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支板后不同喷孔形状射流的气动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旭昌 王应洋 张成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共5页
针对带有小支板后低动压喷注的超声速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有无小支板时6种不同喷孔形状的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小支板能显著提高后方不同喷孔横向射流的穿透深度、促进燃料与来流掺混并且不会导致较大的总压损失;小支板与方孔、... 针对带有小支板后低动压喷注的超声速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有无小支板时6种不同喷孔形状的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小支板能显著提高后方不同喷孔横向射流的穿透深度、促进燃料与来流掺混并且不会导致较大的总压损失;小支板与方孔、圆孔和三角形喷孔组合时流场特性差异并不大,与长宽比为10:1的喷孔和菱形孔组合混合效率提升得较为显著;大长宽比喷孔能使射流充分利用小支板后缘的低压区与强湍流区,从而发挥出比无小支板时更为优越的掺混特性;通过研究进一步认识了小支板后低动压喷注的流场特性,为优化喷射装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燃烧室 小支 横向射流 掺混增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固有频率的小支管裂纹损伤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贾九红 蔡晓涛 +1 位作者 刘天阳 郑晓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6期176-180,234,共6页
核电站管系中约三分之一的管道为小支管,在服役期间其振动现象十分普遍,往往导致振动疲劳失效。为了有效识别含裂纹小支管结构损伤扩展情况,及时诊断其安全状态,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含裂纹小支管固有频率随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研... 核电站管系中约三分之一的管道为小支管,在服役期间其振动现象十分普遍,往往导致振动疲劳失效。为了有效识别含裂纹小支管结构损伤扩展情况,及时诊断其安全状态,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含裂纹小支管固有频率随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道直径越小,裂纹损伤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越明显;对于同一小支管,裂纹越深,固有频率变化越明显;由此建立小支管裂纹损伤与固有频率变化的对应关系。搭建实验台开展试验,验证悬臂小支管在产生裂纹前后以及裂纹扩展过程中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很好吻合,证明了基于固有频率的小支管裂纹损伤识别方法的可靠性。该研究可为小支管裂纹监测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裂纹 小支 损伤评价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不变量极小支集判定的多项式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包云霞 鲁法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S-不变量是对Petri网进行结构性质分析的重要工具,但S-不变量的求取尚无有效算法。主要分析了S-不变量极小支集的判定问题。结合Petri网中库所子集列生成子阵的性质证明了一个库所子集为S-不变量极小支集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 S-不变量是对Petri网进行结构性质分析的重要工具,但S-不变量的求取尚无有效算法。主要分析了S-不变量极小支集的判定问题。结合Petri网中库所子集列生成子阵的性质证明了一个库所子集为S-不变量极小支集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断给定库所子集是否为S-不变量极小支集的多项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结构性质 S-不变量 S-不变量的极小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核电站小支管振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浩 符向前 +1 位作者 贾梧桐 陈英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小支管振动是核电站管道系统的常见现象。根据国内外核电站运行经验,在剧烈振动下小支管与母管连接处的焊缝容易疲劳失效,导致输送介质泄露。由于小支管振动原因的复杂性,使得这类问题的解决非常困难。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以大... 小支管振动是核电站管道系统的常见现象。根据国内外核电站运行经验,在剧烈振动下小支管与母管连接处的焊缝容易疲劳失效,导致输送介质泄露。由于小支管振动原因的复杂性,使得这类问题的解决非常困难。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以大亚湾核电站汽动给水泵系统一支管振动为例,将振动响应原始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固有模式分量(IMF),选取与原始信号相关度高的分量进行信息重构,确定支管振动主频率。从测点振动信号幅频图可知,支管主振频率为145 Hz左右。结合CAESARII软件所计算的支管各阶固有频率结果,从而找出引起支管振动的原因。结果表明EMD方法能有效应用于核电站小支管振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支 振动 频率 EM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用于小支管振动疲劳评估计数法的差异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帅 林磊 +3 位作者 徐德城 余伟炜 薛飞 孙兴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对小支管进行振动疲劳寿命评估,有助于核电工程师合理制定减振改造计划,节省资源。基于最大最小循环计数法和三维雨流计数法分别对实验案例(正弦振动)和工程案例(随机振动)小支管进行振动疲劳循环统计与寿命评估。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最... 对小支管进行振动疲劳寿命评估,有助于核电工程师合理制定减振改造计划,节省资源。基于最大最小循环计数法和三维雨流计数法分别对实验案例(正弦振动)和工程案例(随机振动)小支管进行振动疲劳循环统计与寿命评估。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最大交变应力幅基本相等,疲劳寿命评估值与实际寿命相比均具有较大保守裕度。对于正弦振动,两种方法疲劳寿命评估结果相当;而对于随机振动,三维雨流计数法的统计原理更符合材料实际疲劳机理,寿命评估结果更接近实际值,更适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计数法 疲劳寿命 小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支板构型对射流作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应洋 李旭昌 +1 位作者 张晶 王博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1,共5页
