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胱硫醚γ-合酶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丁兆建 杜泽旭 +4 位作者 段霜 梁栋樑 欧阳晗 李立姐 林惠娇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7-815,共9页
[目的]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野生型菌株及其胱硫醚γ-合酶基因(FoMETB)敲除突变体(ΔFoMETB)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氨基酸合成通路中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为深入探究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和香蕉枯萎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野生型菌株及其胱硫醚γ-合酶基因(FoMETB)敲除突变体(ΔFoMETB)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氨基酸合成通路中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为深入探究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和香蕉枯萎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野生型菌株和ΔFoMETB菌株在PD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8 h后的菌丝进行转录组测序,对筛选出的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in silico技术分析氨基酸合成通路中富集的DEGs的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野生型菌株和ΔFoMETB菌株的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出10140个基因,其中在野生型菌株中特异表达的基因有923个、在ΔFoMETB菌株中特异表达的基因有706个、在野生型菌株和ΔFoMETB菌株均表达的基因有8511个;相较野生型菌株,ΔFoMETB菌株共有3077个DEGs,包括1598个上调和1479个下调的DEGs。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465个DEGs注释在529个GO功能条目,显著富集的前4个GO功能条目为属于分子功能的辅酶结合和属于生物学过程的有机酸代谢过程、含氧酸代谢过程和羧酸代谢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数量富集最多的前20个通路中有8个通路与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相关。对氨基酸合成通路中的51个DEGs进行in silico分析发现,其中有22个DEGs已在不同种类真菌中被鉴定,其参与调控真菌的致病性、生长发育、氮源利用、氨基酸合成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0个DEGs的表达情况,其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FoMETB基因通过调控氨基酸合成通路中的关键DEGs来影响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的生理特性和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甲硫氨酸合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pd1基因敲除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飞燕 郭立佳 +3 位作者 杨腊英 汪军 王国芬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2-1468,共7页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pd1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该基因敲除突变体并对其表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fpd1基因敲除突变体生长减慢,产孢量显著降低,对巴西蕉的致病性明显减弱;fpd1基因可能在尖孢镰...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pd1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该基因敲除突变体并对其表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fpd1基因敲除突变体生长减慢,产孢量显著降低,对巴西蕉的致病性明显减弱;fpd1基因可能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的产孢、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pd1基因的功能和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fpd1基因 敲除 致病性 产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 被引量:8
3
作者 谢德啸 羊玉花 +5 位作者 周端咏 郭立佳 彭军 黄小娟 齐兴柱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5-689,共5页
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成功地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转入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B2菌株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连续转接6代的转化子,结果都可以观察到很强的红色荧光,表明DsRed基因在转化的B2菌株中能稳定遗传... 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成功地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转入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B2菌株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连续转接6代的转化子,结果都可以观察到很强的红色荧光,表明DsRed基因在转化的B2菌株中能稳定遗传。通过PCR验证,也表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已经转入到尖孢镰刀菌中。对香蕉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B2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DSRED 原生质体转 致病力 香蕉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gb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立佳 杨腊英 +3 位作者 王国芬 梁昌聪 刘磊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05-2210,共6页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G蛋白β亚基编码基因fgb1的功能,构建fgb1基因敲除突变体,分析fgb1敲除突变体的表型。结果表明:敲除fgb1基因导致突变体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减慢,产孢量和菌丝分枝减少;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fgb1基因敲除...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G蛋白β亚基编码基因fgb1的功能,构建fgb1基因敲除突变体,分析fgb1敲除突变体的表型。结果表明:敲除fgb1基因导致突变体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减慢,产孢量和菌丝分枝减少;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fgb1基因敲除突变体对巴西蕉的致病性减弱;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感病香蕉根系,发现fgb1基因敲除突变体仍可在根系维管束中定殖。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G蛋白 致病性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的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FoSTIP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5
作者 齐兴柱 汪军 刘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1-347,共7页
