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升 张军宁 甘广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目前临床治疗中利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癌(NSCLC)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化疗联合IMRT治疗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6... 目的目前临床治疗中利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癌(NSCLC)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化疗联合IMRT治疗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60例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IMRT组(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调强放射治疗)和对照组(仅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每组8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IMRT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75%vs 47.50%,P<0.05)。IMRT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70.00%、52.50%、36.2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36.25%、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明显大于对照组[8.9 vs 6.3个月,14.2 vs 11.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NSCLC者采用化疗联合IMRT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联合治疗 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决策专家共识
2
作者 张瑜 李梦侠 +1 位作者 孙建国 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CPLOG)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13,共11页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既往认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有限,但Ⅰ期患者能否从围术期靶向、免疫治疗中获益尚未有确定性结论。因此,针对目前Ⅰ期NSCLC围术期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与优化、单纯治疗或者联合治疗的方案的制定及优化策略、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的最佳时限等问题,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开展集中论证,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了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围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态数据建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3
作者 张地 吴毅 +7 位作者 徐瑜 王帅 胡玥 陈滑维 胡那娜 何容 童雪玲 李梦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02-1611,共10页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准筛选自778例初筛病例),其中术后5年内复发53例,未复发164例。将病例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73例)和验证集(44例)。以肺癌原发灶主体作为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模型;同时基于患者人口学资料及术前检验等指标建立临床模型。进一步融合两类特征构建融合模型,并通过模型性能比较筛选最优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通过平扫CT影像特征筛选,最终纳入7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影像模型构建。在6种机器学习模型中,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 Adaboost)的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 0.808~0.92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2、0.884;验证集AUC为0.806(95%CI0.630~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5、0.971,综合比较预测性能最好。基于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了4个临床特征参与构建临床模型,在训练集中AUC为0.874(95%CI 0.821~0.92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0.891;验证集中AUC为0.813(95%CI 0.677~0.94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36、0.600。进一步通过特征级融合策略整合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后,融合模型在训练集AUC达到0.953(95%CI 0.924~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4、0.860;在验证集AUC达到0.852(95%CI 0.729~0.976),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2、0.629,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 融合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风险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可为评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内的复发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机器学习 计算机断层扫描 5年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术与亚肺叶切除术对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倾向评分匹配对比分析
4
作者 赵应鼎 李邦胜 +3 位作者 薛天天 资棋涵 杨欣 王曦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6-984,共9页
目的旨在比较微波消融(MWA)和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的ⅠA1-ⅠA3期NSCLC患者的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共筛选出82例接受MWA的患者和8... 目的旨在比较微波消融(MWA)和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的ⅠA1-ⅠA3期NSCLC患者的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共筛选出82例接受MWA的患者和82例接受亚肺叶切除的患者。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监测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无病生存期(DFS)。结果与亚肺叶切除组相比,MW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0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MWA组完全消融率为97.6%,局部控制率为87.8%。中位随访时间为26.5个月,两组之间的PFS和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WA组观察到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24.4%,20/82)和中度至重度疼痛(11.0%,9/82),而亚肺叶切除组则出现中度至重度疼痛(41.5%,34/82)和肺部感染(12.2%,10/82)。对MWA气胸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中6项变量与其相关,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距胸膜最短距离(OR=15.341,95%CI:1.699~24.367,P=0.021)和穿刺胸膜次数(OR=0.068,95%CI:0.001~0.612,P=0.024)为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WA治疗ⅠA期NSCLC患者疗效好、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轻;MWA和亚肺叶切除术有相当的PFS和DF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术 亚肺叶切除术 小细胞肺癌 疗效 并发症 进展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结局
5
作者 李陆风 张驰 +4 位作者 李郅 张子易 李慧 李海鹏 李洪涛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9-775,共7页
目的:评估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接受Ⅰ期抗肿瘤试验药物治疗的65例晚期NS... 目的:评估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接受Ⅰ期抗肿瘤试验药物治疗的65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SAE)发生情况。结果: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9.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5.1个月。既往2线及以上治疗史、发生SAE是PFS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既往有吸烟史、2线及以上治疗史是OS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AE发生率为15.4%,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结论:晚期NSCLC患者参与Ⅰ期肿瘤临床试验可获益,对于既往治疗线数较多、试验期间发生SAE的患者PFS较短,而既往无吸烟史、治疗线数较少的患者总生存期更长,总体安全性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小细胞肺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何华钰(综述) 强光亮(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2-379,共8页
