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敏航 姜孟孟 +6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王全顺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43-14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多重巢聚合反应 骨髓增殖性疾病 PDGFRB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同时检测水中多种肠道病毒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崇淼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晓昌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功地从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逆转录病毒RNA,更适于实际应用.对比研究了PCR过程中的退火温度,c(Mg2+)等因素对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退火温度55℃,c(Mg2+)为2 mmol/L的反应条件,优化了RT-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接种的连续稀释的病毒,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38 CCID50.考察人工污染的地表水、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样品发现,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该方法可应用在实际环境的肠道病毒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逆转录-聚合反应(RT-PCR) 通用引物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乙型脑炎诊断中的建立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淑军 余光开 +1 位作者 张建军 彭建一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运用逆转录 -半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semi-nested -PCR) ,建立一种新的早期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的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的 37例乙脑和 15例非乙脑病人标本 (包括血清、脑脊液 )分别为 6 3份和 30份 ,同时用RT -semi-... 目的 运用逆转录 -半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semi-nested -PCR) ,建立一种新的早期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的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的 37例乙脑和 15例非乙脑病人标本 (包括血清、脑脊液 )分别为 6 3份和 30份 ,同时用RT -semi-nested -PCR、IgM捕获法ELISA(MacELISA)进行检测。 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成功检测出JEVRNA ,经1 5 %凝胶电泳 ,出现特异性条带 ,符合预计值 4 0 0bp。结论 RT -semi-nested -PCR对检测JEV感染 ,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条件 ,都是合理的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乙脑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哮喘患者诱导痰白细胞介素-10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梦璋 梁剑辉 徐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方法,监测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L-10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切法构建IL-10内标分子,用已知量的该内标分子,通过竞争性RT-PCR对哮喘组... 目的:建立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方法,监测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L-10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切法构建IL-10内标分子,用已知量的该内标分子,通过竞争性RT-PCR对哮喘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的诱导痰和外周血IL-10 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患者的诱导痰和外周血绝大多数未检测到IL-10 mRNA,部分缓解期患者有少量IL-10 mRNA表达。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和诱导痰均有IL-10 mRNA表达。结论: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过程与IL-10基因表达有关,且存在IL-10转录水平的合成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逆转录-聚合反应 白细胞介素-10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姚玉霞 丛斌 +2 位作者 彭郁葱 尤红煜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17,共5页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区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可见147bp的鼠肝炎病毒产物特异扩增带。敏感性实验检测到10pg的鼠肝炎病毒RNA,同时用ELISA方法对照。结果提示应用RT—PCR技术结合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势。本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肝炎病毒 探针杂交 逆转录-聚合反应 RT-PCR 扩增 RNA 特异性引物 病毒株 病变
全文增补中
乙脑病毒嵌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正琴 贺争鸣 +2 位作者 邢瑞昌 卫礼 王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 建立适用于检测人用猪源性生物制品中外源性乙脑病毒(JEV)的嵌套式RT- PCR方法。方法 根据已公布的JEV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5 5 5 0 6 ) ,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对JEV感染的乳鼠脑组织和培养JEV的BHK 2 1细胞抽提RNA进行RT PCR和RT ... 目的 建立适用于检测人用猪源性生物制品中外源性乙脑病毒(JEV)的嵌套式RT- PCR方法。方法 根据已公布的JEV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5 5 5 0 6 ) ,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对JEV感染的乳鼠脑组织和培养JEV的BHK 2 1细胞抽提RNA进行RT PCR和RT nestedPCR ,将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同时对猪细小病毒(PPV)、猴空泡病毒4 0 (SV4 0 )及正常乳鼠脑组织、正常BHK 2 1细胞、PK15细胞、BSC 1细胞提取核酸进行PCR ,并对2 1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 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JEV感染的乳鼠脑组织和培养JEV的BHK 2 1细胞均扩增出10 15bp和6 2 2bp目的基因片段,而PPV、SV4 0及未感染JEV的乳鼠脑组织、正常BHK 2 1细胞、PK15细胞、BSC 1细胞均未见特异性扩增条带,2 10份猪组织样品中未检出阳性样品。RT nestedPCR检测的最低限度为10PFU病毒。从样品核酸的提取到PCR扩增及检测结果的报告可在8小时内完成。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T NestedPCR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可靠的特点,可用于人用猪源性生物制品中外源性JEV的污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病毒 转录-嵌套聚合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家猪细胞中的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瑞兵 王健 +2 位作者 段钟平 赵军 刘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研究家猪(大白猪×杜洛克猪)体内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的存在和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肝细胞中PERV前病毒序列;用RT-PCR方法检测家猪血清中PERVRNA序列。结果PCR方法测定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肝细... 