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激活氯通道蛋白ANO1在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及其功能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雲乔 王胜 +6 位作者 刘艳杰 崔爽 曲适 王鑫鑫 龙啸 方芳 郝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7-88,92,I0007,共4页
探讨钙激活氯通道蛋白ANO1在C57BL/6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特性。运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培养的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平滑肌细胞纯度;应用RT-PCR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NO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ANO... 探讨钙激活氯通道蛋白ANO1在C57BL/6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特性。运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培养的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平滑肌细胞纯度;应用RT-PCR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NO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ANO1蛋白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达情况;应用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检测ANO1钙激活氯通道的功能特性。原代培养成功获得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T-PCR结果分析表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mRNA水平有ANO1表达;免疫印迹显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蛋白水平有ANO1表达;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证实表达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ANO1具有阴离子转运功能,即钙激活氯通道典型特性。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的ANO1是钙激活氯通道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1蛋白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 小鼠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转化并参与抑制其钙化
2
作者 马晨越 贺琼逸 +2 位作者 王猛 柴萌 张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型,模型组加入100 ng/ml IL-37或100μmol/L PDTC预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qPCR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IL-37 mRNA水平;qPCR、Western blot检测TLR、NF-κB、p-NF-κB、RUNX相关转录因子(RUNX2)、碱性磷酸酶(ALP)、SMA、平滑肌22α(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凋亡率升高,同时模型组产生明显的橘红色钙化结节,TLR、NF-κB等炎症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IL-37、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上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下降,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造模组相比,IL-37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降低(P<0.05),钙化结节明显减少,TLR、NF-κB等炎症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下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升高,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抑制剂PDTC组在细胞因子表达上呈现相同趋势。结论:IL-37可抑制HA-SMCs钙化,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及细胞成骨表型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成骨转化 TLR/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FOXO1基因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琳茹 张晶 +2 位作者 赵冬婵 王晋军 胡文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41,共11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对腹主动脉瘤(AAA)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9例AAA患者动脉瘤组织(AAA组)及邻近正常主动脉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研究对...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对腹主动脉瘤(AAA)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9例AAA患者动脉瘤组织(AAA组)及邻近正常主动脉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动脉瘤组织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2组研究对象动脉瘤组织中自噬溶酶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动脉瘤组织中FOXO1及自噬相关蛋白卷曲螺旋肌球蛋白样B细胞淋巴瘤2(Bcl-2)结合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α(LC3)和P62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并采用FOXO1 siRNA(si-FOXO1)及其阴性对照(si-NC)慢病毒感染hVSMCs,10μmol·L^(-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联合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进行干预,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si-NC组、AngⅡ+si-FOXO1组、AngⅡ+si-NC+Rap组和AngⅡ+si-FOXO1+Rap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FOXO1、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剪切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A组动脉瘤组织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多(P<0.05),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VSMCs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MMP-2和MMP-9水平升高(P<0.05),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Bcl-2和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ngⅡ+si-NC组比较,AngⅡ+si-FOXO1组hVSMCs增殖活性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上清中MMP-2和MMP-9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Bcl-2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AngⅡ+si-FOXO1组比较,AngⅡ+si-FOXO1+Rap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MMP-2和MMP-9水平升高(P<0.05),细胞中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FOXO1基因沉默可能通过降低自噬水平来提高AngⅡ暴露下hVSMCs增殖活性,并抑制其凋亡,从而参与AA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叉头框转录因子O1 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调节性死亡参与主动脉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韩雪钰 刘欣 杨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4,共3页
