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细胞外囊泡DNA甲基化标志物探讨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风险
1
作者 何薇薇 赵妍 +2 位作者 李能 谢琦 吴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4-482,共9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中甲基化调节剂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C,HNRNPC)对肿瘤侵袭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系(HcerEpic)、3种人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中甲基化调节剂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C,HNRNPC)对肿瘤侵袭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系(HcerEpic)、3种人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和CaSki)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用于体外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中HNRNPC蛋白表达。应用sh-NC和sh-HNRNPC转染CaSki细胞,并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EVs,分别考察EVs对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对HUVECs血管生成的影响。对于组织微阵列检测,从本院获得正常子宫颈组织(n=8)、低级别(n=32)和高级别(n=37)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n=153)标本。根据HNRNPC免疫评分将子宫颈癌患者分为HNRNPC高表达组(n=99)和低表达组(n=54),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与HcerEpic细胞相比,SiHa、HeLa、CaSki细胞中HNRNPC表达增加。在用CaSki-EVs处理的SiHa细胞中,与sh-NC-EVs组相比,sh-HNRNPC-EVs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集落数以及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在用CaSki-EVs处理的HUVECs细胞中,与sh-NC-EVs组相比,sh-HNRNPC-EVs组HUVECs细胞的PCNA、VEGFA蛋白表达、血管生成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HNRNPC表达随着子宫颈上皮细胞的转化而逐渐增加(F=106.9,P<0.001),且与正常组织相比,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中HNRNPC表达显著增加(P<0.001)。HNRNPC与子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宫旁浸润、阴道浸润、晚期FIGO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HNRNPC低表达组相比,HNRNPC高表达组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较短(P<0.05)。结论含有HNRNPC的EVs影响子宫颈癌的生长和转移,并促进HUVECs细胞的血管生成,从而加速子宫颈癌的进展。此外,子宫颈癌组织中HNRNPC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表明含有HNRNPC的EVs可能是子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细胞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细胞外囊泡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体内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芳 焦阳 +7 位作者 中拉毛草 翟欢 梁泽毅 杨晨 刘婧 陈安乐 丁学智 安彩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05-415,共11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至微米级磷脂双层微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活性分子。EVs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分子,可将含有生物信息的内容物传送到靶细胞使其发挥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至微米级磷脂双层微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活性分子。EVs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分子,可将含有生物信息的内容物传送到靶细胞使其发挥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乳源细胞外囊泡(milk-derived EVs,M-EVs)因生物利用度高、免疫原性低、消化耐受性和商业生产性能优良而被视为EVs的理想来源。此外,M-EVs可以在胃中的强酸性条件和肠道中的降解条件下存活,且可以穿过生物屏障到达靶组织,这使其成为具有定向递送促进健康或治疗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合适载体。然而,由于牛奶成分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阐明M-EVs特定成分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规范其提取过程,以推进M-EVs未来的应用。本文综述了M-EVs的形成途径、组成特征、提取和递送方法,探讨了M-EVs作为活性物质天然纳米载体的优势和挑战,以及M-EV研究的未来前景,旨在为基于M-EVs口服给药系统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生物活性物质 递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外囊泡(sEVs)介导HBV感染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佳敏 张自力 +5 位作者 曾蓉 徐旭 杨艳红 彭彬 戢敏 潘万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2,共5页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 小细胞外囊泡(sEVs)是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别的膜性囊泡,因其是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而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治愈乙型肝炎的基础在于充分掌握HBV复制调控分子机制,HBV主要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进行复制传代,但其并不是唯一传染途径,除受体途径外,sEVs可将游离的HBV传播给未感染的肝细胞。但sEVs介导HBV感染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本文主要对HBV感染后肝细胞分泌的sEVs与HBV病毒传递的关系和感染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上治疗HBV感染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小细胞(sevs) 感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细胞外囊泡与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晓杰 何大伟 +3 位作者 高焱 徐敏哲 施勤 李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77,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和骨骼结构改变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经济带来重大负担。