目的研究家猪(大白猪×杜洛克猪)体内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的存在和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肝细胞中PERV前病毒序列;用RT-PCR方法检测家猪血清中PERVRNA序列。结果PCR方法测定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肝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0%、100%,RT-PCR方法测定家猪血清阳性率为33.3%。结论家猪体内有PERV的存在和表达,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血清PERV的阳性率分别较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大白猪为低,说明不同猪种之间PERV的存在和表达存在较大差异,筛选PERV基因拷贝数低甚至无PERV存在和表达的猪种是今后猪器官细胞医学应用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猪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聚合反应 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α-甘草酸下调“胶原蛋白凝胶三明治”培养的大鼠肝细胞P450酶活性及mRNA表达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静 彭仁琇 于皆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研究 18α 甘草酸 (18α GA)对肝细胞主要细胞色素P4 50 (CYP)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理 .采用“胶原蛋白凝胶三明治”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 ,加 18α GA孵育 ,酶学测定CYP1A1(7 乙氧基异口恶唑O 脱乙基酶 ,EROD) ,CYP2E1... 研究 18α 甘草酸 (18α GA)对肝细胞主要细胞色素P4 50 (CYP)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理 .采用“胶原蛋白凝胶三明治”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 ,加 18α GA孵育 ,酶学测定CYP1A1(7 乙氧基异口恶唑O 脱乙基酶 ,EROD) ,CYP2E1(苯胺羟化酶 ,ANH)和CYP3A(红霉素N 脱甲基酶 ,ERD)活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YP1A1,CYP2E1和CYP3A1mRNA表达水平 .结果可见 ,18α GA浓度依赖性 (50~ 4 0 0mg·L- 1)抑制大鼠肝细胞EROD ,ANH和ERD活性 ,2 0 0mg·L- 1作用最强 ,抑制率分别可达 59.6 % ,6 9.7%和 4 4 .7% ,且呈时间依赖性 ,于d 4达高峰 ;浓度依赖性 (50~ 2 0 0mg·L- 1)抑制CYP1A1,CYP2E1和CYP3A1mRNA表达水平 ,分别可达 4 4 .5% ,58.1%和 37.0 % .上述结果表明 18α GA在转录水平下调大鼠肝细胞CYP1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Α-甘草酸 胶原蛋白凝胶三明治 细胞色素 P450 逆转录聚合反应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斑块环氧化物酶-2表达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恒方 杨期东 +2 位作者 苗旺 朱晓岩 黄晓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环氧化物酶-2(COX-2)及Ⅰ型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8只为正常对照组(1组),另24只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动物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环氧化物酶-2(COX-2)及Ⅰ型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8只为正常对照组(1组),另24只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动物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为颈动脉狭窄无干预组(2组)、塞来昔布治疗组(3组)、通心络治疗组(4组),每组各8只。药物干预2周后取狭窄段颈动脉及对侧相应段的颈动脉,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记(Westernblot)检测颈动脉斑块药物干预后COX-2及mPGES-1表达。结果2、3、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斑块的COX-2mRNA、mPGES-1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水平,与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4组较2组下调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较4组下调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可能有益于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动脉疾病 环氧化物-2 通心络胶囊 逆转录聚合反应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平 陈念平 +2 位作者 黄冰 何惠娟 杨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11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11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mRNA在72.3%(34/47)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0.619±0.033),癌旁组织表达也增高(0.175±0.084),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COX-2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70.2%(33/47)的胃癌组织COX-2蛋白呈阳性表达,58.3%(27/47)癌旁组织COX-2蛋白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正常胃粘膜组织未见COX-2蛋白表达。胃癌的COX-2过度表达与其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结论:COX-2mRNA和蛋白表达在人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并与胃癌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OX-2的过度表达在人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氧化-2 逆转录-聚合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褪黑素限速酶N-乙酰基转移酶表达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海伟 黎海蒂 +2 位作者 范晓棠 吴旋 龚发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7-909,共3页
目的 观察从胚胎期到老年期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褪黑素 (Melatonin ,MT)合成限速酶N 乙酰基转移酶 (ArylalkylamineN acetyltransferase ,AANAT)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 ①引物设计 ,②RT PCR方法 ,③酶联法。结果 ①大鼠额叶皮层和... 目的 观察从胚胎期到老年期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褪黑素 (Melatonin ,MT)合成限速酶N 乙酰基转移酶 (ArylalkylamineN acetyltransferase ,AANAT)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 ①引物设计 ,②RT PCR方法 ,③酶联法。结果 ①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中AANAT在胚胎和幼年期表达较高 ,成年后有一定下降。②在老年大鼠 ,海马中AANATmRNA明显降低甚至消失。③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中褪黑素水平在胚胎和幼年期较高 ,老年大鼠海马中褪黑素水平降至最低。结论 胚胎期额叶皮层AANAT有较高的表达 ,生后 3周~18月组降低 ,而老年大鼠海马中AANAT表达的降低和消失 ,可能是老化时中枢神经系统褪黑素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皮层 年龄 褪黑素 N-乙酰基转移 海马 老化 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连接蛋白4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玉 潘理会 +1 位作者 刘海旺 李春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9-1283,共5页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行手术切除癌组织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中~高分化者24例,低分化者36例;无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行手术切除癌组织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中~高分化者24例,低分化者36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5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5例;Ⅰ/Ⅱ期者28例,Ⅲ/Ⅳ者32例;癌组织穿透浆膜者48例,未穿透浆膜者12例.