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受体的表达
1
作者 王家祥 李守淼 +1 位作者 李琦 范应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Cath D、uPA、uPAR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肾母细胞瘤及15例非肿瘤肾组织中Cath D、uPA、uPAR的表达。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Cath D、uPA、uPA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3.3%和56.7%。而在...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Cath D、uPA、uPAR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肾母细胞瘤及15例非肿瘤肾组织中Cath D、uPA、uPAR的表达。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Cath D、uPA、uPA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3.3%和56.7%。而在非肿瘤肾组织中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者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FH型均低于UH型(P<0.05)..结论:Cath D、uPA、uPAR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D 尿激酶纤溶酶激活剂 尿激酶纤溶酶激活剂受体 肾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 组织学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型纤溶蛋白酶原激活剂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振林 安靓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获得编码人组织型纤溶蛋白酶原激活剂(human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ht-PA)的基因。方法从Bowesmelanoma细胞株中提取总RNA,然后通过,RT-TouchdownPCR(RT-TDPCR)法扩增目的片段。所得目的片段酶切后与载体pSP72连接,酶切鉴定并... 目的获得编码人组织型纤溶蛋白酶原激活剂(human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ht-PA)的基因。方法从Bowesmelanoma细胞株中提取总RNA,然后通过,RT-TouchdownPCR(RT-TDPCR)法扩增目的片段。所得目的片段酶切后与载体pSP72连接,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酶切图谱与预期的一致,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上公布的一致。结论ht-PA克隆成功,为对该基因进一步研究和人工修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溶蛋白酶激活剂 RT-PCR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对尿激酶原激活纤溶酶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党昕 杨晶鑫 +2 位作者 茹强 袁洪生 茹炳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反应体系中存在的纤维蛋白 (fibrin)对尿激酶 (UK)、scu PA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激活纤溶酶原 (plasminogen)的反应有不同的作用 :UK、t PA激活 plasminogen的反应可被反应体系中存在的fibrin所加强 ;fibrin对scu PA激活 pla... 反应体系中存在的纤维蛋白 (fibrin)对尿激酶 (UK)、scu PA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激活纤溶酶原 (plasminogen)的反应有不同的作用 :UK、t PA激活 plasminogen的反应可被反应体系中存在的fibrin所加强 ;fibrin对scu PA激活 plasminogen反应的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 ;但对小分子质量scu PA与单链抗体的嵌合分子激活 plasminogen的反应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为确定反应体系中存在的fibrin对scu PA的K区插入突变体 InB激活plasminogen反应的影响 ,测定了在反应体系中存在fibrin的情况下的InB激活 plasminogen反应的Kfibrinm 以及kfibrincat .Kfibrinm =4 2 μmol·L-1,远远大于无fibrin时的Km=0 379μmol·L-1,说明有fibrin存在时突变体InB与天然底物 plasminogen的亲和性降低了 .kfibrincat =0 10 7s-1,也远远大于无fibrin时kcat=0 0 16 5s-1,说明有fibrin存在时突变体InB对plasminogen的反应活性增强了 .原因可能是 :与fibrin结合的 plasminogen的构象发生了有利于被纤溶酶原激活剂水解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纤溶酶 单链尿激酶纤溶酶激活剂突变体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P-2基因转染后豚鼠形觉剥夺眼后极部巩膜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万鲁芹 刘桂香 +4 位作者 王玲 隋爱华 郭强强 李勇子 李瑞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6-650,共5页
背景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和酶参与眼球后极部巩膜主动的重塑过程,主要通过影响I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发挥作用。目的通过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经脉络膜上腔注入转染有TIMP-2基因的脂质体,观察基质金属蛋... 背景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和酶参与眼球后极部巩膜主动的重塑过程,主要通过影响I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发挥作用。目的通过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经脉络膜上腔注入转染有TIMP-2基因的脂质体,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对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F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半透明眼罩遮盖36只豚鼠的右眼14d建立FDM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分别于右眼脉络膜上腔注入5p,1TIMP-2脂质体质粒、空质粒和生理盐水,每组12只眼,左眼为自身对照。另12只豚鼠持续遮盖右眼为模型对照组。分别于脉络膜上腔注药后的2、7、14d过量麻醉处死豚鼠,获取眼球后极部巩膜组织,用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豚鼠眼巩膜组织中Col-Ⅰ和FNmRNA的表达。结果TIMP-2组豚鼠后极部巩膜Col-Ⅰ mRNA表达降低,FNmRNA表达升高,与自身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TIMP-2后,Col-I mRNA表达水平从第2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时有所回落;FNmRNA表达水平则呈相反变化。二者在第7天、第14天的表达与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01.ImRNA和FNmRNA表达水平在注射后第7天与第2天或第14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MP-2注入FDM豚鼠脉络膜上腔可上调Col-I mRNA表达,下调FNmRNA表达,早期可有减缓豚鼠FDM巩膜重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细胞外基质 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的药效学研究
5
作者 赵专友 刘厚孝 +5 位作者 张菁 陈于红 张巍 朱镇华 王石泉 刘建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7,共12页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1×106IU/kg、5×105IU/kg、2.5×105IU/kg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高、中、低剂量组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2.7%、55.6%...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1×106IU/kg、5×105IU/kg、2.5×105IU/kg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高、中、低剂量组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2.7%、55.6%、42.5%;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降解,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陶土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但抗凝血酶活性无显著改变.伤口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延长.以上指标与等剂量(5×105IU/kg)的德国BoehringerMannheimGmbH产品Retavase作用相似.离体家兔血小板凝集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K2tPA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纤溶酶激活剂 缺失变体 药效学 溶栓 纤维蛋白 血小板聚集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1、TIMP-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长青 胡国龄 +1 位作者 谭德明 张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224,共3页
