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脱落细胞蜡块在尿路上皮癌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继伟 谭艳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蜡块用于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及用于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2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术前尿液样本,其中5例用于比较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结果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蜡块用于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及用于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2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术前尿液样本,其中5例用于比较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结果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一致性为100%,同时TWIST1和内标基因GAPDH扩增曲线的C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一致性为50.00%,细胞蜡块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一致性为81.82%。结论尿脱落细胞蜡块可以用于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路上 细胞蜡块 TWIS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在人膀胱癌组织及膀胱癌细胞株中特异表达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争 杨阳 +1 位作者 宋毅 何志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UCA1(urothelial carcinoma antigen 1)为自主研发的1个尿路上皮癌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CA1 mRNA在2种膀胱癌细胞系、11种非膀胱癌细胞系、18对膀胱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对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U... UCA1(urothelial carcinoma antigen 1)为自主研发的1个尿路上皮癌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CA1 mRNA在2种膀胱癌细胞系、11种非膀胱癌细胞系、18对膀胱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对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UCA1在2种膀胱癌细胞系中显著高表达,而在其他11种非膀胱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很低或者不表达,二者表达差异达14~24 8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8例膀胱癌组织中,UCA1的平均表达水平是癌旁正常膀胱组织的12.4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使UCA1在膀胱癌细胞系及组织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得以量化.实验结果明确了UCA1作为潜在的肿瘤标记物在膀胱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为定量检测尿液UCA1表达并确定诊断膀胱癌的参考值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癌胚抗原1 膀胱癌 肿瘤分子标记物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锋 杨勇涛 杨宏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是在膀胱癌中首先被发现的特异性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在不同肿瘤组织,特别是在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异常表达的UCA1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与侵袭迁移,增强了肿瘤在...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是在膀胱癌中首先被发现的特异性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在不同肿瘤组织,特别是在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异常表达的UCA1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与侵袭迁移,增强了肿瘤在人体的转移能力。但是对于异常表达的UCA1基因如何参与到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文章就UCA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UCA1与临床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尿路上癌胚抗原1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OXP4-AS1调控EZH2/LATS2轴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向威 吕磊 +2 位作者 郑福鑫 袁敬东 周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19-2827,共9页
目的分析lncRNA FOXP4-AS1调控EZH2/LATS2轴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FOXP4-AS1和LATS2 mRNA在BUC组织中的表达;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 目的分析lncRNA FOXP4-AS1调控EZH2/LATS2轴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FOXP4-AS1和LATS2 mRNA在BUC组织中的表达;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LATS2与H3K27me3蛋白表达;RNA免疫沉淀(RIP)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验证FOXP4-AS1、EZH2与LATS2的关系。结果相较正常膀胱组织,BUC组织中FOXP4-AS1表达升高,而LATS2 mRNA表达降低(P<0.01);相较SV-HUC-1,FOXP4-AS1在BUC细胞系(EJ、T24、BIU-87及5637)中表达升高(P<0.01);沉默FOXP4-AS1可显著抑制BUC细胞增殖、迁移及H3K27me3蛋白表达,而显著促进LATS2 mRNA与蛋白的表达,过表达FOXP4-AS1则产生相反效应(P<0.05);RIP与ChIP实验表明FOXP4-AS1可募集EZH2至LATS2启动子区域,导致H3K27me3在该区域富集;敲低LATS2或EZH2表达可部分逆转FOXP4-AS1沉默或过表达对BUC细胞增殖、迁移及LATS2表达的影响。结论FOXP4-AS1在BUC中高表达,其通过招募EZH2至LATS2基因启动子区域负性调控LATS2的表达,进而调控BUC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FOXP4-AS1 EZH2 LAT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B1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春晓 温勇 +3 位作者 许凯 郑少波 徐亚文 陈玢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9-1391,1394,共4页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7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两者有差异(P<0.05);SATB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是否发生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ATB1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临床分期及其是否发生转移有关,且有望成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SATB1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通过竞争性抑制miR-18a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他莫昔芬治疗耐药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秀楠 刘爱蕙 +1 位作者 唐欣 任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302,共8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UCA1)基因及miR-18a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测定乳腺癌细胞中UCA1和miR-18a的...