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60份和距癌边缘10 cm以上的正常胃组织25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检测Cx43、PI3K的表达情况和二者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x4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 (20/60),低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00.0% (2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8,P=0.00).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7% (52/60),高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0,P=0.00).胃癌组织中Cx43、PI3K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Cx4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3±0.07),低于正常胃组织的(0.7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6,P=0.00).胃癌组织中PI3K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6±0.20),高于正常胃组织的(0.3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0.00).Cx43 mRNA、PI3K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x43与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x43低表达,PI3K高表达,Cx43的表达与PI3K的表达呈负相关.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隙连接蛋白 1-磷脂酰肌醇3- 信号传导 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环氧合酶-2 mRNA作用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娜娜 吴曙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抑制剂双氯芬酸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Hep3B和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增殖的作用以及药物对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COX-2与肝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CellCountingKit-8(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抑制剂双氯芬酸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Hep3B和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增殖的作用以及药物对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COX-2与肝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CellCountingKit-8(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药物作用24、48、72h后细胞增殖活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种细胞系COX-2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药物作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双氯芬酸在10-200μ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和Hep3B细胞的增殖,50μmol/L作用48h后抑制率分别为40.47%和54.49%,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0.54和48.39μmol/L。双氯芬酸对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的抑制作用较弱,作用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89.91μmol/。HepG2、Hep3B细胞均表达COX-2mRNA,QSG-7701细胞几乎不表达COX-2mRNA。双氯芬酸和化疗药5-氟尿嘧啶均可增强HepG2和Hep3B细胞COX-2mRNA的表达。结论双氯芬酸特异性地抑制表达COX-2的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的增殖,并且诱导COX-2mRNA表达上调,提示COX-2在肝癌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 肝肿瘤 细胞增殖 环氧合-2 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EWS-WT1融合转录子的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郁 王华 +4 位作者 王玉萍 张伟 回允中 王子慧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石蜡包埋组织中EWS WT1融合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DSRCT石蜡包埋组织4例,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尤文肉瘤(PNET/ES) 2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2例,淋巴瘤2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探讨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石蜡包埋组织中EWS WT1融合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DSRCT石蜡包埋组织4例,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尤文肉瘤(PNET/ES) 2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2例,淋巴瘤2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t( 11; 22 ) (p13;q12 )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EWS WT1的表达。结果: 4例DSRCT中有3例检测出融合基因的表达,对照组均没有检测出。结论:DSRCT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 WT1融合基因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DSRCT的一个可靠的基因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石蜡包埋组织 检测 逆转录-聚合反应 转录 DSRCT 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病理意义 融合基因 染色体易位 应用价值 基因表达 尤文肉瘤 t(11 PCR)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录因子-2在C57BL/6J小鼠腭突发育过程中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磊 倪旭英 +3 位作者 石冰 郑谦 蒙田 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继发腭发育过程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TF)-2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TTF-2在腭突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于小鼠妊娠12、13、14、15d分别断颈处死各6只孕鼠,无菌条件取出胚胎,解离腭突。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继发腭发育过程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TF)-2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TTF-2在腭突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于小鼠妊娠12、13、14、15d分别断颈处死各6只孕鼠,无菌条件取出胚胎,解离腭突。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定量、定位检测TTF-2在腭突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检查在C57BL/6J小鼠的腭突发育过程(E12-E14)中,在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均有TTF-2的表达,而在腭突问充质细胞未见TTF-2的表达;腭突融合时,已不能检测到TTF-2表达。TTF-2在腭突形成、上抬、接触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13为最高,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一致。