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D-GalN/TNF-α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艳霞 吴勉华 +5 位作者 姜泽群 赵凤鸣 李黎 李沐涵 陆兔林 杭爱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D-Gal N联合TNF-α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提取并分离、制备CIG;体外培养人源性肝细胞L-02,建立D-Gal N/TNF-α致L-02细胞损伤模型,以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D-Gal N联合TNF-α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提取并分离、制备CIG;体外培养人源性肝细胞L-02,建立D-Gal N/TNF-α致L-02细胞损伤模型,以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为指标,观察CIG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p-PERK、p-e IF-2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行机制研究。结果44 mg·L^(-1)D-Gal N联合100μg·L^(-1)TNF-α可作为细胞损伤模型的剂量。CIG高、中、低剂量预保护组可明显提高损伤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损伤细胞的SOD活性、T-AOC能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降低MDA活性,但低浓度组对MDA活性的降低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IG不同浓度组可以明显降低内质网应激关联蛋白p-PERK、p-e IF-2α、凋亡关联蛋白caspase-3表达。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D-Gal N/TNF-α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内质网应激造成的损伤,降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D-氨基半乳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损伤 抗氧化 内质网应激 肝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APP/PS1/tau小鼠脑内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变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雅莉 杨翠翠 +3 位作者 包训杰 张丽 李林 张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1-441,共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最典型的病理变化是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部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导致的神经纤维原缠结(NFT),同时伴随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突触损伤、神经元变性或死亡等。本研究利用APP/PS1/tau三转基因(...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最典型的病理变化是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部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导致的神经纤维原缠结(NFT),同时伴随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突触损伤、神经元变性或死亡等。本研究利用APP/PS1/tau三转基因(3x Tg)模型小鼠,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小鼠脑内多种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16月龄3x Tg模型小鼠每天灌胃给予CIG 100或200 mg·kg-1至18月龄。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3x Tg小鼠海马中老年斑沉积;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tau蛋白在Thr212和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和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 RT-PCR)检测小鼠BDNF转录水平;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中尼氏小体的变化。结果 18月龄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Aβ淀粉样斑块沉积明显增加,而给予CIG 100或200 mg·kg-1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脑内斑块负荷。模型组小鼠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在Thr21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升高;CIG治疗组能明显拮抗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过度磷酸化。模型组小鼠海马BDNF蛋白和m RNA的水平均降低,CIG能够明显恢复BDNF蛋白和m RNA表达;模型组小鼠海马内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染色变浅,排列散乱,CIG有增高尼氏体数量的趋势。结论 CIG能够减少Aβ在脑内的沉积和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恢复BDNF在脑内的表达,并且保护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神经营养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瑞芹 张丽 +3 位作者 张兰 王文 艾厚喜 李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35-1536,共2页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RKB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蛋白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穹隆海马伞切断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存活和细胞凋亡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丁月霞 张丽 +2 位作者 叶翠飞 王文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脑损伤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行穹隆海马伞切断(fimbria-fornix transection,FFT)手术,造模后CIG灌胃给药28d,采用尼氏染色方法光镜下观...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脑损伤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行穹隆海马伞切断(fimbria-fornix transection,FFT)手术,造模后CIG灌胃给药28d,采用尼氏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存活神经元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cl-2、Bax和细胞色素C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尼氏染色结果显示,FFT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存活神经元明显减少;CIG(20、60、180mg.kg-1)灌胃给药能够增加模型大鼠海马区存活神经元的数量。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FFT模型大鼠海马区Bcl-2表达减少,Bax和细胞色素C表达增高;CIG能够增强模型大鼠海马区Bcl-2表达,抑制Bax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避免凋亡信号进一步激活。