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及其伦理旨趣——基于芬伯格工具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务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9,共9页
自胡塞尔把"科学世界"从"生活世界"中分置出来并将两者对立,技术工具作为科学的构造物便被当作异化生活世界的力量,这使得教育技术工具的应用被认为会剔除教育世界原本丰富的意义和多元的价值。芬伯格的工具化理论... 自胡塞尔把"科学世界"从"生活世界"中分置出来并将两者对立,技术工具作为科学的构造物便被当作异化生活世界的力量,这使得教育技术工具的应用被认为会剔除教育世界原本丰富的意义和多元的价值。芬伯格的工具化理论却提出,技术工具并非纯粹的科学构造物而是生活世界塑造的结果,技术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共同决定着技术工具实践的最终样态,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工具对教育世界的不利影响并非必然。以工具化理论的视角看来,可以通过对生活世界中教育问题的分析,讨论教育技术工具实践所面临的社会文化困境,进而为教育技术工具的合理运用构建相应的伦理原则:就伦理起点层面而言,教育技术工具是"因变量"而非"自变量",因而成就了教育技术工具的乐观主义;就伦理中介层面而言,价值中介在教育技术工具实践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因而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应用主体的创造性空间;就伦理实现层面而言,教育技术工具作用的发挥需接受生活世界意义结构的筛选,因而也不应对技术变革教学抱过高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工具 生活世界 伦理旨趣 工具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化理论视域下公众参与技术设计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华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6,共3页
从两对矛盾入手阐述了公众参与技术设计的必然性,并以工具化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公众参与技术设计的可能性,分析了公众参与技术设计的困难,指明了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作为公众参与技术设计的模式。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技术设计 工具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代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 被引量:9
3
作者 卫才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03,共5页
技术代码概念是芬伯格整个技术批判理论体系的基石,在技术代码概念的基础上,芬伯格构建了技术工具化理论,提出了技术民主化方案,指明了可选择的现代性道路。技术代码是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技术代码 工具化理论 技术民主化 可选择的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框架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谭奇 袁智强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共7页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问题解决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之一.整合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框架为此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包括3阶段9环节:准备阶段(理解问题含义、抓住关键信息、思考技术功效)、解答阶段(实现问题条件、探索可能结论...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问题解决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之一.整合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框架为此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包括3阶段9环节:准备阶段(理解问题含义、抓住关键信息、思考技术功效)、解答阶段(实现问题条件、探索可能结论、制定解题方案、实施解题方案、书写解题过程)和反思阶段(分享解题思维).以上述框架为主线、以符号中介理论与工具化理论为桥梁,采用测试调查、任务式访谈和文档收集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一个中学生使用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实现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研究发现:该生在整合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整合技术的数学流畅性;数学教育技术对于学生是一种心理工具,对于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是一种起中介作用的人工制品.研究启示: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开展数学软件培训,提升学生数学教育技术素养;运用动态数学软件,发展学生整合技术的数学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 整合技术的数学流畅性 符号中介理论 工具化理论 GeoGeb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