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白细胞介素-12质粒DNA抗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
1
作者 刘勇 胡大荣 +4 位作者 谭晓华 范公忍 胡学玲 韩聚强 吴忆贫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mIL-12质粒DNA抗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DC511mIL-12,ELISA方法检测质粒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淋巴母细胞增殖法检测mIL-12的生物学活性;分别于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瘤内直接注射质粒D...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mIL-12质粒DNA抗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DC511mIL-12,ELISA方法检测质粒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淋巴母细胞增殖法检测mIL-12的生物学活性;分别于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瘤内直接注射质粒DNA,观察各组小鼠存活时间、肿瘤体积变化及各组小鼠脾脏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注射质粒DNA后1月进行瘤体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mIL-12基因治疗组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显著受抑制(F=4.10,P=0.03),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X2=4.48,P=0.03),并且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增强。质粒DNA瘤内注射1月后,pDC511mIL-12组肿瘤病灶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病灶内肿瘤细胞广泛坏死。结论:瘤内注射mIL-12表达质粒DNA可抑制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细胞 小鼠白细胞介素-12 免疫基因治疗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12基因的钓取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英 刘晓冬 刘树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钓取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 IL- 12 ) p4 0和 p35c DNA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 (COS- 7)中的表达。方法 :RT- PCR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 RNA中扩增 p4 0和 p35亚基 ;脂质体Lipofect AMINE将质粒 p NG- m IL- 12转染至 COS- 7细胞 ... 目的 :钓取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 IL- 12 ) p4 0和 p35c DNA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 (COS- 7)中的表达。方法 :RT- PCR法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 RNA中扩增 p4 0和 p35亚基 ;脂质体Lipofect AMINE将质粒 p NG- m IL- 12转染至 COS- 7细胞 ,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 m IL- 12表达水平。结果 :1RT- PCR法扩增出特异的 p4 0和 p35亚基 ,p35亚基克隆至 p KS载体测序 ;2 EL ISA法检测转染 p NG- m IL- 12的 COS- 7细胞上清有 m IL- 12分泌。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 m IL- 12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抑瘤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白细胞介素12 基因表达 COS-7细胞 p40亚基 p35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促进氧化应激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
3
作者 查洁 江婷婷 +2 位作者 郭俊巧 肖帧 姚根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同浓度IL-12及JAK2、TYK2抑制剂作用于小鼠肝癌细胞。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其他两组小鼠相比,NOD小鼠GOT和GPT显著升高(P<0.05),血清GSH-PX、SOD和CAT降低(P<0.05)。不同浓度IL-12处理后,小鼠肝癌细胞CAT、GSH、GSH-PX和SOD有下降趋势,MDA增加。JAK2/TYK2抑制剂能逆转IL-12对肝癌细胞SOD、GSH和MDA的调节(P<0.05)。结论:IL-12可能通过促进干燥综合征肝脏细胞的氧化应激,进而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肝脏病变 白细胞介素-1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联合治疗小鼠B16黑色素瘤
4
作者 高航 王建伟 +2 位作者 车广华 张海英 陈远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6-99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AdCMVIL-12)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AdCMVGM-CSF)的腺病毒载体联合应用对B16黑色素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后,待瘤体直径达5mm时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 目的:研究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AdCMVIL-12)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AdCMVGM-CSF)的腺病毒载体联合应用对B16黑色素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后,待瘤体直径达5mm时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dCMVIL-12组、AdCMVGM-CSF组、AdCMVIL-12加AdCMVGM-CSF组(联合治疗组)和AdCMVLacZ组(对照组),每组12只,并于肿瘤组织局部分别多点注射相对应剂量的腺病毒载体,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2和GM-CS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联合治疗组肿瘤组织内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治疗30 d后,联合治疗组肿瘤平均体积为(60.73±11.36)mm3,与对照组、AdCMVIL-12组和AdCMVGM-CSF组[分别为(675.18±80.59)、(186.91±19.15)和(223.45±23.11)mm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同时,AdCMVIL-12与AdCMVGM-CSF联合基因治疗可有效延长IL-12和GM-CSF的表达时间,并且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杀伤率为(69.53±9.20)%。结论:IL-12与GM-CSF联合基因治疗可增强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能有效降低单独应用AdCMVIL-12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黑色素瘤 实验性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白细胞介素12阻断GATA-3表达治疗小鼠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4
