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柴油机Urea-SCR系统尿素喷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王天田
颜伏伍
刘传宝
胡杰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6B04)
国际合作项目(2012DFA11180)
新教师基金项目(2011-IV-129)
-
文摘
基于某重型柴油机上匹配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包括带有氮氧化物(NOx)体积浓度自校正功能的原机排放预估模型、尿素基本供给量前馈控制算法、基于NH3覆盖度预测模型的反馈补偿算法、催化器载体瞬态温变修正策略和瞬态工况氨(NH3)泄漏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策略提高了控制系统瞬态工况的鲁棒性,降低了老化或工况快速变化时NH3泄漏的概率,使NOx转化效率控制在60%以上,NH3泄漏平均值控制在25×10-6以下。开发的SCR系统匹配到目标发动机后经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ge cycle,ESC)和欧洲瞬态循环(European transient cycle,ETC)排放试验验证达到国-Ⅳ标准。
-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控制策略
模型
尿素喷射量
-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engin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
control strategy
model
urea dosing mass
-
分类号
TK42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
-
题名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对细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旺
吴撼明
刘强
王懋譞
李振国
邵元凯
-
机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出处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8,54,共8页
-
基金
天津检验中心培育类项目(TJKY2324001)。
-
文摘
为研究柴油机细颗粒物排放特性,选取一台搭配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后处理系统的国六重型柴油发动机进行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HTC(wor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测试。为获取对比数据,分别在原排、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后、尾排3个位置获取PN_(10)和PN_(23)细颗粒物数据。基于PN_(10)和PN_(23)排放特性,搭建紧耦合ccSCR(close coupling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后处理系统,探究后处理系统对PN_(10)和PN_(23)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尾排细颗粒物排放量随着尿素喷射量和SCR入口温度的提升而增加,其中PN_(10)增加趋势比PN_(23)更明显。粒径为10~23 nm细颗粒物占比与温度同样为正向关系,温度为200℃时占总粒径的55%,240~280℃时占比达到75%,280℃以上时占比超过80%。ccSCR与SCR相比,稳态工况下PN_(10)与PN_(23)排放均下降50%~80%;瞬态WHTC循环下,ccSCR的PN_(10)和PN_(23)排放分别为1.61×10^(11),2.92×10^(10)个/(kW·h),对比SCR的PN_(10)和PN_(23)排放分别下降57.2%和62.3%。
-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颗粒
尿素喷射量
SCR入口温度
紧耦合
-
Keywords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
particle
urea injection amount
SCR inlet temperature
close coupling
-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
-
题名柴油机空气辅助式SCR试验研究分析
- 3
-
-
作者
和志高
杨树启
郭宇辰
杨辉
施世泽
-
机构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云南省德宏职业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出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9期101-106,共6页
-
文摘
对装配气助式SCR系统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尿素喷射量、ESC测试的NO_(X)转化效率及稳定工况下的尿素/NO_(X)当量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气助式SCR,气助式SCR系统具有更高的尿素喷射压力、更好的尿素雾化和蒸发效果,表现出更好的NO_(X)转化效率。在稳态测试循环工况(ESC)试验中,气助式SCR的温度上升到250℃以上时,NO_(X)转化效率近95%。同时,在尿素/NO_(X)当量比与NO_(X)转化效率试验中,NO_(X)转化效率随着尿素/NO_(X)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加,当量比为2时,NO_(X)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但需要将尿素/NO_(X)当量比控制在1.0~1.4,以避免过高的尿素/NO_(X)当量比造成氨逃逸。
-
关键词
尿素喷射量
NOX转化效率
尿素/NOX当量比
氨逃逸
-
Keywords
urea injection quantity
NO_(x)conversion efficiency
urea/NO_(x)equivalence ratio
ammonia escape
-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