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的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研究
1
作者 刘永成 刘思雨 +3 位作者 梁小雨 郝校鹏 魏玥 董国菊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4140-4147,共8页
背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超声心动图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缺乏统一标准。目的分析HFpEF随机对照试验(RCT)中的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为HFpEF标准化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 背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超声心动图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缺乏统一标准。目的分析HFpEF随机对照试验(RCT)中的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为HFpEF标准化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中与HFpEF相关的RCT,时间为2021-01-01—2023-11-03。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等信息。统计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的频次、频率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检索到825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4篇文献。14篇文献共使用39个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单项研究最少使用2个,最多使用18个。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指标为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峰值(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E/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组织运动速度峰值(e')、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间隔E/e'、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E峰减速时间(EDT)、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不同数量指标组合时条件支持度最高的规则分别为平均E/e'→LAVI、LVEF+E/A→LVEDD、LAVI+平均E/e'+LVEF→LVEDD。结论HFpEF RCT中常用的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有E/A、LVEF和平均E/e',LAVI、LVEDD常与以上指标组合使用。HFpEF RCT中超声心动图结局指标的选择存在不一致、不合理、不公认、不规范的问题,建立核心指标集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研究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结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达心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阳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林超 王婷 +1 位作者 罗香云 熊尚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61-3865,共5页
目的探究康达心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阳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达心颗粒,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 目的探究康达心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阳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达心颗粒,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心脏彩超指标(LVEF、E/A、E/e′、LAD、LAVI、IVST、LVPWT)、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NLRP3、Caspase-1、GSDMD、IL-1β、IL-18、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NLRP3、Caspase-1、GSDMD、IL-1β、IL-18、LAVI、E/e′、NT-proBNP降低(P<0.05),E/A升高(P<0.05),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LVEF、LAD、IVST、LVP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达心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阳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介导焦亡信号通路、降低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达心颗粒 常规治疗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婷 齐丹 +4 位作者 马静 刘欢 赵静 薛松妍 王方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29-3635,共7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大鼠心肌组织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当归补血汤组,模型组和当归补血汤组给予8%高盐饲料饲养8周,造模成功后当归补血汤组灌胃给予4 g/kg当归补血汤,每天1...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大鼠心肌组织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当归补血汤组,模型组和当归补血汤组给予8%高盐饲料饲养8周,造模成功后当归补血汤组灌胃给予4 g/kg当归补血汤,每天1次,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0.3%低盐饲料饲养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BNP、NT-proBNP水平,心肌组织Fe3^(+)水平,血清和心肌组织ROS、MDA、LPO、GSH水平及SOD活性;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铁死亡标志蛋白GPX4、FTH1、xCT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组LVEF、LVFS升高(P<0.01),LVIDD、LVPWd降低(P<0.05,P<0.01);血清BNP、NT-proBNP水平降低(P<0.01);心肌细胞形态改善,纤维化减少;心肌组织Fe3^(+)水平降低(P<0.01);血清和心肌组织MDA、ROS、LPO均降低(P<0.01),GSH水平及SOD活性均升高(P<0.01);心肌组织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FTH1、xCT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组织铁死亡的发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HFpEF大鼠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肌组织 铁死亡 GPX4 FTH1 x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玉林 蒋虎刚 +4 位作者 王新强 刘凯 李应东 安涛 赵信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081-1092,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揭示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芪参益心颗粒有效化学成分信息;DisGeNE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揭示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芪参益心颗粒有效化学成分信息;DisGeNET、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HFpEF相关靶点;Metascape对芪参益心颗粒及HFpEF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网络图;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用AutoDock Vina软件分子对接,用pymol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对结果分析出的重要蛋白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结果:共得到芪参益心颗粒66个成分及对应240个靶点,HFpEF对应靶点1931个,芪参益心颗粒与HFpEF二者交集靶点127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TNF、AKT1、IL-6、P53、JUN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良好;主要涉及了基因表达正向调节、凋亡调控、细胞增殖和衰老、缺氧反应、炎症反应等,PI3K-Akt、AGE-RAG、MAPK、TNF、IL-17为主要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阴性对照组TNF、AKT1、IL-6、P53及JUN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IL-6、P53及JUN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AKT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TNF、IL-6、P53及JUN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AKT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芪参益心颗粒可能是通过作用于TNF、AKT1、IL-6、P53、JUN等靶点,通过参与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凋亡和增殖、缺氧反应、炎症反应等作用,从而治疗HFp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芪参益心颗粒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祝欣欣 