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斜正态分布的零膨胀负二项层次回归模型的贝叶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琳 付英姿 褚培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2,共5页
零膨胀负二项(ZINB)层次回归模型是分析散度偏大集群计数数据的有力工具,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随机效应和随机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然而,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上述假设缺乏稳健性,且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内的随机误差以及随机效应将共同导致数... 零膨胀负二项(ZINB)层次回归模型是分析散度偏大集群计数数据的有力工具,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随机效应和随机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然而,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上述假设缺乏稳健性,且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内的随机误差以及随机效应将共同导致数据的非正态性特征。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将重点考虑基于偏斜正态分布的ZINB层次回归模型的贝叶斯分析问题,与经典的基于似然的方法相比,贝叶斯分析方法具有建模灵活,计算相对简便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层次结构较为复杂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膨胀负二项分布 层次回归模型 偏斜正态分布 贝叶斯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膨胀集群数据层次回归模型的贝叶斯推断
2
作者 施红星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1-560,共10页
零膨胀Poisson回归模型是研究零观测值过多的计数数据的常用工具,本文提出了一类拟合具有这类特征的集群数据的层次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贝叶斯推断方法,参数估计通过Gibbs抽样获得,模型比较与选择则通过拟合优度检验与BI... 零膨胀Poisson回归模型是研究零观测值过多的计数数据的常用工具,本文提出了一类拟合具有这类特征的集群数据的层次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贝叶斯推断方法,参数估计通过Gibbs抽样获得,模型比较与选择则通过拟合优度检验与BIC准则实现.最后,利用一个船舶受损事故数据来展示本文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膨胀 层次回归模型 GIBBS抽样 BIC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斜正态分布下的ZIP层次回归模型的贝叶斯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敏红 闫奕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0-82,共3页
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IP)是研究零过多的计数数据的有力工具。经典的分析理论总是对随机效应和随机误差作正态分布的假设,但是在实际问题中,正态假设可能会导致无效的统计结论。为此,文章考虑了随机误差和随机效应服从偏斜正态分布的... 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IP)是研究零过多的计数数据的有力工具。经典的分析理论总是对随机效应和随机误差作正态分布的假设,但是在实际问题中,正态假设可能会导致无效的统计结论。为此,文章考虑了随机误差和随机效应服从偏斜正态分布的ZIP层次回归模型的贝叶斯分析问题,最后用一个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膨胀 偏斜正态分布 层次回归模型 贝叶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及Easterlin悖论的验证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红凤 李萍 王超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10,共13页
在全社会高度关注下,提升居民食品消费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需要准确把握消费者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从微观消费者客观特征、主观风险感知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三个角度、两个层次分析中国消... 在全社会高度关注下,提升居民食品消费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需要准确把握消费者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从微观消费者客观特征、主观风险感知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三个角度、两个层次分析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微观层面上,食品安全满意度评价受到个体的年龄和职业等特征的影响,对政府信息源的信任度会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宏观层面上,食品安全满意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验证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感的“Easterlin悖论”,但城市规模会呈现正向的影响作用;(3)宏观影响因素会调节微观影响因素与当地食品安全满意度评价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食品安全满意度量化分析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为政府引导居民食品消费决策,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制定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满意度 风险感知 Easterlin悖论 层次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作绩效跨层次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5
作者 孙瑜 于桂兰 梁潇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85-188,共4页
文章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研究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作绩效的跨层次影响,并将劳动关系氛围聚合为组织层面变量来探讨其跨层次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个体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跨层次正向预测效果,对劳资双赢和员工参与氛... 文章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研究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作绩效的跨层次影响,并将劳动关系氛围聚合为组织层面变量来探讨其跨层次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个体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跨层次正向预测效果,对劳资双赢和员工参与氛围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劳动关系氛围各维度对个体工作绩效均存在显著的跨层次预测效果,劳资双赢、员工参与氛围起到了部分跨层次中介作用,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劳资对立氛围的影响以及劳资对立氛围的跨层次中介作用未能得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关系氛围 工作绩效 层次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建成区扩展模拟的CA-Markov模型改进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静 陈云波 +3 位作者 刘小茜 裴韬 施昆 李向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5,共6页
