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磁珠法检测并提取尿液游离甲基化DNA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宁 张佳林 +3 位作者 周翔宇 张城硕 于瑞 赵博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7-900,共4页
目的依据血浆中存在游离DNA的理论,采用磁珠作为固相吸附载体并使用特定设计的试剂体系及提取流程,建立一种简便、高效提取尿液样本中游离甲基化DNA的方法,评价其作为用于尿液样本的甲基化基因检测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磁珠法提取40... 目的依据血浆中存在游离DNA的理论,采用磁珠作为固相吸附载体并使用特定设计的试剂体系及提取流程,建立一种简便、高效提取尿液样本中游离甲基化DNA的方法,评价其作为用于尿液样本的甲基化基因检测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磁珠法提取40例成人尿液中游离甲基化DNA,进行甲基化修饰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结果结果显示,提取50 m L尿液可得61~200 ng/μL的甲基化DNA,OD260/280为1.8±0.05。使用甲基化阳性对照DNA引物进行PCR及电泳后可见目的条带,说明其纯度可以满足后续甲基化基因检测和PCR等操作要求。结论尿液中确实存在游离甲基化DNA,同时磁珠法提取尿液游离DNA提取过程简单,且提取纯度高,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珠 甲基 尿液游离甲基化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基因甲基化联合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侯娟娟 牛亚倩 +4 位作者 张丹 郑建龙 章国平 田俊强 王振运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液基因Twist1、Onecut2、VIM甲基化与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C677T/A1298C)、MTRR(A66G)多态性在膀胱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庆阳市人民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的...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液基因Twist1、Onecut2、VIM甲基化与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C677T/A1298C)、MTRR(A66G)多态性在膀胱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庆阳市人民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的原发性膀胱癌患者134例(膀胱癌组),同期收治膀胱镜检查无异常、常见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30例(对照组)。利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尿液脱落细胞Twist1、Onecut2、VIM基因甲基化,PCR-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免疫学指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尿、膀胱刺激征、Twist1、Onecut2和VIM基因甲基化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Onecut2和VIM基因甲基化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1、0.675、0.674、0.77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20%和71.00%、56.10%和79.00%、48.80%和86.00%、80.50%和69.00%。血尿、膀胱刺激征的AUC为0.661、0.65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0%和72.00%、41.50%和89.00%;联合所有指标的AUC最大(0.858),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 C677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膀胱癌组中分别为21.64%、41.79%、36.56%和57.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等位基因频率在Twist1基因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MTRR A66G膀胱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因甲基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Twist1、Onecut2、VIM基因甲基化呈高表达,结合血尿、膀胱刺激征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MTHFR(C677T)T等位基因与Twist1基因甲基化存在相关性,可能是膀胱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基因甲基 尿脱落细胞 叶酸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蛋白激酶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刘伟峰 戴政 +5 位作者 周毅彬 封凯文 魏恺 孙古乐 阳东荣 朱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 探讨尿液蛋白激酶(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0例疑似PCa患者的尿液,提取DNA后,通过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法检测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cg05163709、cg08045599及cg05618150甲基... 目的 探讨尿液蛋白激酶(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0例疑似PCa患者的尿液,提取DNA后,通过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法检测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cg05163709、cg08045599及cg05618150甲基化水平,同时将患者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和PCa组,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以及两组患者尿液中的PRKY基因启动子位点甲基化状态。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在PCa中的诊断价值,并联合临床指标进行联合诊断。结果 PCa患者尿液标本中cg05163709和cg05618150甲基化率明显高于BPH患者,其中cg05163709甲基化诊断PCa的AUC为0.762,敏感度为86.70%。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等临床指标相比,PRKY甲基化在PCa早期筛查中表现更好。cg05618150甲基化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联合诊断的AUC为0.787,敏感度为86.70%;cg05163709甲基化与PSAD联合诊断PCa的AUC为0.855,特异度为95.00%。结论 尿液PRKY基因启动子cg05163709和cg05618150位点甲基化在诊断PCa上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望成为PCa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尿蛋白激酶Y 早期诊断 甲基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瞬时甲基化气液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游离脂肪酸
