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γ-氨基丁酸途径促进小鼠胚胎腭板间充质细胞的凋亡(英文)
1
作者 魏雪涛 乔杨峥 +1 位作者 尚兰琴 李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4-272,共9页
维甲酸(RA)是一种能够诱导腭裂发生的致畸物.研究显示γ-氨基丁酸(GABA)在腭板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GABA是否参与了RA诱导的腭裂发生还不清楚.本研究以小鼠胚胎腭板间充质细胞(MEPM)为研究对象,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0.2、0.67... 维甲酸(RA)是一种能够诱导腭裂发生的致畸物.研究显示γ-氨基丁酸(GABA)在腭板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GABA是否参与了RA诱导的腭裂发生还不清楚.本研究以小鼠胚胎腭板间充质细胞(MEPM)为研究对象,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0.2、0.67、2.0和6.7μmol/L)对MEP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GABA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atRA(2.0μmol/L和6.7μmol/L)显著性抑制了MEPM的增殖,并促进了细胞凋亡.atRA(0.67、2.0和6.7μmol/L)显著性降低了GABA合成的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GAD67)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但对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3(GABAAR-β3)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没有影响.1.0μmol/L的GABA逆转了atRA(6.7μmol/L)对MEP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atRA通过下调GAD67的表达,减少GABA的产生,抑制MEPM的增殖和促进MEPM的凋亡,从而可能影响腭板的发育,诱导腭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小鼠胚胎腭板间充质细胞 谷氨酸脱羧酶 Γ-氨基丁酸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培养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纯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文林 石冰 +1 位作者 李盛 鲁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建立纯化原代培养的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纯化方法。方法:应用D ispase酶4℃消化处理离体小鼠胚胎腭突18 h,通过振荡法使上皮和间充质分离,吸去上皮片。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内几乎不含上皮细胞。结论:... 目的:建立纯化原代培养的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纯化方法。方法:应用D ispase酶4℃消化处理离体小鼠胚胎腭突18 h,通过振荡法使上皮和间充质分离,吸去上皮片。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内几乎不含上皮细胞。结论:本方法为体外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充质细胞 细胞培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胚胎发育期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和腭间充质细胞与腭裂畸形 被引量:3
3
作者 傅豫川 黄洪章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2-226,共5页
胚胎期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和腭间充质细胞的正常分化与否在腭裂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这两种细胞与腭裂发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证明致畸因子干扰其正常分化与腭裂发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胚胎发育 突中嵴上皮细胞 充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间充质干细胞为饲养层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
4
作者 郑丽娜 张晓刚 +1 位作者 汤为学 王佳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的方法。方法:以鼠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收集受孕3.5~4d昆明小鼠的囊胚和桑椹胚进行培养,筛选纯化细胞集落,使其稳定传代... 目的:探讨以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的方法。方法:以鼠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收集受孕3.5~4d昆明小鼠的囊胚和桑椹胚进行培养,筛选纯化细胞集落,使其稳定传代后,采用光镜,碱性磷酸酶染色及Oct—d染色对其形态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以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分离培养的昆明小鼠ES有其典型的形态学特征:集落呈鸟巢状,边缘清楚,表面平滑,结构致密,隆起生长,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楚;单个细胞体积小、核大;对ES细胞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未分化的ES细胞显微镜下为黄褐色,分化的不着色;Oct—d染色阳性。结论:以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行,得到的胚胎干细胞能保持特殊的形态和未分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细胞 充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和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效率比较
5
作者 王尧 王雷 +4 位作者 陆玉华 范向军 朱铭岩 朱沙俊 王志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04-1311,共8页
目的比较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NCs)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效率。方法用慢病毒LV-ef1a-mOct4-IRES-EGFP、LV-ef1amSox2-IRES-EGFP、LV-ef1a-mKlf4-IRES-EGFP和LV... 目的比较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NCs)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效率。方法用慢病毒LV-ef1a-mOct4-IRES-EGFP、LV-ef1amSox2-IRES-EGFP、LV-ef1a-mKlf4-IRES-EGFP和LV-ef1a-mc-Myc-IRES-EGFP感染BMSCs、BMMNCs和MEFs,通过计算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克隆数比较这3种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的效率。用胚胎干细胞表面标记检测、胚胎干细胞内源基因检测、拟胚体形成实验和畸胎瘤形成实验验证重编程获得的iPS细胞的多能性。结果起源于小鼠BMSCs、BM-MNCs及MEFs的3种iPS细胞均能形成边缘光整的致密克隆,可表达干性基因Nanog、Rex-1、SSEA-1,并能在体内外分化为三胚层组织。但是BMSCs来源的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数低于BM-MNCs和MEFs来源的克隆数。结论小鼠BMSCs、BM-MNCs及MEFs均可重编程为iPS细胞,但BMSCs重编程为iPS细胞的效率低于BM-MNCs和M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重编程效率 骨髓充质细胞 骨髓单核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D对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蔓蔓 陶宇昌 +6 位作者 刘小转 高湛 张秀丽 谭雪梅 余凯伦 陈瑶 余增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TCDD)对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F级C57BL/6N孕鼠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在妊娠第10天(GD10)分别以64μg/kgTCDD和等量玉米油灌胃,取GD13、GD14、GD15胚胎头部... 目的: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TCDD)对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F级C57BL/6N孕鼠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在妊娠第10天(GD10)分别以64μg/kgTCDD和等量玉米油灌胃,取GD13、GD14、GD15胚胎头部,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收集GD13正常胎鼠腭组织,分离腭突间充质细胞,用0.0、0.1、1.0、10.0nmol/LTCDD处理72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增殖抑制率,检测Brdu阳性率,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PCNA、Bax、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组织形态学显示TCDD组胎鼠双侧腭突未接触和融合。随着TCDD作用浓度的增加,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Brdu阳性率逐渐降低,细胞中Bax、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加,而PCNA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5)。结论:TCDD可能通过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导致腭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 充质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饲养层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峰 徐永胜 +2 位作者 俞海燕 王薇 张纯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71-276,I0009,共7页