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存在许多局限性,特别是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干细胞已被证实可以促进软骨修复和治疗OA,...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和骨骼结构改变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经济带来重大负担。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存在许多局限性,特别是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干细胞已被证实可以促进软骨修复和治疗OA,但免疫排斥和致瘤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ies,EVs)作为一种无细胞治疗策略备受关注。因其低免疫原性和能够介导细胞间通讯的特性,被认为在OA的治疗中具有潜力。笔者综述了不同来源的EVs在OA发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细胞 软骨祖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微流控分选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曹昌铭 李震 +2 位作者 田艳红 安荣 任天令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向外部环境释放的膜结构颗粒,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唾液等体液中,包含蛋白质及核酸等多种生物分子,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其提取与分析对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EVs分选技术,如差速超速离心...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向外部环境释放的膜结构颗粒,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唾液等体液中,包含蛋白质及核酸等多种生物分子,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其提取与分析对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EVs分选技术,如差速超速离心,存在样本需求量大且仪器设备昂贵等局限,而微流控分选技术因其微型化、高回收率和集成化等优势,更适合于医疗机构的实际应用。文中将微流控分选方法分类为无标记被动分选、无标记主动分选、固定基底免疫亲和分选以及游离微珠免疫亲和分选,并综述了各类方法在EVs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概括和比较了各类方法在纯度、回收率、通量以及芯片制备难度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展望了EVs微流控分选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改善分选指标、降低分选成本和减小分离截止尺寸等改进目标。在无标记分选中,声泳具有纯度高、通量高以及可分选纳米EVs的优势,且能单片集成EVs浓度的声学传感模块,更具发展前景;而免疫亲和分选,因使用游离微珠技术,凭借其捕获效率高且芯片可复用的优势,更适用于连续和批量化的分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微流控分选技术 无标记分选 免疫亲和分选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外囊泡多重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章嫒嫒 吴艳 +5 位作者 申浩宇 金佳欣 李彤 刘利娥 丁丽华 吴拥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0,共9页
小细胞外囊泡(sEVs)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对sEVs中癌症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sEVs膜蛋白和膜内miRNA。对sEVs中多重标志物进行联合分析,可多维度了解sEVs信息,有助于提高癌症筛查和辅助诊... 小细胞外囊泡(sEVs)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对sEVs中癌症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sEVs膜蛋白和膜内miRNA。对sEVs中多重标志物进行联合分析,可多维度了解sEVs信息,有助于提高癌症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准确率,对提升肿瘤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传统的蛋白和核酸检测方法分析sEVs相关生物标志物时,大多需要复杂的预处理,并存在耗时、灵敏度低等问题。新兴的检测方法及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灵敏、高通量的sEVs分析,且样品用量更少、样品前处理更简便。该文主要从单类目标物检测(蛋白、miRNA)和多类标志物检测(sEVs蛋白和miRNA同步检测等)两个方面对sEVs蛋白、miR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sEVs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 miRNA检测 蛋白检测 多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鹏飞 仇紫瑜 +3 位作者 刘茜 管怀进 周天球 季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广泛存在于各类体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EVs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在多种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青光眼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主要机制是病理性眼压升...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广泛存在于各类体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EVs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在多种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青光眼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主要机制是病理性眼压升高相关的视神经损伤。近年研究表明,EVs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展现了显著潜力,尤其在房水循环调节和视网膜神经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Vs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泌体 青光眼 房水循环 视网膜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帕金森病中潜在诊疗价值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唐迎乐 何培坤 +2 位作者 李彦颐 王丽娟 聂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397,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的运动症状和以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睡眠障碍等为主的非运动症状,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的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的运动症状和以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睡眠障碍等为主的非运动症状,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以及神经元胞质内出现路易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帕金森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罕见病溶酶体贮积症中的应用
