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采与均布载荷条件下无粘结双层叠梁变形-开裂-垮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学滨 白雪元 +1 位作者 侯文腾 芦伟男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6-1332,1424,1425,共9页
采用已开发的拉格朗日元方法、变形体离散元方法及虚拟裂纹模型耦合的连续-非连续方法,开展了开采及均布载荷条件下无粘结双层叠梁变形-开裂-垮落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开采间隔(可比拟开采速度)、均布载荷(可比拟开采深度)及单梁叠放... 采用已开发的拉格朗日元方法、变形体离散元方法及虚拟裂纹模型耦合的连续-非连续方法,开展了开采及均布载荷条件下无粘结双层叠梁变形-开裂-垮落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开采间隔(可比拟开采速度)、均布载荷(可比拟开采深度)及单梁叠放顺序的影响。叠梁由上软下硬或上硬下软两单梁构成。研究发现:随着开采间隔的增加,叠梁的位移值先增加后基本不变,首次开裂对应的开采距离减小,开裂位置增多,但增速变慢;随着均布载荷的增加,在开采过程中,叠梁先后呈现出弹性变形、开裂及垮落,离层变得不明显,叠梁的位移值增大,但不超过采高,首次开裂对应的开采距离减小,开裂位置有增多的趋势。当均布载荷较小时,上硬下软叠梁的开裂位置多于上软下硬叠梁的;但当均布载荷较大时,二者大小不确定,这反映了叠梁开裂后岩块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当均布载荷较大时,单梁叠放顺序的影响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叠梁 无粘结 均布载荷 采动 离层 开裂 垮落 开采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弹性夹层的文克勒地基上双层叠合梁的解 被引量:10
2
作者 谈至明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8,共6页
将双层叠合梁之间的接触状况拟合为一符合 Goodman假设的弹性夹层 ,导出了Winkler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的微分方程组及其解析解。通过引入“广义夹层反应模量”计入了夹层水平和竖向反力引起的梁截面的剪切和拉压形变效应 ,它有效地提... 将双层叠合梁之间的接触状况拟合为一符合 Goodman假设的弹性夹层 ,导出了Winkler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的微分方程组及其解析解。通过引入“广义夹层反应模量”计入了夹层水平和竖向反力引起的梁截面的剪切和拉压形变效应 ,它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 ,尤其是在双层梁结构有间断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叠 弹性地基 弹性夹层 广义夹层反应模量 文克勒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双层叠合梁的变形计算 被引量:7
3
作者 谢丽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7-780,共4页
考虑小变形假设,利用梁挠度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理论和数值方法,研究简支双层光滑接触叠合梁的变形计算问题。通过上、下梁变形的协调条件,给出双层梁之间相互作用分布力系满足的第一类沃尔特拉积分方程及其精确解,直接利用上、下梁... 考虑小变形假设,利用梁挠度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理论和数值方法,研究简支双层光滑接触叠合梁的变形计算问题。通过上、下梁变形的协调条件,给出双层梁之间相互作用分布力系满足的第一类沃尔特拉积分方程及其精确解,直接利用上、下梁之间分布力满足的积分方程和梁挠度近似微分方程,推出上、下梁截面转角函数的解析表示式,对梁的变形和应力计算提出简明的求解方法。算例结果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其结论可为复合梁的强度设计和刚度校核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双层叠 挠度近似微分方程 积分方程 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质量作用下双层叠合梁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亮 刘立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2-1005,共4页
主要分析了移动质量作用下双层叠合梁的振动特性。在分析中移动质量的加速度是任意的。基于一些假设,列出了系统的应变能和势能,并利用广义哈密尔顿原理导出了横纵耦合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和Newmark法求解了该方程。数值算例... 主要分析了移动质量作用下双层叠合梁的振动特性。在分析中移动质量的加速度是任意的。基于一些假设,列出了系统的应变能和势能,并利用广义哈密尔顿原理导出了横纵耦合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和Newmark法求解了该方程。数值算例表明:移动质量的速度越大,双层叠合梁的中点横向位移就越大;当移动质量位于梁中点时,中点的纵向位移为零。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双层叠合梁比单层梁具有较高的刚度-重量比。所得结论为设计强度高且重量轻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叠 移动质量问题 耦合的方程 有限元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研究(Ⅰ):力学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谈至明 周玉民 姜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6,共6页
研究比较了3维有限元模型、平面有限元模型和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在分析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适用性,指出加铺层路面结构变形视二垂直方向变形之叠加是可行的.由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造成的结构间断,加铺层层底应力集... 研究比较了3维有限元模型、平面有限元模型和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在分析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适用性,指出加铺层路面结构变形视二垂直方向变形之叠加是可行的.由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造成的结构间断,加铺层层底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收敛较其截面内力(弯矩和轴向力)困难,加铺层受力状况宜用其截面内力表征.调整双层梁的水平剪切变形和竖向拉压变形效应系数,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的加铺层截面内力计算结果与2维平面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加铺层 温度应力 力学模型 有限元 层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研究(Ⅱ):内力及层间反力近似解 被引量:2
6
作者 谈至明 熊军 +1 位作者 姜艺 周玉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的变形效应,分解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收缩引起的拉压效应、翘曲引起的弯曲效应,以及已知层间水平摩阻应力引起的弯曲效应三种,推导这三种效应的解析解;讨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收... 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的变形效应,分解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收缩引起的拉压效应、翘曲引起的弯曲效应,以及已知层间水平摩阻应力引起的弯曲效应三种,推导这三种效应的解析解;讨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收缩和翘曲时上述三种效应的组合及相互影响,给出沥青加铺层截面内力、层间接触应力的计算显式,并论证用这种先分解后组合的方法求解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是可行的,且具有足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加铺层 温度应力 变形效应 分解及组合 层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双层岩质边坡屈曲性态研究
7
作者 苟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21-23,共3页
视顺层双层岩质边坡为叠梁结构,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分析了双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抽象出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探讨了叠梁的屈曲性态和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的灾变判据。分析表明,对于顺层双层... 视顺层双层岩质边坡为叠梁结构,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分析了双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抽象出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探讨了叠梁的屈曲性态和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的灾变判据。分析表明,对于顺层双层岩质边坡,这种计算模型和判据更接近实际情况,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层叠梁 岩体结构 灾变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