主动脉瘤是一种以主动脉局部或弥漫病理性扩张达到正常血管直径1.5倍及以上为主要病理特征,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超过10%的临床常见大血管疾病^([1])。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极其凶险,对人类... 主动脉瘤是一种以主动脉局部或弥漫病理性扩张达到正常血管直径1.5倍及以上为主要病理特征,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超过10%的临床常见大血管疾病^([1])。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极其凶险,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然而,主动脉瘤通常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瘤体破裂时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药物,外科手术是预防和应对瘤体急性破裂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平滑肌 主动脉 主动脉 细胞凋亡 坏死性凋亡 细胞焦亡 铁死亡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剪切力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向巨噬样细胞表型转化促胸主动脉夹层形成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高文博 赵婷 +1 位作者 余泓池 刘肖珩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14-614,共1页
目的胸主动脉瘤(TAA)与胸主动脉夹层(TAD)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目前,TAA和T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更不了解TAA向TAD转化的分子机制。前期研究发现,在TAA向TAD演变的进程中,VSMCs发生巨噬样细胞表型转化,且... 目的胸主动脉瘤(TAA)与胸主动脉夹层(TAD)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目前,TAA和T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更不了解TAA向TAD转化的分子机制。前期研究发现,在TAA向TAD演变的进程中,VSMCs发生巨噬样细胞表型转化,且受流体剪切力的调控。本研究旨在探明流体剪切力诱导VSMCs巨噬样细胞表型转化的力学生物分子机制,为解析TAA向TAD演变的机理提供新方向,为TAA和TAD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方法对临床TAA和TAD样本进行单细胞测序及分析;基于医学影像数据模拟计算TAA和TAD病变部位的流体剪切力变化,并通过体外力学加载实验探究出合适的力学加载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内外力学加载实验流体剪力调控VSMCs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结果数值模拟表明,VSMCs在TAA和TAD的血管组织中受到的流体剪力均值分别为1.0、40 dyn/cm^(2);流体剪切力显著下调PTCH1及上调GLI2的表达水平,该过程伴随VSMCs的巨噬样细胞表型转化;过表达PTCH1和抑制GLI2可显著阻碍流体剪力诱导的VSMCs巨噬样细胞表型转化,延缓TAA向TAD的转化进程。结论流体剪切力通过PTCH1-GLI2信号轴诱导VSMCs巨噬样细胞表型转化,从而促进TAA向TAD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流体剪切力 主动脉 血管组织 重大疾病 血管平滑肌细胞 TAA 转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叶剑楠 魏翔 冯鑫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在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s)中建立铁死亡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来源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移植手术的供体主动脉弓组织,分别使用含Imidazole ketoneerastin(IKE)和胱... 目的在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s)中建立铁死亡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来源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移植手术的供体主动脉弓组织,分别使用含Imidazole ketoneerastin(IKE)和胱氨酸缺失(CD)的培养液对HAVSMCs进行铁死亡诱导,并使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人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细胞流式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来判断平滑肌细胞的铁死亡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对HAVSMCs进行铁死亡诱导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出现明显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学分析显示IKE/CD诱导下碘化丙啶(PI)染色阳性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CCK-8和LDH检测结果显示,在IKE/CD诱导下HAVSMCs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损伤率明显增加,而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则能逆转铁死亡诱导对细胞的毒性作用;BODIPY-C11细胞流式分析及4-羟基壬烯醛(4-HNE)免疫荧光染色显示,IKE/CD诱导的HAVSMCs中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上升。结论该研究使用IKE以及胱氨酸缺失培养液成功建立了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ENCR靶向miR⁃206调控人主动脉夹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
7
