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值分析的深圳市三个小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卓翔 高阳 +1 位作者 赵志强 李双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35-3644,共10页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通过能值转换率,把深圳市3个农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货币流和信息流转化为统一量纲———能值。在绘制能值系统概图和编制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建立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对3个系统的能值输入结构、生产效率、...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通过能值转换率,把深圳市3个农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货币流和信息流转化为统一量纲———能值。在绘制能值系统概图和编制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建立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对3个系统的能值输入结构、生产效率、环境负载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此外,比较经济指标与能值分析结果,并采用情景分析对农场未来发展做出预测。能值分析方法不仅考虑环境及其服务功能对经济生产的贡献,同时能值交换率和能值产出率把系统经济流入和产出纳入分析过程,结合环境和经济评价,可用于综合分析农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西丽果场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的农场,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次之,而山海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都市农场应该大比例利用可更新资源,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且积极提升农业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控制规模合理地发展旅游经济,走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分析 情景分析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土保持的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演变过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欢欢 魏宇航 +2 位作者 马理辉 王继军 骆汉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4,共9页
[目的]揭示水土流失治理下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规律及演变过程,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长汀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2022年长汀县统计年鉴及土地覆盖栅格数据,依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构建了... [目的]揭示水土流失治理下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规律及演变过程,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长汀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2022年长汀县统计年鉴及土地覆盖栅格数据,依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构建了该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对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1) 1992—2022年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指数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2) 1992—2022年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在10°~270°,系统从衰退耦合过渡到不协调耦合,再到协调耦合、不协调耦合,整个耦合状态演变呈S型曲线;(3) 1992—2022年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先后经历再生发展、极限发展、协调发展、极限发展的演变阶段。其中1992—2000年处于再生发展阶段,2001—2002年、2017—2022年处于极限发展阶段,2003—2016年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结论]根据耦合度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通过优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措施,系统可以突破不协调耦合朝着协调方向发展,甚至最终进入到良好或优越的协调发展演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 耦合度模型 长汀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性探析
3
作者 徐柏琪 刘思奇 刘东烨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5期112-114,共3页
该文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性进行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和相互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而经济系统的发展也直接影... 该文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性进行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和相互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而经济系统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可为吉林省农业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经济系统 耦合性 分析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影响机制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4
作者 徐柏琪 张晓娇 +2 位作者 刘东烨 徐世坤 刘思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基于农业生态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结合吉林省农业发展特点,对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究。综合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在区域尺度... 基于农业生态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结合吉林省农业发展特点,对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究。综合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在区域尺度上,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内在逻辑,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农业发展策略与环境保护措施,为政府制定科学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为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镉通量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汤奇峰 杨忠芳 +2 位作者 张本仁 金立新 刘爱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69-877,共9页
以四川成都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Cd为对象,对其在土壤中的输入输出通量进行初步探索。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以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为输入途径和农作物为输出途径进行研究。经过计算,经济区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平均值为17.7... 以四川成都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Cd为对象,对其在土壤中的输入输出通量进行初步探索。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以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为输入途径和农作物为输出途径进行研究。经过计算,经济区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平均值为17.76g/hm2·a,灌溉水和化肥通量明显较低,三者对土壤Cd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86%、10%和4%。对于6个不同的地区,三者比例略有差别,大气干湿沉降所占比例最高达94%,最低也达到了77%。Cd通过农作物收割输出的量相对较小。土壤Cd年净增量主要受大气干湿沉降的制约,因此大气环境质量应是重点监控的对象。以耕作土体为研究介质,经估算,当前的Cd年平均通量可引起土壤Cd的质量分数升高0.006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 Gd元素 农业生态系统 成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锋正 刘新平 +1 位作者 吴大付 刘向晖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8-695,共8页
