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SENPs与癌症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晋仁 尹小慧 +1 位作者 吴雅娟(综述) 杨南扬(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0-1314,共5页
类泛素化修饰也称SUMO化修饰,是将小类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分子共价连接到靶蛋白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它参与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诸多生命活动过程。在细胞内,也存在将SUMO从靶蛋白上切除下来的逆... 类泛素化修饰也称SUMO化修饰,是将小类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分子共价连接到靶蛋白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它参与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诸多生命活动过程。在细胞内,也存在将SUMO从靶蛋白上切除下来的逆过程,即去SUMO化;该过程是由SUMO特异性蛋白酶一SENPs通过其异肽酶活性切断靶蛋白与SU-MO分子的异肽连接来完成。正常细胞内蛋白质的SUMO与去SUMO水平维持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能引起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目前已发现多种癌组织中SENPs的表达异常,文章主要就SENPs家族的表达异常对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修饰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2
作者 唐怡 王国泰 蒋雨涵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8-974,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USP是一类关键的去泛素化酶,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泛素化状态,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USP通过去泛素化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过程。此外,USP的异常表达与H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USP在HCC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USP在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关键作用。深入了解USP在HCC中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HCC的发病机理,也为开发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USP在HCC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泛素异性蛋白酶 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MO特异性蛋白酶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
3
作者 谢滨 白蒙 +3 位作者 吴妍 沃璐璐 黄莺 张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eptidase 1,SENP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ENP1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eptidase 1,SENP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ENP1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的相关性。使用铁死亡诱导剂RSL3(RAS-selective lethal 3)诱导人纤维素瘤细胞HT1080、鼠纤维素瘤细胞MCA-205和人胚胎肾细胞293T发生铁死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ENP1的表达。在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检测SENP1在铁死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在293T细胞中瞬转Flag-SENP1过表达质粒,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ENP1的过表达效率以及铁死亡相关基因ACSL4和GPX4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绝大多数的肿瘤组织中,SENP1和ACSL4的表达呈正相关,与GPX4的表达呈负相关。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SL3处理HT1080、MCA-205和293T细胞一段时间后,SENP1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下调。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结果显示,SENP1在细胞铁死亡过程中富集SUMO分子。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蛋白水平上升,GPX4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和GPX4 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SENP1基因表达在铁死亡过程中发生下调,并可能参与调控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SUMO异性蛋白酶1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玲玉 胡璟骅 +8 位作者 文俊峰 韩诗琪 王雅丽 蒲卢兰 李静佳 杨懿 邓世山 侯令密 周方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70-2276,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20,USP20)、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α)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方法用于检测USP20与HIF-α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20,USP20)、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α)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方法用于检测USP20与HIF-α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shRNA-USP20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构建乳腺癌MDA-MB-231 USP20过表达细胞系,siRNA-USP20构建乳腺癌MDA-MB-231USP20敲减细胞系,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m blot检测USP20基因及蛋白的过表达和敲减水平,并观察过表达以及敲减USP20前后HI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USP20与HIF-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2%(55/79)和46.83%(37/79),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与邻近相对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USP20与HIF-α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SP20与HIF-α阳性表达均主要在乳腺癌组织细胞质中,少量在细胞核;且乳腺组织中USP20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0.01);过表达USP20后HIF-α的mRNA的表达不变,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敲减USP20后HIF-αmRNA表达轻微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乳腺癌中USP20和HIF-α表达均显著增加,且呈正相关关系,过表达USP20后HIF-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敲减USP20后HIF-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USP20可能通过影响HIF-α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泛素异性蛋白酶20 低氧诱导因子1Α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调节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向分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媛 顾航 +3 位作者 肖涵 赵笠君 汤祎熳 葛雯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索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42,USP42)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体内外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转染hASCs,构建敲低和过表达USP42的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碱性磷... 