肺癌是全球第一高发和致死性恶性肿瘤,据估计,2022年有248万例新发肺癌(占全部新发肿瘤的12.4%)和180万例死亡(占所有肿瘤的18.7%)[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新诊断肺癌患者总数的85%[2]。NSCLC中,TNM ... 肺癌是全球第一高发和致死性恶性肿瘤,据估计,2022年有248万例新发肺癌(占全部新发肿瘤的12.4%)和180万例死亡(占所有肿瘤的18.7%)[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新诊断肺癌患者总数的85%[2]。NSCLC中,TNM Ⅰ期和Ⅱ期约占20%,Ⅲ期约占30%,Ⅳ期占比高达约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M分 新辅助免疫治疗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郝卓鸿 云铎 +4 位作者 张颖 李卉惠 林海珊 崔永 赵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77,共12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其治疗成为全球急需应对的重大健康挑战。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引入,治疗NSCLC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并且在晚期NSCLC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其治疗成为全球急需应对的重大健康挑战。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引入,治疗NSCLC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并且在晚期NSCLC患者中已显示出显著的生存获益。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ICIs引入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现其在新辅助治疗中同样可为患者带来治疗获益。本文旨在综述近期关于ICIs在NSCLC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其对患者生存期、病理反应等方面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为改善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效果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围手术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尧 王宇 +5 位作者 赵东利 闫晓红 杨乔 杨哲 周海平 耿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检测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抗凋亡分子和促凋亡分子的蛋白含量以及血清中肺癌活力指标。结果:与常规放疗组比较,SIB-CR组肺癌组织的凋亡指数明显升高,Fas、FasL含量较高,而Bcl-2、Pim-1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CR组血清中Cyfra21-1、SCC、TSGF的含量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能够诱导肺癌细胞凋亡、调节促凋亡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优于常规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 凋亡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的新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子明(综述) 廖美琳(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97-902,共6页
对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局部,更要兼顾到全身,任何一种单一治疗(如单手术、化疗、放疗)均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只有采用多学科治疗,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尤以2007年以来最新的肺癌多学科治... 对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局部,更要兼顾到全身,任何一种单一治疗(如单手术、化疗、放疗)均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只有采用多学科治疗,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尤以2007年以来最新的肺癌多学科治疗治疗策略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晓娟 许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85-488,共4页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NSCLC) 治疗现状 局部 恶性肿瘤 世界范围内 人类健康 CELL 疾病特征 治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齐畅 田攀文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于新辅助治疗背景下免疫联合策略的探索、治疗相关副作用、预后生物标志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可切除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引发了新的思考,并讨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围手术 可切除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抗非小细胞肺癌药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国文 乾静 杨俊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4,共5页
黄芪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近年来,黄芪在抗癌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黄芪在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发现黄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干预肿瘤细胞,如减少肺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侵袭和转移能力、调节免疫功... 黄芪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近年来,黄芪在抗癌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黄芪在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发现黄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干预肿瘤细胞,如减少肺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侵袭和转移能力、调节免疫功能等,还能增强机体对肺癌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能力,以及诱导肺癌细胞自噬和逆转耐药性的潜力。黄芪多重的药理作用为它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提供了方向。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在临床开展,以更全面地揭示黄芪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小细胞肺癌 药理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乔健一 李雅迪 +1 位作者 王鹏远 辛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高通量地提取大量描述肿瘤特征性的影像特征的方法。本文总结了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N分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淋巴结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真 邱磊 +6 位作者 黄星 陈佳骏 邓傲竹 李烨 郑鑫蓥 鹿振辉 王蕾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59-3566,共8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辐射抗性的存在和放疗带来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放疗效果和进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药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辐射抗性的存在和放疗带来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放疗效果和进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药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增效减毒优势,兼具提高抗肿瘤效果和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中药 放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增效 减毒 放射性损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清华 石应康 +14 位作者 陈军 刘斌 王允 朱大兴 张洪涛 徐鹏 宫友陵 陈钢 韦森 邱小明 牛中喜 陈晓峰 雷哲 段亮 伍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6-106,共21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肺癌约占肺癌的35%-40%,其内科治疗平均生存6-8个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总结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局部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分子分期",指导选择局部晚期肺癌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以及对局部晚期肺癌进行"个体化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516例局部晚期肺癌病人手术前外周血CK19mRNA表达(其中11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肺癌"微转移"进行"分子诊断",对肺癌病人进行"个体化分子分期",指导临床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者。