利用改进的DFSR(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3—2012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统计数据,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河南省农... 利用改进的DFSR(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3—2012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统计数据,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由"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环境滞后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度相对较高,协调度相对较低。为推进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需要大力实施农业资源集约发展战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和人口科学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凡 杨松 +3 位作者 左首军 马生丽 赵靖明 张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应用Odum H T的能值理论方法,对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3年到2007年,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呈稳定增长趋势,从2.07×1024sej增至4.71×1024sej,年均增长5.31%,但总投入的增长几乎... 应用Odum H T的能值理论方法,对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3年到2007年,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呈稳定增长趋势,从2.07×1024sej增至4.71×1024sej,年均增长5.31%,但总投入的增长几乎全是辅助能值的贡献.对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进行分解比较后发现,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渔业、畜牧业、林业、种植业.为了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增大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优化系统的投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中国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投入 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元 祖艳群 +1 位作者 胡先奇 邱世刚 《生态经济》 1994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在研究生态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三方面出发,建立了包括生态、经济、社会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指标体系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农业生物循环系统生态经济能值评估--以密云尖岩村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连第 胡艳霞 +1 位作者 王亚芝 雷庆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346-7354,共9页
国内外学术界和决策者对于循环农业给予了相当关注,但关于循环农业研究,从产业经济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目前仍处于相对匮乏状态。以京郊典型的尖岩村农业生物循环农业范式为案例,采用能值方法,以翔实的数据描述了从种植、养殖到食用菌生产... 国内外学术界和决策者对于循环农业给予了相当关注,但关于循环农业研究,从产业经济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目前仍处于相对匮乏状态。以京郊典型的尖岩村农业生物循环农业范式为案例,采用能值方法,以翔实的数据描述了从种植、养殖到食用菌生产的各个阶段能量输入与输出,通过能值评估指标体系判断在整个循环产业链条中,各生产环节对环境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生物循环系统的能值投资率(2.57)较养殖(116.23)、食用菌子系统(158.73)低;环境负荷率(1.40)也较养殖子系统(7.24)、食用菌子系统(13)低,表明,该循环模式可减少对自然资源和外来经济投入的依赖,能够获得自身的资源补偿。(2)农业生物循环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说明,该模式有较强的获利性,是较理想的产业系统,在北京郊区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物循环系统 生态经济 能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小凡 苏海华 +1 位作者 任建峰 郭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1-555,共5页
用灰色系统的关联理论对白城市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综合因素中 ,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 ;农、林、牧、渔发展不平衡 ;农民个人投资力差 .从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析 ,化肥... 用灰色系统的关联理论对白城市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综合因素中 ,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 ;农、林、牧、渔发展不平衡 ;农民个人投资力差 .从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析 ,化肥施用量的贡献率最大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有效灌溉面积、配套机电井等指标因水平较低或利用不当 ,贡献率较小 .从各种农产品产量和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分析 ,玉米的贡献率最大 .结合白城市的实际情况 ,提出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城市 生态农业经济系统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 农产品产量 农业总产值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流及价值链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汉芳 海江波 +1 位作者 季书琴 史俊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界定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和价值链基本内涵,在充分体现农产品的自然属性、社会属件和经 济属性基础上对价值流进行了分类;与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相比较而言,价值链与食物链相互耦联、充分反 映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和人类对农产... 界定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和价值链基本内涵,在充分体现农产品的自然属性、社会属件和经 济属性基础上对价值流进行了分类;与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相比较而言,价值链与食物链相互耦联、充分反 映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和人类对农产品的开发利用程度、价值链条的无限性及能量流向不定性是价值链 的基本特征;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策等因素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建立以政策、 科技、市场为一体的价值流对生态流的导向机制,有助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的实质性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经济系统 价值流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明德 卜晓燕 马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6-160,共5页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对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度较高,平均值为0.94193,协调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40上升至2012年的0.87,说明盐池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同...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对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度较高,平均值为0.94193,协调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40上升至2012年的0.87,说明盐池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在不断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依旧较为突出,说明目前盐池县的发展仍表现为不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度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周萍 刘国彬 侯喜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6-273,共8页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前后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前,该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产品...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前后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前,该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产品总产出能值为7.53E+18 sej,退耕后减小了1.50E+17 sej,单位面积农产品生产力由退耕前的5.38E+15 sej/hm2上升到退耕后的1.68E+16 sej/hm2,畜产品的产出能值有所下降。退耕后系统生产优势度指数由退耕前的0.60上升到0.72,系统稳定性指数由退耕前的0.51增加到退耕后的0.53,退耕后流域人口承载力较退耕前大。退耕前后该流域能值投入率及环境负荷几乎无变化,净能值产出率由0.11增加到0.29,退耕前流域人均能值用量为5.16×1015 sej,退耕后增加到5.41×1015 sej,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由退耕前的2.55上升到退耕之后的6.69。退耕后,能值-货币比为2.21×1012 sej/$,与退耕前相比变化不大。为了使该流域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投入配置,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减小环境负荷,逐步走向系统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健康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环境工程 退耕生态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草政策 能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调控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绍民 吴文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7-92,共6页
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与效率出发,对昌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针对昌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相应的综合调控途径。
