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MO特异性蛋白酶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
1
作者 谢滨 白蒙 +3 位作者 吴妍 沃璐璐 黄莺 张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eptidase 1,SENP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ENP1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eptidase 1,SENP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ENP1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的相关性。使用铁死亡诱导剂RSL3(RAS-selective lethal 3)诱导人纤维素瘤细胞HT1080、鼠纤维素瘤细胞MCA-205和人胚胎肾细胞293T发生铁死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ENP1的表达。在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检测SENP1在铁死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在293T细胞中瞬转Flag-SENP1过表达质粒,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ENP1的过表达效率以及铁死亡相关基因ACSL4和GPX4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绝大多数的肿瘤组织中,SENP1和ACSL4的表达呈正相关,与GPX4的表达呈负相关。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SL3处理HT1080、MCA-205和293T细胞一段时间后,SENP1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下调。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结果显示,SENP1在细胞铁死亡过程中富集SUMO分子。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蛋白水平上升,GPX4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和GPX4 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SENP1基因表达在铁死亡过程中发生下调,并可能参与调控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SUMO异性蛋白酶1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方玲玉 胡璟骅 +8 位作者 文俊峰 韩诗琪 王雅丽 蒲卢兰 李静佳 杨懿 邓世山 侯令密 周方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70-2276,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20,USP20)、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α)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方法用于检测USP20与HIF-α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20,USP20)、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α)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方法用于检测USP20与HIF-α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shRNA-USP20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构建乳腺癌MDA-MB-231 USP20过表达细胞系,siRNA-USP20构建乳腺癌MDA-MB-231USP20敲减细胞系,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m blot检测USP20基因及蛋白的过表达和敲减水平,并观察过表达以及敲减USP20前后HIF-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USP20与HIF-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2%(55/79)和46.83%(37/79),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与邻近相对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USP20与HIF-α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SP20与HIF-α阳性表达均主要在乳腺癌组织细胞质中,少量在细胞核;且乳腺组织中USP20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0.01);过表达USP20后HIF-α的mRNA的表达不变,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敲减USP20后HIF-αmRNA表达轻微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乳腺癌中USP20和HIF-α表达均显著增加,且呈正相关关系,过表达USP20后HIF-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敲减USP20后HIF-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USP20可能通过影响HIF-α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泛素异性蛋白酶20 低氧诱导因子1Α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陶璐 张耀东 +2 位作者 邵沈烨 宗前兴 陈妍安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1对CCA细胞QBC939和RBE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RNA测序、质谱、免疫共沉淀(Co-IP)及WB法探究USP21的促癌机制。结果:TCGA等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USP21 mRNA在CCA组织中呈高表达(均P<0.05)。USP21蛋白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或P<0.001或P<0.0001)。敲低USP21后,QBC939和RBE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RNA测序结果表明,敲低USP2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C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质谱鉴定发现,USP2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相结合。Co-IP和WB实验结果表明,USP21与IGF2BP1结合并通过泛素化途径调控IGF2BP1的蛋白表达(P<0.001或P<0.0001)。结论:USP21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其通过IGF2BP1/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CC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21 胰岛素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胆管癌 增殖 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高瞻 王华 +5 位作者 肖凤君 曹晓培 孙慧燕 杨月峰 哈小琴 王立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20个感染复数的p LKO.1-SENP1-小发夹RNA(shRNA)-绿色荧光蛋白(GFP)干涉慢病毒(SENP1干涉组)和p PIG-U6-随机序列(scramble)-GF...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20个感染复数的p LKO.1-SENP1-小发夹RNA(shRNA)-绿色荧光蛋白(GFP)干涉慢病毒(SENP1干涉组)和p PIG-U6-随机序列(scramble)-GFP对照慢病毒(GFP-SC对照组)感染HUVEC。病毒感染HUVEC 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的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UVEC内SEN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GFP-SC对照组和SENP1干涉组感染效率均>97%。与GFP-SC对照组比较,SENP1干涉组HUVEC SEN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CK8法测定结果表明,SENP1干涉组HUVEC增殖能力较GFP-SC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SENP1干涉组细胞迁移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GFP-SC对照组(P<0.01)。用低浓度血清(含2%胎牛血清)培养基诱导细胞凋亡24 h,SENP1干涉组细胞凋亡率即已升高到GFP-SC对照组的2倍左右(P<0.05);诱导凋亡至48 h,SENP1干涉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到对照组的3.2倍左右(P<0.05)。结论 HUVEC内SENP1表达水平的降低不仅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亦可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异性蛋白酶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SENPs与癌症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晋仁 尹小慧 +1 位作者 吴雅娟(综述) 杨南扬(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0-1314,共5页