张琦 +3 位作者 陈芸儿 于宝琪 王霞 曲爱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99-1508,共10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而导致的一种严重进展性临床综合征,为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欧洲心脏病学会在2021年HF诊断和治疗的指南中提出HF分为三类: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而导致的一种严重进展性临床综合征,为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欧洲心脏病学会在2021年HF诊断和治疗的指南中提出HF分为三类: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mr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炎症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小娇 谢波 +4 位作者 易小清 陈祝君 雷洋 黄雪飞 边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心力衰竭是心脏科最后的“战场”,根据左室射血分数的不同,目前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3类,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病理生理机制复杂,预后差,治疗策略有限。近期研究表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 心力衰竭是心脏科最后的“战场”,根据左室射血分数的不同,目前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3类,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病理生理机制复杂,预后差,治疗策略有限。近期研究表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吡非尼酮、抗炎药物、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静脉补铁治疗、多肽类等用于HFpEF的治疗研究取得部分进展,该文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吡非尼酮 阿那白质素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钠-葡糖协同转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钙交换体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峰 黄鈺婷 +1 位作者 王笑 樊官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403-1408,共6页
钠钙交换体(sodium-calcium exchanger,NCX)由SCL8家族基因编码且属于阳离子反向转运蛋白家族一员,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膜结构上的阳离子转运蛋白,控制细胞钙的外流和内流,对维持细胞内钙浓度稳态及正常心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射血分数保留型... 钠钙交换体(sodium-calcium exchanger,NCX)由SCL8家族基因编码且属于阳离子反向转运蛋白家族一员,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膜结构上的阳离子转运蛋白,控制细胞钙的外流和内流,对维持细胞内钙浓度稳态及正常心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具有高发病率、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且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在HFpEF中,NCX反向模式过表达,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心肌细胞钙瞬变因HFpEF的病因不同而存在差异。目前,以NCX为靶点的多种特异性抑制剂,能特异性抑制钙内流改善HFpEF的舒张功能障碍,提高HFpEF模型存活率,积极开发靶向抑制NCX的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交换体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钠钙交换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与低剂量螺内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康锐 陈珂 +1 位作者 谢秀乐 徐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1-288,共8页
背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类多系统参与的高度异质性疾病,其症状较轻,但其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且传统药物效果不佳,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螺内酯常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保钾利尿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抗心室重构... 背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类多系统参与的高度异质性疾病,其症状较轻,但其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且传统药物效果不佳,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螺内酯常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保钾利尿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抗心室重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能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目的探究射血分数与低剂量螺内酯治疗HFpEF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HFpEF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二科住院的HFpEF患者187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根据患者LVEF将其分为LVEF 45%~49%组(36例)、LVEF 50%~54%组(42例)、LVEF 55%~59%组(49例)、LVEF≥60%组(60例)。研究开始后,患者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25 mg螺内酯治疗1周,如果患者未发生高钾血症,继续以25 mg、1次/d的剂量给药,维持180 d。停药后3个月检测患者疗效。对患者进行为期30个月的随访,统计各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心力衰竭死亡、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12月时LVEF 50%~54%组有1例患者因工作原因失访,2017年6月时LVEF≥60%组有1例患者因无效联系失访。LVEF 50%~54%组心肌梗死发生率小于LVEF 45%~49%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利尿剂使用率大于LVEF 45%~49%组(P<0.05);LVEF 55%~59%组女性所占比例、年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利尿剂使用率大于LVEF 45%~49%组,舒张压、心肌梗死发生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小于LVEF 45%~49%组(P<0.05);LVEF 55%~59%组女性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大于LVEF 50%~54%组,舒张压、心肌梗死发生率、ACEI/ARB使用率、利尿剂使用率小于LVEF 50%~54%组(P<0.05);LVEF≥60%组女性所占比例、年龄、BMI、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大于LVEF 45%~49%组、LVEF 50%~54%组,舒张压、心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年内心力衰竭住院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ACEI/ARB使用率小于LVEF 45%~49%组、LVEF 50%~54%组(P<0.05);LVEF≥60%组利尿剂使用率大于LVEF 45%~49%组(P<0.05);LVEF≥60%组女性所占比例、年龄、糖尿病发生率大于LVEF 55%~59%组,心率、1年内心力衰竭住院发生率、ACEI/ARB使用率小于LVEF 55%~59%组(P<0.05)。LVEF 45%~49%组疗效优于LVEF 55%~59%组、LVEF≥60%组(P<0.05)。疗效随着LVEF的增大而变差(χ2=9.049,P=0.003)。LVEF与疗效呈负相关趋势(rs=-0.222,P=0.002)。