关键词 绿洲 农业 生态经济系统 新疆 昌吉市 调控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肖新成 谢德体 倪九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三峡库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该区域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明确库区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以三峡库区典型面源污染治理区的忠县为例,利用生态农业... 三峡库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该区域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明确库区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以三峡库区典型面源污染治理区的忠县为例,利用生态农业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相关方面的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三峡库区忠县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背景下的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路径。通过设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发展、耦合状态的4个潜变量及其所对应的观测变量,根据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感性认识,提出了6个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与农业资源利用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79,说明政府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与农业发展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80,说明面源污染的减排措施与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利用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77,说明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具有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85,说明研究区面源污染减排措施对耦合态势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具有正向作用且作用较大,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91和0.89,说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系统的耦合符合其本质的运行规律发展。综合考虑上述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下的农业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系统耦合的关键,这是理解系统耦合的一个有效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面源污染 减排增汇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系统耦合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云斌 徐文修 +1 位作者 王娇 郑英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目的】对新疆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2002—2007年的能值投入产出、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与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等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应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结果】该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总投入、能值总产出均呈逐年... 【目的】对新疆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2002—2007年的能值投入产出、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与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等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应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结果】该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总投入、能值总产出均呈逐年增加趋势,2007比2002年能值总投入增加了50.7%,并以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为主;能值总产出增加160.13%,其中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产出增长较快;种植业结构从以粮食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作物为主;能值产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历年来均为0.05;环境负载率逐年增大,2007年达到8.3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7倍,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该绿洲环境压力较大,应该保护和开发可更新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不可更新资源,使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能值指标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阿克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图法的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淑梅 韩景元 刘力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4-1081,共8页
通过收集2001—2016年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类资源投入数据,结合能值理论和三元相图法分析系统资源能值投入结构,对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对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中... 通过收集2001—2016年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类资源投入数据,结合能值理论和三元相图法分析系统资源能值投入结构,对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对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中,可更新资源能值利用比例稳中有降,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利用比例逐年下降,而社会经济系统反馈能值利用比例逐步升高,导致系统环境负载率、能值自给率逐年下降,即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减弱,对系统外部能值投入的依赖性增强。研究期间系统可持续性指数均小于1,并逐年降低,表明系统为消费型系统,且不可持续性逐年加强。因此,亟需调整农业生产投入结构,保持系统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和反馈能值的比例基本稳定,增加可更新资源能值的投入,促进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相图 能值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态势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鑫 王继军 +1 位作者 李慧 牛艳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6-190,共5页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该县收入结构由1990年的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林业为31.5:7:10.5:1;演变为2006年的3.4:3.2:3.4:1;土地利用结构由1999的耕地:林地:人工草地为1:2:5调整为2006年的1:1...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该县收入结构由1990年的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林业为31.5:7:10.5:1;演变为2006年的3.4:3.2:3.4:1;土地利用结构由1999的耕地:林地:人工草地为1:2:5调整为2006年的1:14:10。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人口、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工副业收入、人均纯收入、粮食单产和森林覆盖率等8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阶段:1990—1996为第二阶段初期,1997—2002为第二阶段中后期,2003—2006为第三阶段初期。针对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实现农业资源与产业的优化耦合,需要调整林分结构,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增加劳务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演变过程 发展阶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吴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武试验示范区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郝明德 李军超 党廷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长武王东沟小流域试验示范区根据高原沟壑区特点 ,探索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七五”时以种植业、副业为主的二元结构 ,现已变化到种植业、果业、工副业三元... 长武王东沟小流域试验示范区根据高原沟壑区特点 ,探索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七五”时以种植业、副业为主的二元结构 ,现已变化到种植业、果业、工副业三元产业结构阶段 ;建立了不同降水年型粮食作物丰产抗旱技术体系 ,在连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实现旱作产量潜势的高实现率 ,做到粮食基本自给 ;完善沟坡土地资源开发技术体系 ,建成沟坡防蚀道路体系 ,提高了沟坡土地生产力 ,沟坡土地产值成百倍增加 ;实施优果工程新技术 ,改善果品品质 ,增强市场竞争力 ,初步建成果业产、贮、销生产链条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侵蚀模数稳定在80 0 t/(km2· a)以下 ,林草覆盖率 4 5 % ,水保治理度 95 %。 2 0 0 1年人均收入达到 2 5 2 3元 ,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初步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沟壑区 生态经济系统 高效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红梅 曹志宏 郝晋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5-69,共5页
为更好地评价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农业生态系... 为更好地评价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相对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较大压力。天津市应调整其能值投入和产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指标体系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