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光子显微镜技术下胶质瘤-壁细胞在体多荧光示踪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铖延 杨星九 +1 位作者 史旭东 高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2-711,共10页
目的建立双光子显微镜下可视化胶质瘤、壁细胞和血管的活体自发荧光的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PDGFRβ-Cre^(+/-):Rosa26-tdTomato+/-基因工程小鼠为观察壁细胞和血管结构的载体,接种GL261-CFP小鼠胶质瘤细胞并对颅骨进行透明化... 目的建立双光子显微镜下可视化胶质瘤、壁细胞和血管的活体自发荧光的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PDGFRβ-Cre^(+/-):Rosa26-tdTomato+/-基因工程小鼠为观察壁细胞和血管结构的载体,接种GL261-CFP小鼠胶质瘤细胞并对颅骨进行透明化,通过双光子显微镜动态跟踪观察胶质瘤增殖侵袭过程中血管与壁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通过基因鉴定证实PDGFRβ-Cre^(+/-):Rosa26-tdTomato+/-基因工程小鼠成功繁育。对比C57BL/6小鼠,基因工程小鼠的形态外观和繁殖等无显著性差异,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切片分析显示脏器发育无异常。Tamoxifen诱导下基因工程小鼠的Cre重组酶活性至第7天作用完全。接种GL261-CFP后观察到胶质瘤增殖侵袭的动态过程及肿瘤内血管形态结构紊乱、游离壁细胞增多。结论成功构建了荧光可视化壁细胞的基因工程小鼠,分别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标记血管和青色荧光标记肿瘤细胞,使用玻璃圆片与固定环替代小鼠颅骨,实现了活体状态下长期稳定地动态跟踪小鼠接种脑肿瘤后血管及血管支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为研究脑胶质瘤提供了病理可视化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镜 胶质 细胞 基因工程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T细胞的工程化外泌体在体生成CD19 CAR-T细胞及其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研究
2
作者 董廷 周颖 +8 位作者 余博宇 夏学娇 马艺戈 马妍 高阳 周梦莹 王长俊 李秋漪 顾潮江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9-286,共8页
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目前的CAR-T细胞疗法仍存在局限性,如需采集患者本人细胞,存在制备周期长、价格昂贵且慢病毒转导存在插入致癌风险。因此... 目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目前的CAR-T细胞疗法仍存在局限性,如需采集患者本人细胞,存在制备周期长、价格昂贵且慢病毒转导存在插入致癌风险。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通用型的、能定向转染体内T细胞生成CAR-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外泌体靶向递送系统。通过与人PBMC细胞共孵育探索外泌体生成CAR-T细胞的最佳转染剂量及CAR分子表达随时间动力学曲线;利用钙黄绿素法检测CAR-T细胞的杀伤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外泌体至肿瘤动物模型体内来评价其在体内的抗肿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能够特异性靶向人CD3^(+)、CD4^(+)、CD8^(+)T细胞的靶向外泌体。外泌体与PBMC孵育结果表明外泌体靶向生成CAR-T与剂量呈正相关,剂量在10~6粒子/细胞时转染效率最高可达到97.8%;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及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经外泌体孵育构建的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杀伤CD19阳性的Raji细胞。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外泌体靶向递送系统能够成功将CD8^(+)T细胞改造成CAR-T细胞,在体外和小鼠体内均具有显著肿瘤杀伤能力,与传统慢病毒载体体外制备CAR-T细胞的方式相比,转染效率更高、消除了病毒插入存在致癌风险、生产周期短成本更低、成药后可实现药物的现货供应,大幅加速了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生成CAR-T细胞 靶向CD8外泌体递送系统 小鼠人源化建模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106-126诱导的小鼠成神经瘤N2a细胞NF-κB激活及神经毒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瑜 周向梅 +2 位作者 尹晓敏 杨建民 赵德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4-547,共4页
PrP106-126诱导的神经毒性机制仍不清楚。作者以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为细胞模型,应用WesternBlot方法首次发现PrP106-126导致核转录因子NF-κB的亚单位p65蛋白转移到细胞核内,激活了NF-κB细胞信号分子。转核抑制剂NF-κB SN50预处理细... PrP106-126诱导的神经毒性机制仍不清楚。作者以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为细胞模型,应用WesternBlot方法首次发现PrP106-126导致核转录因子NF-κB的亚单位p65蛋白转移到细胞核内,激活了NF-κB细胞信号分子。转核抑制剂NF-κB SN50预处理细胞减弱了PrP106-126诱导的NF-κB激活程度;并且DNA Ladder凋亡检测及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检测发现,NF-κB SN50能够抑制p65蛋白转核,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PrP106-126对N2a细胞的神经毒性效果。结果表明NF-κB信号分子参与了PrP106-126的神经毒性,且NF-κB信号分子的激活对N2a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PrP106-126激活N2a细胞NF-κB信号分子以及NF-κB促凋亡功能的体外研究对于阐明朊病毒病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病毒 PrP106-126 NF-ΚB 神经毒性 小鼠神经细胞N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脑啡肽酶基因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相关 被引量:1
4