结论TTF.2在腭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有时空性,推测TTF-2与腭突中嵴上皮细胞的分化抑制和转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2 腭中嵴上皮 逆转录聚合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艳 王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54-2255,共2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正常卵巢和卵巢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的38例卵巢癌组织COX-2蛋白表达阳性23例,阳性表达率61%,33例表达COX-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正常卵巢和卵巢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的38例卵巢癌组织COX-2蛋白表达阳性23例,阳性表达率61%,33例表达COX-2mRNA,阳性表达率为87%;20例正常卵巢组织COX-2蛋白与COX-2mRNA均呈阴性表达。结论:COX-2在卵巢癌组织高表达,并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环氧化-2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反应 卵巢癌组织 环氧合-2 COX-2MRNA PCR技术检测 阳性表达率 COX-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微芯片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洪志 王新杰 +6 位作者 高姗姗 孙晓明 邓飞 石艳萍 陈弟诗 陈昌英 李平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为了建立简便快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囊膜蛋白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结合微芯片技术,建立微芯片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除对PEDV检测为阳性外,对... 为了建立简便快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囊膜蛋白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结合微芯片技术,建立微芯片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除对PEDV检测为阳性外,对与其同源性较近的致病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最低检测限为1 copies/μL,常规荧光RT-qPCR检测限为10 copies/μL。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表明,Ct值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可对PEDV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时间短且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微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反应 囊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与脂连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18
作者 杨丽霞 齐峰 +5 位作者 苗贵华 郭瑞威 石燕昆 王先梅 李明秋 郭传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与血清脂连素浓度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后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经造影确诊冠心病者107例)和对照组(经造影排除冠心病... 目的:研究外周血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与血清脂连素浓度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后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经造影确诊冠心病者107例)和对照组(经造影排除冠心病者35例)。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外周血细胞中PPARγ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法检测血清中脂连素含量;并根据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PPARγmRNA、脂连素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PPARγ和脂连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PPARγmRNA及脂连素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898,r=-0.923,P均<0.05),PPARγmRNA表达和脂连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75,P<0.05)。结论:PPARγ和脂连素是冠脉粥样硬化的负调控因子,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 脂连素 冠状动脉病变 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C端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19
作者 刘洁 贾天军 +2 位作者 刘雪晴 贾晓辉 翟雪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获得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MASP-2)C端编码基因,并表达人MASP-2C端片段,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奠定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中扩增人MASP-2C端的cDNA,克隆入pGEX... 目的:获得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MASP-2)C端编码基因,并表达人MASP-2C端片段,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奠定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中扩增人MASP-2C端的cDNA,克隆入pGEX-6p-2表达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获得编码人MASP-2C端片段的cDNA,并且与pGEX-6p-2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构建人MASP-2C端片段cDNA的重组克隆。重组质粒酶切图谱分析和DNA测序分析,人MASP-2C端片段cDNA的重组克隆与GenBank中人MASP-2C端的c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MASP-2C端片段cDN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MASP-2C端多肽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2 逆转录聚合反应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脂肪氧化酶抑制剂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赵继学 王广义 杨志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12-脂肪氧化酶(12-LOX)抑制剂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细胞培养,取指数生长期细胞设对照组、12-LOX抑制剂组(baicalein 20、40和80μmol.L-1组),加试剂后继续培养... 目的:探讨12-脂肪氧化酶(12-LOX)抑制剂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细胞培养,取指数生长期细胞设对照组、12-LOX抑制剂组(baicalein 20、40和80μmol.L-1组),加试剂后继续培养72 h。透射电镜观察抑制剂组和对照组细胞形态。RT-PCR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癌细胞12-LOX mRNA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存在12-LOX mRNA的明显表达,baicalein干预后,12-LOXmRNA表达量明显减弱。透射电镜下发现,对照组细胞胞核和细胞器亚微结构清晰,核膜完整;而经baicalein处理后,凋亡细胞增多,而且同一电镜切片中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并可见坏死细胞及细胞碎片。MTT显示大致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率随着baicalein给药后时间的延长和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baicalein干预后HepG2细胞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梯形条带,而对照组未出现梯形条带。12-LOX抑制剂baicalein可降低HepG2细胞中survivin表达,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12-LOX抑制剂能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脂肪氧化 黄芩甙元 肝肿瘤 细胞凋亡 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