为了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 - 1、TIMP - 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制备了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检测肝脏内MMP - 1、TIMP - 1的表达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运用相... 为了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 - 1、TIMP - 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制备了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检测肝脏内MMP - 1、TIMP - 1的表达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运用相关理论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肝纤维化发生时 ,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 ;MMP - 1的表达在肝纤维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 ,与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变化之间也未见有相关性 ;TIMP - 1的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时显著增高 ,与Ⅰ、Ⅲ型胶原的变化也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肝纤维化发生时MMP - 1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 ,而TIMP - 1的表达显著增高 ,且与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增高呈显著相关 ,提示TIMP - 1的表达增高在肝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基质金属蛋白酶-1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再超 叶希韵 +1 位作者 刘霞 翁宇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加入含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液(30、35、40mmol/L)培养48h(高糖1~3组),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试剂盒法测定细...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加入含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液(30、35、40mmol/L)培养48h(高糖1~3组),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质量-体积浓度;RT-PCR技术检测Ⅰ、Ⅲ型前胶原蛋白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2)mRNA的表达。以加入含25mmol/L葡萄糖培养液的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随着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明显受抑;培养液中羟脯氨酸的质量-体积浓度明显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内Ⅰ、Ⅲ型前胶原蛋白及TIMP-2 mRNA表达明显下调,MMP-2 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Ⅰ、Ⅲ型前胶原蛋白、TIMP-2和上调MMP-2的mRNA表达导致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成纤维细胞 高糖 RT-PCR 蛋白 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大鼠房室结Ⅰ、Ⅲ型胶原纤维组织结构及MMP-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友华 田振军 凌风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大强度疲劳训练对大鼠房室结(AVN)Ⅰ、Ⅲ型胶原纤维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有氧训练组和疲劳训练组3组。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分别建立大鼠...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大强度疲劳训练对大鼠房室结(AVN)Ⅰ、Ⅲ型胶原纤维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有氧训练组和疲劳训练组3组。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分别建立大鼠有氧训练和疲劳训练模型,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AVN区Ⅰ、Ⅲ型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AVN区MMP-1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氧训练组AVN组织结构正常,Ⅰ、Ⅲ型胶原纤维分布均匀且显著增多(P<0.05),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无明显变化;MMP-13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与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训练组比较,疲劳训练组AVN区Ⅰ型胶原纤维增生异常,区域减少和扭曲,且I型胶原纤维显著增多(P<0.05),Ⅲ型胶原纤维超微结构出现断裂,且Ⅲ型胶原纤维显著减少(P<0.05),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升高;MMP-13表达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训练组(P<0.05)。结论: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可使大鼠AVN区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形态结构和MMP-13的表达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氧训练可保护大鼠AVNⅠ、Ⅲ型胶原纤维结构正常,疲劳训练可造成AVN区Ⅰ、Ⅲ型胶原纤维发生病理改变,推测可能与疲劳训练诱导MMP-13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房室结 I 纤维 超微结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5
9
作者 许骥 华琦 +9 位作者 刘力松 万云高 李东宝 胥照平 姜燕 杨旭 李天德 胡大一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1例。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开始后2、24、48 h血浆纤溶酶原(PLG)、D 二聚体(D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并于溶栓开始后90 min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Pro UK和UK组溶栓后的血管开通率。结果 各用药组溶栓开始后2 h的PLG及PAI活性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D D和t PA活性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1);UK组溶栓开始后2 h Fib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Pro UK各剂量组Fib降低不明显;以上所有变化在溶栓开始后24 h基本恢复;溶栓开始后2 h Pro UK各剂量组的Fib明显高于UK组(P<0.01),其他时间点各用药组之间的所有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各用药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溶栓开始后2 h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组的PAI显著低于未开通组(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UK溶栓后对全身纤溶系统激活较明显,与UK比较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 心肌梗死患者 纤溶系统 组织纤溶酶激活物(t-PA) 急性 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 纤溶酶(PLG) 梗死相关血管 出血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 T-PA活性 D-二聚体 纤维蛋白 PAI活性 溶栓前 Fib 对比观察 不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和胶原蛋白合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理静 尹辉明 +3 位作者 贺兼斌 谢茂峰 王在岩 肖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胶原合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0、10、20、40、80、160)μmol/L大黄素处理MRC-5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根据细胞增殖实...