结论 CIG能够减少FFT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死亡数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凋亡抑制因子、下调细胞凋亡促进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穹隆海马伞切断 海马 尼氏染色 神经元存活 细胞凋亡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脑缺血沙土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小黎 叶翠飞 +3 位作者 张丽 魏海峰 王文 李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脑缺血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双颈总动脉夹闭阻断血流5min造成全脑缺血模型。4~5周后,通过避暗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脑缺血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双颈总动脉夹闭阻断血流5min造成全脑缺血模型。4~5周后,通过避暗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查脑海马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灌胃给予CIG可以明显改善全脑缺血沙土鼠的被动回避记忆和空间学习谒忆能力,显著提高海马区BDNF的表达,保护CA1区神经元细胞免受缺血性损害。结论:CIG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全脑缺血 学习记忆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保护 沙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丽 李春阳 +3 位作者 赵玲 王文 张兰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2,f0003,共3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致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改变,用尼氏染色的方法检测梗死灶神经元的...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致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改变,用尼氏染色的方法检测梗死灶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症状评分明显升高,梗死灶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CIG灌胃口服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增加梗死灶神经元的存活数量。结论CI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脑梗死 神经功能评分 神经元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APP/PS1/Tau三转基因小鼠脑内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翠翠 包训杰 +3 位作者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张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8-595,共8页
目的利用APP/PS1/Tau三转基因(3×Tg)模型小鼠,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小鼠脑内多种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16月龄3×Tg模型小鼠灌胃给予100或200 mg·kg^-1·d^-1CIG至18月龄。采用刚果... 目的利用APP/PS1/Tau三转基因(3×Tg)模型小鼠,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小鼠脑内多种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16月龄3×Tg模型小鼠灌胃给予100或200 mg·kg^-1·d^-1CIG至18月龄。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3×Tg小鼠海马中老年斑沉积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au蛋白在Thr212及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和分布;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小鼠BDNF转录水平变化;应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中尼氏小体的变化。结果 18月龄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Aβ淀粉样斑块沉积明显增加,而给予CIG 100或200 mg·kg^-1·d^-1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脑内斑块负荷;模型组小鼠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在Thr21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升高,CIG治疗组能明显拮抗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过度磷酸化。模型组小鼠海马BDNF蛋白及mRNA的水平均降低,CIG能够明显恢复BDNF蛋白及mRNA的含量;模型组小鼠海马内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染色变浅、排列散乱,CIG有增高尼氏体数量的趋势。结论 CIG能够减少Aβ在脑内的沉积,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恢复BDNF在脑内的表达,并且保护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TAU 神经营养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家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及出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白颖 王世全 +5 位作者 张兰 张如意 尹琳琳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家兔(体外实验)及血瘀模型大鼠(体内实验)的血小板聚集率;断尾法观察大鼠出血时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结果:在体外实验中,C...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家兔(体外实验)及血瘀模型大鼠(体内实验)的血小板聚集率;断尾法观察大鼠出血时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结果:在体外实验中,CIG(0.75~3 mg/mL)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或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0.01),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影响,但更大剂量(6~12 mg/mL)能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在体内实验中,CIG大剂量(180 mg/kg)灌胃给药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P<0.01),延长正常大鼠的出血时间(P<0.05)。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剂量能够延长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血小板聚集 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月龄及16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及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翠翠 包训杰 +3 位作者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张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3×Tg)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为选择合适时程的3×Tg小鼠进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并且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3×Tg)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为选择合适时程的3×Tg小鼠进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并且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模型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明确其对不同月龄的模型动物的作用特点,为阐明CIG改善AD样认知障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月龄小鼠3×Tg小鼠给予200 