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UCA1)基因及miR-18a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测定乳腺癌细胞中UCA1和miR-18a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8a和UCA1 3'UTR区域结合。在他莫昔芬敏感的MCF-7细胞中过表达UCA1或敲减miR-18a,在他莫昔芬耐药的LCC9和BT474细胞中敲减UCA1或过表达miR-18a,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他莫昔芬耐药的LCC2、LCC9和BT474细胞中,UCA1表达量显著高于他莫昔芬敏感的MCF-7细胞。MCF-7细胞在0.1μmol/L他莫昔芬处理后,UCA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UCA1过表达提高了MCF-7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而UCA1 siRNA则显著降低了LCC9和BT474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在MCF-7细胞中,相对于质粒对照+他莫昔芬组,UCA1+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多19.0%,克隆平均大小增加29.0%,G1期细胞比例减少7.3%,S期细胞增加6.7%。在BT474细胞中,相对于siRNA对照+他莫昔芬组,si-UCA1+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少54.0%,克隆平均大小减少42.0%,G1期细胞比例增加9.0%,S期细胞减少6.2%。UCA1有一个miR-18a结合位点,敲减miR-18a提高了MCF-7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过表达miR-18a则显著降低了BT474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在MCF-7细胞中,相对于对照+他莫昔芬组,miR-18a抑制+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多15.0%,克隆平均大小增加33.0%,G1期细胞比例减少8.8%,S期细胞增加5.3%。在BT474细胞中,相对于对照+他莫昔芬组,miR-18a过表达+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少47.0%,克隆平均大小减少25.0%,G1期细胞比例增加13.3%,S期细胞减少7.9%。结论:UCA1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miR-18a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他莫昔芬治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乳腺肿瘤 尿路上癌相关1基因 他莫昔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孔朝辉 朱晓博 范小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7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和52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以及49例健康个体血清CYFRA21-1水平。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7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和52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以及49例健康个体血清CYFRA21-1水平。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F/χ2=28.949、15.221,P均<0.05)。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病理分级与血清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均无关(P均>0.05)。T3及T3M+期肿瘤较Ta、T1、T2期肿瘤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均升高(F/χ2=2.096、34.232,P均<0.05);与初发肿瘤相比,复发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均升高(t/χ2=3.968、9.541,P均<0.05)。结论:血清CYFRA21-1可以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一个可靠的肿瘤标志物,特别是在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转移或复发时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FRA21-1 膀胱尿路上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T_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转归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潘东亮 李宁忱 +2 位作者 晋连超 张祥华 那彦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经膀胱内治疗失败的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应积极采取膀胱全切术,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某种原因接受了膀胱保留术式,其转归历程如何,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系统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转归特点... 背景与目的:对于经膀胱内治疗失败的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应积极采取膀胱全切术,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某种原因接受了膀胱保留术式,其转归历程如何,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系统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转归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2月首次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7例T1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肿瘤复发但未行膀胱全切术直至死亡全过程的临床资料。7例均采用入院诊治的方法随访。结果:7例T1膀胱癌患者均具有多发、高级别等高危因素,未行膀胱全切术原因分别是3例患者年龄过高(81、83和86岁)及4例严重心脏病。患者存活6~65个月(中位44.5个月),发生严重血尿7例、骨转移6例、肺转移5例、肝转移5例、肾上腺转移3例、胸壁转移1例,均死于膀胱癌相关事件。结论: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存活时间较短;易发生多处、远处转移,以骨、肺、肝最常见;血尿严重,无持续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膀胱 高级别 T1 保留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俞岚 武世伍 +2 位作者 周蕾 宋文庆 王丹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蛋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和特殊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2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CD133、CD82/KAI1的表达和血管生... 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蛋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和特殊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2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CD133、CD82/KAI1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形成情况。