为分析小支板后喷射燃料在超燃燃烧室中的流动特性,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小支板对增强乙烯与主流掺混的作用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支板构型对燃料掺混的影响,发现支板增强掺混的机制主要在于在支板后方形成流向涡与低压区,前引导面与... 为分析小支板后喷射燃料在超燃燃烧室中的流动特性,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小支板对增强乙烯与主流掺混的作用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支板构型对燃料掺混的影响,发现支板增强掺混的机制主要在于在支板后方形成流向涡与低压区,前引导面与支板后缘面是影响混合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前引导面面积越大来流产生的激波偏转角越大,支板后方产生涡量值更大的湍流区,但会带来更大总压损失;后缘面面积越大,支板后低压区范围越大,燃料穿透深度越大,混合效率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 小支 凹腔 混合增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小支管振动评定方法与减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广东 路广遥 +2 位作者 齐宇博 周国丰 张庆华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3-478,共6页
根据ASME OM-S/G-2007 Part3,借鉴国内外核电厂在小支管振动评定方法与减振技术方面的反馈,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核电厂小支管振动的评定方法:振动位移评定、振动速度评定和振动交变应力评定。然后以岭澳核电厂L1ASG952VD所在小支管为研究对... 根据ASME OM-S/G-2007 Part3,借鉴国内外核电厂在小支管振动评定方法与减振技术方面的反馈,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核电厂小支管振动的评定方法:振动位移评定、振动速度评定和振动交变应力评定。然后以岭澳核电厂L1ASG952VD所在小支管为研究对象,进行振动评定和减振技术研究,提出了优选减振措施和其他减振措施。这些评定方法和减振技术可为小支管的振动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支 振动评定 减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小支管焊缝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钟刘松 张春东 乐宇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3-478,共6页
根据国内外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小支管在高振动、应力腐蚀等原因的影响易造成与母管连接处的焊缝失效,发生管内液体泄漏、管内压力降低等风险,进而可能影响机组运行。本文以某核电一回路流量负压腔根阀前焊缝缺陷处理为例,通过对焊缝裂... 根据国内外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小支管在高振动、应力腐蚀等原因的影响易造成与母管连接处的焊缝失效,发生管内液体泄漏、管内压力降低等风险,进而可能影响机组运行。本文以某核电一回路流量负压腔根阀前焊缝缺陷处理为例,通过对焊缝裂纹观察、金相组织、成分、应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小支管焊缝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其他核电厂小支管焊缝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支 焊缝失效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燃烧室小支板三维尺寸数值优化
9
作者 黄桂彬 吴达 +1 位作者 王应洋 王旭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小支板后低动压喷射的掺混增强性能,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带前引导面的小支板几何尺寸进行数值优化,对比分析不同长宽高几何尺寸对混合效率、穿透深度与总压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小支板宽度越大,射流近场穿透效果越好;小支... 为进一步提高小支板后低动压喷射的掺混增强性能,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带前引导面的小支板几何尺寸进行数值优化,对比分析不同长宽高几何尺寸对混合效率、穿透深度与总压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小支板宽度越大,射流近场穿透效果越好;小支板越高后方射流穿透深度越大,但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总压损失;小支板长度对燃料空气掺混特性影响不大,小支板过短会增大燃烧室总压损失,过长会带来额外的冷却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燃烧室 小支 掺混增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向下大、小支管气相夹带起始可视化研究
10
作者 严睿豪 曾春杰 +2 位作者 辛福涛 张鑫 孟兆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已有气相夹带起始模型均是基于竖直向下的小支管夹带所得到的,用于分析大支管气相夹带时并不适用。本文基于可视化实验,对竖直向下的大、小尺寸T型管的气相夹带起始点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与主管道直径比为0.625和0.1的大、小支管,并采用... 已有气相夹带起始模型均是基于竖直向下的小支管夹带所得到的,用于分析大支管气相夹带时并不适用。本文基于可视化实验,对竖直向下的大、小尺寸T型管的气相夹带起始点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与主管道直径比为0.625和0.1的大、小支管,并采用有机玻璃作为实验管道材料,空气和水为实验工质。其实验现象表明:大、小支管夹带起始均有漩涡,且漩涡现象大致相同,但在大支管条件下会出现气室,夹带气体进入支管后也会在气室下翻腾,且在相同液相折算速度下,大支管夹带起始液位会高于小支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管 气相夹带 大、小支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小支管加固件的运用研究
11
作者 王伟 张守杰 +2 位作者 杨彬 李俊峰 肖梦凡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9年第6期73-76,共4页