作者 马润伟 穆纯杰 +4 位作者 桂雯婷 邓瑶 赵敏章 柳民 宋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SENCR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HE染色检测夹层组织病理变化,FISH检测夹层组织及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中SENCR的表达,RT-qPCR检测...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SENCR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HE染色检测夹层组织病理变化,FISH检测夹层组织及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中SENCR的表达,RT-qPCR检测组织中SENCR和miR-206的表达水平。pcDNA3.1-SENCR过表达质粒或空载体pcDNA3.1转染到HVSMCs。CCK-8和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凋亡实验分别检测HVSMCs的增殖和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SENCR和miR⁃206的靶向关系。结果SENCR在HVSMCs中主要定位在胞质和胞核,与正常主动脉组织相比,主动脉夹层组织中SENCR表达下调(P<0.01),miR⁃206表达上调(P<0.01)。过表达SENCR后,HVSMCs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P<0.01)。SENCR靶向负调控miR-206。结论SENCR在主动脉夹层组织中表达下调,过表达SENCR可能通过靶向下调miR⁃206抑制HVSMCs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ENCR 血管平滑肌细胞 miR-206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对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琳 程玲霞 +3 位作者 杨帆 刘英 胡迎春 钟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4,共9页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自噬对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影响。【方法】①构建小鼠主动脉夹层模型:6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三组:阴性对照组、实验(AD)组、氯喹(CQ)干预组,实验组与CQ组使用β-氨基丙腈(BAPN)喂养联合人血管紧张素-Ⅱ(Ang-...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自噬对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影响。【方法】①构建小鼠主动脉夹层模型:6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三组:阴性对照组、实验(AD)组、氯喹(CQ)干预组,实验组与CQ组使用β-氨基丙腈(BAPN)喂养联合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注射16 d构建小鼠主动脉夹层的模型,同时干预组每天腹腔注射CQ,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②Yes相关蛋白(YAP)、自噬相关蛋白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关标志蛋白的检测: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小鼠主动脉样本中YAP、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表型相关标志蛋白进行检测。【结果】①实验组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为60%,干预组小鼠未见明显主动脉夹层形成征象。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干预组小鼠主动脉中合成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标志蛋白骨桥蛋白(OPN)、LC3含量明显增高,同时,收缩型VSMC标志蛋白α-SMA及YAP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在BAPN联合Ang-Ⅱ构建的小鼠主动脉夹层模型中,YAP蛋白调控VSMC表型转化,且该过程受到自噬的调节,自噬可能作为YAP蛋白调控VSMC表型转化致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主动脉夹层 自噬 血管平滑肌细胞 Yes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多糖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大新 吴宗贵 +2 位作者 周斌 姜远英 殷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62-964,共3页
目的:研究壳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0.2,2,20,200,2000μg/ml)的壳多糖溶液分别加入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培养12,24,48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结果:平滑... 目的:研究壳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0.2,2,20,200,2000μg/ml)的壳多糖溶液分别加入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培养12,24,48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结果:平滑肌细胞数随着壳多糖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内皮细胞数随着其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相应增加。结论:壳多糖能抑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法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立群 张秀云 +1 位作者 孙波 王金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建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培养法。方法 :取大鼠胸主动脉 ,切成1 mm× 1 mm× 1 mm的小块 ,均匀地种植于培养瓶壁上 ,约 5 0 min后加入含有 2 0 %小牛血清的PRMI- 1 640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 :培养第 5天时 ... 目的 :建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培养法。方法 :取大鼠胸主动脉 ,切成1 mm× 1 mm× 1 mm的小块 ,均匀地种植于培养瓶壁上 ,约 5 0 min后加入含有 2 0 %小牛血清的PRMI- 1 640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 :培养第 5天时 ,可见少量梭形或长梭形细胞自组织块周围游出 ,至培养 3周细胞融合成片 ,呈“峰、谷”状生长。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98%的细胞染色阳性 ,透射电镜观察 ,于基膜下和胞浆内可见密斑和密体。 VG染色也证实几乎所有的细胞均为平滑肌细胞。结论 :应用细胞贴块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 ,操作简单 ,结果稳定 ,纯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组织贴块培养法 主动脉 鉴定 动物实验 心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正常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CNA和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金红芳 田悦 +2 位作者 闫辉 唐朝枢 杜军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oric smooth muscle cell,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正常大鼠及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实验组...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oric smooth muscle cell,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正常大鼠及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5~10^-3)mol·L^-1 H2S供体的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ifide,NaHS)或浓度为(2~10)mmol·L^-1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的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PPG),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以蛋白质印迹法观察6、12、18和24h时间点的平滑肌细胞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aHS对正常大鼠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无影响。