结果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CD133、CD82/KAI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和VM检出率分别为0%、90.0%和0%,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三者表达分别为65.6%、31.1%和31.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蛋白阳性表达以及VM的形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数量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以及复发与否具有相关性(P<0.01)。癌组织中,CD82/KAI1的表达与VM的形成及CD133的表达成负相关性(r=-0.452,-0.776,P<0.01-0.05),CD133的表达与VM的形成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 CD133、CD82/KAI1参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中VM形成,并且CD133、CD82/KAI1以及VM共同参与尿路上皮癌的侵袭及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CD133 CD82/KAI1 血管生成拟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lin1和LC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恳 郝宗耀 +2 位作者 周骏 樊松 梁朝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32例正常膀胱组织的Beclin1和LC3表达,对比表达的差异。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组织Beclin1阳性表达率为66.1%... 目的探讨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32例正常膀胱组织的Beclin1和LC3表达,对比表达的差异。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组织Beclin1阳性表达率为66.1%(37/56),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的93.8%(3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癌组织中LC3阳性表达率为50%(28/56),亦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87.5%(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eclin1和LC3表达均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生长方式不具有相关性(P>0.05);Beclin1和LC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Beclin1和LC3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可能均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LIN1 LC3 膀胱尿路上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_1、AQP_2和AQP_3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文光 范兆阳 +2 位作者 景光远 王玉杰 阿不都.许库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意义。方法: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25例及正常膀胱组织25例,应用免...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意义。方法: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25例及正常膀胱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1、AQP2和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QP1散在表达于正常膀胱组织中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大量表达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AQP1表达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主要表达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细胞间质中,两者表达强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3主要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膜,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1、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AQP1、AQP3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3 膀胱尿路上 血管内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PD-1/PD-L抑制剂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涛 王志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635-640,共6页
膀胱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大约80%~90%的膀胱癌是尿路上皮癌。新辅助铂类联合化疗被认为是膀胱癌的标准疗法,然而采用这种治疗在临床上出现了患者总体获益小、对目标人群的毒性作用、以及无法选择最有益的患者等缺点。免疫检查... 膀胱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大约80%~90%的膀胱癌是尿路上皮癌。新辅助铂类联合化疗被认为是膀胱癌的标准疗法,然而采用这种治疗在临床上出现了患者总体获益小、对目标人群的毒性作用、以及无法选择最有益的患者等缺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让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善,其中PD-1/PDL-1抑制剂就是其中之一。PD-1/PD-L1在泌尿系统癌症中应用是一种的新治疗方式,并且为治疗铂类难治性转移性尿路上皮膀胱癌提供了新的希望。相关药物现已被批准用于铂类化疗药物难治性或不合格患者中。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如何最好地使用这些药物,以及它们是应该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使用。本文将对PD-1/PDL-1抑制剂在膀胱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PD-1 PDL-1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1基因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翔 耿和 +2 位作者 吴宗林 施华娟 张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675-3679,共5页
