结构物动力学的课堂教学,探讨了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并分析了与讲授法相比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结构物动力学 基于问题式学习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工程力学教程》
5
作者 王晶 余美茵 黄毅 《中国大学教学》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简评《工程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晶余美茵黄毅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主编的《工程力学教程》是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国家教委审批的全国重点教材。该书是... 简评《工程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晶余美茵黄毅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主编的《工程力学教程》是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国家教委审批的全国重点教材。该书是编著者们10多年来从事工程力学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力学行为 弹性静力学 工程动力学 力学系列课程 应力分析 教学内容 刚体静力学 细长压杆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并行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为平 宋华茂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4期333-340,共8页
介绍计算任意荷载作用下线性结构动力响应的精细时程积分及其并行算法。离散化结构的动力响应方程通过变量变换可以转换为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组,该方程组的解由表示初值影响的齐次方程解和反映荷载作用的积分之和构成。上述第一项用矩... 介绍计算任意荷载作用下线性结构动力响应的精细时程积分及其并行算法。离散化结构的动力响应方程通过变量变换可以转换为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组,该方程组的解由表示初值影响的齐次方程解和反映荷载作用的积分之和构成。上述第一项用矩阵指数函数计算,第二项在本文中用数值积分计算。这种算法很适应并行计算,已在TRANSPUTER并行机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响应 精细时程积分 并行算法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傅衣铭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24-630,共7页
基于Timoshenko-Mindlin假设及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一般纤维叠层圆柱厚壳在参数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应用多模态近似和增量谐波平衡法求解了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问题。横向剪切变形、端部支... 基于Timoshenko-Mindlin假设及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一般纤维叠层圆柱厚壳在参数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应用多模态近似和增量谐波平衡法求解了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问题。横向剪切变形、端部支承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被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稳定性 圆柱厚壳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力学中的变分原理
8
作者 张焱 孔祥安 +1 位作者 陈平 施太和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99-104,共6页
接触问题是工程结构、加工工艺中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石油工业中钻铤螺纹联接、钻柱与井壁的/接触、钻头与岩石的接触等;铁路工业中桥梁与混凝土基础的准静态接触,火车车轮与轨道的滚动接触等都是接触问题的典型例子。而接触问... 接触问题是工程结构、加工工艺中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石油工业中钻铤螺纹联接、钻柱与井壁的/接触、钻头与岩石的接触等;铁路工业中桥梁与混凝土基础的准静态接触,火车车轮与轨道的滚动接触等都是接触问题的典型例子。而接触问题中最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建立其变分泛函和求解的方法。介绍和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接触力学中变分原理发表的有关文献和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并对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建立适合于石油钻铤螺纹联接的接触变分原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力学 变分原理 非线性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 ANSYS 对复杂结构进行动态响应计算 被引量:43
9
作者 马建敏 吕景林 +1 位作者 黄协清 陈天宁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59-961,共3页
在对ANSYS计算操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用ANSYS对受高频周期脉冲激励锯片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计算,方便地得到了用解析法不易求出的结果,为降低锯机的噪声、研究锯片的破坏机理和设计更新更好的锯机提供了依据,并以此... 在对ANSYS计算操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用ANSYS对受高频周期脉冲激励锯片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计算,方便地得到了用解析法不易求出的结果,为降低锯机的噪声、研究锯片的破坏机理和设计更新更好的锯机提供了依据,并以此为例,详细说明了ANSYS用于复杂结构响应研究的全过程及优越性,指出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复杂结构 锯片 动态响应 工程动力学 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载荷的频域识别方法 被引量:33
10
作者 智浩 文祥荣 +1 位作者 缪龙秀 林家浩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0,共6页
将动态载荷识别的频域方法归结为统一的形式 ,不论是随机激励还是确定性载荷 ,均可利用实测的系统响应及响应与激励间的广义传递矩阵进行动载荷的识别 .通过对识别过程中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选择响应测点以提高... 将动态载荷识别的频域方法归结为统一的形式 ,不论是随机激励还是确定性载荷 ,均可利用实测的系统响应及响应与激励间的广义传递矩阵进行动载荷的识别 .通过对识别过程中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选择响应测点以提高识别精度的方法 ,有利于工程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动态载荷 频域法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态法识别结构弹性碰撞载荷的可行性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邢誉峰 诸德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60-566,共7页
本文在探讨杆的纵向和横向碰撞问题基础上,论证了用模态叠加法求解结构弹性撞击载荷的可行性。发展了识别撞击载荷的数值方法。用波传播理论、弹性接触理论和模态理论等有关知识对载荷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验证了所给方法的精度和... 本文在探讨杆的纵向和横向碰撞问题基础上,论证了用模态叠加法求解结构弹性撞击载荷的可行性。发展了识别撞击载荷的数值方法。用波传播理论、弹性接触理论和模态理论等有关知识对载荷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验证了所给方法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接触 工程结构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法的结构动载荷识别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文祥荣 智浩 缪龙秀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4,共4页