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胶原合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0、10、20、40、80、160)μmol/L大黄素处理MRC-5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根据细胞增殖实验结果,以DMSO及(40、80)μmol/L大黄素分别培养MRC-5细胞48 h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1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ADAMTS-1)、1型胶原蛋白(Col1)、Col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分子的蛋白水平。结果 MRC-5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在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40、80)μmol/L大黄素处理组α-SMA、TGF-β1、Col1、Col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ADAMTS-1 mRNA与蛋白水平升高;与40μmol/L大黄素处理组比较,80μmol/L大黄素处理组α-SMA、TGF-β1、Col1、Col3 mRNA与蛋白表达进一步下调,ADAMTS-1 mRNA与蛋白表达进一步上调。结论大黄素可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并通过抑制TGF-β1/ADAMTS-1信号通路减少Col1、Col3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肺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ADAMTS-1) 1蛋白(Col1) 3蛋白(Co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对肺纤维化大鼠MMP-1、TIMP-1及Ⅰ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舒婷 郑洁 +3 位作者 胡国信 陆明 文蕾 陈国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3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对博莱霉素A5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纤维化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表达,RT-PCR法检测MMP-1及TI...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对博莱霉素A5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纤维化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表达,RT-PCR法检测MMP-1及TIMP-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MMP-1表达显著降低,TIMP-1及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升高;各剂量给药组肺纤维化、胶原表达的程度以及TIMP-1和Ⅰ型胶原表达均降低,而MMP-1表达均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HCPT能减轻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MMP-1表达、降低TIMP-1及Ⅰ型胶原表达来调控细胞外基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羟基喜树碱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质金属蛋白酶2、9调控细胞外基质稳态的离心训练干预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爱珊 张学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4-1011,1025,共9页
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性特征,但其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来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胶原纤维沉积导致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症状发生,原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表达失调有关。鉴于骨骼肌是胰... 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性特征,但其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来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胶原纤维沉积导致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症状发生,原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表达失调有关。鉴于骨骼肌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点,能最大程度吸收和利用脂肪、葡萄糖转运供能,普遍认为运动是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较好干预措施之一。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小血管和大血管疾病并发症,进行剧烈运动时很容易出现心血管负荷过载的风险。因此,在具备调控骨骼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表达量,改善骨骼肌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探讨既可以提高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又不诱发心血管负荷过载风险的运动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探讨离心训练干预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及其运动风险预防优势。结果表明,离心训练能有效增加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脂肪和葡萄糖代谢量,可能与离心训练通过调控MMP-2、9表达进而改善骨骼肌细胞外基质微环境有关,且由于离心训练时募集的运动单位较少,可以降低运动造成的心血管负荷过载的风险。离心训练干预对2型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具有独特的降低运动风险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训练 2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细胞外基质胶纤维沉积 基质金属蛋白酶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田瑶 吴浩宇 +3 位作者 李然 程漠鑫 王晓丹 陈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性检验样本含量估计,每组达到35例患儿即停止纳入,共纳入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4~14岁(27例),15~18岁(43例)。均在标准抗结核药品方案(2H-R-Z-E/10H-R-Z)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置管胸腔积液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置管胸腔积液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需进行手术情况,以及胸腔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的变化水平。结果治疗12周时,观察组胸膜肥厚,粘连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8.6%(10/35),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9%(22/35)、31.4%(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5.714,P=0.004、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1(14,32)d,置管引流时间[M(Q1,Q3)]为20(13,30)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M(Q1,Q3)]为19(12,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8,39)d,29(16,36)d,28(14,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75、2.382、2.164,P=0.013、0.017、0.030)。