本研究克隆了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race4,Foc4)转录因子FoS kn7一个候选的下游基因,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编码序列全长1737 nt,编码一个含57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结构... 本研究克隆了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race4,Foc4)转录因子FoS kn7一个候选的下游基因,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编码序列全长1737 nt,编码一个含57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结构域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质含有胁迫诱导蛋白(stress-in-ducible protein-1, STI1)结构域和多个三角形4肽重复序列结构域(tetratricopeptiderepeat,TPR)。该蛋白质与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的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STIP1)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初步将其确定为Foc4的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并命名为FoS TIP1。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在野生型B2菌株入侵香蕉苗根部及在外源H_2O_2诱导情况下的表达变化,也分析了FoSKN7基因缺失突变体中该基因在外源H_2O_2诱导情况下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入侵香蕉苗根部及在外源H_2O_2诱导情况下,B2菌株中的FoSTIP1表达均有上调,而FoSKN7基因缺失突变体中FoSTIP1即使有H_2O_2诱导,其表达也远低于B2菌株中的FoSTIP1。推测FoSTIP1可能是FoS kn7的靶基因并参与了Foc4抗外源氧化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4号生理小种 磷酸应激诱导蛋白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株尖孢镰刀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东杰 彭明 李春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6株香蕉枯萎病菌和1株棉花枯萎病菌中。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5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到菌株中,为后续研究香蕉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侵染、... 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6株香蕉枯萎病菌和1株棉花枯萎病菌中。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5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到菌株中,为后续研究香蕉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侵染、防治等提供可视化的检测和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镰刀萎蔫 绿色荧光蛋白 原生质体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702抗尖孢镰刀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赛金 张智平 +2 位作者 涂晓嵘 何健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2-986,共5页
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抗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成分。以抗尖孢镰刀菌活性为导向,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测定和综合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 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抗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成分。以抗尖孢镰刀菌活性为导向,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测定和综合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多烯大环内酯化合物,经鉴定为制霉色基素(Fungichromin),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尖孢镰刀菌作用,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4.7、3.4μg/mL和21.5、53.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702 镰刀古巴”活性 次生代谢产物 制霉色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抗702及其单体组分对尖孢镰刀菌的抗菌毒力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建 阮彩彪 +1 位作者 涂晓嵘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3-497,共5页
探索农抗702及其两个单体组分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FOC1、FOC4)的抗菌活性的毒力测定。分别以农抗702、其中两个单体组分Dzp8和Dzp9以及那他霉素为供试材料,以FOC1,FOC4为靶标菌。抗菌活性的测定方法采... 探索农抗702及其两个单体组分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FOC1、FOC4)的抗菌活性的毒力测定。分别以农抗702、其中两个单体组分Dzp8和Dzp9以及那他霉素为供试材料,以FOC1,FOC4为靶标菌。抗菌活性的测定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那他霉素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2.08,1.71,6.6,11.96μg/mL;样品Dzp9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4.67,3.41,21.54,53.09μg/mL;农抗702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20.98,16.84,50.68,62.18μg/mL。那他霉素、Dzp9样品和农抗702这3种抗生素对供试的靶标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而供试靶标菌对Dzp8样品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702 镰刀古巴 抗真活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oSP1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
9
作者 赵久娟 李敏 +4 位作者 胡美姣 杨锦玉 何颖 柳志强 孙进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2-1339,共8页
香蕉枯萎病是我国香蕉生产中危害最大,且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病害。由于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我国近年来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给我国亚热带、热带香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害是由于香蕉的维管束受到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 香蕉枯萎病是我国香蕉生产中危害最大,且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病害。由于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我国近年来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给我国亚热带、热带香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害是由于香蕉的维管束受到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入侵而发生,其繁殖速度快,引起香蕉叶片黄化和植株萎蔫。通过比较Foc1号生理小种(Foc1)N2菌株和4号生理小种(Foc4)B2菌株的基因组及转录组序列,筛选出位于基因组特异区间并且表达量较高的分泌蛋白FoSP1。结果表明:FoSP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87 bp,编码129个氨基酸,其信号肽切割位点位于第20~21位氨基酸残基之间,且该蛋白无任何已知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因此推断出FoSP1是一个新的分泌蛋白。为了研究该蛋白在Foc4菌株中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利用split-marker的方法敲除了B2菌株的FoSP1基因,并对获得的正确敲除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相比野生型B2菌株,FoSP1基因敲除突变体菌丝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差异,对NaCl、山梨醇和H_(2)O_(2)等外源胁迫均表现不敏感,但敲除突变体的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且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明显减弱。由此推测分泌蛋白FoSP1不参与Foc4菌株B2的营养生长,但在其产孢及致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oc4基因组特异区间分泌蛋白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FoSP1 分泌蛋白 基因敲除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GD1-1的分离鉴定及对香蕉枯萎病的生防潜力
10
