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以海尔卡奥斯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水莲 付晗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中,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高效整合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数字化能力,从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和跨领域网络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研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平台 价值共创 模块化机制 场景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钞小静 牛慧灵 元茹静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3,共12页
工业互联网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依托,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3-2022年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数据,考察工业互联网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 工业互联网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依托,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3-2022年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数据,考察工业互联网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稳健性检验也佐证了这一结论。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缓解不确定性风险是工业互联网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在成长期企业、头部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明显。为进一步激发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升作用,应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普惠化、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和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立足差异化需求推进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门槛 不确定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方法及应用
3
作者 牛凯 鲁延鹏 董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源信道联合编解码器,以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方式将语义信息转化为信道符号传输,进一步提升系统对工业网络通信资源的利用效率。所有编解码器均构建在深度神经网络架构Transformer上,确保了编解码器对语义信息的理解能力及系统的泛化能力。在工业药品生产场景中,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通信方案,该语义编码传输系统在图像重建质量和传输处理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系统对下游任务的性能影响极小,保证了工业生产中如缺陷检测等关键任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据压缩与传输 语义通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
4
作者 杨善林 张强 康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7,共16页
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端装备研发呈现出系统复杂、价值主体多、跨生命周期协同要求高等特征。本文聚焦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体系,从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高端手术机器人... 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端装备研发呈现出系统复杂、价值主体多、跨生命周期协同要求高等特征。本文聚焦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体系,从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高端手术机器人及其系统的研发场景分析出发,剖析了高端装备研发过程的价值链结构以及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在价值创造、运行机制、调控方式与协同模式等方面呈现出的演化特征;阐述了基于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管理激励、基于价值分配的自适应运行调控、面向协同研发的数据模型互操作等围绕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共创的三大类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分析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网络融合、智能感知与场景建模、生成式人工智能决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平台等四项关键智能协同技术;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强化平台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数据模型互操作标准制定等发展建议。相关研究内容可为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路径,为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型提供系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高端装备研发 价值链共创 智能协同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时空基准服务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研究
5
作者 王伟 董国栋 +2 位作者 冀宏斌 张亚宁 周中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1,共6页
以“北斗赋能智能制造更精准”为赋能应用为出发点,通过北斗卫星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天基资源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创新性构建基于北斗时空基准服务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解决工业互联网各系统因缺少高精度时空信息而产... 以“北斗赋能智能制造更精准”为赋能应用为出发点,通过北斗卫星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天基资源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创新性构建基于北斗时空基准服务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解决工业互联网各系统因缺少高精度时空信息而产生的协同不精密、分级时频不同步等隐匿性问题,以远洋船运和化工园区场景开展赋能平台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北斗时空基准服务赋能工业互联网生产应用效果显著,实现船舶的精准能效管理并使化工园区内实现人、物、区域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服务 北斗高精度时空信息 工业互联网 赋能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化管理与公司特质风险——基于关键核心技术赋能视角
6
作者 惠丽丽 谢获宝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5,共12页
本文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Word2vec词嵌入模型度量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微观应用程度,探究工业互联网技术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技术显著降低了公司特质风险。同时,当企业标准化管理程... 本文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Word2vec词嵌入模型度量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微观应用程度,探究工业互联网技术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技术显著降低了公司特质风险。同时,当企业标准化管理程度较高时,工业互联网技术缓解公司特质风险的效应更强。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跨层协作来缓解公司特质风险,主要体现为企业决策效率提高、运营效能提升和用户服务能力增强。本文为缓解公司特质风险、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 标准化管理 公司特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生态、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