观察组需进行手术者占比为2.9%(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t-PA/PAI-1的比值[M(Q1,Q3)]为0.43(0.38,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33,P=0.000);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PcⅢ浓度(35.09±6.26)μg/L低于对照组(51.73±1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8,P=0.000)。结论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增高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cⅢ浓度,有助于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和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 胸膜 组织粘连 预防和防护用药 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A与尿激酶溶栓后对MMP-9及脑出血性转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杰 李光勤 蒋国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type plasiminogen,rt-PA)与尿激酶溶栓后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和脑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自体血栓塞大脑中动脉模型,缺...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type plasiminogen,rt-PA)与尿激酶溶栓后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和脑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自体血栓塞大脑中动脉模型,缺血6h后静脉应用rt-PA及尿激酶,24h后处死,脑组织中MMP-9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脑出血量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结果:脑缺血后MMP-9表达增加,rt-PA与尿激酶溶栓后MMP-9表达均进一步增加。脑缺血对照组、rt-PA溶栓组及UK溶栓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58±0.010、0.225±0.0341、0.228±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两组脑出血发生率及脑出血量均较缺血对照组增加,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rt-PA与尿激酶溶栓后均可上调MMP-9表达并与出血性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溶酶激活剂 尿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溶栓治疗 出血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冲剂调控基因与蛋白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新志 董飞侠 +4 位作者 钱玲 吴锋 黄迪 高建东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从MMP-9调节COL4α3基因及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角度,研究抗纤灵冲剂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成功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另24只大... 目的从MMP-9调节COL4α3基因及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角度,研究抗纤灵冲剂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成功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另24只大鼠,制备假手术模型。药物干预后处死,留取左侧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Ⅳ型胶原(Col-Ⅳ)蛋白在肾间质的阳性表达;采用PCR Array法,检测肾组织COL4α3基因的表达。结果UUO假手术组大鼠MMP-9表达极微;在模型组大鼠其阳性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灵组4个时间点MMP-9的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加;氯沙坦组各时间点MMP-9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14d、28d时MMP-9阳性表达抗纤灵组显著高于氯沙坦组。各时间点模型组COL4α3基因水平分别较假手术组上调10.37倍、10.27倍及14.34倍。各时间点抗纤灵组COL4α3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较模型组下调1.5倍、1.52倍和1.48倍。假手术组大鼠Col-Ⅳ只有极少量表达;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及肾间质表达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抗纤灵组及氯沙坦组各时间点阳性表达均显著减少;与氯沙坦组比较,7 d,14 d,28 d时间点Col-Ⅳ蛋白阳性表达,抗纤灵组均显著减低;21d阳性表达也明显低于氯沙坦组。结论抗纤灵冲剂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是通过MMP-9下调COL4α3基因及Col-Ⅳ蛋白在肾间质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灵冲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OL4α3基因 定制基因芯片 肾间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黏连蛋白碎片增加整合素α_5β_1在髓核细胞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茂盛 朱悦 高静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8-840,844,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黏连蛋白碎片对整合素α5和β1亚基在兔间盘髓核细胞上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兔间盘髓核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纤维黏连蛋白碎片,通过免疫印迹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整合素α5... 目的探讨纤维黏连蛋白碎片对整合素α5和β1亚基在兔间盘髓核细胞上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兔间盘髓核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纤维黏连蛋白碎片,通过免疫印迹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整合素α5和β1亚基的表达情况,同时比较Ⅱ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13(MMP9,13)的表达。结果加入纤维黏连蛋白碎片后,髓核细胞的整合素α5和β1亚基表达明显增加,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下降,MMP9和MMP13的表达增加。结论纤维黏连蛋白碎片可以诱导髓核细胞退变,同时可以增加整合素α5和β1亚基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纤维黏连蛋白碎片 整合素 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与非胶原吞噬亚群分离及差异基因的筛选
17
作者 李江 苏征 +4 位作者 翦新春 穆枞 赵庭庭 马玉林 方厂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5-611,共7页