利用SYSPIPE和ANSYS软件对小支管添加加固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小支管和加固件结构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固件面对小支管出现裂纹情况,防止渗漏量加大的作用。结果表明:特殊时期小支管发生微小渗漏,可以通... 利用SYSPIPE和ANSYS软件对小支管添加加固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小支管和加固件结构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固件面对小支管出现裂纹情况,防止渗漏量加大的作用。结果表明:特殊时期小支管发生微小渗漏,可以通过添加加固件的技术手段,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可以有效防止小支管裂纹进一步扩大的风险,为小支管的结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支 渗漏 加固件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混喷嘴形状及内置支板对掺混特性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金金 肖坤 +1 位作者 康乐 马朝恺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4,共12页
微混喷嘴的掺混特性对提高氢燃料燃烧均匀性,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避免回火和燃烧不稳定性等氢燃烧关键问题至为重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管微混喷嘴的冷态内部流动和氢燃料/空气掺混特性展开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喷管形状和有无燃料... 微混喷嘴的掺混特性对提高氢燃料燃烧均匀性,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避免回火和燃烧不稳定性等氢燃烧关键问题至为重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管微混喷嘴的冷态内部流动和氢燃料/空气掺混特性展开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喷管形状和有无燃料入口前内置小支板对喷嘴压力损失和掺混均匀度的影响。以四种不同微混喷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圆型喷嘴、带小支板的圆型喷嘴、三角型喷嘴和带小支板的三角型喷嘴。在压力损失小于2%限制条件下,对两种带有小支板的喷嘴进行了正交设计优化,进而与无小支板设计开展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圆型喷嘴和三角型喷嘴出口的掺混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83和0.94。加入小支板后,其导致的流动分离和低压区使得燃料的穿透性更强,促进了燃料和空气的掺混。带小支板的圆型喷嘴掺混均匀度提高8.4%,带小支板的三角型喷嘴掺混均匀度提高2.1%。结果表明,与圆型喷嘴相比,三角型喷嘴可有效强化氢燃料/空气掺混;增加小支板对圆型喷嘴的掺混均匀度提高幅度较大;而三角型喷嘴在无小支板条件下掺混均匀度已较高,所以增加小支板带来的提升较小。综上所述,通过改变喷嘴形状或增设小支板可在较小压力损失下实现掺混均匀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喷嘴 三角型喷嘴 掺混均匀度 小支 掺混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温管道的二重动力吸振器设计及力学性能试验
13
作者 白鸿柏 陈毅鹏 +2 位作者 任志英 李振 何明圆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针对传统减振支撑难以解决核电机组中小支管的无规则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橡胶材料的环形二重三向动力吸振器,其中质量块总质量为0.084 kg,矩形弹簧和金属橡胶固定在质量块与工装夹具之间。首先,构建二重动力吸振器动力学模型。... 针对传统减振支撑难以解决核电机组中小支管的无规则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橡胶材料的环形二重三向动力吸振器,其中质量块总质量为0.084 kg,矩形弹簧和金属橡胶固定在质量块与工装夹具之间。首先,构建二重动力吸振器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质量感应法确定小支管的等效质量,并结合定点理论优化吸振器刚度、阻尼比。最后,对小支管二重动力吸振器系统进行谐响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二重动力吸振器对X、Y、Z 3个方向的吸振效果均大于95%。分别对有无安装二重动力吸振器的小支管进行激振试验,正弦激励幅值为5 N,频率为0~150 Hz。数据表明,二重动力吸振器对于小支管主要振动方向Y、Z吸振效果达到95%以上,X方向的吸振效率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小支 二重动力吸振器 频率可调 三向吸振 宽频吸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马赫数燃烧强化的激波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旭 张启帆 +7 位作者 岳连捷 孟东东 罗苇航 于江鹏 张晓源 李进平 陈宏 李飞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3-1413,共11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JF-24激波风洞,通过开展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直连试验,研究了高马赫数燃烧的强化方法以及燃料类型对燃烧的影响.试验段是采用凹腔结构的圆截面燃烧室,喷孔布置在隔离段,燃料分别是氢气和乙烯,当量比均为... 基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JF-24激波风洞,通过开展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直连试验,研究了高马赫数燃烧的强化方法以及燃料类型对燃烧的影响.试验段是采用凹腔结构的圆截面燃烧室,喷孔布置在隔离段,燃料分别是氢气和乙烯,当量比均为0.7.燃料喷注分别采用无支板和小支板两种构型,后者部分喷孔位于小支板顶部.两种构型均设置了流向近距双排喷孔,可分别进行单环和双环喷注.试验结果论证了飞行马赫数10.0条件下氢气和乙烯在超高速气流中的稳定燃烧性能.并且,相比于单环喷注,双环喷注以及补充小支板可以强化燃烧.推测其原因是双环射流和激波/分离结构的近距离交互作用很可能改善掺混,而补充小支板顶部喷注还能利用更多空气组织掺混.在同样采用双环耦合小支板顶部喷注的强化措施下,氢气与乙烯燃烧效率接近,但氢推力性能更优.这是因为较高热值氢的释热更多.此外,试验还证明了在当前来流条件下,释热受控于掺混,且高温离解效应限制释热上限.这是由于释热降低流速且提高静温,使高温离解的吸热效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 超声速燃烧 燃烧强化 小支 JF-24激波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结构RBCC发动机超燃模态试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汤祥 何国强 +2 位作者 秦飞 刘佩进 潘科玮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为研究轴对称结构RBCC发动机超燃模态下的点火和燃烧性能,进行了地面直连试验。采用中心支板火箭与小支板组喷注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点火和火焰稳定方式,并对燃料喷注方案进行了研究。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点火方式能实现轴对... 为研究轴对称结构RBCC发动机超燃模态下的点火和燃烧性能,进行了地面直连试验。采用中心支板火箭与小支板组喷注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点火和火焰稳定方式,并对燃料喷注方案进行了研究。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点火方式能实现轴对称结构RBCC发动机的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二次燃料采取多级喷注的方式能充分利用流道中的氧气,实现较充分的燃烧,但应控制燃料喷注比例。双支板组的加入,能促进燃料与中心空气流的充分掺混,提升燃烧效率,获得较优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RBCC 超燃模态 试验与数值模拟 小支 喷注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取S-不变量基的新算法
