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5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89,共6页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们较多注重对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研究,相对缺乏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职能的认识,导致少数民族地方政府难以根据本地区的总量、结构、效益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们较多注重对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研究,相对缺乏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职能的认识,导致少数民族地方政府难以根据本地区的总量、结构、效益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体、长期调控,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稳定、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 少数民族地方政府 必要性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发展:就业与收入的健康效应研究
2
作者 郭未 马静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9,共16页
健康是发展的根本,亦是发展的目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人的现代化,亦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耦合的现代化。本文在借鉴并超越既有研究对城乡人口流动健康效应关注的基础上,聚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流动人口迁移与就业的健康效应,通过对... 健康是发展的根本,亦是发展的目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人的现代化,亦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耦合的现代化。本文在借鉴并超越既有研究对城乡人口流动健康效应关注的基础上,聚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流动人口迁移与就业的健康效应,通过对全国代表性微观数据CMDS2018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相较于健康的流动人口,不健康的流动人口更多流入民族县域;第二,通过内生转换模型尽可能削弱内生性,将民族县域中正规就业群体与非正规就业群体“角色互换”后发现,非正规就业是民族县域的“主流与优势”,相对健康的民族县域流动人口主要选择非正规就业,且收入更高。本文为评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发展、增进流动人口福祉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知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县域 健康效应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文体融合IP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李敏 贺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78-81,共4页
以台江县“村BA”文体融合IP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台江县“村BA”文体融合IP赋能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利用和传承不足、与产业融合不紧密、赛事发展主体力量不足等问题,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村BA... 以台江县“村BA”文体融合IP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台江县“村BA”文体融合IP赋能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利用和传承不足、与产业融合不紧密、赛事发展主体力量不足等问题,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村BA”赛事对当地民俗文化融合利用与传承、推动“村BA”与农旅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就业环境、吸引人才返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人才培育、人居环境改善、基层治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地区 文体融合IP 台江县“村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ne Health视角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因素调查研究
4
作者 卢丽丹 陈木新 +6 位作者 蔡姗 佘丹娅 林广初 李松平 莫开能 周程 李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0-486,共7页
目的基于全健康理念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从“人-动物-环境”全健康的整体视角,为制定适宜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黔西南布... 目的基于全健康理念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从“人-动物-环境”全健康的整体视角,为制定适宜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开展人群、保虫宿主、中间宿主、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状况及相关社会环境因素调查。每个县抽取不少于1000人;保虫宿主样本每县采集不少于50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食源性寄生虫感染情况。对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中间宿主鱼采用压片及消化法、螃蟹采用捣碎沉淀法开展食源性寄生虫囊蚴检测。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结果共收集3023份调查问卷及粪样标本。其中男性占47.50%、女性占52.50%;少数民族占96.06%。检出食源性寄生虫感染186人,感染率6.15%;检出虫种5种,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5.39%、带绦虫0.33%、异形吸虫0.40%、曲领棘缘吸虫0.17%、移睾棘口吸虫0.03%,其中曲领棘缘吸虫及移睾棘口吸虫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喝生水、是否生食鱼虾、是否生食猪血、是否生食牛胃液、是否生食猪牛肉、是否生食猪牛内脏对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生食猪血(OR=2.841,95%CI:1.809~4.463)、生食牛胃液(OR=2.122,95%CI:1.297~3.469)、生食鱼虾(OR=1.779,95%CI:1.049~3.018)。检测保虫宿主粪样173份,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5.2%。中间宿主检测鱼510尾,华支睾囊蚴阳性率4.51%;溪蟹及猪、牛肉样本未检出阳性。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存在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生食习惯是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应在加强动物宿主监测的同时,针对生食猪血、牛胃液、鱼虾的饮食习惯人群,以全健康的理念开展重点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病 全健康 感染现状 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物探析
5
作者 王宇 聂真新 +2 位作者 曹榆 董奎 张紫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8,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探析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物的分类、文化内核,并提出活化路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物分为投射竞逐型、力量竞争型、格斗竞技型、骑御竞速型、水上竞渡型五大类。文化内核:寓教于乐的审美特质,...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探析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物的分类、文化内核,并提出活化路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物分为投射竞逐型、力量竞争型、格斗竞技型、骑御竞速型、水上竞渡型五大类。文化内核:寓教于乐的审美特质,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武以载道的军事表达,和合共生的教化传承,技合天人的文明交融。活化路径:构建法治化保护体系,打造沉浸式传播矩阵,探索文旅融合新范式,完善专业化培养机制,拓展国际化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物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推进脱贫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优化策略
6