类泛素化修饰也称SUMO化修饰,是将小类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分子共价连接到靶蛋白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它参与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诸多生命活动过程。在细胞内,也存在将SUMO从靶蛋白上切除下来的逆... 类泛素化修饰也称SUMO化修饰,是将小类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分子共价连接到靶蛋白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它参与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诸多生命活动过程。在细胞内,也存在将SUMO从靶蛋白上切除下来的逆过程,即去SUMO化;该过程是由SUMO特异性蛋白酶一SENPs通过其异肽酶活性切断靶蛋白与SU-MO分子的异肽连接来完成。正常细胞内蛋白质的SUMO与去SUMO水平维持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能引起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目前已发现多种癌组织中SENPs的表达异常,文章主要就SENPs家族的表达异常对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修饰 小泛素修饰蛋白异性蛋白酶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稳定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并促进DNA链间交联损伤修复 被引量:3
6
作者 耿瑞 赵美美 王嘉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9-516,共8页
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XPF)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组成一种结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XPFERCC1)复合物,参与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CL... 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XPF)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组成一种结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XPFERCC1)复合物,参与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CL)损伤修复。其中,XPF蛋白的去泛素化修饰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工作主要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5,USP15)对XPF的稳定性及ICL修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蛋白质质谱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发现,XPF蛋白与USP15存在相互作用,进而使XPF蛋白去泛素化修饰;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SP15基因敲除的He La细胞株(USP15 KO)并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敲除组XPF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01)。克隆形成试验显示,在ICL诱导剂顺铂(cisplatin,DDP)和丝裂霉素C (mitomycin,MMC)的作用下,USP15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 01)。本研究表明,去泛素化酶USP15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调节因子,该酶通过稳定XPF蛋白促进由XPF-ERCC1介导的ICL修复。本研究为改善ICL诱导剂类抗癌药物的耐药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USP15 核酸内切酶XPF-ERCC1 泛素修饰 链间交联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的互作组分析及其与UPF1相互作用分析
7
作者 祁钰玲 冯振桓 +2 位作者 王旭 陈亚平 张小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38-1647,共10页
细胞内泛素化调控是一个由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协同调控的动态平衡可逆过程。去泛素酶(DUBs)是介导蛋白质去泛素化过程的蛋白质家族,它在许多复杂的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生物学特征尚未完全阐明。作为去泛素化酶的一种,USP10在许... 细胞内泛素化调控是一个由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协同调控的动态平衡可逆过程。去泛素酶(DUBs)是介导蛋白质去泛素化过程的蛋白质家族,它在许多复杂的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生物学特征尚未完全阐明。作为去泛素化酶的一种,USP10在许多生物过程和癌症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USP10在细胞中的功能,采用免疫沉淀与质谱联用(IP-MS)的方法鉴定USP10的相互作用蛋白质。通过Flag柱子的富集方式(Flag-USP10 IP-MS)共鉴定出165个与USP10相互作用蛋白质。通过USP10内源抗体的富集方式(USP10 antibody IP-MS)鉴定出192个USP10相互作用蛋白质。基因本体(GO)分析表明,USP10的互作蛋白质中存在一组与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相关蛋白质,包括无NMD的核心因子UPF1(Up-frameshift 1)。进一步验证了USP10和UPF1在细胞质中共定位。此外,还确定了UPF1通过其HD结构域与全长的USP10相互作用。本研究提供了新的USP10相互作用蛋白质,为探索其在RNA调控和NMD通路中的重要性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相互作用组 泛素异性蛋白酶10 UPF1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F130通过促进PARP1的泛素化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8
