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反刍兽疫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林杰 刘萍 +5 位作者 马鹏 王悦萦 郭富城 马晓霞 周建华 柏家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4-88,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方法。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株H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PCR扩增出1 830 bpH基因,构建标准质粒p MD-18-H。以标准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方法。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株H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PCR扩增出1 830 bpH基因,构建标准质粒p MD-18-H。以标准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优反应体系25μL:2×SYBR qPCR Mix 12. 5μL,模板DNA 1μL,特异引物各0. 2μL(0. 2μmol/L),DEPC H2O 10. 5μL;最佳反应条件:94℃2 min; 94℃5 s,57℃30 s,40个循环,Ct值与标准质粒模板浓度在3. 28×104~3. 28×10-2copies/μL 7个浓度梯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2. 913x+36. 904,斜率为-2. 913,扩增效率120. 5%,相关系数R2=0. 994。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0 000倍,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对PPRV的准确诊断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疫病(pprv)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基因的小反刍兽疫病毒贵州流行株分子特征与分群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军 杨源 +5 位作者 张云丹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岳筠 李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57-2066,共10页
为探讨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贵州流行株N基因分子特征和分群,试验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临床样本进行N基因扩增,克隆至pMD19-T载体,对阳... 为探讨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贵州流行株N基因分子特征和分群,试验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临床样本进行N基因扩增,克隆至pMD19-T载体,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应用DANStar软件对测序序列和参考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氨基酸同源性、变异位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PRV贵州流行株N基因扩增长度为1 578bp,其相互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100.0%及99.2%~100.0%,与国内参考株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97.7%~99.9%)及氨基酸序列(98.3%~100.0%)同源性较国外参考株(88.5%~97.7%和92.2%~98.5%)高;PPRV贵州流行株N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同疫苗株Nigeria 75-1相比存在26个位点突变,但没有氨基酸的缺失或增加;基于N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PRV贵州流行株同国内参考株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但与国外参考株处于不同进化分支;其属于病毒进化的Ⅳ基因群,与国内参考株处于同一系统分群,但与疫苗株Nigeria 75-1(Ⅰ基因群)处于不同基因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疫病(pprv) N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芯片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鸣发 马云云 +4 位作者 于志亚 刘家森 康洪涛 姜骞 曲连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2期91-98,共8页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敏感性更高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芯片式数字PCR(cd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疫苗株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大小为166 b... 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敏感性更高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芯片式数字PCR(cd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疫苗株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大小为166 bp片段,构建pMD^(TM)18-N标准质粒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PPRV N基因cdPCR检测方法,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测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质粒标准品浓度在1.22×(10^(5)~10^(2))copies/μL范围时,cdPCR检测方法比普通RT-PCR灵敏度高1000倍,且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当标准品浓度在1.22×(10^(5)~10^(-3))copies/μL范围时,cdPCR与RT-qPCR相比具有相同的特异性,但灵敏性比RT-qPCR高100倍;与RT-qPCR测定结果(13.29±6.74)copies/μL相比,cdPCR的最低检测限更低,约为(0.44±0.14)copies/μL;cdPCR对47份临床样本的PPRV核酸阳性检出率(25.5%)高于RT-qPCR(17.0%)。结果表明,建立的cd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预防PPR早期流行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诊断和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疫病(pprv) 芯片式数字PCR(cd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小反刍兽疫病毒宿主细胞天然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笑游 刘艳芬 +1 位作者 陈绍红 刘铀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为研究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宿主细胞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在PPRV感染山羊肾细胞24、48和72 h后,分别用MT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病毒感染细胞活力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用q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 为研究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宿主细胞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在PPRV感染山羊肾细胞24、48和72 h后,分别用MT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病毒感染细胞活力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用q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病毒蛋白、Nectin-4受体、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PPRV感染24、48和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53%、77.12%和66.87%,病毒H和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Nectin-4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p-STAT1/STAT1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ISG20、ISG15、IRF9、IRF3、IFNβ和IFNα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KT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p-AKT/AKT、p-NFκB/NFκB、p-GSK/GSK和p-CREB/CREB比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综上,PPRV感染能激活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使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疫病(pprv) 天然免疫应答 JAK/STAT PI3K/AKT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小反刍兽疫、羊痘病毒三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5
作者 朱成 田芯源 +4 位作者 陈易 余燕岐 王宪军 朱江江 向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33-37,40,共6页
为建立一种羊口疮病毒(ORFV)、山羊痘病毒(GTP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三种病原的联合共检方法,以ORFV、GTPV和PPRV基因序列为模板,克隆得ORFV-B2L、GTPV-p32、PPRV-N基因序列,并构建三种病原核酸标准品,设计三对探针,建立ORFV、GTPV和... 为建立一种羊口疮病毒(ORFV)、山羊痘病毒(GTP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三种病原的联合共检方法,以ORFV、GTPV和PPRV基因序列为模板,克隆得ORFV-B2L、GTPV-p32、PPRV-N基因序列,并构建三种病原核酸标准品,设计三对探针,建立ORFV、GTPV和PPRV三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然后对方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及质量评价,并作临床初步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ORFV、GTPV和PPRV三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好,ORFV、PPRV和GTPV最低检测限值分别为2.98×101、3.81×101、6.68×10^(1)copies/μL;稳定性好,与商品化检测试剂盒和OIE标准相比具有较高的检测符合率;对279份临床样本作检测,ORFV、PPRV和GTP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4.3%、2.5%,ORFV和GTPV的混合感染率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ORFV) 小反刍疫病(pprv) 羊痘病(GTPV) 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的帮凶:外泌体介导PPRV传播的新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WAN YANG-LI CHEN YAN WANG TING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4-574,共1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疫病,也是我国规...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疫病,也是我国规定的Ⅰ类动物疫病。迄今,全球超过70个国家确认境内发现PPR。2014年起,我国先后有25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发生PPR疫情。PPRV感染宿主后传播迅速是其致病的主要特征,探寻该病毒感染宿主后的传播途径及其机制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介导细胞间通讯的纳米级囊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接触性传染病 动物疫病 感染 pprv OIE 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疫苗对山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的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金山 《北方牧业》 2023年第4期19-19,18,共2页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等小反刍动物,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等小反刍动物,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和牦牛亦可感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也不排毒OIE将其列为必须上报的疫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942年本病首次在象牙海岸发生,我国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是2007年的西藏,2014年以来,新疆、甘肃、内蒙、湖南等相继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情,并造成了重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 绵羊和山羊 一类动物疫病 免疫抗体 高度易感 口炎 O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 被引量:1
8
作者 俄日姐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第1期37-38,共2页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小反刍兽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山羊、绵羊、牛、鹿及野生小反刍动物等多种动物,其中山羊呈高度易感,小反刍兽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达100%,病死率可达80%。OIE将小反刍兽疫列为...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小反刍兽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山羊、绵羊、牛、鹿及野生小反刍动物等多种动物,其中山羊呈高度易感,小反刍兽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达100%,病死率可达80%。OIE将小反刍兽疫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PRR疫情以来,已有西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 一类动物疫病 高度易感 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 活疫苗 实验室诊断 温和型 医人员 发病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