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定量比较研究——基于合作问题解决(CPS)的视角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娜 孔凡哲 史宁中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6-52,共7页
合作问题解决(即CPS)是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核心素养之一。以《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2000版)《美国州际核心数学课程标准》(2010版)和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为比较对象,从CPS的呈现量、呈现比例、呈现效果三... 合作问题解决(即CPS)是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核心素养之一。以《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2000版)《美国州际核心数学课程标准》(2010版)和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为比较对象,从CPS的呈现量、呈现比例、呈现效果三方面对其进行定量刻画、定性诠释表明:先于PISA2015颁布的三版课程标准已或多或少呈现了CPS,虽有意为之,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CPS的课程样态和教学路径是今后研究的焦点;中国2011版和美国2000版的部分内容,相对高效地呈现了CPS,功能指向良好;从美国2000版到美国2010版,CPS的呈现量及效果不仅大幅下降,而且其观点与美国2000版完全相左,折射出美国数学课程改革似乎正摇摆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合作问题解决(cPs) 呈现 量化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课程“数学思考”目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殷娴 杨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89,共5页
分析小学数学课程"数学思考"目标内涵与基本结构,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完善"数学思考"课程目标体系,坚持社会需要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明确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分析小学数学课程"数学思考"目标内涵与基本结构,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完善"数学思考"课程目标体系,坚持社会需要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明确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程"数学思考"序列目标,有助于数学思考总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 数学思考 目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特色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孔企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84,共5页
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有五个基本特点:以解决数学问题为课程的中心,形成五个要素相融合的课程框架,构建差别化的课程体系,两种评价方式并重,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和西方文化在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有五个基本特点:以解决数学问题为课程的中心,形成五个要素相融合的课程框架,构建差别化的课程体系,两种评价方式并重,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和西方文化在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对话与交融。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其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体现了新加坡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也反映了新加坡社会变革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 解决问题 新加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丹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要素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还需要了...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要素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还需要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显性的知识结构和隐性的思想方法结构.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路径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 整体把握 核心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小学数学课程的嬗变及其评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婷 孙彬博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清末民国时期,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依据.根据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状态,结合历史发展,选取先后颁布的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这一时期中国小学数学课程的... 清末民国时期,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依据.根据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状态,结合历史发展,选取先后颁布的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这一时期中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3个维度,分析每一阶段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就课程目标而言,确立了以儿童本位到生活本位与儿童本位并存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逐步形成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图形、数学的应用、统计与账簿5条主线的综合数学知识体系;课程实施方面,开始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时期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迭与纾困:高师院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发展之审思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艳玲 王月彤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60,共6页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培养新时代教师的主要学科,其教材建设为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着内源性的支撑。文章基于教材演化的历史逻辑,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切入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培养新时代教师的主要学科,其教材建设为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着内源性的支撑。文章基于教材演化的历史逻辑,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切入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舶来与依附、恢复与重建、开放与援引、创新与自足、稳步与深化”等五个阶段的历史嬗变,并从价值、理论、内容、治理等维度对教材的发展困境进行审视。针对存在的教材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缺失、教材内生性理论质素供给不足、教材内容结构一体化程度不够、教材治理效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提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以及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纾解策略,即“厚植中国本土现实,坚定教材价值立场;把握学科逻辑之基,加强教材理论供给;超越边缘学科层级,统整教材内容体系;创新教材治理机制,重构教材发展生态”,以更好地满足处在全新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发展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彦婷 李星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3-58,共6页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先后经历了创建期、探索期、重建期、稳定期和深化期五大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来说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可以预测出小学数学课程建设...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70年先后经历了创建期、探索期、重建期、稳定期和深化期五大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来说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可以预测出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将以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编制符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材、研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建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常态化机制为发展趋势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年 小学数学课程 历程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俊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60,共5页
课程衔接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实践议题,中小学数学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学生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当前中小学在数学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缺乏教材的整体规划,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有... 课程衔接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实践议题,中小学数学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学生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当前中小学在数学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缺乏教材的整体规划,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把握,缺乏对整个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全盘了解和把握,没有有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是: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各领域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突出知识的结构性和逻辑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建立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美国数学课程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6,共2页
本世纪80年代是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年代,在几十家研究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下,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果,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于89年正式颁布了新的《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指出《标准》的颁布旨在... 本世纪80年代是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年代,在几十家研究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下,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果,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于89年正式颁布了新的《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指出《标准》的颁布旨在指明教育目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现在中小学生能够适应未来21世纪生存的需要。这是继本世纪60年代著名“新数学”运动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教学课程改革运动。导致这场改革运动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改革运动 教学改革 数学素质 教学质量 当今世界 小学 评价标准 教育目标 教师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李英 《教育学报》 1993年第3期16-18,共3页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于1993年1月6~8日和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两次“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程民德、吴文俊、丁石孙、王梓坤、谷超豪等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家,两次会议共60人。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第...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于1993年1月6~8日和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两次“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程民德、吴文俊、丁石孙、王梓坤、谷超豪等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家,两次会议共60人。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第一次会议上听取意见并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内容改革 数学教育改革 数学思想 基础教育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国家教委 研究中心 应用意识 教学方式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苏丹小学数学新旧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源艳 张玲 宋乃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159,共9页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对南苏丹①小学数学新旧课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体框架结构方面,新课标研制要素更加多元化,操作性更强,具备更强的规范与指导功能;在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更契合南苏丹实际;在课程内...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对南苏丹①小学数学新旧课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体框架结构方面,新课标研制要素更加多元化,操作性更强,具备更强的规范与指导功能;在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更契合南苏丹实际;在课程内容方面,新课标不仅在学习内容领域划分上更为科学、合理,而且在内容编排方面更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体系中各领域之间的逻辑联系,实现了“放低起点、减缓坡度、降低难度”的编写要求。此外,新课标增加的三个特色专题,使得课程知识体系的横向与纵向组织之间更加均衡,适切性更强。总之,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在整体框架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苏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12
作者 刘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2005年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暨2006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13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高师数学教育 常务理事会 学术年会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会议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