4
作者 莫谷强 张晓敏 +1 位作者 鲁佑瑜 秦震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用瞬时甲基化气液色谱法(GLC)分离和测定脑组织中存在游离脂肪酸(FFA,包括棕榈酸C16:0、油酸C18:1、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廿二碳六烯酸C22:6)。最低检测限为0.028~0.045nm... 用瞬时甲基化气液色谱法(GLC)分离和测定脑组织中存在游离脂肪酸(FFA,包括棕榈酸C16:0、油酸C18:1、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廿二碳六烯酸C22:6)。最低检测限为0.028~0.045nmol,用十五烷酸C15:0作内标,测得5种标准脂肪酸的线性范围为0.11~1.74nmol,相关系数r=0.9992~0.9999,方法回收率为95.36%~98.77%,天内精密度RSD<5.60%;天间精密度RSD<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色谱法 游离脂肪酸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灌洗液抑癌基因过甲基化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段鸿飞 傅瑜 +6 位作者 李琦 赖百塘 汪慧 岳文涛 张洪涛 王小珏 马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液抑癌基因过甲基化对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收治怀疑肺癌患者78例,包括肺癌51例和良性病变患者27例,从支气管灌洗液上清和细胞提取DNA,对上清游离DNA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NMSP完成... 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液抑癌基因过甲基化对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收治怀疑肺癌患者78例,包括肺癌51例和良性病变患者27例,从支气管灌洗液上清和细胞提取DNA,对上清游离DNA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NMSP完成对支气管灌洗液上清和细胞的过甲基化分析,所选择的靶基因包括p16,MGMT以及RASSF1A基因。将NMSP结果与临床诊断比较,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中心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和肺部良性病变支气管灌洗液上清游离DN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支气管灌洗液细胞抑癌基因过甲基化诊断中心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和81.5%,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2%和81.5%。支气管灌洗液上清和细胞抑癌基因过甲基化诊断中心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8.9%和70.4%,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5.0%和70.4%。结论支气管灌洗液抑癌基因的过甲基化可为肺癌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肺泡灌洗 O(6)-甲基乌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肿瘤抑制蛋白质类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肿瘤无创性分子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朝晖(综述) 杜祥(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DNA甲基化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显示DNA甲基化是一类潜力很大的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的DNA甲基化标志物可从肿瘤患者血清/血浆、尿液、粪便和支气... 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DNA甲基化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显示DNA甲基化是一类潜力很大的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的DNA甲基化标志物可从肿瘤患者血清/血浆、尿液、粪便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为进行肿瘤无创性诊断DNA甲基化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DNA甲基化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表观遗传学 循环dna 诊断 粪便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族低枸橼酸尿症与VD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关系
7
作者 林晓伟 罗钰辉 +3 位作者 李静玲 张白羽 柯坤彬 李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云南白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15例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 shot)rs2228570(FokⅠ)基因型为双显性表达(FF型)的云南白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为实验...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云南白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15例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 shot)rs2228570(FokⅠ)基因型为双显性表达(FF型)的云南白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为实验组,15例尿枸橼酸含量正常的云南白族体检者为对照组。