作者 邓钰双 卢茜 +4 位作者 刘莉 李涛 张玉平 郭秀明 余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N2a)细胞中脑啡肽酶(NEP)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机制,探讨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以3μmol/L、5μmol/L DNA甲基化酶抑制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及(300、500、70... 目的研究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N2a)细胞中脑啡肽酶(NEP)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机制,探讨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以3μmol/L、5μmol/L DNA甲基化酶抑制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及(300、500、700)nmol/L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分别处理N2a细胞48 h和24 h。采用逆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EP的mRNA、蛋白表达;亚硫酸氢盐测序聚合酶链反应(BSP)法检测NEP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法检测NEP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结果 5-Aza-dc和TSA均能剂量依赖地提高NEP基因的表达(P<0.01);5-Aza-dc可诱导NEP基因去甲基化(P<0.01);TSA可增高NEP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P<0.05),但不能明显改变NEP基因DNA的甲基化水平(P>0.05)。结论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中NEP基因的表达受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并不影响DNA甲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神经细胞细胞 脑啡肽酶 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提高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雷 沈维高 +1 位作者 刘艳波 许海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gene, PDCD5)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脑神经胶...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gene, PDCD5)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116例。分别利用q PCR、WB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稳定克隆U87-PDCD5细胞、转染si-PDCD5后的脑胶质瘤细胞以及原发性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DCD5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过表达或敲降PDCD5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及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建立脑胶质瘤细胞系U87裸鼠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MZ组、PDCD5组和TMZ+外源性PDCD5重组表达载体联合组,治疗20 d后断颈处死动物,切取瘤组织,测量瘤体积并称瘤质量。采用q PCR、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DCD5的表达水平,分析PDCD5联合TMZ治疗对脑神经胶质瘤生长的影响。结果:PDCD5 mRNA和蛋白在U87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在U251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均P<0.05);在高级别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DCD5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低级别组织(均P<0.05);U87-PDCD5和U251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均高于U87细胞(均P<0.05),U87-PDCD5-siRNA、U251-siRNA组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比较裸鼠移植瘤的瘤体积和质量,对照组>TMZ组>PDCD5组>联合组(均P<0.05);各组移植瘤组织内PDCD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趋势与之相反(均P<0.05)。结论:PDCD5过表达可增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对TMZ的化疗敏感性,而沉默PDCD5表达作用则相反,PDCD5与TMZ联合应用可更好地抑制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基因5 脑神经胶质 U87细胞 U251细胞 替莫唑胺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抗瘤冲剂抑制小鼠肉瘤180的生长及对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清勇 吴玉泉 +2 位作者 何永生 张存海 朱有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5-836,F004,共3页
探讨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 180的作用及机制。通过体内实验 ,观察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180的抑瘤作用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经复方抗瘤冲剂及其不同组合和CTX治疗 10天后 ,对小鼠肉瘤 ... 探讨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 180的作用及机制。通过体内实验 ,观察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180的抑瘤作用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经复方抗瘤冲剂及其不同组合和CTX治疗 10天后 ,对小鼠肉瘤 180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抑瘤率分别为 2 0 31%、6 5 6 %、12 5 %、19 0 6 %和 30 3%。同时各组药物对p5 3和PCNA的表达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复方抗瘤冲剂对小鼠肉瘤 180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突变型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抗冲剂 作用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P53基因 180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诱导小鼠肺纤维瘤L929细胞凋亡 被引量:25