作者 邓文勇 孙婵婵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77,共8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力量与内驱动力。目前,我国脱贫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已踏上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新征程。然而,职业教育在推进脱贫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培养质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力量与内驱动力。目前,我国脱贫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已踏上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新征程。然而,职业教育在推进脱贫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体系不健全以及培养资源短缺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应通过外引和内育双管齐下,增加人才总量;实施分类精准培养,提高人才质量;调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内容范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师资源及课程资源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接续推进 脱贫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人才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以捞车河传统村落为例
7
作者 吴曼颖 唐而如 危清华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53-155,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将乡村现有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将乡村现有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基于此,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以捞车河古村为例,分析了古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动传统村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旨在开创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生态文化旅游 捞车河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民国时期茶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研究
8
作者 高添璧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8,共7页
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恃茶”行为的生成,与茶对身体的保健疗救作用密不可分,这种身体的习惯是唐代以来中原王朝以“茶”羁縻诸番的基础,亦是民间茶马贸易由来已久的重要成因。明清民国时期,一方面,“茶”以其特殊的物质及精神内涵... 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恃茶”行为的生成,与茶对身体的保健疗救作用密不可分,这种身体的习惯是唐代以来中原王朝以“茶”羁縻诸番的基础,亦是民间茶马贸易由来已久的重要成因。明清民国时期,一方面,“茶”以其特殊的物质及精神内涵被上层阶级塑造成不可或缺之物和代表上流生活的文化意象,引起了民间的追慕和效仿。统治阶级便以茶为契机,较为委婉与和缓地实施其政治与经济上的羁縻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权力直接席卷而来时带来的激烈冲突,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又依据身体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对茶的使用与传播进行了改造与扩展,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订单式”农科生培养模式探究
9
作者 牟柏德 朴春香 +2 位作者 王娟 朴泓洁 李官浩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7-9,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主要的关键任务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乡村人才。高校“订单式”农科生这一创新培养模式,将有效解决农村专业型人才引进和农业农村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根据“订单式”农科生...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主要的关键任务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乡村人才。高校“订单式”农科生这一创新培养模式,将有效解决农村专业型人才引进和农业农村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根据“订单式”农科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趋势和影响等多方面,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延边州的农业发展建设进行论述,说明“订单式”农科生对于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人才支持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并对少数民族地区“订单式”农科生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式”农科生 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农村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普通话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雪林 姚海萍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58-61,共4页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语言文字工作直接服务国家“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永和村和珍珠村为例,精准聚焦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通过研究永和村和珍珠村群众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和推普困境,归纳推普措施,推动当...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语言文字工作直接服务国家“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永和村和珍珠村为例,精准聚焦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通过研究永和村和珍珠村群众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和推普困境,归纳推普措施,推动当地普通话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普通话语言文化素养。充分利用普通话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作用,让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乡村振兴 普通话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性景观营造设计——以西盟县佐扩村为例
11
作者 王荫南 郭优来 郑曦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生产性景观广泛存在于中国大多数农村,主要包含功能性、美观性、生态性和人文性四个特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性景观独树一帜,拥有地理差异造就的大地景观、民族文化孕育的植物景观和历史文明见证的设施景观。以西盟县佐扩村为研究... 生产性景观广泛存在于中国大多数农村,主要包含功能性、美观性、生态性和人文性四个特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性景观独树一帜,拥有地理差异造就的大地景观、民族文化孕育的植物景观和历史文明见证的设施景观。以西盟县佐扩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村内生产性农业景观的不足,结合简化实用的设计策略,乡土美观的种植配置和村民参与的价值取向,因地制宜地营造设计典型示范庭院,旨在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景观提升、绿化美化等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景观 少数民族地区 营造设计 云南省西盟县佐扩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地区财政宏观调控政策
12
作者 甘耘 《学术论坛》 CSSCI 1997年第4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机制 政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
13
作者 何广 闫志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松桃自治县是贵州省设置全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对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此地安置点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SLA)框架,引入满意度,并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构建六大类20项指... 松桃自治县是贵州省设置全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对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此地安置点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SLA)框架,引入满意度,并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构建六大类20项指标体系;以AHP计算主观满意度及部分量表题信度和效度,利用熵权法计算生计资本权重,探究松桃自治县安置点农户搬迁后的生计资本持有量状况,并对其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桃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类生计资本指标差异较为明显;同时,生计资本匮乏现象也较为明显,主要存在自然资本条件匮乏、物质资本结构失衡、金融资本积累薄弱、人力资本质量不均衡、社会资本重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户 可持续生计(SLA)框架 生计资本 熵权法 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