16
作者 包云霞 鲁法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65-68,共4页
S-不变量是进行Petri网结构性质分析的重要工具,但S-不变量的求取尚无有效算法。作者在S-不变量的极小支集的判定、极小支集上S-不变量的求取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多项式解决算法。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枚举思想给出一个求取S... S-不变量是进行Petri网结构性质分析的重要工具,但S-不变量的求取尚无有效算法。作者在S-不变量的极小支集的判定、极小支集上S-不变量的求取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多项式解决算法。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枚举思想给出一个求取S-不变量基的算法,并提出一些筛选规则以提高枚举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S-不变量 S-不变量的极小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依族的“糠包舞”
17
作者 管郁志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2期77-77,共1页
主要聚居在贵州黔南、黔西南、黔中等地区的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原为我国古代南方百越民族中的一个小支一濮族人,迄今已拥有二百多万人口。 布依族人民大多能歌善舞。
关键词 布依族 百越民族 黔南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祖先 中等 贵州 小支 濮族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re-warning system of abnorm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lead smelting based on LSSVR-RP-CI 被引量:2
18
作者 WANG Hong-cai FANG Hong-ru +1 位作者 MENG Lei XU Feng-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175-2184,共10页
The pre-warning of abnorm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important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However, related studies on the lead smelting industries which usually have a huge energy consumption are ... The pre-warning of abnorm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important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However, related studies on the lead smelting industries which usually have a huge energy consumption are rarely reported. Therefore, a pre-warn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predi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abnormal energy consumption. A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LSSVR) model optimized by the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process of lead smelting. A recurrence plots (RP) analysis and a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quantitatively confirm the stationary degre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normal ran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respectively, to realize the identification of abnormal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fou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LSSVR model can exceed 90%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ctual and predicted data.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non-stationary i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ime series of periodic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between the time series of periodicity and Lorenz. Additionally, the lower limit and upper limit of normal energy consumption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 smelting energy consumption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LSSVR) recurrence plots (RP)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n rock and soil parameters for vibration drilling rock in metal mine based on fuzzy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被引量:11
19
作者 左红艳 罗周全 +1 位作者 管佳林 王益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85-1090,共6页