mg/kg CIG至9月龄,16月龄3×Tg小鼠给予100或200 mg·kg-1·d-1 CIG至18月龄;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CIG对学习记忆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synaptophysin和synaptotagmin的表达,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n protein,APP)及相关代谢酶α分泌酶(recombinant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 ADAM10)、β分泌酶(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1, BACE1)、早老素1(presenilin-1,PS1)、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 IDE)的表达,tau蛋白在pSer404及p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7月龄3×Tg模型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物体识别分辨指数无明显变化,主要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synaptophysin和synaptotagmin的表达没有差异,CIG给药未对3×Tg模型小鼠分辨指数及脑内突触相关蛋白产生影响;16月龄3×Tg小鼠物体识别分辨指数明显降低,synapsin-1在脑内表达水平均相比对照组下降,而给予CIG治疗后不仅能够提高转基因小鼠的分辨指数,而且明显提升synapsin-1的表达。7月龄3×Tg小鼠模型与对照组全长APP、ADAM10、BACE1、PS1、IDE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触相关蛋白在不同月龄3×Tg小鼠脑内表达差异较大,CIG对不同月龄3×Tg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认知功能存在不同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APP/PS1/tau 突触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山茱萸环烯醚萜苷中莫诺苷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健 许惠琴 +1 位作者 蔡小军 韦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445-446,449,共3页
使用HPLC测定山茱萸环烯醚萜苷中莫诺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40nm。本方法简单、灵敏、可靠。线性范围内莫诺苷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2... 使用HPLC测定山茱萸环烯醚萜苷中莫诺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40nm。本方法简单、灵敏、可靠。线性范围内莫诺苷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莫诺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明洋 孙争宇 +3 位作者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张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大脑中动脉梗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探讨CI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缺...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大脑中动脉梗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探讨CI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缺血2 h后复灌,采用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IG低、高剂量(60、120 mg/kg)给药组,阳性对照药银杏叶片组,于复灌6 h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损伤侧皮质部位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的蛋白NIX、Beclin1、DRP1、OPA1和PGC-1α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 d后,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增高,而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mNSS评分明显降低。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皮质线粒体损伤严重,CIG给药能明显改善线粒体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显著抑制大鼠皮质组织中NIX、Beclin1、DRP1、OPA1和PGC-1α蛋白的表达,而CIG给药后均能显著改善这些蛋白的异常表达。结论 CIG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促进线粒体分裂融合,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等过程,减轻线粒体损伤,进而保护神经元,发挥较好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分裂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登磊 张旭 +3 位作者 张丽 李雅莉 张兰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认知功能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自由落体Feeney法致右侧大脑皮质损伤制备TBI大鼠模型。造模后3 h开始给药,...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认知功能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自由落体Feeney法致右侧大脑皮质损伤制备TBI大鼠模型。造模后3 h开始给药,持续给药28 d。应用避暗试验检测大鼠被动回避记忆能力,应用Fluoro Jade B染色检测变性神经元,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结果 TBI造模术后28 d,模型组大鼠在避暗试验中的错误次数增多,海马区变性神经元增多,创伤部位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增高。CIG灌胃给药28 d能够改善TBI大鼠的被动回避记忆功能障碍,减轻海马区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抑制TBI大鼠脑创伤部位tau蛋白在Thr205和Ser396位点的过度磷酸化。结论 CIG对脑创伤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创伤性脑损伤 认知障碍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神经元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快速老化小鼠行为学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登磊 李延峥 +2 位作者 祝艳秋 李林 张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4-760,共7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的行为学表现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8月龄的SAMP8小鼠及正常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的行为学表现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8月龄的SAMP8小鼠及正常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resistant 1,SAMR1)作为对照小鼠,灌胃给予药物CIG处理。