5
作者 陶莉莉 修清玉 陈吉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观察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GATA-3在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肺部的表达,探讨应用白细胞介素12(IL-12)阻 断GATA-3表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IL-12 治疗组(C组)。B组和C... 目的观察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GATA-3在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肺部的表达,探讨应用白细胞介素12(IL-12)阻 断GATA-3表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IL-12 治疗组(C组)。B组和C组建立哮喘模型,于第1、3、7、9、25、26、27、28天,分别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和IL-12(1 μg)。第31天收取各组6只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细胞成分,各组剩余小鼠H-E染色切片观察小鼠气管、肺组织 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中GATA-3表达。结果:对照组无症状,哮喘组哮喘症状重,治疗组哮喘症状轻。在BALF中 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对照组为0,哮喘组为(20.0±4.0)%,治疗组为(0.2±0.1)%。在同一视野对照组支气管黏膜下未见炎性 细胞,哮喘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炎性细胞较哮喘组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无GATA-3表达,哮喘组GA- TA-3表达强,治疗组GATA-3无表达。结论:哮喘小鼠肺部存在GATA-3高表达,IL-12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和肺部炎症 浸润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L-12阻断哮喘GATA-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GATA-3 表达 治疗 小鼠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18质粒对HBcAg DNA疫苗诱导小鼠(H—2^d)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欣 黄祖瑚 +3 位作者 成军 吴兴柳 董菁 陆北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编码鼠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犤pcDNA3.1/IL-12(以下简称IL-12质粒)和pcDNA3.1/IL-18(以下简称IL-18质粒)犦对HBcAgDNA疫苗(pJW4303/HBc)诱导Balb/c(H-2d)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接种IL-12质粒、I... 目的:观察编码鼠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犤pcDNA3.1/IL-12(以下简称IL-12质粒)和pcDNA3.1/IL-18(以下简称IL-18质粒)犦对HBcAgDNA疫苗(pJW4303/HBc)诱导Balb/c(H-2d)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接种IL-12质粒、IL-18质粒和HBcAg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亚类(IgG1、IgG2a)水平。结果:免疫6周后,联合注射IL-12、IL-18和IL-12+IL-18组小鼠血清的抗HBc终点滴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HBcAgDNA疫苗组小鼠(P<0.05),抗HBcIgG亚类以IgG2a占优。结论:IL-12、IL-18以及IL-12+IL-18联合HBcAgDNA疫苗注射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抗HB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DNA疫苗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秀霞 王天任 +3 位作者 何丽霞 孔琳 徐小延 杨大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2、IL-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妇女117例,其中妊娠妇女59例,未妊娠妇女5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2、IL-12、IL-1...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2、IL-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妇女117例,其中妊娠妇女59例,未妊娠妇女5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2、IL-12、IL-18的浓度。结果妊娠组卵泡液中IL-2的浓度为(36.73±18.53)pg/ml、IL-12的浓度为(0.52±0.88)pg/ml、IL-18的浓度为(76.10±69.06)pg/ml;未妊娠组卵泡液中IL-2的浓度为(40.89±22.83)pg/ml、IL-12的浓度为(1.59±1.58)pg/ml、IL-18的浓度为(131.80±162.35)pg/ml。未妊娠组IL-12和IL-18浓度均明显高于妊娠组(P<0.05),未妊娠组IL-2浓度虽较妊娠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IL-18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非妊娠妇女中明显升高,考虑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 卵泡液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对受照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华云 周剑影 +4 位作者 王国权 段莹莹 戴宏 郭晓葵 李元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237,共6页
