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能分析和火用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传明
魏名山
史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回收柴油机尾气余热,从而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对不同蒸发压力下的朗肯循环热效率和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余热回收系统的火用效率以及系统各组件的火用损失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回收柴油机尾气余热,从而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对不同蒸发压力下的朗肯循环热效率和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余热回收系统的火用效率以及系统各组件的火用损失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压力越高则朗肯循环效率越高,工质和尾气之间传热的不可逆损失和蒸发器出口较高的尾气温度使得蒸发器的火用损失率最大,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发动机尾气余热,系统输出净功最高可达18.7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柴油机
尾气余热回收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应用效益评定方法
2
作者
夏云铧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3-48,共6页
通过对影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投资应用效益的相关因子权重组成的分析,进而提出用总投资增益指标K全面评定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应用效益。
关键词
余热
利用
效益
尾气余热回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瞬态回收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麟麟
胡迎香
+1 位作者
汪若尘
罗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2,共8页
为了预测温差发电(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EG)系统的动态特性,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用于求解温差发电系统温度场分布的瞬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和用于研究温差发电模块瞬态响应特性的...
为了预测温差发电(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EG)系统的动态特性,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用于求解温差发电系统温度场分布的瞬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和用于研究温差发电模块瞬态响应特性的分析模型,提出了混合瞬态CFD-分析模型,并经过瞬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由于热惯性的影响,TEG系统的转化效率会出现一个瞬时的较高值;相较于尾气温度和质量流量的瞬态波动,热电半导体的热端温度和冷端温度会存在时滞;在美国环保局的高速公路燃油经济性测试(highway fuel economy test, HWFET)模式循环工况下,瞬态模型求解得到整个温差发电系统的平均输出功率、平均转化效率分别为35.63 W和3.40%,瞬态模型的输出电压平均误差为6.41%;该模型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及较短的计算时间预测温差发电系统在瞬态热源激励下的瞬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发电系统
尾气余热回收
混合瞬态CFD-分析模型
瞬态响应特性
热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能分析和火用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传明
魏名山
史磊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601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01101110008)
文摘
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回收柴油机尾气余热,从而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对不同蒸发压力下的朗肯循环热效率和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余热回收系统的火用效率以及系统各组件的火用损失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压力越高则朗肯循环效率越高,工质和尾气之间传热的不可逆损失和蒸发器出口较高的尾气温度使得蒸发器的火用损失率最大,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发动机尾气余热,系统输出净功最高可达18.7 kW。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柴油机
尾气余热回收
火用分析
Keywords
organic Rankine cycle
diesel engine
exhaust energy recovery
exergy analysis
分类号
TK42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应用效益评定方法
2
作者
夏云铧
机构
江苏理工大学动力系
出处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3-48,共6页
文摘
通过对影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投资应用效益的相关因子权重组成的分析,进而提出用总投资增益指标K全面评定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应用效益。
关键词
余热
利用
效益
尾气余热回收
节能
Keywords
residual-heat utilization
benefit
analysis/tail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unit:estimation
分类号
TK1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瞬态回收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麟麟
胡迎香
汪若尘
罗丁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7100)。
文摘
为了预测温差发电(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EG)系统的动态特性,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用于求解温差发电系统温度场分布的瞬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和用于研究温差发电模块瞬态响应特性的分析模型,提出了混合瞬态CFD-分析模型,并经过瞬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由于热惯性的影响,TEG系统的转化效率会出现一个瞬时的较高值;相较于尾气温度和质量流量的瞬态波动,热电半导体的热端温度和冷端温度会存在时滞;在美国环保局的高速公路燃油经济性测试(highway fuel economy test, HWFET)模式循环工况下,瞬态模型求解得到整个温差发电系统的平均输出功率、平均转化效率分别为35.63 W和3.40%,瞬态模型的输出电压平均误差为6.41%;该模型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及较短的计算时间预测温差发电系统在瞬态热源激励下的瞬态响应特性.
关键词
温差发电系统
尾气余热回收
混合瞬态CFD-分析模型
瞬态响应特性
热惯性
Keywords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system
exhaust waste heat recovery
hybrid transient CFD-analysis model
transie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thermal inertia
分类号
U46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K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能分析和火用分析
张传明
魏名山
史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应用效益评定方法
夏云铧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瞬态回收性能分析
吴麟麟
胡迎香
汪若尘
罗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