2个月后,应用自主活动仪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避暗试验检测小鼠的被动回避记忆能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小鼠脑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相关蛋白及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SAMP8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及避暗试验中的步入潜伏期均显著降低,而CIG给药可以显著改善以上行为学表现,增强其自主活动和记忆能力。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CIG可以增加SAMP8小脑内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和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的表达,增加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α(soluble amyloid procurer proteinα,sAPPα)的表达,同时增加了突触相关蛋白synaptophysin、PSD95、GluR1和p-CaMKIIα的表达。结论CIG可以用于改善老化引起的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样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老化 阿尔茨海默病 SAMP8小鼠 淀粉样前体蛋白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调节磷酸酯酶及tau蛋白病变改善rTg4510小鼠的病理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登磊 罗艺 +1 位作者 李林 张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9-419,共1页
目的微管相关蛋白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过表达P301L突变tau蛋白的r Tg4510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tau病理表现,广泛应用于AD的基础研究及药理研究中。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为中... 目的微管相关蛋白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过表达P301L突变tau蛋白的r Tg4510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tau病理表现,广泛应用于AD的基础研究及药理研究中。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为中药山茱萸的有效部位,在我室之前的研究中显示CIG在体外模型中可以降低tau蛋白的磷酸化。方法应用r Tg4510小鼠为AD病理模型,给予CIG药物处理3个月后进行行为学检测,之后分别灌注固定取材及新鲜取材。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等方法检测磷酸化tau蛋白、磷酸化调节酶、微管及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病理性tau蛋白、微管的形态、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等;应用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 Assay检测磷酸酯酶PP2A的活性。结果 CIG可以增加r Tg4510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空间和工作记忆,改善在物体识别实验中的物体识别记忆,降低小鼠的过度活跃状态。同时CIG可以改善r Tg4510小鼠的脑萎缩,降低海马区域的神经元的丢失;同时CIG可以增加r Tg4510小鼠骨架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细胞骨架形态;增加小鼠突触NMDA受体及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突触的数量。其主要的机制为CIG降低了r Tg4510小鼠脑内多个位点的磷酸化,降低了病理性tau蛋白的沉积;同时降低了磷酸化的可溶性tau蛋白,降低不可溶性tau蛋白。进一步探讨CIG降低磷酸化的机制,发现CIG对于主要的磷酸激酶GSK-3β的作用不明显;而CIG可以增加主要的磷酸酯酶PP2A的甲基化修饰,并且可以调节PP2A甲基化调节酶LCMT-1/PME-1的比例。同时,CIG可以增加内源PP2A酶的激活因子PPP2R4的表达,并增加PP2A酶的活性。结论 CIG可以改善r Tg4510转基因小鼠的认知能力,改善脑萎缩和神经元的丢失,保护细胞骨架形态和突触。其主要机制为CIG降低了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及病理性tau蛋白的沉积。进一步研究发现CIG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PP2A激活剂PTPA的表达,进而直接或通过调节PP2A的修饰间接地增加PP2A活性。因此本研究提示CIG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以PP2A激活为靶点的抗AD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TAU蛋白 NMDA受体 突触 磷酸酯酶 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tau蛋白转基因小鼠精神症状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登磊 罗艺 +1 位作者 李林 张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7-687,共1页
目的微管相关蛋白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过表达P301L突变tau蛋白的rTg4510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tau病理表现,广泛应用于AD的基础研究及药理研究中。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为中药山茱萸的有效部位,可降低tau蛋... 目的微管相关蛋白tau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过表达P301L突变tau蛋白的rTg4510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tau病理表现,广泛应用于AD的基础研究及药理研究中。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为中药山茱萸的有效部位,可降低tau蛋白的磷酸化。本研究探讨CIG以tau蛋白为靶点治疗AD的潜在价值。方法应用rTg4510转基因小鼠为AD模型,给予CIG处理3个月后进行Y迷宫和自主活动行为学检测,之后分别灌注固定取材及新鲜取材。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病理性tau蛋白表达。结果CIG可以显著降低rTg4510小鼠的过度活跃状态,降低小鼠脑内杏仁核、海马区tau蛋白病变,改善小鼠杏仁核区域的神经元丢失;同时增加小鼠脑内NMDA受体及突触功能蛋白的表达,减少白质胼胝体区域的髓鞘碱性蛋白的丢失。结论CIG可改善rTg4510转基因小鼠的精神行为学表现,改善神经元丢失和白质脱髓鞘病变,其主要机制为CIG降低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及病理性tau蛋白在杏仁核区域的沉积,增加NMDA受体及突触功能蛋白的表达,提示CIG是一个潜在抗AD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肾系膜炎症反应的调节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洁 张晓双 刘继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67-2072,共6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HBZY-1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巨噬细胞和肾系膜细胞共培养体系,评估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ELISA试剂盒评估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采用W...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HBZY-1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巨噬细胞和肾系膜细胞共培养体系,评估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ELISA试剂盒评估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法评估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GEs诱导的模型组相比,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显著抑制AGEs诱导的巨噬细胞迁移能力,不同剂量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1.0、0.5、0.25mg/mL),对巨噬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42.09%±7.25%、26.44%±10.23%、20.84%±6.84%;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显著抑制AGEs诱导的炎症因子IL-6,IL-10,MCP-1和TNF-α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及AGEs受体特异性抗体显著下调AGEs诱导的ICAM-1和TGF-β1的蛋白表达。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AGE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HBZY-1炎症反应,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炎症反应 肾系膜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3