目的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 目的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增强组的YY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01),空白组YY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沉默组(P <0.05)。MTT实验结果显示YY1增强表达组在培养24 h、48 h和72 h后的吸光度均高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P <0.05)。24 h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的吸光度无明显区别(P>0.05)。48 h和72 h后空白组吸光度明显高于YY1沉默组(P <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YY1沉默组的细胞计数明显小于空白组和YY1增强组(P <0.05),空白组和YY1增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沉默YY1基因后可明显减弱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以YY1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有望成为针对该肿瘤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 膀胱尿路上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阮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21-4223,共3页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正常膀胱黏膜中表达,旨在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数目及复发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veolin-1在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表...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正常膀胱黏膜中表达,旨在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数目及复发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veolin-1在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Caveolin-1在Ⅰ级、Ⅱ级、Ⅲ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35.9%、72.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3)Caveolin-1在浅表性膀胱癌(Tis~T1)和浸润性膀胱癌(T2~T4)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7%、57.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Caveolin-1在单发性和多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上的表达分别为35.9%、46.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aveolin-1在初发性和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8%、61.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aveolin-1可以作为一种膀胱癌标记物来评估膀胱癌的恶性度,对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提供指导。(2)Caveolin-1阳性表达可能是膀胱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 CAVEOLIN-1 免疫组织化学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15
作者 袁红纲 宋兴福 +5 位作者 张平 龙兵 董自强 许晓明 周天贵 陈先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KAI1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KAI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KAI1基因平均模板量... 目的:探讨KAI1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KAI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KAI1基因平均模板量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黏膜的表达(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KAI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KAI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随着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升高,KAI1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或P<0.01);KAI1在浸润性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表浅性癌病例(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KAI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下调与尿路上皮癌分化、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评判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KAI1蛋白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D52L1(D53)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和预后 被引量:6
16
作者 戴维 梁朝朝 +5 位作者 张力 陈先国 邰胜 尹玉 徐雨辰 汪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家族D52(TPD52)的成员TPD52L1(D53)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TPD52L1在7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析TPD52L1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家族D52(TPD52)的成员TPD52L1(D53)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TPD52L1在7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析TPD52L1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PD52L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组织。Kaplan-Meier法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膀胱尿路上皮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与TPD52L1表达强度有明显相关性(P<0.001,Log Rank检验),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TPD52L1的高表达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疾病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73,P=0.034)。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PD52L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组织。并且随着其表达水平的增高,其疾病特异性死亡率上升,TPD52L1的高表达是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TPD52L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表达对宫颈癌顺铂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冰洁 黄智 +4 位作者 张帅 刘国莉 李俊祥 许国辉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UCA)1表达对宫颈癌顺铂(DDP)耐药的影响。方法 DDP递增剂量和高剂量刺激构建DDP耐药的宫颈癌HeLa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UCA1在HeLa细胞和HeLa/DDP细胞中表达,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UCA)1表达对宫颈癌顺铂(DDP)耐药的影响。方法 DDP递增剂量和高剂量刺激构建DDP耐药的宫颈癌HeLa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UCA1在HeLa细胞和HeLa/DDP细胞中表达,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增殖活性,RT-qPCR检测UCA1-siRNA敲除UCA1表达,CCK-8、EDU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DDP细胞增殖活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p21、生存素(survivin)和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表达。结果 UCA1过表达可通过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及抑制其凋亡诱导DDP耐药。敲除UCA1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细胞对DDP耐药性。