作者 陈果 刘命珩 +5 位作者 王瀞 苏家宝 韦敏 孙海建 朱雪雪 陆清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30(ring finger protein 130,RNF13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4组(n=6):假手术(Sham)组、模型(MI/RI)组、心肌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30(ring finger protein 130,RNF13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4组(n=6):假手术(Sham)组、模型(MI/R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空载体质粒(MI/RI+Vecto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RNF130过表达(MI/RI+RNF130OE)组。心肌缺血-再灌注24 h后,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采用IHC、DHE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组学分析RNF130调控的下游蛋白,通过免疫沉淀(IP)实验检测蛋白互作。结果与给予Vector空载体质粒的模型组小鼠相比,小鼠心肌细胞RNF130过表达后,心脏功能显著改善,表现为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数值增加,同时心肌梗死区域显著缩小,NOX-2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也观察到明显的下降(P<0.05)。DHE和TUNEL染色表明,RNF130过表达后,相比于MI/RI+Vector组的小鼠,其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蛋白质组学分析与IP实验发现蛋白PARP1与RNF130有明显的蛋白互作。同时发现其与RNF130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反。结论RNF130可能通过调控PARP1泛素化途径减轻MI/RI损伤,为靶向干预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泛素 泛素异性蛋白酶 PA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物修饰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小军 孙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78-780,784,共4页
小泛素样修饰物(SUMO)能与目标蛋白产生共价连接,调节靶蛋白的活性,从而改变其在细胞内的功能。SUM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多种癌蛋白、肿瘤抑制子、DNA修复蛋白和周期蛋白都是SUMO的靶蛋白,SUMO系统中的某些酶在肿瘤中的... 小泛素样修饰物(SUMO)能与目标蛋白产生共价连接,调节靶蛋白的活性,从而改变其在细胞内的功能。SUM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多种癌蛋白、肿瘤抑制子、DNA修复蛋白和周期蛋白都是SUMO的靶蛋白,SUMO系统中的某些酶在肿瘤中的表达也可能发生相应改变。现就与肿瘤相关的SUMO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小泛素修饰 小泛素修饰异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14调控OSBPL2蛋白去泛素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洪都 王红顺 +2 位作者 王天明 姚俊 曹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9-767,共9页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4,USP14)通过调控氧化固醇结合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的泛素化水平稳定OSBPL2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eLa细胞为工具细胞,通过对USP14过表达...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4,USP14)通过调控氧化固醇结合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的泛素化水平稳定OSBPL2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eLa细胞为工具细胞,通过对USP14过表达、敲降以及活性抑制,检测OSBPL2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过表达实验考察USP14对OSBPL2的泛素信号和泛素化水平的调控;采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阐明USP14与OSBPL2相互作用的具体结构域、不同结构域在蛋白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以及OSBPL2的关键泛素化位点。结果:USP14与OSBPL2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并稳定OSBPL2的表达而不改变其转录水平;体外过表达和Co-IP实验结果表明,USP14催化(catalytic,CAT)结构域与OSBPL2氧固醇结合蛋白相关结构域(OSBP-related domain,ORD)的相互作用降低OSBPL2的泛素化水平;类泛素(ubiquitin-like,UBL)结构域在USP14与OSBPL2相互作用中起到了促进作用;Lys209和Lys361是OSBPL2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关键位点。结论:USP14通过调控OSBPL2蛋白Lys209和Lys361两个位点的泛素化进而调控其泛素化水平,稳定OSBPL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蛋白2 泛素异性蛋白酶14 泛素 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SMURF1催化ADAR1的多聚泛素化修饰
11
作者 周文淼 王红霞 +3 位作者 刘昆梅 刘菁 屈昱良 郭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30-1637,共8页
既往研究发现,SMAD特异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1(SMAD specific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SMURF1)通过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介导自噬进程,然而SMURF1的泛素化底物蛋白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蛋白质谱分析捕... 既往研究发现,SMAD特异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1(SMAD specific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SMURF1)通过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介导自噬进程,然而SMURF1的泛素化底物蛋白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蛋白质谱分析捕获并鉴定THP-1细胞中SMURF1的相互作用蛋白质集合物,发现在THP-1细胞中SMURF1可与222种蛋白质物理性结合,RNA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 1,ADAR1)具有较高的肽段结合分数。构建SMURF1过表达载体并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Co-IP和Western印迹检测验证外源性SMURF1与内源性ADAR1存在相互作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SMURF1后ADAR 1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P<0.05)。用放线菌酮(CHX)分别处理正常和过表达SMURF1的HEK-293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过表达SMURF1后ADAR1的半衰期缩短(P<0.05)。进一步在HEK-293T细胞中共转染泛素(Ub)过表达载体和SMURF1过表达载体,通过Co-IP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证实,过表达SMURF1后ADAR1的多聚泛素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作用后,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受抑制后SMURF1对ADAR1的负调控作用减弱(P<0.05)。本研究表明,SMURF1可以与ADAR1相互作用,催化ADAR1的多聚泛素化修饰并介导其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为探索SMURF1通过影响ADAR1蛋白质稳定性而具备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异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1 RNA腺苷脱氨酶1 泛素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USP46通过抑制NLRP3去泛素化减轻细胞焦亡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12