作者 朱杰 郑利乐 +5 位作者 钟鸣鸾 童灵洁 李洁玲 李华平 李云锋 聂燕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目的】从香蕉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从健康香蕉根际土壤中筛选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热带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具有拮抗... 【目的】从香蕉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从健康香蕉根际土壤中筛选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热带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防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观察分析该菌株对Foc TR4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对峙培养法分析其抑菌谱,通过盆栽试验分析该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和促生潜力。【结果】筛选出了1株对Foc TR4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拮抗菌GD1-1,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菌株GD1-1对Foc TR4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2.5%,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9.8%,并可以导致Foc TR4菌丝膨大变粗、畸形等。菌株GD1-1具有解钾、解磷、产蛋白酶和产铁载体的能力,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表现出广谱抑菌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D1-1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55.6%,且对香蕉植株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GD1-1对Foc TR4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香蕉植株具有促生作用。作为优质的生防菌源,菌株GD1-1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镰刀古巴 洋葱伯克霍尔德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香蕉枯萎病镰刀菌木霉菌株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琳 黄华平 +6 位作者 杨腊英 景晓辉 冉长城 韦康 朱利林 张俊芳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防治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木霉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杀伤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且作用机制多种多样。笔者从广东湛江、海南儋州等地152份...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防治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木霉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杀伤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且作用机制多种多样。笔者从广东湛江、海南儋州等地152份土样中分离出330株木霉,通过对峙法对木霉菌进行体外拮抗作用测定及评价,选出10株对尖孢镰刀菌有较好拮抗效果的木霉菌;并测定无菌土中木霉与病原菌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木霉在土壤中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木霉 筛选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的多重PCR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蒲小明 张景欣 +4 位作者 沈会芳 孙大元 刘平平 林壁润 杨祁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8,231,共9页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和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的复合侵染为害给香蕉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有必要建立相关病害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检测技术。本文...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和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的复合侵染为害给香蕉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有必要建立相关病害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检测技术。本文基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1,FOC1)基因组contig 438区间(35 631-37 693 bp)(GenBank:AMGP01000438.1)和4号生理小种(F.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基因组contig 195区间(4 028-6 126 bp)(GenBank:AMGQ01000195.1)存在160 bp插入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扩增引物FOC-F/-R,同时以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zeae的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the subunit B of gyrase gene)(GenBank:JQ284039)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gyrB-F/-R。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本技术可在一次PCR扩增反应内同时检测香蕉枯萎病菌1号、4号生理小种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多重PCR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检测香蕉枯萎病菌的DNA浓度最低限为0.1 ng/μL,细菌性软腐病菌的灵敏度为103cfu/mL;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检测香蕉发病组织中的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也可用于香蕉种苗和田间土壤带病菌的监测,为香蕉种植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镰刀古巴1号生理小种 镰刀古巴4号生理小种 玉米迪基氏 多重PCR 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cat1基因敲除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小琳 李春强 +3 位作者 杨景豪 李文彬 孙建波 彭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5-342,共8页
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过氧化氢酶1(cat1)基因受到巴西蕉诱导上调表达,为研究cat1基因在Foc4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Foc4的cat1基因,并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开展表型分析... 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过氧化氢酶1(cat1)基因受到巴西蕉诱导上调表达,为研究cat1基因在Foc4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Foc4的cat1基因,并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开展表型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at1基因缺失对Foc4的菌丝、孢子形态、菌落生长、抗渗透压胁迫和细胞壁选择性压力等没有影响;但引起菌株抵抗外源氧胁迫、细胞壁穿透能力、纤维素利用能力减弱和对巴西蕉的致病性减弱。显示cat1基因的产物通过清除香蕉分泌的活性氧在Foc4对香蕉的致病过程中起作用,并参与病原菌对寄主纤维素成分的代谢。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镰刀古巴 cat1基因 基因敲除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候选效应蛋白FoSSP20的鉴定和功能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田 符俐盈 +4 位作者 赵阳 刘爽 张玉芳 陈代朋 郑丽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了鉴定课题组前期在Foc4基因组中筛选的候选效应蛋白的毒力功能,以从中选取的FoSSP20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并通过信号肽分泌实验、亚细胞定位实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和qRT-PCR初步分析其功能,结果显示,利用酵母分泌... 为了鉴定课题组前期在Foc4基因组中筛选的候选效应蛋白的毒力功能,以从中选取的FoSSP20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并通过信号肽分泌实验、亚细胞定位实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和qRT-PCR初步分析其功能,结果显示,利用酵母分泌实验验证FoSSP20的信号肽的分泌功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分泌蛋白定位于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中。qRT-PCR结果分析表明FoSSP20在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前期显著上调表达。