目的:探索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42,USP42)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体内外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转染hASCs,构建敲低和过表达USP42的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定量、茜素红S矿化结节染色及定量,检测实验组(敲低组和过表达组)及对照组在成骨诱导下hASCs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差异,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裸鼠异位成骨实验评价USP42在hASCs体内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结果:敲低组USP4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成骨诱导7 d后,敲低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成骨诱导14 d后,敲低组茜素红S染色显著深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浅于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14 d时,敲低组ALP、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和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成骨诱导14 d时敲低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X和COL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裸鼠皮下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敲低组类骨组织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敲低USP42显著促进hASCs的体内外成骨向分化,过表达USP42显著抑制hASCs的体内成骨向分化,USP42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分化 骨和骨组织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6
作者 陶璐 张耀东 +2 位作者 邵沈烨 宗前兴 陈妍安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1对CCA细胞QBC939和RBE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RNA测序、质谱、免疫共沉淀(Co-IP)及WB法探究USP21的促癌机制。结果:TCGA等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USP21 mRNA在CCA组织中呈高表达(均P<0.05)。USP21蛋白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或P<0.001或P<0.0001)。敲低USP21后,QBC939和RBE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RNA测序结果表明,敲低USP2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C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质谱鉴定发现,USP2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相结合。Co-IP和WB实验结果表明,USP21与IGF2BP1结合并通过泛素化途径调控IGF2BP1的蛋白表达(P<0.001或P<0.0001)。结论:USP21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其通过IGF2BP1/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CC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21 胰岛素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胆管癌 增殖 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高瞻 王华 +5 位作者 肖凤君 曹晓培 孙慧燕 杨月峰 哈小琴 王立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20个感染复数的p LKO.1-SENP1-小发夹RNA(shRNA)-绿色荧光蛋白(GFP)干涉慢病毒(SENP1干涉组)和p PIG-U6-随机序列(scramble)-GF...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20个感染复数的p LKO.1-SENP1-小发夹RNA(shRNA)-绿色荧光蛋白(GFP)干涉慢病毒(SENP1干涉组)和p PIG-U6-随机序列(scramble)-GFP对照慢病毒(GFP-SC对照组)感染HUVEC。病毒感染HUVEC 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的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UVEC内SEN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GFP-SC对照组和SENP1干涉组感染效率均>97%。与GFP-SC对照组比较,SENP1干涉组HUVEC SEN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CK8法测定结果表明,SENP1干涉组HUVEC增殖能力较GFP-SC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SENP1干涉组细胞迁移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GFP-SC对照组(P<0.01)。用低浓度血清(含2%胎牛血清)培养基诱导细胞凋亡24 h,SENP1干涉组细胞凋亡率即已升高到GFP-SC对照组的2倍左右(P<0.05);诱导凋亡至48 h,SENP1干涉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到对照组的3.2倍左右(P<0.05)。结论 HUVEC内SENP1表达水平的降低不仅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亦可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异性蛋白酶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程海东 莎仁高娃 陈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7-281,共5页
背景胃癌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失去治疗机会。寻找能够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背景胃癌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失去治疗机会。寻找能够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USP39)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SOX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SP39的表达。结果 44例患者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SOX方案,其中有效组23例,无效组21例。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分数(N)、淋巴细胞分数(L)、血清清蛋白水平及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术前化疗疗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N/L≥3及USP39阳性率高于有效组(P<0.05)。结论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有效组患者的N/L、USP39低于无效组,N/L、USP39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有效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泛素异性蛋白酶39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泛素蛋白连接酶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荣欣欣 黄红梅 +6 位作者 李静佳 侯令密 刘家有 李金穗 谢少利 杨懿 邓世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石蜡标本中UBE3A与USP2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BE3A基因及蛋白的敲减水平,然后观察敲减UBE3A后USP25的表达水平。结果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与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BE3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Ki-67的表达(P<0.001)相关,USP25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46)、淋巴结转移(P=0.041)、Ki-67的表达(P=0.029)相关;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UBE3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且敲减UBE3A后USP25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UBE3A与USP25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UBE3A与USP25功能作用明显增强且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可能共同作用促进乳腺癌的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 泛素异性蛋白酶25(USP25)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相关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媛媛 何妙霞 +1 位作者 应明真 王雅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1-49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疱疹病毒相关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herpesvirus-associated 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HAUS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去泛素化蛋白酶。