14
作者 平萍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1月26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经济管理》《当代财经》《区域经济评论》等... 2023年11月26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经济管理》《当代财经》《区域经济评论》等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大学等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区域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新疆大学 当代财经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15
作者 孙豪杰 潘媞 +2 位作者 银措杰 韩进满 朱兴窕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137-139,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各地区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在增加,这对各地区的发展,尤其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做好气象研究与分析工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介绍了气象科普的意义和传播途径,分析了四川省少数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各地区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在增加,这对各地区的发展,尤其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做好气象研究与分析工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介绍了气象科普的意义和传播途径,分析了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现状,提出了气象科普传播的优化策略,并总结归纳了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工作的经验,以期创新气象科普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为其他地区气象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普 优化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研究——以内蒙古科右前旗前宝地为例
16
作者 韩永萍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内蒙古科右前旗前宝地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在分析乡村振兴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制约因素等基础上,提出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农牧业发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 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内蒙古科右前旗前宝地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在分析乡村振兴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制约因素等基础上,提出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农牧业发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等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不断推进乡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宝地 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返乡研究:内涵、议题与方法
17
作者 马伟华 张亦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返乡与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目标乃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呈现出相互促进之势。相关研究应结合群体特质、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就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创新进行深度思考。在研究视角层面,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返乡研究应重... 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返乡与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目标乃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呈现出相互促进之势。相关研究应结合群体特质、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就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创新进行深度思考。在研究视角层面,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返乡研究应重视对该群体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间交互作用关系的探讨,同时不应拘泥于经济层面,需进一步思考该群体返乡后的社会文化再适应问题,及其返乡回流与乡村文化振兴间的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层面,需要对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方法加以借鉴整合,尝试灵活应用混合研究方法、民族志研究方法与口述史研究方法等,以方法创新突破以往研究“只见政策不见人”的固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务工人员 返乡回流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社会支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杨建设 郑文海 柳若松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调查,发现体育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因素有人们的体育观念与意识不够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偏低和村民自治组织程度化较低。
关键词 西北 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体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3 位作者 钟林生 成升魁 张丹 龙登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旅游开发作为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旅游开发作为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则涉及更少。在对农业文化旅游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提出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同时对旅游开发的前提、目标、原则、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GIAHS) 旅游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从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调查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春燕 陶菡霖 +2 位作者 刘瑾 屈伟 刘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0-442,479,共4页
目的: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包括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因素,为制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选择宁夏原州区、云南镇雄县、四川康定县,采用分... 目的: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包括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因素,为制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选择宁夏原州区、云南镇雄县、四川康定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8所乡镇卫生院,采用自填问卷和深入访谈法进行调查,对乡镇卫生院的资源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水平偏低,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偏低。结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源缺乏和素质偏低问题,建议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县乡一体化卫生服务新模式,从而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乡镇卫生院 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