以上结果表明,FoSSP20是一个经典分泌蛋白,可能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效应蛋白 亚细胞定位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ste1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端咏 刘一贤 +5 位作者 谢德啸 黄小娟 魏巍 郭立佳 杨腊英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98-2301,共4页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ste12基因开放阅读框均为2070 bp,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基因同源性为99.7%。编码6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一个有差异。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具有两个相同的功能位点,分子量和PI分别为75 ku和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生理小种 ste12基因 致病性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fgb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巍 杨腊英 +4 位作者 周端咏 谢德啸 黄小娟 刘一贤 黄俊生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了解fgb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fgb2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同时... 为了解fgb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fgb2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同时还对其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fgb2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466bp和1452bp,基因同源性为96.33%;其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分别为299个和316个;从fgb2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来看,2个生理小种的致病力差异与fgb2基因并无明显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生理小种 fgb2基因 致病性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敏慧 习平根 +1 位作者 姜子德 戚佩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1,共4页
以4—5片叶的组培香蕉苗和粉蕉苗为材料,采用伤根浸菌液的接种法对分离自番禺、中山、肇庆、珠海、顺德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同时观察了各菌株在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广东的确存在香蕉枯萎病... 以4—5片叶的组培香蕉苗和粉蕉苗为材料,采用伤根浸菌液的接种法对分离自番禺、中山、肇庆、珠海、顺德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同时观察了各菌株在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广东的确存在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2个小种,认为致病性测定结合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是鉴定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简单、快速而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镰刀古巴 致病性测定 落形状 小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RAPD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景梅 王璧生 +1 位作者 陈霞 蔡曼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45,55,共4页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上的毁灭性病害,通过对PCR的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中MgCl2、Taq酶、模板DNA质量等因子的优化,成功地建立了广东香蕉枯萎病菌RAPD分析技术,应用该技术对采集于广东主要病区的分别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的18个菌株...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上的毁灭性病害,通过对PCR的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中MgCl2、Taq酶、模板DNA质量等因子的优化,成功地建立了广东香蕉枯萎病菌RAPD分析技术,应用该技术对采集于广东主要病区的分别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的18个菌株进行初步分析,电泳谱带显示,2个生理小种既有共同带又有各自的特异带,而同一生理小种内各菌株间谱带差异较小,说明该病原菌生理分化是具有其遗传学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 镰刀古巴 生理小种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聂燕芳 黄嘉瑶 +4 位作者 周玲菀 涂晓欢 陈慧妍 王振中 李云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7页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与香蕉互作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SignalP、WoLF PSORT、TargetP、TMHMM和big-PI Predictor等软件,对Foc TR4全基因组22 487条蛋白质氨基酸...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与香蕉互作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SignalP、WoLF PSORT、TargetP、TMHMM和big-PI Predictor等软件,对Foc TR4全基因组22 487条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经典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Foc TR4全基因组编码蛋白质中有1 054个经典分泌蛋白,占编码蛋白质总数的4.7%。蛋白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氨基酸序列长度集中在100~500个氨基酸,信号肽长度集中在17~22个氨基酸,信号肽切割位点以SPaseⅠ型为主。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有463个经典分泌蛋白获得了注释,主要涉及糖代谢、水解酶活性等。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的分析结果表明,有281个分泌蛋白为CAZymes,其中以GH家族最多。此外,利用Secretome P软件对Foc TR4非经典分泌蛋白进行了分析,发现有9 216个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占编码蛋白质总数的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4号小种 香蕉枯萎病 分泌蛋白 碳水合物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和定殖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立佳 梁昌聪 +4 位作者 张建华 杨腊英 王国芬 刘磊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62-2266,共5页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对巴西蕉和粉蕉的致病性不同,其在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侵染和定殖过程是否不同仍未阐明。笔者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1号(T320)和4号(B2-63)生理小种菌株分别接种巴西蕉和粉蕉,借助激光共聚焦显...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对巴西蕉和粉蕉的致病性不同,其在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侵染和定殖过程是否不同仍未阐明。笔者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1号(T320)和4号(B2-63)生理小种菌株分别接种巴西蕉和粉蕉,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侵染过程。发现这2个生理小种菌株菌丝均可沿巴西蕉和粉蕉根系表层细胞之间的凹槽生长,并进一步侵入维管束;而且B2-63侵入粉蕉根系维管束快于其侵入巴西蕉根系维管束。在接种T320菌株15 d后,在轻微褐变的巴西蕉球茎组织中未观察到其菌丝体,而在褐变粉蕉球茎中可观察到。推测T320在粉蕉根系维管束中的扩展较其在巴西蕉根系维管束中的扩展容易。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生理小种与不同基因型香蕉的互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古巴 生理小种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侵染 定殖 香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