作者 赵婉婷 唐国斌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共9页
工业互联网生态是促进传统区域要素从单一化配置到多元化配置、区域产业从同质化竞争到分工协作的关键因素,对区域经济的要素互补、产业联动、创新扩散具有重要赋能作用。基于2010—2023年30个省级样本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 工业互联网生态是促进传统区域要素从单一化配置到多元化配置、区域产业从同质化竞争到分工协作的关键因素,对区域经济的要素互补、产业联动、创新扩散具有重要赋能作用。基于2010—2023年30个省级样本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工业互联网生态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互联网生态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在工业互联网生态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工业互联网生态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就区域差异而言,工业互联网生态对东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就产业结构差异而言,工业互联网生态更能促进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此,提出加速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和协同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利用工业互联网生态技术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生态 新质生产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价值创造与新质生产力——基于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复杂中介模型检验
8
作者 张曾莲 张宸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8,F0003,共12页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企业实现价值创造提升的新动力,为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以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500强的A股上市公司中的148家企业为研究样本,根据TOE框架模型分析,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企业实现价值创造提升的新动力,为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以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500强的A股上市公司中的148家企业为研究样本,根据TOE框架模型分析,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与复杂中介模型分析驱动企业价值创造成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在工业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地区拥有较高的技术整合能力是工业互联网企业提高企业价值成效的普适动力。进一步分析不同组态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发现,驱动企业价值创造成效提高的TOE框架因素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复杂中介效应,并且不同组态均能通过驱动价值创造而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为此,工业互联网企业应组建跨领域团队评估技术图谱,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区域创新生态,联合标杆企业明晰平台价值创造路径;政府需定向强化欠发达地区数字基建,实施精准补贴促进中小企业升级,严控低效扩张型资源投放;双方应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机制加速技术转化与生产力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E框架 工业互联网 价值创造 新质生产力 fsQC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9
作者 王竞达 曹畅 曹碧茹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7,共17页
“双碳”战略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2015—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建... “双碳”战略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2015—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建设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且对绿色发明专利和非发明专利均具有正向的促进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与绿色协同创新能力两条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异质性检验显示,该促进效应在环境规制强、环境信息披露充分、公众环境关注度高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的企业与地区更为显著。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感知—获取—转型”的分析框架,为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学理支持,也为“双碳”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绿色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企业 企业绿色创新 动态能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视角的纵向案例研究
10
作者 张培 王佳奇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6,共15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领域的赋能型平台,对接入平台的制造业企业怎样赋能以及赋能作用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等问题,还缺乏深层次的探讨。通过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一家印刷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领域的赋能型平台,对接入平台的制造业企业怎样赋能以及赋能作用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等问题,还缺乏深层次的探讨。通过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一家印刷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入平台开展持续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具有业务层技术赋能和员工层授权赋能的跨层次交互影响的赋能作用,技术赋能层面从工具连接赋能到深度应用赋能、再到功能拓展赋能,其赋能深度不断增加,授权赋能层面从结构赋能拓展到心理赋能,由此引发其业务活动变革和员工工作行为重塑。(2)工业互联网平台跨层赋能作用下,制造业企业从业务数字化到流程数字化再到新场景塑造,其商业模式的业务、主体和价值维度相应发生变化,呈现从新颖型到效率型、再到新颖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赋能 制造业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物流服务选择性众包与路径规划研究
11
作者 周青 潘凡安 +1 位作者 陈文冲 江波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0-372,共13页