9
作者 钟燚 郭敏静 +2 位作者 童欢悦 刘叔文 姚新刚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LSDs)是罕见的编码溶酶体水解酶突变导致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病因都是由于缺乏功能正常的溶酶体水解酶或者发生溶酶体损伤。复杂的大分子降解受损导致底物在组织中积聚并随后... 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LSDs)是罕见的编码溶酶体水解酶突变导致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病因都是由于缺乏功能正常的溶酶体水解酶或者发生溶酶体损伤。复杂的大分子降解受损导致底物在组织中积聚并随后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障碍。目前LSDs的治疗主要包括酶替代疗法、底物置换法、伴侣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大多数不能治愈疾病,只能延缓疾病的进程,需要不间断的注射药物,同时还耗费了大量的金钱,且由于种种原因,药物通常不能有效到达理想部位,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故亟需开展新型的治疗手段。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机体分泌的一种天然成分,在多种疾病中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EVs在LSDs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和治疗手段并不清晰,本综述通过回顾PubMed上的文献,对常见的2种LSDs病(法布雷病和戈谢病)中的EVs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综述了LSD诊疗中的EVs相关生物标志物和工程化EVs治疗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溶酶体贮积症 法布雷病 戈谢病 生物标记物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促进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10
作者 高阳 高林波 +1 位作者 史春 吴大雷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sEV对骨缺损修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小鼠PRP-sEV,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对PRP-sEV大小、结构以及标志蛋白进行鉴定。采用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建立小鼠颅骨缺损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PRP-sEV对骨缺损修复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PRP-sEV大小约为120 nm,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PRP-sEV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细胞外囊泡阳性标志蛋白CD63、CD81、凋亡连接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均呈阳性,微囊表面标记物CD40呈阴性。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正常摄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P-sEV促进成骨标志蛋白BMP-2及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RP-sEV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MP-2及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P-SEV可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模型 富血小板血浆 小细胞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细胞外囊泡的提取鉴定及细胞学功能验证
11
作者 张颂 徐杉杉 +3 位作者 秦梦瑶 于春静 江佳萍 赵晓宇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了探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PEV)在细胞学方面的功能,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植物乳杆菌菌悬液中的细胞外囊泡,透射电镜观察囊泡形态特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颗粒浓度;细胞增殖、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荧光定量PCR、we... 为了探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PEV)在细胞学方面的功能,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植物乳杆菌菌悬液中的细胞外囊泡,透射电镜观察囊泡形态特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颗粒浓度;细胞增殖、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别验证该囊泡的细胞学功能。结果表明:自植物乳杆菌菌悬液分离出的细胞外囊泡,电镜下确实为囊泡状;浓度约为2.3×10^(10)颗粒数/mL;细胞增殖、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该囊泡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增强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该囊泡对与皮肤再生有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具有上调效果。综合实验结果证实该囊泡在再生医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可以为后续探究相关具体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胞 提取 鉴定 细胞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郝顺发 陈义汝 关运祥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IS)因其高发病率、高残疾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可参与调控IS中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焦亡、铁死亡以... 缺血性脑卒中(IS)因其高发病率、高残疾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可参与调控IS中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焦亡、铁死亡以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等多种病理过程,从而修复受损神经组织。同时,使用天然药物预处理MSC-EVs治疗IS可提高MSC-EVs的疗效。本文主要对MSC-EVs治疗IS的作用机制以及天然药物预处理的MSC-EVs调控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望MSC-EVs成为IS未来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囊泡性细胞外纳米颗粒——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形式