目的:探讨建立新的分离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亚群(CPSF)和成纤维细胞非胶原吞噬亚群(n CPSF)的方法,并筛选两者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根据CPSF和n CPSF吞噬功能的差异,联合应用胶原包被的异硫氰酸荧光乳胶微球(COL-FITC-LB)吞噬技术和流... 目的:探讨建立新的分离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亚群(CPSF)和成纤维细胞非胶原吞噬亚群(n CPSF)的方法,并筛选两者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根据CPSF和n CPSF吞噬功能的差异,联合应用胶原包被的异硫氰酸荧光乳胶微球(COL-FITC-LB)吞噬技术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分离二者,并通过生物芯片技术和real-time PCR筛选、验证两者差异表达基因,寻找CPSF和n CPSF具有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结果:成功分离CPSF和n CPSF,并对其基因差异性分析,得到1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n CPSF比较,CPSF中有12个基因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对其中与胶原吞噬功能可能相关的3个基因进行验证,即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相关蛋白(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u PARAP)、细胞色素b-245,β多肽(cytochrome b-245,beta polypeptide,CYBB)和同源物1(Hook homolog 1,HOOK1),CPSF中u PARAP表达量为n CPSF的2 788倍;CPSF中CYBB表达量为n CPSF的0.85倍;CPSF中HOOK1表达量为n CPSF的1.9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分离CPSF和n CPSF的新方法。CPSF和n CPSF最主要的差异表达基因是u PARA P,对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是治疗胶原代谢疾病新的候选靶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异硫氰酸荧光乳胶微球 基因芯片技术 尿激酶纤溶酶激活剂受体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与肝脏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潘爱萍 林英辉 +1 位作者 潘元平 以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5-1936,1938,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型胶原(CⅠ)、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物(TIMP-1)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病患者肝...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型胶原(CⅠ)、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物(TIMP-1)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并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对比,同时与正常人血清指标进行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8项指标对于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纤维化患者HA、CⅠ、PⅢP、CⅣ、LN、MMP-2、TIMP-1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FN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的分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HA、CⅠ、PⅢP、CⅣ、LN、MMP-2、TIMP-1与肝纤维分期显著正相关(r=0.247~0.643,P<0.05或0.01);与炎症分级显著正相关(r=0.239~0.611,P<0.05或0.01)。仅FN与肝脏病理分期、分级显著负相关(r=-0.255,-0.261;P<0.05)。血清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分析,HA、PⅢP、TIMP-1、CⅣ、MMP-2、CⅠ、LN、FN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68、0.764、0.741、0.712、0.672、0.647、0.535和0.484。HA、PⅢP、TIMP-1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灵敏度为91.58%,特异度为93.41%。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HA、PⅢP、TIMP-1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透明质酸 前胶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战 农晓琳 +2 位作者 李佳荃 朴智 唐黎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7-951,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0、75、150、300、600μmol·L-1ART干预24 h,MTT法检测青蒿琥酯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0、75、150、300、600μmol·L-1ART干预24 h,MTT法检测青蒿琥酯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Ⅰ型前胶原α2链(proCOL1A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TGF及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结果各测试浓度ART均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对照组相比,CTGF和proCOL1A2mRNA表达降低,而MMP1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CTGF及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ART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下调其CTGF及Ⅰ型胶原表达,同时上调MMP1的表达;通过抑制CTGF,并促进MMP1表达而减少胶原沉积可能是ART抑制增生性瘢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纤维细胞 青蒿琥酯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 COLLA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及有效组分对大鼠增生血管内膜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伟 吴露 +3 位作者 陈北阳 张国民 唐映红 邓常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对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增生内膜中细胞外基质(ECM)及其调节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揭示该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对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增生内膜中细胞外基质(ECM)及其调节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揭示该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物碱治疗组、苷治疗组、补阳还五汤原方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以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后第2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14d,未次给药后第2d(术后第16d)取胸主动脉损伤段,以免疫组化法测定增生内膜中Ⅰ型胶原(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和MMP-9、TIMP-1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Col-Ⅰ表达增强(P<0.01);补阳还五汤原方治疗组、生物碱治疗组、苷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ol-Ⅰ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FN表达增强(P<0.01);生物碱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FN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各组LN表达强度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P>0.05)。(2)模型组TIMP-1表达增强(P<0.05);生物碱治疗可使TIMP-1表达降低(P<0.05);而原方、苷和阿托伐他汀对TIMP-1表达的增强无显著影响(P>0.05)。模型组MMP-9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生物碱治疗组、苷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MP-9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补阳还五汤原方治疗组MMP-9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2种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可抑制增生内膜中Col-Ⅰ的表达,生物碱还可抑制FN的表达。生物碱和苷可增强MMP-9的表达,生物碱还可抑制TIMP-1的表达。提示补阳还五汤及其2种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可能通过抑制增生内膜中ECM的合成,促进ECM成分的清除和降解以对抗血管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再狭窄 补阳还五汤 细胞外基质 纤维蛋白 层黏连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