现有选择性众包模式大多考虑从配送中心或中转站集中取货后再进行配送的场景,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从分布式制造企业取货后配送给行业用户的现实需求。针对物流服务选择性众包的多车辆多起始点取送货路径规划问题,构建以社会车辆... 现有选择性众包模式大多考虑从配送中心或中转站集中取货后再进行配送的场景,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从分布式制造企业取货后配送给行业用户的现实需求。针对物流服务选择性众包的多车辆多起始点取送货路径规划问题,构建以社会车辆和专用车辆差异化起始点和终点、取送货点对应关系等为约束及以社会车辆物流服务报价和专用车辆配送成本之和最小化为决策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设计改进的模因算法(IMA),开发基于概率的正逆混合交叉(MPNC)算子、路径间邻域搜索(VNS)和路径内邻域搜索(PNS)混合策略及其对应的两阶段路径修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MPNC算子比传统的部分交叉算子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丰富的种群多样性,VNS和PNS混合策略比单邻域搜索可产生更优的可行解。不同规模的人工算例结果表明,IMA比遗传算法(GA)、模拟退火(SA)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SO)等算法在寻优性能和局部脱困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并且其采用选择性众包相比于采用纯社会车辆和纯专用车辆降低了实际案例的物流服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物流服务选择性众包 取送货问题 路径规划 改进的模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感算控智一体化融合的工业互联网新型PLC安全增强:趋势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雅哲 任磊 +5 位作者 冯登国 王文杰 张一凡 王斐 孔宇升 吕金虎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762,共25页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控制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由于其设计初期缺乏内生安全架构,多年来一直是针对工业互联网及控制系统展开攻击的主要目标。随着工业4.0及智能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PLC正在向智能可编程工业控制器(IPIC)演...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控制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由于其设计初期缺乏内生安全架构,多年来一直是针对工业互联网及控制系统展开攻击的主要目标。随着工业4.0及智能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PLC正在向智能可编程工业控制器(IPIC)演进,集成了感知采集、数据计算、实时控制、智能决策和网络通信等功能,以满足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技术需求。然而,信息技术(IT)与操作技术(OT)的融合以及异构功能载荷的一体化集成进一步加剧了IPIC面临的安全挑战。本文旨在对工业互联网新型PLC(即IPIC)的安全增强展开研究,尤其揭示了嵌入式虚拟化隔离技术在构建IPIC内生安全架构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文章首先系统性分析了PLC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及现有的安全防护技术;随后重点介绍了具备实时性特征的嵌入式虚拟化隔离技术,并提出了从内生安全角度重新构建IPIC基础安全体系架构的解决思路;接着延承虚拟化隔离思路,通过异构安全载荷的虚拟化集成为IPIC设计了一种异常检测与响应的安全增强架构,并讨论了该架构在实际工业系统部署中面临的技术挑战;最后对IPIC安全增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IPIC 嵌入式虚拟化 工业互联网 异构载荷融合部署 异常检测 安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 ——数字技术可供性视角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波武 成琼文 王梦莹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12,共15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底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日益成为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数字技术可供性视角,通过海尔“可持续灯塔工厂”建设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框...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底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日益成为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数字技术可供性视角,通过海尔“可持续灯塔工厂”建设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特征和组织转型目标的交互形成数字技术可供性机制形成的条件;数字技术可供性的内部呈叠加聚合的关系,二级数字技术可供性的叠加聚合形成了对内部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能力的优势叠加与功能聚合效应;企业绿色转型主要体现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能力三个层面的绿色变革。生产资源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融合生成和组织记忆两大功能可供性,推动实现绿色生产要素建构;生产关系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感知学习和联动协作两大关系可供性,推动实现绿色生产关系互联;生产能力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流程管理和社会交互两大结构可供性,推动实现绿色生产能力撬动。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绿色转型和数字技术可供性理论,并为我国制造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绿色转型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字技术可供性 可持续灯塔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意义建构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祎 廖中举 梅胜军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8,共12页
鉴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及其对数字服务化的重要作用,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的传统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利用平台技术后形成的连接性、兼容性通过意义建构进行服务化转型的链式中介模型。利用回归和Bootstrap对模... 鉴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及其对数字服务化的重要作用,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的传统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利用平台技术后形成的连接性、兼容性通过意义建构进行服务化转型的链式中介模型。利用回归和Bootstrap对模型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连接性能够正向促进数字服务化;连接性—兼容性—服务化、连接性—意义建构—服务化、连接性—兼容性—意义建构—服务化三条链式中介作用显著;三条路径的总中介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表明泛在化连接作为数字服务化的基础,同时需要组织整合资源以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字服务化 意义建构 连通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礼伟 王耀南 +2 位作者 谭浩然 方遒 李哲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共16页
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并加速智能化变革的背景下,亟需突破工业软件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环节,构建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以支撑智能制造全流程优化。本文梳理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从... 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并加速智能化变革的背景下,亟需突破工业软件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环节,构建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以支撑智能制造全流程优化。本文梳理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从工业互联网技术要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技术要素、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软硬件系统3个方面呈现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全貌;系统总结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技术示范应用,涵盖自主可控的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于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与感知、面向智能制造的网络化多机协同控制、面向智能制造的多机协同调度规划;进一步研判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的当前挑战和技术方向。可积极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云边端”协同、搭载国产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机器人、自主可控的多机协同制造技术,同时加快构建自主可控标准体系,驱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为我国制造业稳健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自主可控 机器人 软硬件系统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场景下路径损耗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成远 刘洋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8,共8页