PPG显著促进正常大鼠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NaHS显著抑制SHR的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PPG显著促进SHR的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结论内源性H2S下调可促进正常大鼠及SHR的ASMC增殖,而外源性补充H2S可抑制SHR的ASMC异常增殖,ERK信号途径可能介导H2S抑制ASMC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对培养的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波 王世越 +2 位作者 张月兰 宋继谒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血脂康明显抑制VSMC增殖 (P <0 .0 5 )和DNA合成 (P <0 .0 1)。结论 :血脂康既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又可能通过抑制VSMC增殖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恶化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中药 降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伟 戴敏 潘礼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足量可靠的细胞来源。方法取家兔主动脉中层,用刀片切成约1mm3,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组织块贴在培养瓶上进...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足量可靠的细胞来源。方法取家兔主动脉中层,用刀片切成约1mm3,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组织块贴在培养瓶上进行培养。结果1.5g.L-1胶原酶消化6h后组织块细胞迁出速度及组织迁出率明显提高(P<0.05),组织块贴壁后24h即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从组织块周围游离出来,呈梭形或星形,d4~5即可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后d3~4即可融合成致密单层细胞,呈典型的峰谷交错状,经免疫组化SP法鉴定有α-actin的表达,进一步确认其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结论经1.5g.L-1胶原酶消化6h后组织块细胞迁出速度且迁出率明显提高,从而大大缩短原代培养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体外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顾江涛 吴宗贵 +1 位作者 沈茜 徐玉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 (probucol)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调控作用 ,以探讨 probucol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RS)防治中的某些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位移测定法观...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 (probucol)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调控作用 ,以探讨 probucol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RS)防治中的某些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位移测定法观察 probucol对 VSMCs 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 :H2 O2 或胎牛血清 (NCS)处理 VSMCs 72 h后 ,NF-κB活性均明显增强 ;而加入 10 0 μm ol/ L probucol后 ,NF- κB活性受到部分抑制 ,抑制率分别为 37.1%和 14.8%。 结论 :Probucol抑制 NCS、H2 O2 诱导的 VSMCs NF- κB的活性 ,可能是其临床有效防治 RS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降脂药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NF-KB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多糖抑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大新 吴宗贵 +3 位作者 周斌 姜远英 殷明 程明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探讨壳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随机引物法标记 c- m yc探针 ,应用 Northern印迹技术 ,观察壳多糖对小牛血清 (NBS)刺激的兔主动脉 SMC c- m yc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当 NBS刺激血管 SMC 2 4h后 ,c... 目的 :探讨壳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随机引物法标记 c- m yc探针 ,应用 Northern印迹技术 ,观察壳多糖对小牛血清 (NBS)刺激的兔主动脉 SMC c- m yc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当 NBS刺激血管 SMC 2 4h后 ,c- m yc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当壳多糖与 NBS合用时 ,c- m yc m RNA表达较 NBS组明显降低。结论 :壳多糖有可能通过抑制 NBS刺激的血管 SMC c- m yc m RNA的表达而达到抑制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C-MYC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炔醇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丽萍 聂宝明 +3 位作者 卢慧敏 干丽君 陈红专 陆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panaxynol,PNN)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3H]TdR参入试验确定细胞增殖率,采用分子探针Fura-3/AM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转...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panaxynol,PNN)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3H]TdR参入试验确定细胞增殖率,采用分子探针Fura-3/AM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转录因子1(m tTF1)mRNA的表达。结果PNN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血清及PDGF-BB诱导的RASMC增殖和DNA合成;9μmol.L-1PNN预处理RASMC能抑制PDGF-BB引起的[Ca2+]i升高;PDGF-BB上调RASMC m tTF1 mRNA表达,该作用可被3、9μmol.L-1的PNN抑制。