7
作者 安巍巍 薛莲 +3 位作者 王敏伟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 (norcantharidin,NCTD)抑制小鼠肺纤维瘤 (L929)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Hoechst33258染色、DNA凝胶电泳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力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 (norcantharidin,NCTD)抑制小鼠肺纤维瘤 (L929)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Hoechst33258染色、DNA凝胶电泳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力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kinase, ERK)和磷酸化ERK、c JunN 末端激酶 (C JunN terminalkinase, JNK)和磷酸化JN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NCTD诱导L929细胞凋亡。JNK抑制剂 (SP600125)与ERK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NCTD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磷酸化ERK和磷酸化JNK表达增加。结论:NCTD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通过诱导其凋亡而发生的,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与JNK,ERK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肺纤维 L929细胞 去甲斑蝥素 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JUN N-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用小鼠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小脑神经细胞
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0-160,共1页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有选择性地分化成小脑神经细胞,且实现了较高的分化效率。公报说,小脑皮质中层内的浦肯雅细胞是掌管精确运动和学习的主要神经细胞,在医学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往诱导胚胎干细胞有选择性地分...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有选择性地分化成小脑神经细胞,且实现了较高的分化效率。公报说,小脑皮质中层内的浦肯雅细胞是掌管精确运动和学习的主要神经细胞,在医学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往诱导胚胎干细胞有选择性地分化成浦肯雅细胞的方法效率低下,只有约0.5%的胚胎干细胞最终能分化成浦肯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脑神经细胞 日本 培育 研究人员 小脑皮质 分化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用小鼠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小脑神经细胞
9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30,共1页
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有选择性地分化成小脑神经细胞,且实现了较高的分化效率。小脑皮质中层内的浦肯雅细胞是掌管精确运动和学习的主要神经细胞,在医学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往诱导胚胎干细胞有选择... 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有选择性地分化成小脑神经细胞,且实现了较高的分化效率。小脑皮质中层内的浦肯雅细胞是掌管精确运动和学习的主要神经细胞,在医学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往诱导胚胎干细胞有选择性地分化成浦肯雅细胞的方法效率低下,只有约0.5%的胚胎干细胞最终能分化成浦肯雅细胞。理化研究所发展生物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改进了此前培育大脑神经细胞的无血清浮游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脑神经细胞 培育 日本 研究人员 小脑皮质 研究所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细胞瘤苗对荷肝癌小鼠的主动免疫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威 潘承恩 +2 位作者 曹春霞 刘青光 王一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建立小鼠肝脏种植性肝癌模型,评价添加新型佐剂的全细胞肿瘤瘤苗的治疗效果,包括免疫学参数及小鼠存活期,探讨该肿瘤瘤苗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肝脏成功接种肿瘤后,分成4组,各组行不同的治疗。第1组单纯切除肿... 目的 建立小鼠肝脏种植性肝癌模型,评价添加新型佐剂的全细胞肿瘤瘤苗的治疗效果,包括免疫学参数及小鼠存活期,探讨该肿瘤瘤苗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肝脏成功接种肿瘤后,分成4组,各组行不同的治疗。第1组单纯切除肿瘤,不做免疫治疗;第Ⅱ组切除肿瘤,用新型细胞瘤苗进行免疫治疗;第Ⅲ组不切除肿瘤,用新型瘤苗进行免疫治疗;第Ⅳ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开腹、关腹。第28天处死各组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血清中IL-10和IFN-γ的水平;取脾用FACS检测CD4/CD8 和 IFN-γ/IL-10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各组所余小鼠继续饲养,鹏存活期。结果第腴血清IFN-γ的水平较其余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 IL-10的水平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1);CD8+/IFN-γ+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 CD8+/IL-10+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CD4+/IFN-γ+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靴各组(p<0.01);CD4+/IL-10+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同时,第Ⅱ组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亦有明显延长。