作者 顾世琦 倪海强 +2 位作者 彭宣 曹孝天 宫念樵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4,共9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6(USP46)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阴性对照沉默组(si-CTL组)、沉默USP46组(si-USP46组)、阴性对照沉默+H/R处理组(si-CTL+H/R组)和沉默USP46+H/R...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6(USP46)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阴性对照沉默组(si-CTL组)、沉默USP46组(si-USP46组)、阴性对照沉默+H/R处理组(si-CTL+H/R组)和沉默USP46+H/R处理组(si-USP46+H/R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USP46、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白细胞介素(IL)-18、IL-1β信使RNA(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USP46、NLRP3、GSDMD、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Caspase)-1蛋白表达。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和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情况,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簇(ROS)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验证USP46和NLRP3的蛋白结合情况。结果与si-CTL组比较,si-CTL+H/R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USP46、NLRP3、GSDMD-N、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USP46、NLRP3、GSDMD、IL-18、IL-1βmRNA表达水平升高,IL-18、IL-1β、TNF-α、LDH水平升高,ROS、MDA增多(均为P<0.05);与si-CTL+H/R组相比,si-USP46+H/R组细胞凋亡水平降低,USP46、NLRP3、GSDMD-N、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USP46、GSDMD、IL-18 mRNA表达水平降低,IL-18、IL-1β、TNF-α、LDH水平降低,ROS、MDA水平降低(均为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USP46能够和NLRP3结合。结论下调USP46能够减轻H/R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USP46依赖性的NLRP3蛋白去泛素化水平,促进NLRP3泛素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泛素异性蛋白酶46 NOD受体蛋白3 炎症小体 泛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SUMO化蛋白酶的生物学功能与作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金科 左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7-1121,共5页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修饰是一种新发现的类泛素蛋白质修饰形式。SUMO修饰由活化酶E1、接合酶E2和连接酶E3等三个酶相继作用来完成。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可逆的过程,其去SUMO修饰的过程则是由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家族来介导。...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修饰是一种新发现的类泛素蛋白质修饰形式。SUMO修饰由活化酶E1、接合酶E2和连接酶E3等三个酶相继作用来完成。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可逆的过程,其去SUMO修饰的过程则是由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家族来介导。在蛋白质SUMO修饰的动态过程中,SENP介导的去SUMO过程是决定其靶蛋白质SUMO修饰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是SUMOylation被调节的一个主要环节。SENP家族包括SENP1、SENP2、SENP3、SENP5、SENP6、SENP7等成员,每个成员具有不同的细胞内定位和底物特异性。虽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但SENP在参与的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十分了解。我们通过分析SENP1和SENP2基因敲除小鼠的表型,发现了SENP1通过正反馈机制调控缺氧-HIF1α和雄激素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在HIF1α与AR所参与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发现SENP2通过调控PcG的活性,参与心脏的发育过程。这些结果表明SENP在调控其靶蛋白所参与的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修饰蛋白 蛋白修饰 SUMO异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P-1/HIF-1α通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远航 江义霞 +2 位作者 何振华 陈林 周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6-1034,共9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1(SENP-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IH组,再将每组分为2、4和6周3个时间点亚组,每亚组8只...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1(SENP-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IH组,再将每组分为2、4和6周3个时间点亚组,每亚组8只。CIH组大鼠暴露于CIH舱中进行CIH诱导,制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模型,对照组大鼠暴露于常氧环境中。于各时间点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SENP-1、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经SENP-1 shRNA腺病毒(sh-SENP-1)感染构建SENP-1基因低表达的rAECs细胞株,采用CIH诱导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CIH组、CIH+sh-NC组和CIH+sh-SENP-1组,另设对照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细胞中NO、ET-1、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IH诱导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比较,CIH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逐渐粗糙并明显增厚,血清中NO水平逐渐减低(P<0.05),血清中ET-1、vWF和TM水平及胸主动脉组织中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IH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性及细胞中ET-1、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NO水平和SOD活性降低(P<0.05),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IH组比较,CIH+sh-SENP-1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性及细胞中ET-1、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中NO水平和SOD活性升高(P<0.05),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SENP-1/HIF-α通路在CIH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损伤组织中高度活化,沉默SENP-1表达可减轻CIH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ENP-1/HIF-α通路活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氧 胸主动脉 小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1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与皮肌炎相关性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悦 杨扬 范松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90-1898,共9页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常伴发恶性肿瘤。