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植物景观的时空分布与意境探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滨谊 刘婉榕 胡金龙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文章以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具体描写植物景观的山水诗词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CM、ArcGIS等对诗词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量化研究法探究诗词中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解析其中的植物景观意境。研究结果显示,在时间角度上,从游历山水到开... 文章以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具体描写植物景观的山水诗词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CM、ArcGIS等对诗词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量化研究法探究诗词中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解析其中的植物景观意境。研究结果显示,在时间角度上,从游历山水到开发造园,诗词中涉及的植物种类及其特征描写是由粗略概括向细腻多元过渡的;在空间角度上,植物景观具有岭南植物和江南植物种类相结合的特点,并呈现生长茂密、春花与秋叶共现的景象。借助社会语义网络的分析方法,文章将唐至清代桂林山水诗词中的植物景观归纳为5种类型,并分析其意境构成特点,以期为桂林山水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彰显文化底蕴的生态人居环境营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词 植物景观 时空 分布特征 植物意境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词教学的内容重构与范式创新--以小学语文“山水诗词”研诗游学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斌 张丽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8-11,共4页
小学阶段是读诗研诗、阅读欣赏、激发兴趣的重要阶段。针对目前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诗词学习“少、浅、远”的现状,反观教师诗词教学中“薄、高、偏”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重构山水诗词学习的内容,创新学习范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 小学阶段是读诗研诗、阅读欣赏、激发兴趣的重要阶段。针对目前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诗词学习“少、浅、远”的现状,反观教师诗词教学中“薄、高、偏”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重构山水诗词学习的内容,创新学习范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研究各种类型的山水诗词,通过“主题吟赏”“项目探究”“应景游创”三大范式,进行讨论思辨、分析解密、诵读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教学 内容重构 范式创新 山水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古代山水文学散论》分析苏轼山水文学的情怀与意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9-I0010,共2页
我国古代山水文学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表现出古代文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理念。其中,苏轼作为山水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宦游期间游历天下,留下诸多经典的山水诗词作品,极大地推动了山水文学的发展。因此,研究苏轼山水诗作的情怀与意... 我国古代山水文学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表现出古代文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理念。其中,苏轼作为山水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宦游期间游历天下,留下诸多经典的山水诗词作品,极大地推动了山水文学的发展。因此,研究苏轼山水诗作的情怀与意境对于了解山水文学的思想内涵、创作特点等具有重要价值。由李亮伟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的《中国古代山水文学散论》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文学 文学散论 热爱自然 山水诗词 苏轼 热爱生活 创作特点 古代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视域下的导游辞语言探析
4
作者 雷引周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Z期60-60,共1页
我国古代山水文学作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化景物为情思,引领我们达到更高的境界。文学是一种记录方式,本文从古代诗词出发,对精练含蓄的语言与创作意境进行分析。诗词作品中描山绘水栩栩如生,以真实的游览见闻和感受为题材,也是最贴切... 我国古代山水文学作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化景物为情思,引领我们达到更高的境界。文学是一种记录方式,本文从古代诗词出发,对精练含蓄的语言与创作意境进行分析。诗词作品中描山绘水栩栩如生,以真实的游览见闻和感受为题材,也是最贴切的导游辞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词 导游辞 唐宋诗词 古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