采用 PHILIPS- SL18型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 MV高能 X射线照射 Balb/c小鼠 (剂量为 6 .5Gy) ,照后不同时间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 /或肿瘤坏死因子 (TNF)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集... 采用 PHILIPS- SL18型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 MV高能 X射线照射 Balb/c小鼠 (剂量为 6 .5Gy) ,照后不同时间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 /或肿瘤坏死因子 (TNF)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的变化 ,以探讨 IL - 6对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照射后应用 IL- 6组较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恢复快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CFU- S则在 TNF与 IL- 6协同作用时数量多、体积大 ,提示 IL- 6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造血 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 辐射损伤 急性造血功能衰竭 治疗 X射线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体内外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玮 邵传森 +6 位作者 沈建根 鲍建芳 潘建平 韩伟 寿林 项哨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构建双亚基共表达鼠白细胞介素 - 12 (m IL- 12 )真核表达质粒 ,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方法 :将m IL - 12 p35和 p4 0全长编码 c DNA构建在 pc DN A 3.1载体上 ,然后把 p35表达单元 (CMV- p35 - BGH PA)插入pc DNA 3.1/ p4 0载... 目的 :构建双亚基共表达鼠白细胞介素 - 12 (m IL- 12 )真核表达质粒 ,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方法 :将m IL - 12 p35和 p4 0全长编码 c DNA构建在 pc DN A 3.1载体上 ,然后把 p35表达单元 (CMV- p35 - BGH PA)插入pc DNA 3.1/ p4 0载体 ,使两个目的基因均受各自的启动子 CMV控制 ,构建成 m IL - 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 p Cm IL -12 ,并进行体内外表达。结果 :p Cm IL - 12在体外转染 COS- 7细胞后 ,经 EL ISA证实有 m IL- 12表达 ,其表达上清能在体外明显增强小鼠 NK细胞活性。小鼠皮内注射 p Cm IL - 12亦能增强小鼠 NK细胞活性。结论 :所构建的质粒在体内外均能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 m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生物合成 质粒 基因表达 MIL-12 天然杀伤细胞 遗传载体 分子克隆 双亚基共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军阳 曾晓艳 +2 位作者 袁育康 范桂香 唐敬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1-393,407,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筛选新的镇痛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结扎雄性C57BL/6小鼠单侧L5/L6脊神经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然后利用机械刺激和冷刺激诱发的痛觉超敏实...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筛选新的镇痛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结扎雄性C57BL/6小鼠单侧L5/L6脊神经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然后利用机械刺激和冷刺激诱发的痛觉超敏实验分别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106、2.5×106、5.0×106u/kg)IL-2对疼痛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痛阈的影响;同时,通过5.0×106u/kg IL-2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纳洛酮(1 mg/kg)以观察阿片受体拮抗剂对IL-2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IL-2可产生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其中5.0×106u/kg和2.5×106u/kg IL-2均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的50%缩足阈值(P<0.01)和降低5 min抬足次数(P<0.05),镇痛效应分别维持30 min和15 min,而1.0×106u/kg IL-2无明显的镇痛作用。IL-2产生的镇痛效应不能被纳洛酮阻断。结论IL-2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效应除受阿片受体介导外还可能有其他分子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镇痛 神经病理性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12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兰文升 童光志 +3 位作者 仇华吉 周艳君 王云峰 郭海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s),用含LPS的培养基培养细胞,从培养2 h和12 h的活化细胞中分别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猪IL-12两个亚基的...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s),用含LPS的培养基培养细胞,从培养2 h和12 h的活化细胞中分别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猪IL-12两个亚基的基因,其大小分别为720 bp(P35)和1 044 bp(P40),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纯化,用SacI和SalI双酶切后,分别将其连接至pUC18质粒上,进行质粒PCR和SacI、SalI双酶切鉴定后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序列分析表明P35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669个核苷酸,序列与人、小鼠和羊同源性分别为79.2%,37.6% ,86.1%,P40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975个核苷酸,与人和小鼠、羊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9.5%,53.1%,84.3%。结果表明克隆到了猪白细胞介素-12 P35和P40两个亚基的基因,得到的P35基因序列与国外报道完全一致,P40基因序列与发表的序列有4个碱基差异,提示P40基因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鼠白细胞介素-12基因腺病毒载体(AdCMVIL-12)抗B16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航 王建伟 +4 位作者 车广华 张海英 苑晓军 陈立 陈远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腺病毒载体 AdCMVIL-12 B16细胞 黑色素瘤 实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抗NK/T细胞淋巴瘤的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媛 惠双 +3 位作者 张成辉 郭宏强 李敏 郑芝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抗NK/T细胞淋巴瘤活性及机制。