17
作者 许惠琴 朱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42-344,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 (HXMTZG)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变 (DN)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ipSTZ 6 0mg/kg ,1周后血糖值高于 16 .7mol/L者则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 (AG)组 (0 .1g/kg ,... 目的 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 (HXMTZG)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变 (DN)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ipSTZ 6 0mg/kg ,1周后血糖值高于 16 .7mol/L者则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 (AG)组 (0 .1g/kg ,ig)和HXMTZG组 (0 .5、1.0g/kg ,ig) ,同期另设正常组 ,各组连续灌胃给药 12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 (UMA) ,取肾脏经HE和PAS糖原染色后进行光镜检查。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糖、UMA排出量均高于正常组 ,HXMTZG及AG对血糖基本无降低作用 ,但两者均能显著降低UMA的排出 (P <0 .0 1) ;光镜检查显示模型组呈现早 -中期糖尿病肾病变 ,而HXMTZG及AG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GBM增厚、糖原沉积及AE透明变等。结论HXMTZG能延缓实验性DN大鼠的发生与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变 尿微量白蛋白 山茱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脏病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时艳 许惠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ICO)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高脂饲养结合STZ腹腔注射造模。于造模后2周分别灌胃给予降糖通脉(JTTM)胶囊(0.8 g/kg)I、CO(0.05、0.10、.2 g/kg)治疗,连续16周。检测空腹血糖、血清NO、NO...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ICO)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高脂饲养结合STZ腹腔注射造模。于造模后2周分别灌胃给予降糖通脉(JTTM)胶囊(0.8 g/kg)I、CO(0.05、0.10、.2 g/kg)治疗,连续16周。检测空腹血糖、血清NO、NOS、血浆ET含量,取心脏计算心指数,并采用光镜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升高,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心指数增加(P<0.05,P<0.01)。光镜检查显示模型大鼠心肌肥大,伴程度不等的间质水肿和组织细胞增生;心内膜或心包膜有轻度炎症及纤维化。应用ICO及JTTM后,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血清NO、NOS水平升高,血浆ET水平降低,心指数降低,心肌肥大程度减轻。结论ICO对糖尿病心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病变 山茱萸 降糖通脉胶囊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降血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艳艳 何念武 +1 位作者 穆成林 张璇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96-99,104,共5页
目前,西药已成为了防治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西药副作用大,易产生机体耐受性,因而开发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降糖新药迫在眉睫。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备强大的降糖功效,可开发利用其制备防治糖尿病新药。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化学结构、降血... 目前,西药已成为了防治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西药副作用大,易产生机体耐受性,因而开发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降糖新药迫在眉睫。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备强大的降糖功效,可开发利用其制备防治糖尿病新药。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化学结构、降血糖作用和降血糖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利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开发防治糖尿病新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血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特点 被引量:61
20
作者 李林 张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6-828,共1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仅针对单靶点或单致病途径的药物不易取得好的疗效.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预时机太晚,当诊断出痴呆时患者脑内已有大量神经元死亡.因此,应当针对多靶点、多途径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仅针对单靶点或单致病途径的药物不易取得好的疗效.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预时机太晚,当诊断出痴呆时患者脑内已有大量神经元死亡.因此,应当针对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同时将治疗时机提前到痴呆发生前,才有可能在AD的药物干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本文综述了作者近十多年来在中药治疗AD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中药提取物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淫羊藿黄酮和淫羊藿苷对多种拟AD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些中药的特点是作用在AD复杂发病机制的多靶点和多途径,尤其是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再生作用,且对线粒体和突触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望用于AD的早期干预或轻度认知障碍期(MCI)的治疗,从而阻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中药 参乌胶囊 何首乌二苯乙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淫羊藿黄酮 淫羊藿 动物模型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