LVEF 55%~59%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大于LVEF 45%~49%组、LVEF 50%~54%组(P<0.05);LVEF≥60%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大于LVEF 45%~49%组、LVEF 50%~54%组、LVEF 55%~59%组(P<0.05)。LVEF 55%~59%组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大于LVEF 45%~49%组、LVEF 50%~54%组(P<0.05);LVEF≥60%组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大于LVEF 45%~49%组、LVEF 50%~54%组、LVEF 55%~59%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LVEF、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是HFpEF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LVEF、年龄、eGFR、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HFpEF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VEF较低(≤54%)的HFpEF患者服用低剂量螺内酯的疗效更佳,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治疗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螺内酯 治疗结果 预后 左心室分数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9
作者 黄鑫 赵佳佳 +4 位作者 樊俊雅 刘贞 张照 刘苗苗 张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33-3637,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80例已确诊为HFpEF的老年患者,按随... 目的观察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80例已确诊为HFpEF的老年患者,按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39)和体外反搏治疗组(n=41),两组均应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30 min/次,共30 d,总共60次)。入选对象均在治疗前后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临床疗效,监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结果,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体外反搏治疗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和临床疗效均较前有所改善、NT-proBNP较前降低、LVEF较前增加、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较前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体外反搏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体外反搏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在改善心功能、增加活动耐量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体外反搏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功能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应变衍生参数预测慢性肾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为为 高雪 +1 位作者 何垚 于绍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观察左心房应变衍生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CKD合并HFpEF(心衰组)及50例年龄、性别、CKD分期等相匹配且无HFpEF的CKD患者(非心衰组),以单因素分析观察组间一般资... 目的观察左心房应变衍生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CKD合并HFpEF(心衰组)及50例年龄、性别、CKD分期等相匹配且无HFpEF的CKD患者(非心衰组),以单因素分析观察组间一般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2D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所获左心房应变及衍生参数左心房僵硬指数(LASI)和左心房充盈指数(LAFI)的差异;分别以LASI及LAFI为自变量,以存在组间差异的临床指标、常规超声参数、左心房应变参数为协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1、2,以之筛选CKD患者发生HFpEF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SI和LAFI预测CKD患者发生HFpEF的效能。结果模型1显示LASI和肌酐(OR=1.444、1.007)、模型2显示LAFI和肌酐(OR=2.650、1.005)均为CKD患者发生HFpEF的独立预测因素;以LASI和LAFI预测CKD患者发生HFpEF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07。结论左心房应变衍生参数可有效预测CKD患者发生HFp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与血红蛋白水平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价值
11
作者 王琲 盛楚凡 +2 位作者 王错错 赵旭东 李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07-1813,共7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红蛋白(HGB)水平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病人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0月诊治的393例既往无心力衰竭体征或症...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红蛋白(HGB)水平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病人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0月诊治的393例既往无心力衰竭体征或症状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HFpEF分为合并组(217例)和不合并组(17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影响因素。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NLR及血红蛋白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合并HFpEF的预测性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房颤动、NLR、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体质指数是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影响因素(P<0.05)。NLR单独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679,0.777),P<0.001],敏感度为53.9%,特异度为83.0%。血红蛋白单独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0.700,0.796)],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81.8%。NLR与血红蛋白联合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95%CI(0.751,0.838)],特异度为77.8%,敏感度为69.6%。结论:NLR及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为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是否发生HFpEF提供参考,进而行早期干预治疗,避免病人病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红蛋白 影响因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脯氨酸脱氢酶水平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凯同 和丽丽 +2 位作者 左庆娟 于鑫伟 郭艺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9-1727,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脯氨酸脱氢酶(ProDH)水平差异,阐明ProDH水平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组(HFrEF)组(n=39)、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脯氨酸脱氢酶(ProDH)水平差异,阐明ProDH水平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组(HFrEF)组(n=39)、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HFmrEF)组(n=42)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组(HFpEF)组(n=37)。