方法培养NK/T细胞淋巴瘤的YTS细胞株并分为对照组、IL-12组、NC siRNA组、JAK2 siRNA组、空白质粒组、JAK2表达质粒组,用含有0.625、1.25、2.5、5.0、10.0、20.0 ng·mL...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抗NK/T细胞淋巴瘤活性及机制。方法培养NK/T细胞淋巴瘤的YTS细胞株并分为对照组、IL-12组、NC siRNA组、JAK2 siRNA组、空白质粒组、JAK2表达质粒组,用含有0.625、1.25、2.5、5.0、10.0、20.0 ng·mL^-1 IL-12的培养基处理或转染NC siRNA、JAK2 siRNA、空白质粒、JAK2表达质粒,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中JAK2及STAT3的表达;选择C57小鼠并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IL-12组后,测定移植瘤质量及JAK2、STAT3的表达。结果在YTS细胞中,IL-12以及JAK2 siRNA能够抑制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细胞中p-JAK2、p-STAT3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P<0.05);转染JAK2的表达质粒能够使20.0 ng·mL^-1的IL-12抑制细胞活力、细胞周期、细胞中p-JAK2、p-STAT3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减弱;在移植瘤小鼠中,IL-12干预后,移植瘤质量及移植瘤中p-JAK2、p-STAT3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IL-12具有抗NK/T细胞淋巴瘤的活性且其机制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白细胞介素-12 Janus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3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建平 姚航平 余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01-204,共4页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 (G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 IL-1 8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半定量 RT-PCR法检测经不同浓度地塞米松 (Dex)处理的 Mφ脂多糖 (L PS)诱导的 IL -1 8m RNA的表达 ,以 EL ISA法检测 Mφ培养上清 IL-1 8的含量。结...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 (G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 IL-1 8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半定量 RT-PCR法检测经不同浓度地塞米松 (Dex)处理的 Mφ脂多糖 (L PS)诱导的 IL -1 8m RNA的表达 ,以 EL ISA法检测 Mφ培养上清 IL-1 8的含量。结果 :Dex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MφL PS诱导的IL-1 8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但 IL-1 8蛋白表达对 Dex抑制作用的敏感性低于其 m RNA的表达。 Dex的此等抑制作用可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RU486阻断。结论 :GC能抑制 MφL PS诱导的 IL-1 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腹腔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奚莹 王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9-111,133,共4页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IL)-12在肺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抗结核治疗前肺结核患者血清IL-12,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0例有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后的患者进行对比,同时依据临床常用结核检测指...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IL)-12在肺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抗结核治疗前肺结核患者血清IL-12,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0例有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后的患者进行对比,同时依据临床常用结核检测指标分组研究IL-12的临床意义。结果 8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IL-12均值为(41.49±34.22)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8.12±44.9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20例随访肺结核患者经6个月有效抗结核治疗后,血清IL-12水平由治疗前的(12.93±12.48)pg/mL上升为(66.26±20.9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P<0.05)。20例随访肺结核患者经6个月有效抗结核治疗后,血清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肺结核患者血清IL-12水平在不同分组中:单纯肺结核/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组、空洞组/非空洞组、肺CT病变累及<3叶组/≥3叶组、痰结核菌阳性组/阴性组、结核试验阳性组/阴性组、血沉升高组/正常组、PPD强阳性组/非强阳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L-12与肺结核活动性密切相关,其水平可作为临床工作中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肺结核活动性和病情转归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白细胞介素-12 结核分枝杆菌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崚 陈王璐 +3 位作者 陈奕奕 张潇文 王照钦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580-2586,共7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艾灸组和雷沙吉兰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PD动物模型,模型组不治疗,仅作抓取固定;针刺组针刺百会、阳陵泉穴;针刺艾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艾灸关元穴;雷沙吉兰组给予雷沙吉兰溶液灌胃。