各组肺或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 肝癌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F刺激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成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彬 李艳丽 +5 位作者 马全富 周志刚 郭玉琳 戴璇 高晗 吴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TBM-PMN)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对U14宫颈癌细胞成瘤、血管生成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TBM-PMN,在体外实验中用G-CSF刺激TBM-PMN产生...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TBM-PMN)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对U14宫颈癌细胞成瘤、血管生成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TBM-PMN,在体外实验中用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ETs的生成。体内实验研究U14肿瘤细胞与TBM-PMN混合成瘤后,用G-CSFR干扰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研究其对U14肿瘤细胞成瘤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在体外实验中将U14肿瘤细胞与TBM-PMN共培养,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U14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在体内实验中TBM-PMN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加入G-CSFR或DNA酶Ⅰ后其促肿瘤生长作用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减弱。在体外TBM-PMN与U14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者用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后其抑制凋亡的能力可部分恢复。结论 G-CSF作用下小鼠TBM-PMN能够产生NETs,其对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株具有促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体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基因治疗小鼠胶质母细胞瘤及其免疫机制的初步探讨(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波 周晓平 +3 位作者 曹雪涛 于益芝 刘建民 岳志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17-720,共4页
目的 :观察瘤体直接注射 IL-2重组腺病毒对 G4 2 2皮下荷瘤的治疗作用 ,对体内基因转染效率及治疗的免疫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 L ac Z、IL -2重组腺病毒直接注射到皮下接种的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瘤体 ,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染的效... 目的 :观察瘤体直接注射 IL-2重组腺病毒对 G4 2 2皮下荷瘤的治疗作用 ,对体内基因转染效率及治疗的免疫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 L ac Z、IL -2重组腺病毒直接注射到皮下接种的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瘤体 ,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染的效率 ,观察肿瘤的大小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采用 4 h5 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 NK、L AK、CTL的杀伤活性 ,对治疗后的肿瘤进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 :采用瘤体注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体内基因转染效率 ,瘤体注射 IL-2重组腺病毒对皮下建立的胶质母细胞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肿瘤的生长受抑制 ,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显著延长 ,但没有长期存活小鼠。IL-2基因治疗组小鼠脾细胞的 LAK、CTL杀伤活性显著增强 ,肿瘤局部出现更多的坏死和炎性浸润细胞。结论 :采用瘤体直接注射 IL -2重组腺病毒对胶质母细胞瘤皮下荷瘤有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宿主的局部和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基因治疗 腺病毒科 细胞介素2 小鼠 胶质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及鼠—鼠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系的形态定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继志 金立强 +1 位作者 祝纪山 叶银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0-16,共7页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是不分泌型的浆细胞样细胞。我们用Sp2/0—Ag14细胞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融合,建立了抗本周氏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并采用立体计量方法对亲本及杂种细胞进行了形态定量测量。以便探讨细胞形态结构...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是不分泌型的浆细胞样细胞。我们用Sp2/0—Ag14细胞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融合,建立了抗本周氏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并采用立体计量方法对亲本及杂种细胞进行了形态定量测量。