分析了基于模态分析法的动载荷识别时域方法 ,应用薄板实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并对该方法在转向架结构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动载荷识别 时域分析 模态分析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Ⅱ.三维问题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文 李明瑞 黄文彬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5年第2期133-141,共9页
以三维连续体的虚功增量方程为基础,采用平动、转角位移分别插值的方法,导出了空间Timoshenko梁大位移、大转动问题内力分析的UL法(UpdatedLagrangiai1Formulation)。本文考虑了轴向、剪... 以三维连续体的虚功增量方程为基础,采用平动、转角位移分别插值的方法,导出了空间Timoshenko梁大位移、大转动问题内力分析的UL法(UpdatedLagrangiai1Formulation)。本文考虑了轴向、剪切、弯曲和扭转效应,提出了新的几何刚度矩阵,并建立了描述大转动规律的坐标转换矩阵。算例表明,依本文方法编制的程序具有分析结构强几何非线性行为的能力;在满足本文假定(即每次加载增量中转角增量是小量)的条件下,可以描述任意大角度的刚体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系结构 有限元 几何非线性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Ⅰ.平面问题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文 李明瑞 黄文彬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5年第1期7-16,共10页
本文以三维连续体的虚功增量方程为基础,采用平动、转角位移分别插值的方法,导出了梁结构大位移、大转动问题内力分析的UL法。本文考虑了轴向、剪切和弯曲效应,提出了新的几何刚度矩阵。算例表明,依本文方法编制的程序具有分析结... 本文以三维连续体的虚功增量方程为基础,采用平动、转角位移分别插值的方法,导出了梁结构大位移、大转动问题内力分析的UL法。本文考虑了轴向、剪切和弯曲效应,提出了新的几何刚度矩阵。算例表明,依本文方法编制的程序具有分析结构强几何非线性行为的能力;在满足本文位移假定(即每次加载增量中转角增量是小量)的条件下,可以描述任意大角度的刚体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系结构 几何非线性 有限元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分段线性系统主共振的分叉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福新 胡海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由KBM法推出的分段线性系统主共振的一次近似解,导出了分叉方程。然后应用奇异性理论对主共振的分叉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用计算稳态周期运动的参数延续数值方法结果与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了对比,发现基于弱非线性分析的主共... 由KBM法推出的分段线性系统主共振的一次近似解,导出了分叉方程。然后应用奇异性理论对主共振的分叉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用计算稳态周期运动的参数延续数值方法结果与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了对比,发现基于弱非线性分析的主共振一次近似解在较强的非线性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性 分叉 分段线性系统 主共振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控制的方法和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泉 王大钧 智洋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大型空间结构中波动控制研究的背景、方法和结果,并且就波动控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波动控制 动力学模型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大挠度圆柱壳的混沌运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5,共5页
建立了轴向受压圆柱壳考虑非线性大挠度效应时的力学模型 ,采用Galerkin原理 ,得到了壳体在前屈曲状态下关于时间部分的非线性动力方程 ,利用相平面轨迹、时程曲线和Poincare映射证实在这一非线性动力系统中存在着发生混沌运动的可能 .
关键词 非线性大挠度 圆柱壳 混沌运动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缓速器定转子工作腔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俊刚 李长友 +3 位作者 沈文浩 黄斌 闻维维 马兴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以某型液力缓速器的三维几何模型为基础,基于CFD计算软件平台,采用八面体自适应网格技术,用SIMPLE算法对该定转子工作腔在一定进油压力工况下的三维内流场进行了全流道式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在该工况下工作腔内流场的压力和速度矢量分... 以某型液力缓速器的三维几何模型为基础,基于CFD计算软件平台,采用八面体自适应网格技术,用SIMPLE算法对该定转子工作腔在一定进油压力工况下的三维内流场进行了全流道式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在该工况下工作腔内流场的压力和速度矢量分布以及制动扭矩估算值,并与台架试验结果相似,对液力缓速器样机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转子 定子 工程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制动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缓速器制动扭矩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俊刚 李长友 +2 位作者 童军 闻维维 马兴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7-80,共4页
制动扭矩的大小是考察液力缓速器工作效果的关键,在控制系统加载的工作压力一定时,影响液力缓速器制动扭矩的关键因素是定转子叶轮的几何参数。为此,利用工程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不同几何参数条件下的液力缓速器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 制动扭矩的大小是考察液力缓速器工作效果的关键,在控制系统加载的工作压力一定时,影响液力缓速器制动扭矩的关键因素是定转子叶轮的几何参数。为此,利用工程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不同几何参数条件下的液力缓速器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基于SIMPLE算法,采用RANS方程、标准的k-ε湍流模型以及精确的八面体自适应网格技术,分析出在不同几何参数条件下的制动扭矩,结果表明:制动扭矩在循环圆直径D=50~64 mm时增大最为明显,在叶片倾角α=45°时其值最大。同时得到工作腔内的压力分布以及速度分布,为液力缓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制动扭矩 工程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水文条件下黄茅海流场计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杰 严以新 +2 位作者 邵宇阳 陶爱峰 陶建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35,共7页
根据黄茅海实测资料对海岸工程水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了充分验证,并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台风、大潮同时作用的"二碰头"以及台风、大潮、洪水同时作用的"三碰头"两种极端水文条件下的黄茅海流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两... 根据黄茅海实测资料对海岸工程水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了充分验证,并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台风、大潮同时作用的"二碰头"以及台风、大潮、洪水同时作用的"三碰头"两种极端水文条件下的黄茅海流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极端情况发生时,各流速特征值在崖门口处明显增加,口外"二碰头"落潮时减小,涨潮时增加,"三碰头"各流速特征值也基本都呈增加趋势,增幅相比"二碰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水文条件 流场 海岸工程动力学数学模型 黄茅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