观测各组小鼠总体转棒评分(ORP),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致密部白细胞介素-17(IL-17)受体A及下游分子表达状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RP评分和TH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ORP评分和TH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α-突触核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小鼠黑质p-核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α-突触核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针刺艾灸组小鼠黑质IL-17受体A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p-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下调。结论:针刺组和针刺艾灸组均可改善PD模型小鼠转棒活动能力,可保护黑质TH阳性神经元,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17受体通路,尤其是IκBα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帕金森病 小鼠 IL-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17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严林 潘运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白细胞介素 12(IL -12)可诱导干扰素 γ(INF -γ)的产生,上调干扰素诱导蛋白 10(IP- 10)、单核因子(MIG)、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  白细胞介素 12(IL -12)可诱导干扰素 γ(INF -γ)的产生,上调干扰素诱导蛋白 10(IP- 10)、单核因子(MIG)、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血管生成诱导因子,协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消退。IL -12可以不依赖免疫系统而发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抑制 血管生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丽萍 张英 范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2 肺炎支原体感染 血清 患儿 肺炎支原体(MP) 小儿呼吸道感染 免疫学发病机制 呼吸系统炎症 MP感染 肺外并发症 呼吸道上皮 IFN-γ 细胞吸附 多系统 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2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宁静 王千秋 +5 位作者 程兴望 张晶 姜文华 崔盘根 孙建方 曾学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M14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液(melanomaculturesupernatants,MCS)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IL)-12的影响。方法: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分别以脂多糖(LPS)(10μg/mL)、MCS(100μg/mL)、PD98059(20μmol/L)等单独及共... 目的:探讨M14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液(melanomaculturesupernatants,MCS)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IL)-12的影响。方法: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分别以脂多糖(LPS)(10μg/mL)、MCS(100μg/mL)、PD98059(20μmol/L)等单独及共同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巨噬细胞IL-12p40的分泌,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分析巨噬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44/42/丝裂原激活蛋白酶(MAPK)、p38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SAPK)蛋白表达。结果:MCS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2p40[(12.82±2.87)ng/mL],且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的降低与细胞核磷酸化的ERK44/42蛋白表达增强相一致;此外,经ERK44/4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的巨噬细胞其IL-12p40的分泌量却不受MCS抑制[(25.23±4.52)ng/mL,P>0.05]。结论:黑素瘤细胞分泌物通过活化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细胞 巨噬细胞 介素-12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DNA联合白细胞介素-12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晓华 石佑恩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 (IL-12)对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 (Sj14FABP)DNA疫苗的辅佐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pVIVO2、pVIVO2 IL-12、pVIVO2 Sj14FABP质粒DNA。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 12只,每只小鼠于免疫前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 (IL-12)对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 (Sj14FABP)DNA疫苗的辅佐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pVIVO2、pVIVO2 IL-12、pVIVO2 Sj14FABP质粒DNA。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 12只,每只小鼠于免疫前 1d在右后腿股四头肌肌内注射 0 75%盐酸布比卡因 30μL。A组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0μL,im;B组给予pVIVO2质粒DNA 100μg,im; C组给予pVIVO2 Sj14FABP质粒DNA 100μg,im;D组给予pVIVO2 Sj14FABP质粒DNA50μg和pVIVO2 IL 12质粒DNA50μg,im。免疫 30d后,每只小鼠以 ( 40±2 )条尾蚴感染,感染 45d后,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结果 C、D组的减虫率分别为24 11%和 38 83%,减卵率为 27 20%和 40 27%,差异有显著性(P<0. 05);免疫 30d后小鼠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升高,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5)。结论 pVIVO2 Sj14FABP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IL-12是一种有效的血吸虫病DNA疫苗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12 DNA疫苗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