最近的研究表明,HAUSP能在体内外使p53去泛素化,避免其降解,提示HAUSP可能通过稳定p53蛋白发... 背景与目的:疱疹病毒相关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herpesvirus-associated 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HAUS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去泛素化蛋白酶。最近的研究表明,HAUSP能在体内外使p53去泛素化,避免其降解,提示HAUSP可能通过稳定p53蛋白发挥肿瘤抑制功能。本研究旨在观察HAUSP在乳腺癌组织及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HAUSP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3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13例癌旁组织中HAUSP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9例乳腺癌组织和40例非癌组织以及13例新鲜乳腺癌组织中HAUSP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AUSP mRNA转录量为1.85±0.04,癌旁组织为2.74±0.03,HAUSP mRNA在乳腺癌中的转录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HAUSP蛋白在乳腺癌及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和75.0%,乳腺癌组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HAUSP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瘤体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HAUSP蛋白表达与其mRNA转录一致;HAUSP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同时具备HAUSP蛋白阳性和p53蛋白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高于HAUSP蛋白阴性或p53阳性的患者。结论:乳腺癌HAUSP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提示HAUSP基因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同时评价HAUSP蛋白和p53蛋白的状态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疱疹病毒相关性泛素异性蛋白酶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伟 刘安文 +5 位作者 蔡婧 汪弋汀 曾小莉 陈雅洁 熊乐 国畅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77-4083,共7页
目的检测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生物学活性(细胞增殖、细胞克隆、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选取5种肝癌细胞株(Hep G2、Hep G2.2.15、Hep 3B、Huh-7、SMMC-7721),采用实时荧... 目的检测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生物学活性(细胞增殖、细胞克隆、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选取5种肝癌细胞株(Hep G2、Hep G2.2.15、Hep 3B、Huh-7、SMMC-772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USP18 mRNA和USP18表达水平,选择表达活性最强的细胞株进行小干扰RNA(siRNA)转染。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法将USP18siRNA转染肝癌细胞,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干扰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5种肝癌细胞株中USP18 mRNA和USP1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p 3B肝癌细胞株中USP18 mRNA和USP18表达水平高于其他4种肝癌细胞株(P<0.05),故选取Hep 3B肝癌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Hep 3B肝癌细胞株转染USP18 siRNA后48 h,转染效率达(91.00±5.67)%。5组干扰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干扰效率高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后1、2、3 d,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吸光度低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克隆形成率低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5组细胞周期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阴性对照组吸光度、克隆形成率、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P18在Hep 3B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较高,USP18基因敲减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克隆、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增加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泛素异性蛋白酶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的表达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
12
作者 王美姣 于廷和 +3 位作者 胡丽娜 程志 李敏 郭倩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6-991,共6页
目的探讨弱精子症(asthenozoospermia)和少弱精子症(oligoasthenozoospermia)患者精子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7,USP7)的表达及其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生... 目的探讨弱精子症(asthenozoospermia)和少弱精子症(oligoasthenozoospermia)患者精子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7,USP7)的表达及其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的不育症患者120例,根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精液参数常规分析,包括精子浓度和运动能力,分为弱精子症组(A组)37例、少弱精子症组(OA组)26例和正常精子(normozoospermia)组(N组)57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USP7在人精子中的定位与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SP7定位于精子尾部中段和主段,与N组(1.63±0.76)相比,在A组(0.86±0.53)或OA组(0.62±0.43)精子中USP7蛋白的表达下降(P<0.01)。经相关分析,USP7蛋白水平与精子浓度(r=0.455 0,P=0.005 3)、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r=0.431 2,P=0.008 7)和总活动率(r=0.443 8,P=0.006 7)呈正相关。结论 USP7表达下降与人精子活力和浓度降低有关,其可作为评估男性生育力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泛素异性蛋白酶7 弱精子症 少弱精子症 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对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介导β淀粉样蛋白早期突触毒性作用的影响
13
作者 吕昂初 宋一志 +6 位作者 张亚丽 李彦 方圆 陆涛 刘津平 常丽荣 武艳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对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介导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早期突触毒性作用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对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介导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早期突触毒性作用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纯神经元体系(NE-S)及混合培养体系(MIX-S,主要包含神经元及AS)为研究对象,各体系分为6组:对照组、caspase-8抑制剂组、caspase-9抑制剂组、Aβ处理组、caspase-8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和caspase-9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近胞体10μm段树突中突触后密度蛋白(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1在NE-S与MIX-S中,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8抑制剂组、caspase-9抑制剂组PSD95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Aβ处理组PSD95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01)。2在NE-S中,与Aβ处理组相比,caspase-9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PSD95的表达量显著回升至对照组水平,caspase-8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则无显著改变;在MIX-S中的结果则相反,即caspase-8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PSD95的表达量显著回升至对照组水平,而caspase-9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则无显著改变。3MIX-S与NE-S两种培养系统间相比较,对照组间及Aβ处理组间PSD95的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而caspase-8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间及caspase-9抑制剂预处理加Aβ组间PSD95的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Aβ早期突触毒性作用中,AS参与caspase-8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激活过程,且参与抑制神经元的线粒体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星形胶质细胞 Β淀粉蛋白 天冬氨酸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的表达及催化机制