结论PNN具有抗RASMC增殖作用,该作用与降低[Ca2+]i和抑制m tTF1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炔醇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PDGF-BB 胞内游离Ca2+浓度 线粒体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酯聚集和凋亡(英文)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中华 杨永宗 杨小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失衡和细胞凋亡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猪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与 15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 72h ,发现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由 2 6 2 %增加到 6 4 1% ,并且细... 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失衡和细胞凋亡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猪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与 15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 72h ,发现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由 2 6 2 %增加到 6 4 1% ,并且细胞内胆固醇酯的积聚有剂量依赖关系 ,表明细胞已经转化为平滑肌源性的泡沫细胞 .另外 ,使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发现 ,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的细胞有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 .从实验可以推测 ,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 ,除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因素外 ,也可能与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升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酯 平滑肌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3
18
作者 居小兵 王宁宁 +3 位作者 杨俊伟 王笑云 孙彬 邢昌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建立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成人胸主动脉的平滑肌层,剪成1 mm×1 mm×1 mm的碎片,用组织块贴壁法,以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牛长融合的细胞用0.25%的胰酶消化、传代。观... 目的:建立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成人胸主动脉的平滑肌层,剪成1 mm×1 mm×1 mm的碎片,用组织块贴壁法,以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牛长融合的细胞用0.25%的胰酶消化、传代。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并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结果:在贴壁培养10~12天后,组织块的边缘开始有少量细胞爬出,呈长梭形,胞浆透亮、丰富:继续培养1~2周后组织块边缘融合,呈典型的"峰谷"样表现。消化传至3~8代,细胞的生长特性未见明显改变,免疫荧光显示细胞α-SMA的表达丰富。结论: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是一种稳定、可行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唑嗪光学异构体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荣英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emic—doxazosin,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VSMCs的增殖活...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emic—doxazosin,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VSMCs的增殖活力,Giemsa,S染色观察VSMCs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在3~30μmol·L-1浓度范围,S-DOX、R—DOX和rac—DOX作用于VSMCs96h,均抑制大鼠胸主动脉VSMCs增殖活动;但是,S—DOX的抑制作用强于同浓度R—DOX(P〈0.05),与同浓度Fac—DOX的抑制作用无差别。以30μmol·L-1浓度的药物处理VSMCs48h、72h和96h;S—DOX对主动脉VSMCs增殖的抑制率依次为28.67%、34.51%和56.89%,R—DOX为22.59%、26.66%和45.79%,rac—DOX为21.88%、32.84%和52.04%。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大鼠胸主动脉VSMCs96h,rac—DOX、S-DOX和R—DOX抑制VSMCs增殖达40%的浓度(IC40)分别为(12.1±2.6)、(10.2±1.3)和(20.9±2.2)μmol·L-1;R-DOX的Ic40值大于rac—DOX和S—DOX(P〈0.01)。S—DOX处理后,VSMCs出现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核边集等形态学改变。结论S—DOX和R—DOX对大鼠胸主动脉VSMCs的抗增殖作用具有化学结构的立体选择性,S—DOX的抗VSMCs增殖作用明显强于R—D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光学异构体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TR和p21双基因共表达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宪敏 米立国 +4 位作者 赵秀文 曹慧青 刘冬青 高润霖 丁金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9-342,I001,共5页
目的观察携带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载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携带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rAAV感染人ASMC。半定量RT-PCR检测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MTT法测定... 目的观察携带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载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携带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rAAV感染人ASMC。半定量RT-PCR检测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MTT法测定感染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数目的变化;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的比率。结果单、双基因在ASMC中均获得整合,且双基因发生了共表达;病毒感染4d时,ATR组、p21组和AP双基因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6.7%、21.6%和29.4%;三组的G0/G1期细胞数分别为(61.8±2.9)%、(82.5±4.0)%和(80.4±6.1)%;凋亡细胞数为(4.8±0.5)%、(5.7±0.1)%和(9.2±0.9)%;AO/EB染色显示的凋亡细胞比率分别为:对照组(1.5±0.8)%、ATR组(7.2±3.3)%、p21组(10.7±5.6)%、AP组(18.3±2.7)%。结论(1)双基因共表达对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均较单基因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2)为再狭窄的基因治疗提示了更优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 P21基因 共表达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再狭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