先取两组人员的血液标本,经过亚硫酸盐处理后,通过PCR扩增、T7 DNA聚合酶的体外转录过程得到各RNA产物,经碱基特异性酶切处理后得到对应RNA小片段,最后通过EpiTYPER程序得出每个检测位点的甲基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1.261%(0.827%,1.930%)]比较,实验组的VDRⅠ片段甲基化水平[4.136%(1.655%,5.152%)]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VDRⅠ片段上33个CpG位点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pG-5(F=8.831,P=0.008)和CpG-8(F=16.155,P=0.001)两个位点上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D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与云南白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发生存在关联性。VDR基因SNP位点FokⅠ为FF型的白族患者VDR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较正常白族人群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启动子 dna甲基 特发性低枸橼酸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滴数字PCR进行CpG岛甲基化表型结直肠癌分子分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永刚 颜宏利 +2 位作者 田兆峰 吴康 郝立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471,共7页
目的:利用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进行CpG岛甲基化表型(CpG island methylation phenotype,CIMP)结直肠癌分型,并探讨以血浆游离DNA进行CIMP分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8到2012年在长海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21... 目的:利用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进行CpG岛甲基化表型(CpG island methylation phenotype,CIMP)结直肠癌分型,并探讨以血浆游离DNA进行CIMP分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8到2012年在长海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216例,抽提肿瘤组织DNA和血浆游离DNA,重亚硫酸盐处理后,利用DD-PCR进行CIMP分型。CIMP分型选用CACNA1G、IGF2、NEUROG1、RUNX3、SOCS1五个基因的甲基化位点,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P53突变情况,以巢式PCR测序方法检测K-RAS和BRAF突变。结果:216例肿瘤中17例(7.9%)存在BRAF突变,96例(44.4%)存在K-RAS突变和112例(51.9%)P53-IHC(+)。31.5%(68/216)的结直肠癌为CIMP(+)(5个基因位点中高甲基化位点数目≥3),82.3%(14/17)的BRAF突变属于CIMP(+),而只有9.4%(9/96)的K-RAS突变和7.1%(8/112)的P53突变属于CIMP(+)。除了K-RAS,BRAF和P53突变外,同CIMP(-)结直肠癌相比,CIMP(+)肿瘤还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更易发生在结直肠的近端位置,黏液性癌比例偏高,分化程度较高,CIMP(+)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CIMP(-)患者。利用血浆游离DNA进行分型和利用肿瘤组织进行分型的一致性为93.4%、灵敏度为87.2%、特异性为100%。结论:CIMP(+)结直肠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且预后较差;在缺乏肿瘤组织的情况下,利用DD-PCR对血浆游离DNA进行CIMP分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数字PCR CpG岛甲基表型 结直肠癌 血浆游离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浆中高甲基化SIM2基因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石丽叶 邬晋芳 +3 位作者 张欣 石美叶 陈丽娟 韩瑞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0-85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甲基化SIM2基因来分析游离胎儿DNA在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浆中含量的变化。方法:共收集114例外周血浆样本(包括健康未妊娠女性志愿者10例,产后48小时健康女性10例,正常妊娠孕妇57例,子痫前期孕妇37例),利用... 目的:通过检测高甲基化SIM2基因来分析游离胎儿DNA在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浆中含量的变化。方法:共收集114例外周血浆样本(包括健康未妊娠女性志愿者10例,产后48小时健康女性10例,正常妊娠孕妇57例,子痫前期孕妇37例),利用HpaⅡ、MspⅠ分别对提取的血浆DNA进行甲基化酶切反应后再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相对定量法检测高甲基化SIM2基因的含量。结果:①10例健康未妊娠女性志愿者及产后48小时健康女性外周血浆中均未检测出高甲基化SIM2基因;②57例正常妊娠孕妇中有43例检测出高甲基化SIM2基因,在不同妊娠阶段高甲基化SIM2基因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甲基化SIM2基因的含量在中期妊娠是早期妊娠的2.33倍,晚期妊娠是早期妊娠的5.28倍;③37例子痫前期孕妇中有36例检出高甲基化SIM2基因,高甲基化SIM2基因的含量在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是正常晚期妊娠的3.05倍,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是正常晚期妊娠的6.32倍。结论:高甲基化SIM2基因是可靠的胎儿特异性标记,在孕妇外周血浆中高甲基化SIM2基因的含量随妊娠进展而增加,与孕周有关。高甲基化SIM2基因在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反应子痫前期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SIM2基因 孕妇外周血浆 胎儿游离dna 无创伤性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瘤模型小鼠髓外浸润过程中血清Wnt5A和LINE-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一涵 王奕丹 +4 位作者 惠赫童 范馨元 王添琦 夏薇 刘丽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4-290,共7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移植瘤小鼠模型,研究ALL髓外浸润过程中血清游离DNA (cfDNA)特异基因甲基化的变化,为ALL髓外浸润监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5 d组和实验3...