收集同期住院的非CHF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生化指标水平和心脏结构指标,患者血清中ProDH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点二列相关性分析,HFrEF和HFmrEF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HFmrEF组男性患者百分率、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和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年龄和收缩压(SBP)均明显降低(P<0.05),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和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HFpEF组比较,HFmrEF组患者年龄明显降低(P<0.05),男性患者百分率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年龄明显降低(P<0.05),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与HFmrEF组比较,HFrEF组患者SBP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和HFmrEF组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血清中肾小球滤过率(GFR)和ProD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HFpEF组比较,HFmrEF组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升高(P<0.05);HFrEF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ProD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FmrEF组比较,HFrEF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降低(P<0.05);与HFpEF组比较,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LVEDD均明显升高(P<0.05),LVEF均明显降低(P<0.05),HFrEF组患者LAD明显升高(P<0.05)。与HFmrEF组比较,HFrEF组患者E/Em比值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5)。患者血清中ProDH水平与LVEDD呈负相关关系(r=-0.210,P=0.007),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r=0.220,P=0.005)。男性和FBG水平升高为心脏功能的危险因素,血清中GFR和ProDH水平升高为心脏功能的保护因素。结论:ProDH在不同射血分数型CHF患者间存在差异,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血清ProDH水平较低,较高水平的ProDH可能有利于CHF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脱氢酶 慢性心力衰竭 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中心脏能量代谢变化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双双 邢岩江 +1 位作者 张佳玮 王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31-3840,共10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明晰。本综述将从糖代谢、脂代谢、酮体代谢及氨基酸代谢4个方面阐述心力衰竭中能量代谢的变化,通过HFpEF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HFrEF)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代谢在HFpEF心脏中能量代谢的变化和意义,明确心力衰竭与各底物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从心脏能量代谢角度为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葡萄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酮体代谢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ivelestat对HFpEF小鼠心脏纤维化的作用
14
作者 甘静 张克 +2 位作者 杜函霖 林灼锋 吴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抑制剂sivelestat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小鼠心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抑制剂sivelestat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小鼠心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模型组(n=6)和治疗组(n=18)。采用高脂饮食加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联合造模的方法建立HFpEF小鼠模型。治疗组分为3组(n=6),按照12.5、25和50 mg·kg^(-1)·d^(-1)的剂量腹腔注射sivelestat,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使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的变化;计算小鼠肺脏重量(lung weight,LW)与胫骨长度(tibial length,TL)的比值(LW/TL)以评估肺水肿;进行运动疲劳测试评估运动不耐受程度;通过HE、小麦胚芽凝集素、二氢乙啶及天狼星红染色依次评估心脏整体病理变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氧化应激水平及心脏纤维化面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的sivelestat可显著改善HFpEF小鼠心脏舒张功能,表现为E波/A波比值(E/A)增加和E波/e'波比值(E/e')降低(P<0.05);LW/TL降低,肺充血及运动不耐受减轻(P<0.05);心脏重量(heart weight,HW)与TL的比值(HW/TL)降低,心脏整体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小,心脏肥大显著减轻(P<0.05);此外,心肌纤维化及活性氧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NE可抑制HFpEF引起的小鼠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和心脏纤维化,从而对心脏具有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SIVELESTAT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像学评价进展
15
作者 朱逢橙 刘轩昌 耿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4,共7页
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增长,但由于其异质性,现暂无一套完整而准确的评估参数,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作为重要机制,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增长,但由于其异质性,现暂无一套完整而准确的评估参数,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作为重要机制,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结合既往及最新影像学的进展,旨在提供一系列完整而准确的评估参数及方法,以期提高HFpEF的诊断和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心脏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音特征在慢性心力衰竭分型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伟 郭兴明 郑伊能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7-544,共8页
提取心音时域和时频域特征,比较分析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患者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共采集了72列HFrEF患者和172列HFpEF患者20分钟的心音数据,提取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时限之比(TS1/TS2)、第一心音与第二... 提取心音时域和时频域特征,比较分析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患者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共采集了72列HFrEF患者和172列HFpEF患者20分钟的心音数据,提取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时限之比(TS1/TS2)、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幅值之比(S1/S2)、舒张期时限与收缩期时限之比的总体标准差(SDDS)、S1间期总体标准差(SDSSI)等4个时域特征。S变换分析其时频域特性,提取第一心音能量与第二心音能量之比(ES1/ES2),低频能量分数(EF-LF)、高频能量分数(EF-HF)、收缩期低频能量分数(EF-SLF)和高频能量分数(EF-SHF)、舒张期低频能量分数(EF-DLF)和高频能量分数(EF-DHF)7个时频域特征,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聚类分析。TS1/TS2、S1/S2、SDDS、SDSSI、ES1/ES2、EF-SLF、EF-DLF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EF-LF、EF-HF、EF-SHF、EF-DHF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其中4个相对独立的特征值进行聚类分析,区分HFrEF组和HFpEF组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06%和84.88%。提取的心音特征反映了两组信号的差异性,为心音信号在慢性心力衰竭分型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 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衰分诊断 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