超过50%的皮肌炎患者体内存在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抗迁移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2抗体、抗核小体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NXP)-2抗体、...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常伴发恶性肿瘤。超过50%的皮肌炎患者体内存在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抗迁移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2抗体、抗核小体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NXP)-2抗体、抗转录中介因子(transcription intermediary factor,TIF)1-γ抗体、抗小泛素样修饰物激活酶(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activating enzyme,SAE)抗体]在皮肌炎相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揭示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在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可为准确评估皮肌炎患者发展为恶性肿瘤的风险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临床诊断皮肌炎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自身异性抗体 恶性肿瘤 迁移抑制因子-2 核小体蛋白-2 转录中介因子1 小泛素修饰物激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USP14调控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16
作者 辜洪娇 陈晓华 +4 位作者 孔田玉 胡欢 刘宁宁 熊旭明 张振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观察抑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4,USP14)的活性对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用H_2O_2(25μmol/L)处理2 h,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co... 目的:观察抑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4,USP14)的活性对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用H_2O_2(25μmol/L)处理2 h,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模型组(H_2O_2组)、USP14抑制剂IU1处理组(IU1组)和IU1处理后建模组(IU1+H_2O_2组)。MTS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产生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ON组相比,H_2O_2组细胞活力、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内ROS含量、Bax/Bcl-2、P53、p-ERK1/2、p-JNK和p-P38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H_2O_2组比较,IU1+H_2O_2组细胞活力、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细胞内ROS含量、Bax/Bcl-2、P53、p-ERK1/2、p-JNK和p-P38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USP14活性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条件下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活化和下调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14 IU1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lncRNA USP30-AS1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燕 黄守国 +2 位作者 蒙秋 张静 魏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4-840,共7页
目的 研究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中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并确定其在OSC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了384名OSC患者的USP30-AS1表达和临床信息... 目的 研究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中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并确定其在OSC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了384名OSC患者的USP30-AS1表达和临床信息。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OSC和正常卵巢组织中USP30-AS1的表达。采用逻辑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USP30-AS1的关系,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以研究富集途径和功能,并量化USP30-AS1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根据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USP30-AS1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均值将样本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对数秩检验、单变量和多变量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用于比较不同USP30-AS1表达组之间的预后差异,lncRNA USP30-AS1的表达对其他基因组的影响也据此分析。结果 USP30-AS1高表达与肿瘤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显著相关。多变量生存分析表明,USP30-AS1表达水平是OSC独立预后标志物。GSEA数据显示USP30-AS1高表达可能激活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信号转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通路、 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信号通路,以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USP30-AS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呈负相关,包括B细胞、 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 CD8^(+)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论 USP30-AS1有可能作为预测OS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泛素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P-1在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远航 谭小武 +2 位作者 陈林 涂容芳 周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66-1672,共7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IH组、阴性对照腺相关病毒干预(AAV-shNC)组和SENP-1 shRNA腺相关病毒干预(AAV-shSENP-1)组,...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IH组、阴性对照腺相关病毒干预(AAV-shNC)组和SENP-1 shRNA腺相关病毒干预(AAV-shSENP-1)组,每组8只。