13
作者 王静晓 朱国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3-690,726,共9页
非囊泡性细胞外纳米颗粒(non⁃vesicular extracellular nanoparticle,NVE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细胞释放的纳米颗粒,其中具有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功能的两种NVEP是外泌颗粒(exomere,EM)和超微颗粒(supermere,SM),这两种颗粒不同于细胞外囊泡... 非囊泡性细胞外纳米颗粒(non⁃vesicular extracellular nanoparticle,NVE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细胞释放的纳米颗粒,其中具有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功能的两种NVEP是外泌颗粒(exomere,EM)和超微颗粒(supermere,SM),这两种颗粒不同于细胞外囊泡,没有质膜包裹,且颗粒的直径更小。EM和SM内含多种信号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分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细胞间通讯,即通过EM和SM转运信号分子到达靶细胞并被靶细胞摄取,从而调控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文章主要综述了EM和SM在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和潜在应用价值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纳米颗粒 泌颗粒 超微颗粒 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来源细胞外囊泡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孙军航 罗梅英 +3 位作者 张小芳 祝媛媛 孙瑞萍 柒启恩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0,共6页
乳酸菌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炎症反应、抗氧化及调节代谢紊乱等作用。细胞外囊泡(EVs)是由原核和真核细胞在正常生理功能下释放的纳米级膜囊泡,其结构和功能在病理和生理状态下会发生改变,并通过在细胞间传递信... 乳酸菌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炎症反应、抗氧化及调节代谢紊乱等作用。细胞外囊泡(EVs)是由原核和真核细胞在正常生理功能下释放的纳米级膜囊泡,其结构和功能在病理和生理状态下会发生改变,并通过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介导细胞间通信。乳酸菌来源的EVs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炎等作用,可能是乳酸菌益生功能的重要活性成分。从EVs的角度研究乳酸菌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乳酸菌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阐述了乳酸菌来源的EVs的分类、分离方法、释放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胞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在糖尿病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傅罗琴 牟晓洲 邹海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619,共9页
糖尿病慢性创面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并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鉴于糖尿病慢性创面的巨大社会负担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以外泌体为代表的细胞外囊泡无细胞疗法逐渐兴起,该文总结... 糖尿病慢性创面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并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鉴于糖尿病慢性创面的巨大社会负担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以外泌体为代表的细胞外囊泡无细胞疗法逐渐兴起,该文总结了细胞外囊泡在糖尿病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情况以及其中可能的分子机制,并探讨细胞外囊泡在防治糖尿病难愈合创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糖尿病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在靶向药物递送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彭蕴慧 张士坤 季守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09,共7页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释放的亚细胞成分,其可携带蛋白质、脂质、mRNA和miRNA等成分,在维持细胞内环境和介导细胞间通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EVs在药物递送领域备受关注。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EVs)不仅具有细胞外囊泡的优势,...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释放的亚细胞成分,其可携带蛋白质、脂质、mRNA和miRNA等成分,在维持细胞内环境和介导细胞间通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EVs在药物递送领域备受关注。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EVs)不仅具有细胞外囊泡的优势,还融合了血小板的独特性质。P-EVs在体内药物递送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对P-EVs的提取方法、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靶向机制与药物装载方法,及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药物应用和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方案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胞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与挑战
17
作者 赖静文 赵雨川 +6 位作者 巫株华 陈珣珣 彭柯浩 陈喻晖 魏然 赖晓宇 王静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78-2284,共7页
结核病仍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结核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较长等局限性,尽管分子诊断技术具备高灵敏度,但其高度依赖于痰液样本,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结核病仍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结核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较长等局限性,尽管分子诊断技术具备高灵敏度,但其高度依赖于痰液样本,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结核病诊断的难题,在结核病临床实践中,开发不依赖于痰液样本的新技术手段已成为当前亟待攻克的关键任务。近年来,细胞外囊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感染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大量研究也表明其在结核病领域中同样具有探索价值。该文深入探讨了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结核病感染机制中的角色,系统归纳了结核细胞外囊泡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治疗监测及疾病机理探索等层面的研究进展与潜在价值,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予以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细胞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细胞外囊泡的高效亲和纯化捕获与蛋白质组学分析