以便探讨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与分泌抗体的关系。从半薄切片上细胞的结构数据,计算出平均细胞的各种三维空间结构参数。在超薄切片上得到了胞浆内结构成分的三维超微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杂种与亲本细胞相比,杂种细胞的体积明显增大;粗面内质网扩张显著;高尔基体小泡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线粒体平均体积增大。揭示:杂种细胞的分泌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髓 细胞 淋巴细胞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内源性抗原提呈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瘤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幼田 赵明耀 +4 位作者 杨洪艳 郑智敏 马俊芬 汤黎明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将pcDNA3 hCEA真核表达质粒和肿瘤来源的RNA分别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观察内源性抗原提呈DC疫苗诱导BALB/C小鼠对CT2 6 hCEA+ 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采用细胞因子rmGM CSF和rmIL 4诱导培养法制备小鼠... 目的 :将pcDNA3 hCEA真核表达质粒和肿瘤来源的RNA分别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观察内源性抗原提呈DC疫苗诱导BALB/C小鼠对CT2 6 hCEA+ 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采用细胞因子rmGM CSF和rmIL 4诱导培养法制备小鼠骨髓DC ,利用Lipofectamine将pcDNA3 hCEA和肿瘤来源的RNA分别转染DC ,制备能够内源性表达CEA的DC疫苗。使用DC疫苗预防免疫BALB/C小鼠 ,观察其对于荷CT2 6 hCEA+ 小鼠的抗肿瘤效应。结果 :内源性抗原提呈DC疫苗明显延长荷CT2 6 hCEA+ 瘤小鼠生存期 ;与其他方法制备的DC疫苗相比 ,有较强的针对性抗肿瘤免疫效应和较长的持续效应。结论 :对于免疫逃逸的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内源性抗原 树突状细胞 疫苗 作用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体内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军 高莉 +1 位作者 祝峙 李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U2 51 MG增殖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外源性 NCAM-1 40质粒转入 U2 51 MG细胞株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培养细胞增殖动力学方法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细...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U2 51 MG增殖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外源性 NCAM-1 40质粒转入 U2 51 MG细胞株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培养细胞增殖动力学方法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 (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及群体增殖速度 ;在裸鼠颅内原位接种上述细胞 ,观察成瘤率及肿瘤大小。 结果 :NCAM转染后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减慢 ( P<0 .0 5) ,S期细胞减少 ,PCNA表达率下降 ;裸鼠颅内接种的成瘤率显著降低 ( P<0 .0 1 ) ,肿瘤体积明显较小。 结论 :转染外源性 NCAM在体外、体内均可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U2 51 MG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神经 基因转染 细胞增殖 恶性脑神经胶质 H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对人结直肠癌细胞裸小鼠成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宝 王婧 +2 位作者 陈超 周洁 李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7-3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影响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因子,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裸小鼠移植瘤实验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人结直肠癌...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影响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因子,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裸小鼠移植瘤实验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HIF-1α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验证细胞转染率;采用AnnexinⅤ-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PBS组)、实验组(si-HIF-1α组)和阴性对照组(si-NC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将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分别注入裸小鼠体内,进行肿瘤细胞移植瘤实验,然后测量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评估抑制HIF-1α的表达水平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转染后,si-HIF-1α组HIF-1α的表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裸小鼠瘤体的体积和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阴性对照组裸小鼠的瘤体体积和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HIF-1α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成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流式细胞 小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细胞癌裸小鼠移植瘤中C型病毒的电镜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志强 张素胤 许建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一株人肺燕麦细胞癌成功地移植到BALB/CA/JCL品系裸小鼠皮下生长并连续传代。