CIH诱导6周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ELISA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心肌组织活性氧(ROS)水平;试剂盒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SUMO化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SENP-1和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H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左心室舒张阶段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阶段末期内径(LVESD)及血清cTNI、CKMB、Mb和LDH水平均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ROS、MDA、IL-1β、IL-6、TNF-α水平及SENP-1和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血清GSH和SOD水平降低(P<0.05),心肌组织HIF-1α蛋白SUMO化水平降低(P<0.05)。与CIH组比较,AAV-shSENP-1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LVEDD、LVESD及血清cTNI、CKMB、Mb和LDH水平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ROS、MDA、IL-1β、IL-6、TNF-α水平及SENP-1和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LVEF、LVFS和血清GSH、SOD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HIF-1α蛋白SUMO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抑制SENP-1表达可减轻CIH诱导的大鼠心肌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HIF-1αSUMO化水平,进而抑制HIF-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氧 小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1 心肌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ZUP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机制
19
作者 张光君 涂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38-1345,共8页
目的探讨泛素折叠修饰因子1特异性肽酶结构域蛋白(ZUP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上下游机制。方法使用基因表达汇编(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检索收集乳腺癌患者的基因信息和临床病理数据,通过χ2... 目的探讨泛素折叠修饰因子1特异性肽酶结构域蛋白(ZUP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上下游机制。方法使用基因表达汇编(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检索收集乳腺癌患者的基因信息和临床病理数据,通过χ2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中ZUP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与ZUP1表达的关系。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潜在调控ZUP1的miRNA和泛素连接酶,最后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ZU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ZUP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分期、PAM50分型、雌激素受体状态、孕激素受体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和组织学类型有关(P均<0.01),ZUP1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低于ZUP1低表达组(P=0.031)。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以ZUP1基因为靶点的差异表达最显著的10个miRNA为miRNA-10b-3p、miRNA-499a-5p、miRNA-181b-2-3p、miRNA-181b-3p、miRNA-4420、miRNA-548aw、miRNA-5680、miRNA-570-3p、miRNA-7156-5p和miRNA-8087,包括MARCH1、MARCH8、Mdm2、synoviolin和MIB1在内的E3泛素连接酶可能调节ZUP1蛋白表达。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表明ZUP1在乳腺癌中主要参与基础转录因子、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卵母细胞减数分裂、RNA降解和极光激酶B等通路。结论ZUP1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ZUP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上下游机制与多种miRNA和多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折叠修饰因子1异性肽酶结构域蛋白 乳腺肿瘤 存活率分析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USP9x表达增强食管癌Ec9706-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晋瑞 金迎迎 +6 位作者 王敏聪 惠文涛 李毅 李芳 贾辉 潘继元 马红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6-493,共8页
背景与目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x,USP9x)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细胞的放射抗拒相关。研究发现,USP9x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但其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作用尚未见报道... 背景与目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x,USP9x)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细胞的放射抗拒相关。研究发现,USP9x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但其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作用尚未见报道。探究USP9x对放射抗拒食管癌Ec9706-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放射线照射后Ec9706-R细胞及其亲本细胞Ec-9706中USP9x和抗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然后将Ec9706-R细胞随机分成3组:放射(irradiation,IR)组、IR+对照siRNA组(IR+si-NC组,转染Control siRNA)和IR+USP9x siRNA组(IR+si-USP9x组,转染USP9x siRNA),各组细胞均使用一定量的6 MV-X射线照射。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0、2、4、6和8 Gy)6 MV-X射线照射下各组细胞的活力。Transwell、流式细胞术、RTF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组细胞在6 Gy照射下的细胞迁移、凋亡、Mcl-1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1,ERCC1)蛋白水平。结果:放射后Ec9706-R和Ec-9706细胞中USP9x和Mcl-1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增加,Ec9706-R细胞尤为显著(P<0.05)。与IR组相比,IR+si-USP9x组中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目、PCNA、ERCC1和Mcl-1的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增加(P<0.05)。但是与IR组相比,IR+si-NC组中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抑制USP9x表达能够增强放射抗拒食管癌Ec9706-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的表达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9x 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 放射敏感性 抗髓细胞白血病-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