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移植瘤小鼠模型,研究ALL髓外浸润过程中血清游离DNA (cfDNA)特异基因甲基化的变化,为ALL髓外浸润监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5 d组和实验30 d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构建GFP标记ALL移植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情况。分别在建模后第15和30天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双加氧酶2 (TET2)、DNA甲基转移酶3α (DNMT3a)、DNA甲基转移酶3β (DNMT3b)、Wnt家族成员5A (Wnt5A)及逆转座子长散布核元件-1 (LINE-1) mRNA表达水平,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检测各组血清中Wnt5A和LINE-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实验15 d组和实验30 d组小鼠脾脏组织中均可见明显绿色荧光,且实验30 d组较实验15 d组荧光强度增强;实验30 d组小鼠脾脏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脾肿大较为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5 d组和实验30 d组小鼠外周血细胞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且实验30 d组小鼠外周细胞血荧光强度较实验15 d组增强(P<0.05)。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5 d组和实验30 d组小鼠血清中Wnt5A和TET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LINE-1、DNMT3a和DNMT3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SP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5 d组和实验30 d组小鼠血清LINE-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浸润过程中逐步呈现低甲基化;抑癌基因Wnt5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LL移植瘤小鼠模型于建模早期即出现髓外浸润,血清cfDNA中Wnt5A和LINE-1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直接影响其异常表达。cfDNA特异位点甲基化水平检测可为ALL早期诊断与治疗监测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髓外浸润 循环游离dna 甲基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鑫 程润强 +2 位作者 张娣 耿昌盛 李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5-185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的影响,实验采集了阳澄湖地区池塘养殖模式和盘锦地区稻田养殖模式的中华绒螯蟹(分别简称池塘蟹和稻田蟹),比较其组织系数、总可食率、游离氨基酸组成、类胡萝卜素含量、抗氧化...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的影响,实验采集了阳澄湖地区池塘养殖模式和盘锦地区稻田养殖模式的中华绒螯蟹(分别简称池塘蟹和稻田蟹),比较其组织系数、总可食率、游离氨基酸组成、类胡萝卜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稻田蟹性腺指数(GSI)、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均高于池塘蟹,其中MY和TEY差异极显著(**P<0.01);池塘蟹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更高,而稻田蟹的总氨基酸含量更高;类胡萝卜素在池塘蟹肝胰腺和卵巢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稻田蟹,并且在雌蟹各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两种养殖模式下,雄蟹肝胰腺和雌蟹肌肉中的丙二醛(MDA;**P<0.01)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0.05)活性有显著差异,而各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两种养殖模式下,河蟹不同组织的DNA甲基化呈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的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的总可食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品质。而DNA甲基化水平的显著差异,预示着不同的养殖模式可能通过DNA甲基化的变化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风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 类胡萝卜素 抗氧 dna甲基 中华绒螯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非侵入性癌症检测
12
作者 孙浩峻 吴飞 张开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9-145,共7页
在癌症检测领域,细胞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引发一场重大变革,为非侵入性癌症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测序数据做出可靠且精确的预测至关重要,但是测序成本高昂。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 在癌症检测领域,细胞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引发一场重大变革,为非侵入性癌症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测序数据做出可靠且精确的预测至关重要,但是测序成本高昂。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定义差异甲基化区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得满足深度学习数据量的要求,并整合全基因组双硫酸盐测序数据中的DNA序列和甲基化信息,以实现对髓母细胞瘤患者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诊断过程的准确性,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达到99.73%,展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癌症检测 流动注意力机制 细胞游离dna 高通量测序技术 深度学习 差异甲基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