目的寻找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生长的人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从而解决使用鼠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带来的安全问题。方法尝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来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检验其是否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生长... 目的寻找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生长的人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从而解决使用鼠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带来的安全问题。方法尝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来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检验其是否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生长状态。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分化。将人胚胎干细胞系H1接种于丝裂霉素C灭活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每隔5d进行一次传代。培养20代后,对人胚胎干细胞特性进行相关检测,包括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相关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分化能力。结果从人脐带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梭形,呈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细胞高表达CD44、CD29、CD73、CD105、CD90、CD86、CD147、CD117,不表达CD14、CD38、CD133、CD34、CD45、HLA-DR;具有分化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能。人胚胎干细胞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饲养层上培养20代后,继续保持人胚胎干细胞的典型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OCT4、Nanog、SSEA4、TRA-1-81、TRA-1-60的表达为阳性,SSEA1表达为阴性,体外悬浮培养可以形成拟胚体。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人胚胎干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支持其生长,并维持其未分化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人脐带充质细胞 饲养层细胞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影响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8
作者 刘小转 张军喜 +4 位作者 余增丽 王国旭 何志东 宋帅星 李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3-769,共7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影响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13 d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EdU法检测对照组(未处理)、atRA组(5μmol/L atRA)和TGF-β...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影响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13 d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EdU法检测对照组(未处理)、atRA组(5μmol/L atRA)和TGF-β3组(10μg/L TGF-β3)处理48 h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3组Meg3的定位和相对表达量。利用EdU实验检测Meg3 siRNA转染前后atRA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tRA处理48 h可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TGF-β3处理48 h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atRA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中Meg3的表达,TGF-β3可抑制Meg3的表达(P<0.05)。Meg3基因沉默后,与对照组相比,Meg3 siRNA组、atRA和TGF-β3处理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P<0.05)。结论:atRA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Meg3介导,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可能与Meg3基因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充质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Β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g3在全反式视黄酸诱发小鼠腭裂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小转 张军喜 +4 位作者 余增丽 王国旭 何志东 宋帅星 李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索母系印迹基因3(Meg3)在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发腭裂中的作用。方法:妊娠第10天(GD10),将90只孕鼠随机分为atRA组和对照组(每组45只),分别给予100 mg/kg atRA和等体积的玉米油灌胃。HE染色观察GD13、GD14、GD15胎鼠腭部发育情况... 目的:探索母系印迹基因3(Meg3)在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发腭裂中的作用。方法:妊娠第10天(GD10),将90只孕鼠随机分为atRA组和对照组(每组45只),分别给予100 mg/kg atRA和等体积的玉米油灌胃。HE染色观察GD13、GD14、GD15胎鼠腭部发育情况,BrdU荧光染色观察GD13、GD14、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情况。在GD14,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Meg3的定位和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Smad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Smad2(p-Smad2)、Smad2、Smad4和Smad7的表达,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检测Meg3基因与Smad2蛋白结合情况。结果:Meg3基因主要定位于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的细胞核。与对照组相比,在GD14,atRA组细胞中Meg3 mRNA表达量升高(P<0.001),p-Smad2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Smad7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01);两组细胞中Meg3基因均可与Smad2蛋白结合,Meg3 mRNA相对表达量atRA组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atRA可能通过促进Meg3与Smad2的结合,影响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腭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母系印迹基因3 小鼠 充质细胞 SMAD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第34卷总目次
10
作者 龙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J0001-J0015,F0003,共16页
关键词 大鼠骨髓充质细胞 白介素 细胞凋亡 小鼠胚胎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