UCA1参与调控宫颈癌细胞凋亡和增殖信号转导通路,通过下调caspase-3和上调CDK2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通过提高survivin水平和降低p21水平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结论 UCA1在宫颈癌DDP耐药中起重要作用。UCA1表达上调促进宫颈癌细胞对DDP耐药性,可能是未来宫颈癌治疗新策略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耐药性 顺铂 长链非编码RNA 尿路上癌相关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LRG1和TGF-β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龙 张倩 +5 位作者 徐春明 蔡菁菁 张红霞 刘雨清 孙永红 丁小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alpha-2-glycoprotein 1,LRG1)及转化生长因子beta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alpha-2-glycoprotein 1,LRG1)及转化生长因子beta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RG1、TGF-β1及Ki-67在64例BUC组织及25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LRG1、TGF-β1在各组间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LRG1在BUC组织中强阳性27例(42.19%),癌旁组织中强阳性仅2例(8.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BUC组织中阳性49例(76.56%),在癌旁组织中阳性10例(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RG1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2)=0.6582,P<0.05);LRG1、TGF-β1表达均与BUC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及Ki-67增殖指数相关(P<0.05)。结论LRG1、TGF-β1在BUC中表达均明显增高,两者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细胞增殖指数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存在上下游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 LRG1 TGF-Β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损伤诱导的tRNA碎片tRF-Ile-AAT-1抑制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力 张俊勇 +4 位作者 谭鹏 苟扬 胡植雅 林艳君 姜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493-1500,共8页
目的探讨热损伤诱导高度恶性与低度恶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ncer,BUC)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tR NA碎片对BUC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对高度恶性BUC细胞株T24和低度恶性BUC细胞株5637行热损伤处理。对热损伤前后细胞进... 目的探讨热损伤诱导高度恶性与低度恶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ncer,BUC)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的tR NA碎片对BUC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对高度恶性BUC细胞株T24和低度恶性BUC细胞株5637行热损伤处理。对热损伤前后细胞进行tR NA碎片(transfer RNA stress-induced fragments,tR Fs)测序,筛选出热损伤后在T24中表达下降且在5637细胞中表达上升的tR Fs,并对其行细胞株及临床标本RT-PCR检测及验证。构建目的 tR F的单链模拟物(mimic)和反义链(inhibitor),并转染至热损伤后的T24及5637细胞中,分组为:相对应的Heat组、载体对照组、Mimic组、Inhibitor组。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tR F对BU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调控作用。结果通过测序及细胞株RT-PCR检测,所筛选出的tR Fs分别为tR F-chrM. Ser-GCT、tR F-IleAAT-1,而只有tR F-Ile-AAT-1在低级别BUC患者行第2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所取标本中表达量较第1次TURBT的标本显著升高[(1.61±0.16)倍,P <0.01];且在高级别BUC患者中表达量较第1次TURBT标本显著降低[(0.75±0.14)倍,P <0.05]。CCK-8结果显示T24Heat+Mimic组BUC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 <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24Heat+Mimic组的凋亡率较T24Heat组显著上升[(5.88±1.01)倍,P <0.01];Transwell实验提示T24Heat+Mimic组迁移的T24数量较T24Heat组显著下降[(0.40±0.05)倍,P <0.01],侵袭的T24数量较T24Heat组显著下降[(0.23±0.04)倍,P <0.01]。5637Heat+Inhibitor组BUC细胞增殖明显增强(P <0.05),其凋亡率较5637Heat组显著下降[(0.11±0.02)倍,P <0.01],迁移细胞数较5637Heat组显著上升[(1.81±0.29)倍,P <0.01],侵袭细胞数较5637Heat组显著上升[(2.70±0.15)倍,P <0.01]。结论热损伤诱导的tR NA碎片tR F-Ile-AAT-1,可抑制BUC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转运RNA碎片 热损伤 tRF-Ile-A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D-L1和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雅珣 张邢松 郑桂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UBC)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以及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 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UBC组织中PD-L...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UBC)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以及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 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UBC组织中PD-L1、PD-L2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U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肿瘤细胞PD-L1在高级别UBC、pT2-pT4 UBC中的表达高于低级别UBC、pTa-pT1 UBC(cut-off值为1%、10%、50%,P均<0.05)。cut-off值为5%时,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 TIIC)PD-L1在高级别UBC、pT2-pT4 UBC中的表达高于低级别UBC、pTa-pT1 UBC(P均<0.05);cut-off值为10%时,TIIC PD-L1在pT2-pT4 UBC中的表达高于pTa-pT1 UBC(P=0.014)。肿瘤细胞PD-L2表达与UBC组织学分级以及pT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均>0.05)。cut-off值为50%时,TIIC PD-L2在pT2-pT4 UBC中的表达高于pTa-pT1 UBC(P=0.044)。肿瘤细胞PD-L1、PD-L2表达状态与UBC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均无关(P均>0.05)。cut-off值为5%时,TIIC PD-L1高表达患者比低表达患者的OS缩短(P=0.011);TIIC PD-L2表达状态与患者的OS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UBC肿瘤细胞及TIIC异常表达PD-L1及PD-L2,评估UBC中PD-L1、PD-L2的表达状态可为临床开展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