14
作者 张万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1-567,共7页
研究USP2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催化机制,设计引物对USP2a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sn218,Cys223,His464和Asn482进行点突变,分析突变后对USP2a催化活性以及底物特异性的影响。利用荧光检测方法测定USP2a-WT和USP2a-Ms的酶促动力常数,并采用LC-MS... 研究USP2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催化机制,设计引物对USP2a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sn218,Cys223,His464和Asn482进行点突变,分析突变后对USP2a催化活性以及底物特异性的影响。利用荧光检测方法测定USP2a-WT和USP2a-Ms的酶促动力常数,并采用LC-MS/MS与SDS-PAGE方法分析USP2a-WT和USP2a-Ms的异肽酶活性,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USP2a-WT和USP2a-Ms重组蛋白。结果表明,氨基酸残基Cys223和His464突变后酶失去活性,其余突变体分解底物Ub-AMC的催化效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氨基酸残基Asn218和Asn482单独突变后对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双突变体USP2a-N218A/D482A则显著降低酶活性。USP2a的氨基酸残基Cys223和His464直接参与酶的催化反应;氨基酸残基Asn218和Asn482可能通过形成Asn218-Asn482电子对在催化过程中起到稳定氨基酸残基His464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2 酶活性分析 Ub-AMC Di—U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0e-5p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高俊 蔡捷 +2 位作者 黄健兵 梅举 丁芳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探讨microRNA-30e-5p(miR-30e-5p)是否可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R-30e-5p、USP22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NSCLC细... 目的探讨microRNA-30e-5p(miR-30e-5p)是否可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R-30e-5p、USP22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NSCLC细胞株H460转染miR-30e-5p模拟物或miR-30e-5p抑制物后,利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miR-30e-5p、USP22的表达。构建USP22突变载体,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0e-5p在USP22基因中的结合位点。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后H460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异种移植法检测裸鼠体内肿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H460细胞的周期阻滞和凋亡情况。结果 MiR-30e-5p、USP2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在H460细胞中过表达miR-30e-5p后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下调(P均<0.01),而抑制miR-30e-5p表达后USP22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均<0.01)。NSCLC组织中miR-30e-5p与USP2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miR-30e-5p可通过结合在3′UTR的特异序列负调控USP22的表达。过表达miR-30e-5p可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P<0.05,P<0.01);而抑制miR-30e-5p的表达可促进H460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P<0.05,P<0.01)。结论 MiR-30e-5p可以下调USP22的表达,从而抑制NSCLC的发生和发展,提示其可作为N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miR-30e-5p 泛素异性蛋白酶22 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抑制IFNα抗HBV活性但并不抑制IFNλ抗HBV的活性(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小梅 雷青松 +1 位作者 秦波 李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4-961,共8页
干扰素α(IFN-α)是临床最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之一。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被证实是抑制IFN-α抗HBV活性的因子,但USP18是否对干扰素λ(IFN-λ)抗HBV有影响还尚未可知。为了明确USP18对IFNλ抗HBV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Hep... 干扰素α(IFN-α)是临床最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之一。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被证实是抑制IFN-α抗HBV活性的因子,但USP18是否对干扰素λ(IFN-λ)抗HBV有影响还尚未可知。为了明确USP18对IFNλ抗HBV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Hep G2. 2. 15细胞作为乙肝体外模型,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向细胞转染p EGFP-USP18、PEGFP-N1经48 h,再经IFN-α和IFN-λ处理24 h,分为阴性对照组﹑USP18过表达+IFN-α组﹑空载组+IFN-α组﹑USP18过表达+IFN-λ组﹑空载组+IFN-λ组。采用Western印迹、RT-q PCR和ELISA检测各组的乙肝病毒标志物、STAT1/p STAT1和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USP18蛋白在过表达组明显升高(P <0. 05),过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IFN-α处理的两组中,空载组中HBs Ag、HBe Ag、HBc Ag及HBV-DNA的表达均低于USP18过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IFN-λ处理组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差异不明显。在IFN-α处理组中,空载组的ISG15、Mx A、IFIT1和p STAT1表达均高于USP18过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IFN-λ处理组中ISGs和p STAT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证实,USP18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减弱IFN-α抗HBV的活性。研究还证实,IFN-λ可发挥抗HBV的作用,USP18不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其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泛素异性蛋白酶18 干扰素Α 干扰素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DO-Me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活性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季艳杰 罗浩 +6 位作者 蔡海燕 刘欣宇 金诗佳 粟深月 徐含章 雷虎 吴英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5-1032,共8页