电镜跟踪观察显示,传代早期移植瘤较好地保持了来源瘤的超微结构基本特征,最典型的结构是在移植瘤细胞胞浆中出现以成堆分布为主的神经分泌型颗... 一株人肺燕麦细胞癌成功地移植到BALB/CA/JCL品系裸小鼠皮下生长并连续传代。电镜跟踪观察显示,传代早期移植瘤较好地保持了来源瘤的超微结构基本特征,最典型的结构是在移植瘤细胞胞浆中出现以成堆分布为主的神经分泌型颗粒。但是在第十八代移植瘤的细胞间隙以及胞浆中小胞和内质网小池内查见到C型病毒颗粒。神经分泌型颗粒与成熟的C型病毒在电镜下形态相似,即都有外膜、透明带和致密内核,粒径在100nm左右。但两者还是有细微差别:首先是粒径范围不尽一致。其次是分布区域有所不同。此外,裸小鼠内源性C型病毒活化、侵染人癌移植瘤尚有其它特异性形态表现。本文还探讨了人肺燕麦细胞癌激活C型病毒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病毒 电镜 小鼠 燕麦细胞 诊断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mIFN-β基因转染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云 徐容 +5 位作者 曹广文 潘卫 陈秋莉 沈毅 蔡春晓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Ad为载体将mIFN β基因导入B16细胞 ,观察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改变。结果 当MOI为 5 0~ 10 0 ,即可获得... 目的 研究腺病毒 (Ad)介导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Ad为载体将mIFN β基因导入B16细胞 ,观察mIFN β基因转染的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改变。结果 当MOI为 5 0~ 10 0 ,即可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 ,达 90 %± 1% ,转染细胞能表达分泌mIFN β并具有生物学活性 ;AdmIFN β感染对B16细胞的增殖能力无影响 ,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 Ⅰ类抗原的表达。结论 Ad载体具有较高的转移效率 ,并能使其携带的mIFN β基因有效表达 ;AdmIFN β转染的B16细胞的免疫原性显著增强。提示利用Ad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治疗肿瘤甚至开发瘤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mIFN-β基因转染 小鼠 黑色素 体外生物学特性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裸小鼠移植瘤的建立及实验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健 陈陵际 +4 位作者 杜祥 张素胤 张家骝 杨秋龙 李晓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建立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移植瘤。方法将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的肉瘤组织分别植入裸小鼠双侧腋窝皮下,并进行传代,再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另将移植瘤植入双侧肾包膜下,按移植... 目的建立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移植瘤。方法将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的肉瘤组织分别植入裸小鼠双侧腋窝皮下,并进行传代,再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另将移植瘤植入双侧肾包膜下,按移植瘤生长速率予以抗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移植瘤(代号为STS-7和STS-10)分别传到第21代和第18代,生长稳定,接种成功率为100%。两代间隔时间,STS-7约45天,STS-10约56天。移植瘤基本保持人原发肉瘤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学特性,但传代过程中逐渐呈低分化倾向,细胞形态趋向单一,密度增加,核分裂像增多,DNA指数及S期(STS-7)和G2M期(STS-10)细胞百分数上升等。STS-7为药物敏感株,STS-10为非敏感株,丝裂霉素、长春新碱、依托泊甙对其均有明显效果。结论移植瘤移植成功,对药物有一定敏感性,为研究抗肉瘤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裸 纤维组织细胞 移植 动物疾病模型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裸鼠原位荷瘤细胞系与转移瘤细胞系生物学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富江 鹿洪亭 董蒨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神经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建立神经母细胞瘤荷瘤鼠原位荷瘤与转移瘤模型,并用原位荷瘤及转移瘤分别建立细胞系,比较原位荷瘤及转移瘤的差异,从而验证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异质性。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神经母... 目的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神经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建立神经母细胞瘤荷瘤鼠原位荷瘤与转移瘤模型,并用原位荷瘤及转移瘤分别建立细胞系,比较原位荷瘤及转移瘤的差异,从而验证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异质性。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制备单细胞悬液,通过Typlan细胞计数法,调整细胞浓度为1~9×10^7/mL。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荷瘤鼠原位荷瘤与转移瘤模型,并用原位荷瘤及转移瘤分别建立细胞系,通过细胞生长的测定、软琼脂克隆形成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裸鼠成瘤实验等方法,比较两种细胞系的差异。结果在原位荷瘤及转移瘤细胞株中,转移瘤细胞株在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肿瘤细胞成瘤能力方面均明显高于原位荷瘤细胞株。结论裸鼠原位荷瘤及转移瘤两株细胞具有明显差异,证明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可能是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生物学 小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