A single freedom degree model of drilling bit-rock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ibration mechanism and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a nov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ock and soil parameters for vibratio... A single freedom degree model of drilling bit-rock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ibration mechanism and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a nov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ock and soil parameters for vibration drilling based on the fuzzy least squares(FLS)-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was developed, in which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was set by using linear distance, and its parameters, such as penalty factor and kernel parameter,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nd FLS-SVM identification on rock and soil parameters for vibration drilling was made by changing the input/output data from single freedom degree model of drilling bit-rock. The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simulation and resonance column experiment show that relative error of natural frequency for some hard sand from identification simulation and resonance column experiment is 1.1% and the identification precision based on the fuzzy 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and soil fuzzy theory vibration excavation 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t measurement model on torque of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including copper loss and iron loss 被引量:1
20
作者 ZHONG Ding-qing WANG Ai-lun HE Q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272-2280,共9页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is a common device to measure the torque of engines, such as the gasoline engin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high cost,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mplicated me...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is a common device to measure the torque of engines, such as the gasoline engin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high cost,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mplicated measurement system which exists in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n the torque of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copper loss and iron loss are taken as two key factors and a soft-sensing model on the torque of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fuzzy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FLS-SVM). Then, the FLS-SVM parameters such as penalty factor and kernel parameter are optimized by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rque soft-sensing is investigated in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as well as the energy feedback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the measurement phase of a gasoline engine loading continual test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soft-sensing error of torque is about 0.0018, and it fluctuates within a range from -0.3 to 0.3 N·m. FLS-SVM soft-sensing method can increase by 1.6% power generation feedback compared with direct measurement, and it can save 500 kJ fuel consumption in the gasoline engine loading continual test. Therefore,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the soft measurement model on the torque of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including copper loss and iron loss is high and this in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can be feasible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the torque measurement phase of a gasoline engine, replacing the direct method of torque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QUE fuzzy theory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dynam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