目的·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中研究筛选得到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a,USP2a)抑制剂甲基巴多索隆(bardoxolone methyl,CDDO-Me)对USP2a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目的·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中研究筛选得到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a,USP2a)抑制剂甲基巴多索隆(bardoxolone methyl,CDDO-Me)对USP2a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筛选得到USP2a抑制剂CDDO-Me,采用分子对接分析技术预测CDDO-Me与USP2a的结合情况,采用细胞热迁移实验(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检测CDDO-Me与3种TNBC细胞株内USP2a蛋白的结合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a的底物β连环素(β-catenin)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蛋白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变化。利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CDDO-Me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MDA-MB-468细胞瞬时转染pLVX(pLVX组)或pLVX-USP2a(pLVX-USP2a组)质粒,经CDDO-Me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和TRAF6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台盼蓝拒染法检测活细胞数。结果·CDDO-Me在体外可以抑制USP2a活性,50%抑制浓度为3.84μmol/L。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CDDO-Me可以和USP2a的His456残基之间形成氢键,和Phe409、Tyr514残基之间具有疏水相互作用。CETSA实验结果显示,CDDO-Me能够和3种TNBC细胞中的USP2a蛋白结合。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DDO-Me可以下调USP2a底物β-catenin和TRAF6的蛋白水平,而相同浓度的CDDO-Me处理USP2a过表达的MDA-MB-468细胞,发现β-catenin和TRAF6蛋白水平未出现明显降低。CDDO-Me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发生caspase3活化和PARP1的剪切并且导致细胞出现S期和G2/M期阻滞。与pLVX组相比,pLVX-USP2a组活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也未出现周期阻滞。结论·CDDO-Me可以抑制TNBC细胞中USP2a的活性,并且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巴多索隆 泛素异性蛋白酶2a 三阴性乳腺癌 泛素异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 Β连环素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文彬 智佳俊 +1 位作者 姜宏华 崔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53,US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Real-time PCR及IHC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USP53的表达情况;利用UCSC C...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53,US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Real-time PCR及IHC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USP53的表达情况;利用UCSC CANCER BROWSER提供的TCGA数据库,检测USP5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HCT116细胞中瞬时过表达USP53,利用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CT116细胞增殖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SP5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肿瘤组织[91.67%(44/48)vs 18.75%(9/48),P<0.01]。癌旁组织中USP53 mRNA水平也高于癌组织[(0.85±0.32)vs(0.46±0.27),P<0.05]。组织中USP53 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有关,表达越低预后越差(P<0.05)。过表达USP53后,细胞克隆形成数目显著下降[(123±27.22)vs(338±55.24)个,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0.14±0.01)vs(0.18±0.04),P<0.05;(0.23±0.01)vs(0.32±0.01),P<0.01;(0.45±0.03)vs(0.80±0.05),P<0.01;(0.83±0.03)vs(1.18±0.10),P<0.01]。结论:USP5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与不良预后相关,USP53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示USP53可作为诊断及治疗结直肠癌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53 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α的转录活性抑制磷诱导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涵 周晓煦 +1 位作者 赵越 田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0-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与雌激素/雌激素受体(ER)之间的关系,并明确USP22在血管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磷培养基处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建立血管钙化的细胞模型,并通过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及茜素红染色对...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与雌激素/雌激素受体(ER)之间的关系,并明确USP22在血管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磷培养基处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建立血管钙化的细胞模型,并通过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及茜素红染色对该模型进行评价;Western blotting观察钙化过程中USP22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USP22对于ERα的转录调控作用;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检测USP22与ERα之间的相互作用;对HASMCs进行过表达/沉默USP22之后再通过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检测钙化的改变。结果成功建立HASMCs钙化模型,钙含量比色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显示,细胞钙含量明显升高(P<0.05),茜素红染色也提示平滑肌细胞钙化阳性。随着钙化培养基处理时间的延长,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HASMCs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与USP22蛋白表达量均有所升高。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显示,USP22可以抑制ERα的转录活性(P<0.05)。co-IP证实USP22与ERα之间可以结合。过表达USP22时,细胞钙化加重,Runx2表达也升高;沉默USP22时,细胞钙化减轻,Runx2表达也下降(P<0.05)。结论高磷条件可以诱导HASMCs钙化,HASMCs钙化时USP22表达水平升高,USP22可以通过与ERα直接结合的方式抑制其转录活性,USP22通过ERα促进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22 雌激素受体 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杰 刘英丽 +3 位作者 康进生 崔雪花 桑琳霞 李文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1-1094,1100,共5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8例PCNSL患者脑组织,同时收集27例脑挫裂伤患者挫伤灶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8例PCNSL患者脑组织,同时收集27例脑挫裂伤患者挫伤灶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探讨USP22对PCNS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PCNSL组织中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挫伤灶脑组织(P<0.05)。随着USP2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肿瘤的大小和数量也相应增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USP2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结论USP22高表达与PCNSL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今后可作为治疗的靶点以改善PCNS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泛素异性蛋白酶2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