对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预测是防止城市蔓延的重要管理依据。目前,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链模型,已成为城市建成区扩展预测的重要方法。该模型对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较为敏感,以往的单一指标赋值法,影响了城市建成区扩展预测的精度和可信度。为... 对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预测是防止城市蔓延的重要管理依据。目前,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链模型,已成为城市建成区扩展预测的重要方法。该模型对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较为敏感,以往的单一指标赋值法,影响了城市建成区扩展预测的精度和可信度。为此,本研究提出整合传统权重赋值法的AHP和逻辑回归模型改进CA-Markov模型。研究选择云南省大理市为案例,对2020、2030年的城市建成区扩展进行模拟和预测,最后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Kappa指数可达到96.8%,预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2)大理市的城市建成区扩展均表现为继续向外扩展,以东南、西北方向和两片建成区之间为主要扩展方向。研究提供了组合权重赋值法改进CA-Markov模型,这将为规划者在未来规划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模拟 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链(CA-Markov)模型 层次分析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整合的层次分析和逻辑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伟丽 邓晴晴 冯文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4,共6页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科夫链以及空间多层次回归等方法,分析河南省近二十年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机制。主要结论有:(1)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对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空间尺度越小,区域经济差异越大。...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科夫链以及空间多层次回归等方法,分析河南省近二十年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机制。主要结论有:(1)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对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空间尺度越小,区域经济差异越大。区级与市级的经济差异整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而县级经济差异趋于平缓变动。(2)从空间分布来看,大致呈现核心-外围的格局,富裕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与西北部地区,特别集中在中部地区,而贫困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特别集中在东部区域。(3)投资水平、分权化、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是造成河南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而市场活跃度、城乡分异、地形因素等则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这种差异。最后,提出缩小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空间多层次回归模型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教育人力资本与教育代际传递:抑制或促进
8
作者 唐代盛 韩学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1,共7页
结合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省域宏观数据,利用多层次估计法探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并采用分组回归的方法对城乡和不同性别群体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个人、父母和家庭背景等变量之... 结合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省域宏观数据,利用多层次估计法探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并采用分组回归的方法对城乡和不同性别群体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个人、父母和家庭背景等变量之后,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可显著抑制教育代际传递,促进教育公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间和性别间差异,具体表现在可显著抑制农村子代和女性子代与父母间的教育代际传递,对城镇子代和男性子代与父母间的教育代际传递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本 代际传递 异质性 层次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雨季降水与汛期径流量重建及其千年尺度下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文卓 张建云 +3 位作者 陈峰 贾本有 吴淑君 王国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8-880,共13页
黄河源区年内降水集中,洪水风险大,重建源区雨季降水和汛期径流量对于提高径流预报预测精度及防洪防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黄河源区及周边筛选的16个树轮年表,采用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估算参数后验分布替代... 黄河源区年内降水集中,洪水风险大,重建源区雨季降水和汛期径流量对于提高径流预报预测精度及防洪防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黄河源区及周边筛选的16个树轮年表,采用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估算参数后验分布替代固定值以考虑不确定性,重建了黄河源区过去1160 a的雨季降水;提出了基于年径流的分类占比回归模型,以考虑汛期径流量与年径流量的一致性,将黄河源区汛期径流量展延至公元159年。结果表明:①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的误差缩减值(E_(R))和有效系数(E_(C))评价指标值均显著高于0,分类占比回归模型的E_(R)和E_(C)值最高分别达0.90和0.88,重建结果可靠性较高;②即使在千年尺度下,1979—1985年亦是较为不寻常的汛期高径流量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降水重建 汛期径流重建 树木年轮 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 分类占比回归模型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偏好还是机会结构?——中国西部地区族际交往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洛雅 赵文龙 陈皆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90-100,共11页
在多族群共处的社会环境中,族际交往是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侧重探讨了族际交往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且认为性别、年龄以及各类社会经济指标是影响族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但问题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族际交往的,是通过个体... 在多族群共处的社会环境中,族际交往是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侧重探讨了族际交往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且认为性别、年龄以及各类社会经济指标是影响族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但问题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族际交往的,是通过个体偏好机制还是机会结构机制?利用2010年"中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变迁调查"(CSSC)数据,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HLRM)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偏好机制(比如族际交往意愿、族际通婚态度)和机会结构机制(比如外族群规模、族群多样性)双重作用于族际交往,相对而言,机会结构机制的作用大于个体偏好;对于教育水平而言,背后起主要作用的是个体偏好机制;对于性别、年龄而言,背后起主要作用的是机会结构机制;在所有因素当中,教育水平的影响力最强。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促进不同族群间的交往,不仅应在个体层面上增强族际交往偏好,尤其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更需要在社会层面上建构合理、有效促进族际交往的机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交往 个体偏好 机会结构 层次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