回顾分析516例局部晚期肺癌基于"分子分期"的"个体化外科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结果 516例病人中鳞癌322例,非鳞癌194例;P-TNM分期:IIIA期112例,IIIB期404例;"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M-IIIA期:97例,M-IIIB期:278例,M-IV期:141例。本组病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256例;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41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上腔静脉切除重建90例;肺切除联合部分膈肌切除重建3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联合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3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主动脉鞘膜切除10例;右全肺切除联合左心房、右侧全部膈肌、下腔静脉和肝右静脉切除重建1例;肺切除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0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联合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和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或联合上腔静脉和左心房、或联合气管隆突和左心房切除重建55例。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0.97%。516例肺癌病人中141例外周血检测到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27.3%。肺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TNM分期、N分期等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本组肺癌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3.74±7.21个月,1年生存率为89.1%,3年生存率为39.3%,5年生存率为19.8%,10年生存率为10.4%。术后生存率与外周血"微转移"、肺癌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个体化"分子P-TNM分期、外周血"微转移"、病理类型和N分期是预测局部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1)肺癌病人外周血中存在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得到的"微转移";(2)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分子分期,有助于指导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受益者;(3)基于"分子分期"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个体化外科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分子诊断 分子分 个体化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汪涛 刘诚 +2 位作者 李波 宋进华 顾建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47-225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CEA、NSE、CA125、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EA、NSE、CA125及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和NK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降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血清肿瘤标志物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鹏 韩芬 陈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4-235,共2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生存有潜在的延长作用.本文将铂制剂作为NSCLC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综合治疗 小细胞肺癌 NSCLC 术前 局部 临床观察 制剂 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满韦韬 黄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化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似已达到平台,分子靶向治疗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新方法。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EGFR抑制剂代表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临床收益率低,厄洛替尼(Erlotinib)作为第一个可延... 化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似已达到平台,分子靶向治疗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新方法。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EGFR抑制剂代表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临床收益率低,厄洛替尼(Erlotinib)作为第一个可延长生存期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成为很有潜力的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选择。贝伐单抗(Bevacizumab)作为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癌症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其与化疗联用在一线应用中显示出良好收益。以上药物与其他多种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一起,展示了靶向药物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药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9
作者 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王长利 +1 位作者 张真发 岳东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3-446,共14页
肺癌是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死亡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亚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对... 肺癌是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死亡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亚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对于早、中期NSCLC,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尽管有根治性切除机会,52%~75%的Ⅱ~Ⅲ期NSCLC患者会在术后5年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围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ctDNA监测耐药相关伴随基因研究进展
20
作者 薛崇祥 张旭 +1 位作者 鲁星妤 崔慧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08,共5页
肺癌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成为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标准治疗。但肺癌患者的基因状态是动态变化的,通过动态监测基因状态的变化,可早期发现与肺癌疾病进展相关差异基因和伴随基因,从而更加精准地实现对肺癌... 肺癌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成为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标准治疗。但肺癌患者的基因状态是动态变化的,通过动态监测基因状态的变化,可早期发现与肺癌疾病进展相关差异基因和伴随基因,从而更加精准地实现对肺癌靶向治疗全程管理的全方位掌握。根据精确基因检测指导下的靶向药应用,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切实有效、更长期稳定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指导,达到最佳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CTDNA 靶向治疗 伴随突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