6G加速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是6G通信系统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建立通用的路径损耗模型是构建IIoT的关键。在IIoT场景中,由于密集散射体和多点移动导致的传播状态变换、路径损... 6G加速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是6G通信系统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建立通用的路径损耗模型是构建IIoT的关键。在IIoT场景中,由于密集散射体和多点移动导致的传播状态变换、路径损耗快速变化,给建立精确的路径损耗模型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IIoT场景下的路径损耗模型,建立了工业场景下适用的视距(Line of Sight,LOS)概率模型;基于马尔可夫理论对传播状态转移概率建模,利用LOS概率和状态转移模型建立新的路径损耗模型。与3GPP模型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与射线追踪结果吻合度更高,可以准确描述IIoT场景下无线信道的路径损耗,为可靠的无线链路构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路径损耗 视距概率 射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应用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
17
作者 黄小东 周桂瑾 +2 位作者 曹小兵 顾甲 朱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30,共12页
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新场景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分析提出,明确人才定位、动态调整赋能教学标准完善,加强顶层设计、一... 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新场景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分析提出,明确人才定位、动态调整赋能教学标准完善,加强顶层设计、一体联动确保人才供需均衡,深化协同合作、机制创新聚力优秀人才供给,推进师资建设、引培并举强化专业素养提升,优化专业布局、对口贯通扩大高端人才供给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工业互联网应用 行业人才需求 专业设置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数据要素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大明 胡苏敏 +1 位作者 朱天一 黄菁菁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9,共12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尤为重要。结合组态视角与复杂性关系理论,采用混合QCA和空间回归方法构建复杂中介模型,深入探究数据要素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工业互联... 数字经济背景下,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尤为重要。结合组态视角与复杂性关系理论,采用混合QCA和空间回归方法构建复杂中介模型,深入探究数据要素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工业互联网平台组态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数据要素应用、数据要素维护、数字人才集聚),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为云服务—核心平台驱动型、边缘—大数据平台驱动型和全平台驱动型3种模式。研究结论对全面推进平台化战略、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链协同的属性代理重加密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方案
19
作者 李悦 冯景瑜 +1 位作者 王侃 张文波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7-438,共12页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应用生态,通过数据共享可以实现对工业领域各类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调配.针对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云链协同的属性代理重加密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方案...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应用生态,通过数据共享可以实现对工业领域各类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调配.针对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云链协同的属性代理重加密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方案,云中存储海量工业数据密文,链上解决数据安全共享过程中的计算与元数据密文存储问题.结合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构造可避免私钥托管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的密钥生成算法.设计信任评估共识算法,在区块链网络中选取可信度较高的节点作为代理,解决传统代理重加密中的代理半可信问题.安全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关键字安全性和抗共谋攻击性.性能与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更优的功能与更高的效率,对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区块链 工业互联网 属性代理重加密 数据安全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创新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价决策和补贴策略
20
作者 陈星宇 吴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6-2236,共11页
鉴于政府补贴政策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竞争策略的重要影响,为研究无补贴、消费者补贴和平台补贴3种不同补贴方式下平台的质量、定价及利润变化,并评估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构建了相应的3种双寡头垄断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工业互联网... 鉴于政府补贴政策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竞争策略的重要影响,为研究无补贴、消费者补贴和平台补贴3种不同补贴方式下平台的质量、定价及利润变化,并评估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构建了相应的3种双寡头垄断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质量水平、定价策略和不同补贴政策对平台策略决策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比较了不同补贴政策下,平台的质量水平和定价随补贴水平变化的情况,以及补贴水平对平台利润的影响,并对社会福利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政府对平台的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升平台的质量水平。当政府选择补贴消费者时,具备卓越IT技术实力的平台倾向于设定更高的价格,而技术较薄弱的平台则相反。对于技术领先的平台,政府补贴水平较低时,选择补贴消费者可以为平台带来更多利润;政府补贴水平较高时,政府补贴平台则有助于提升平台的盈利水平。对于技术相对劣势的平台,只有政府补贴水平较高时平台利润才会随补贴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呈现为一个非单调的趋势,随着政府补贴水平的递增,社会福利水平逐渐上升,突显了政府补贴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工业互联网平台 平台质量 定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