18
作者 张贵元 詹震 +1 位作者 陶纬国 张昊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8-517,共10页
目前,液体活检因其创伤小、易获取且操作简便的优点,已成为癌症诊断中传统组织活检的替代方法。尿液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已被确定为癌症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来源。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磷脂双分子层囊泡,内含蛋白质... 目前,液体活检因其创伤小、易获取且操作简便的优点,已成为癌症诊断中传统组织活检的替代方法。尿液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已被确定为癌症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来源。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磷脂双分子层囊泡,内含蛋白质、DNA及RNA等成分,且由于双层磷脂膜的保护,EVs内的蛋白质可免受体液中酶的降解。然而,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低产率使得从生物体液中分离EVs仍是一个挑战。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亲和磁珠EVlent对尿液中的EVs进行富集,EVlent通过识别EVs表面的特异性蛋白质实现高选择性富集。首先使用蛋白免疫印迹、纳米粒子追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尿液中的EVs进行综合表征,结果表明,EVlent亲和磁珠成功的从尿液中分离出了EVs,且富集效果优于传统的超速离心方法。接下来,将此方法应用于1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尿液EVs蛋白质组学分析,并筛选潜在的肿瘤标志物。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平均鉴定出2039种蛋白质和14490条肽段,前列腺癌患者中分别鉴定出1982种蛋白质和13100条肽段。进一步分析发现,91种蛋白质属于Vesiclepedia数据库中最常见的100种EV蛋白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列腺癌患者尿液EVs中88种蛋白质表达上调,90种蛋白质下调。KEGG分析揭示4种蛋白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U)、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癌基因同源物(NRAS))在前列腺癌通路中富集,这些蛋白质未来有希望作为前列腺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以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尿液 蛋白质组学 前列腺癌 亲和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刺激后小胶质细胞细胞外囊泡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19
作者 李萍 罗雪 +6 位作者 罗珍 何根林 王泽泽 申婷婷 刘晓倩 谭雨龙 杨学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29-2035,共7页
目的探究热刺激后小胶质细胞细胞外囊泡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热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后收集上清,通过不同的超速离心速度获取细胞外大囊泡和小囊泡。利用纳米粒度分析仪检测粒径,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囊泡上TSG101、CD63和flotillin-1... 目的探究热刺激后小胶质细胞细胞外囊泡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热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后收集上清,通过不同的超速离心速度获取细胞外大囊泡和小囊泡。利用纳米粒度分析仪检测粒径,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囊泡上TSG101、CD63和flotillin-1的表达。PKH67标记BV2来源的囊泡后与N2a细胞共孵育,检测神经元对小胶质细胞细胞外囊泡的摄取情况。分别将热刺激后BV2来源的大囊泡和小囊泡与N2a共孵育,通过CCK-8、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台盼蓝染色和TUNEL染色法评价热刺激后N2a的损伤情况。结果小囊泡粒径介于30~120 nm,高表达TSG101和CD63,大囊泡粒径介于90~1000 nm,高表达flotillin-1;BV2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被N2a细胞摄取并参与热刺激对N2a细胞损伤的调节,其中CCK-8检测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大小囊泡均能降低热刺激后N2a细胞的活力(P<0.05)。LDH检测、台盼蓝染色及TUNEL检测结果表明大囊泡(P<0.05)和小囊泡(P<0.01)均能显著提高热刺激后N2a细胞LDH的释放水平、N2a细胞的蓝染水平及凋亡程度,且小囊泡处理组中N2a细胞的LDH释放水平、蓝染和凋亡水平高于大囊泡处理组。结论热刺激后小胶质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加剧了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细胞 热刺激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20
作者 李想 李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4-1066,共13页
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产生于多泡体,多泡体与质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由于小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核酸、蛋白质、脂质,能够执行细胞间物质传递、细胞间... 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产生于多泡体,多泡体与质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由于小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核酸、蛋白质、脂质,能够执行细胞间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等功能。因此,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不仅参与细胞正常生理过程,也可以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小细胞外囊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不仅有望成为NAFLD诊断的标志物,同时也具有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或能为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