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Urea-SCR系统尿素喷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天田 颜伏伍 +1 位作者 刘传宝 胡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某重型柴油机上匹配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包括带有氮氧化物(NOx)体积浓度自校正功能的原机排放预估模型、尿素基本供给量前馈控制算法、基于NH3覆盖度预测模型的反馈... 基于某重型柴油机上匹配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包括带有氮氧化物(NOx)体积浓度自校正功能的原机排放预估模型、尿素基本供给量前馈控制算法、基于NH3覆盖度预测模型的反馈补偿算法、催化器载体瞬态温变修正策略和瞬态工况氨(NH3)泄漏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策略提高了控制系统瞬态工况的鲁棒性,降低了老化或工况快速变化时NH3泄漏的概率,使NOx转化效率控制在60%以上,NH3泄漏平均值控制在25×10-6以下。开发的SCR系统匹配到目标发动机后经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ge cycle,ESC)和欧洲瞬态循环(European transient cycle,ETC)排放试验验证达到国-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控制策略 模型 尿素喷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对细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旺 吴撼明 +3 位作者 刘强 王懋譞 李振国 邵元凯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8,54,共8页
为研究柴油机细颗粒物排放特性,选取一台搭配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后处理系统的国六重型柴油发动机进行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HTC(wor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测试。为获取对比数据,分别在原排、DPF(diesel particulate... 为研究柴油机细颗粒物排放特性,选取一台搭配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后处理系统的国六重型柴油发动机进行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HTC(wor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测试。为获取对比数据,分别在原排、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后、尾排3个位置获取PN_(10)和PN_(23)细颗粒物数据。基于PN_(10)和PN_(23)排放特性,搭建紧耦合ccSCR(close coupling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后处理系统,探究后处理系统对PN_(10)和PN_(23)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尾排细颗粒物排放量随着尿素喷射量和SCR入口温度的提升而增加,其中PN_(10)增加趋势比PN_(23)更明显。粒径为10~23 nm细颗粒物占比与温度同样为正向关系,温度为200℃时占总粒径的55%,240~280℃时占比达到75%,280℃以上时占比超过80%。ccSCR与SCR相比,稳态工况下PN_(10)与PN_(23)排放均下降50%~80%;瞬态WHTC循环下,ccSCR的PN_(10)和PN_(23)排放分别为1.61×10^(11),2.92×10^(10)个/(kW·h),对比SCR的PN_(10)和PN_(23)排放分别下降57.2%和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颗粒 尿素喷射量 SCR入口温度 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空气辅助式SCR试验研究分析
3
作者 和志高 杨树启 +2 位作者 郭宇辰 杨辉 施世泽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9期101-106,共6页
对装配气助式SCR系统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尿素喷射量、ESC测试的NO_(X)转化效率及稳定工况下的尿素/NO_(X)当量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气助式SCR,气助式SCR系统具有更高的尿素喷射压力、更好的尿素雾化和蒸发效果,表现出更好的N... 对装配气助式SCR系统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尿素喷射量、ESC测试的NO_(X)转化效率及稳定工况下的尿素/NO_(X)当量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气助式SCR,气助式SCR系统具有更高的尿素喷射压力、更好的尿素雾化和蒸发效果,表现出更好的NO_(X)转化效率。在稳态测试循环工况(ESC)试验中,气助式SCR的温度上升到250℃以上时,NO_(X)转化效率近95%。同时,在尿素/NO_(X)当量比与NO_(X)转化效率试验中,NO_(X)转化效率随着尿素/NO_(X)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加,当量比为2时,NO_(X)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但需要将尿素/NO_(X)当量比控制在1.0~1.4,以避免过高的尿素/NO_(X)当量比造成氨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喷射量 NOX转化效率 尿素/NOX当 氨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