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方法的C/SiC复合材料碳纤维束的就位模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郝红武
张伟
+1 位作者
吕毅
赵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214,共6页
基于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方法(finite element computational micromechanics,FECM),通过对C/Si C复合材料的C纤维束截面的实测,建立了六边形排列的代表特征体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具有环向裂...
基于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方法(finite element computational micromechanics,FECM),通过对C/Si C复合材料的C纤维束截面的实测,建立了六边形排列的代表特征体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具有环向裂纹以及平行裂纹的两种C纤维束RVE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C纤维束的就位模量的决定因素包括初始的基体裂纹以及C纤维的就位性能。通过引入裂纹影响的折减系数,以及C纤维就位性能的折减系数,得到了C纤维束的5个就位模量,其中轴向就位模量与试验值十分接近,而其余4个就位模量还有待试验值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碳纤维束
就位模量
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D-C/SiC高温弹性模量的预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歌
张程煜
+2 位作者
乔生儒
韩栋
李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平纹碳布(正交纤维)经过叠层得到二维纤维预制体,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沉积热解碳界面和SiC基体,得到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2D-C/SiC)。将纤维与热解碳层进行一体化考虑,把基体与孔隙进行一体化考虑,分别计算纤维的就...
平纹碳布(正交纤维)经过叠层得到二维纤维预制体,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沉积热解碳界面和SiC基体,得到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2D-C/SiC)。将纤维与热解碳层进行一体化考虑,把基体与孔隙进行一体化考虑,分别计算纤维的就位模量和基体的有效模量;考虑基体和纤维的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在混合定则的基础上,将横向纤维当作孔隙、将横向纤维当作基体和1/2混合定则对2D-C/SiC进行三种简化,预测2D-C/SiC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利用1/2混合定则预测的2D-C/SiC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与试验值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2D-C
SIC复合材料
就位模量
有效
模量
1
2混合定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方法的C/SiC复合材料碳纤维束的就位模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郝红武
张伟
吕毅
赵慧
机构
西安航空学院飞行器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特种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214,共6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Q1043)
西安航空学院校级科研基金(2016KY1101)资助
文摘
基于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方法(finite element computational micromechanics,FECM),通过对C/Si C复合材料的C纤维束截面的实测,建立了六边形排列的代表特征体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具有环向裂纹以及平行裂纹的两种C纤维束RVE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C纤维束的就位模量的决定因素包括初始的基体裂纹以及C纤维的就位性能。通过引入裂纹影响的折减系数,以及C纤维就位性能的折减系数,得到了C纤维束的5个就位模量,其中轴向就位模量与试验值十分接近,而其余4个就位模量还有待试验值的检验。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碳纤维束
就位模量
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
Keywords
C/SiC composites
carbon fiber bundle
in-situ modulus
FECM
分类号
V257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D-C/SiC高温弹性模量的预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歌
张程煜
乔生儒
韩栋
李玫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2089
51172183)
+2 种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8040)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46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699007)资助~~
文摘
平纹碳布(正交纤维)经过叠层得到二维纤维预制体,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沉积热解碳界面和SiC基体,得到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2D-C/SiC)。将纤维与热解碳层进行一体化考虑,把基体与孔隙进行一体化考虑,分别计算纤维的就位模量和基体的有效模量;考虑基体和纤维的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在混合定则的基础上,将横向纤维当作孔隙、将横向纤维当作基体和1/2混合定则对2D-C/SiC进行三种简化,预测2D-C/SiC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利用1/2混合定则预测的2D-C/SiC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与试验值最接近。
关键词
温度2D-C
SIC复合材料
就位模量
有效
模量
1
2混合定则
Keywords
Temperature
2D-C/SiC composite
ln-situ modulus
Effective modulus
1/2 rule of mixtur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B30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方法的C/SiC复合材料碳纤维束的就位模量
郝红武
张伟
吕毅
赵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D-C/SiC高温弹性模量的预测
张歌
张程煜
乔生儒
韩栋
李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