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下腺导管细胞体外分离纯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绍辉 谭学新 +2 位作者 周青 邓春富 王玉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目的 :体外分离纯化颌下腺 (SMG)导管细胞。方法 :选用 8d龄SD大鼠 15只 ,无菌条件下取出颌下腺 ,胰蛋白酶消化 ,等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导管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 ,分光光度计检测所获得的各层细胞带上清液中淀粉酶的活... 目的 :体外分离纯化颌下腺 (SMG)导管细胞。方法 :选用 8d龄SD大鼠 15只 ,无菌条件下取出颌下腺 ,胰蛋白酶消化 ,等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导管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 ,分光光度计检测所获得的各层细胞带上清液中淀粉酶的活性。结果 :所获得的上层区带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nti Pancytokeratin、Anti EMA呈阳性表达。同时淀粉酶活性检测上、下层区带分别为 6 %和 72 %。结论 :应用等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获得纯化程度较高的SMG导管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导管细胞 等密度梯度离心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木质部导管细胞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煜升 杨凤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1-372,共2页
果树木质部导管细胞的扫描电镜研究杨煜升杨凤仙(山西农业大学电镜室,山西太谷030801)植物的茎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木质部主要由导管和管胞组成。按导管发育先后和次生壁不同的木化增厚方式,导管分为孔纹导管、网纹导管、... 果树木质部导管细胞的扫描电镜研究杨煜升杨凤仙(山西农业大学电镜室,山西太谷030801)植物的茎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木质部主要由导管和管胞组成。按导管发育先后和次生壁不同的木化增厚方式,导管分为孔纹导管、网纹导管、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五个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木质部 导管细胞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樱桃一年生枝导管细胞的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广宇 雷巍巍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S期21-22,24,共3页
以杏、李、樱桃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了其木质部导管细胞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杏、李主要为螺纹导管型,樱桃主要为梯纹导管型;三者的导管细胞均有多层的次生加厚。李导管细胞长度在302.0~340.2μm之间,直径在27.9~32.1μm之间;杏导... 以杏、李、樱桃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研究了其木质部导管细胞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杏、李主要为螺纹导管型,樱桃主要为梯纹导管型;三者的导管细胞均有多层的次生加厚。李导管细胞长度在302.0~340.2μm之间,直径在27.9~32.1μm之间;杏导管细胞平均长度为347.8μm,平均直径为28.3μm;樱桃导管平均长度为374.6μm,平均直径为34.6μm,杏、李、樱桃导管细胞表现了极显著差异,杏、李导管直径明显小于樱桃。揭示了杏、李树较樱桃树抗旱能力强的生理原因,为研究果树抗性生理和果树分类提供了细胞解剖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导管细胞 次生木质部 细胞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导人唾液腺导管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4
作者 魏本娟 王健平 +1 位作者 尾崎登喜雄 周曾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剂对SV-40转染的人类唾液腺导管细胞(NS-SV-DC)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磷脂酰丝氨酸的外露,蛋白印迹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的表达及细胞色素... 目的探讨氧化剂对SV-40转染的人类唾液腺导管细胞(NS-SV-DC)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磷脂酰丝氨酸的外露,蛋白印迹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的表达及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内的释放。结果NS-SV-DC经0.4mmol/L过氧化氢(H2O2)孵育后,磷脂酰丝氨酸由细胞膜内释放到膜外,细胞色素C在细胞浆中显著增加;caspase-3和PARP被剪切。结论H2O2可在0.2~0.8mmol/L浓度范围内诱导唾液腺导管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的发生机制与线粒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路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凋亡 唾液腺导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腺导管细胞与胶原海绵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绍辉 周青 王玉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探讨胶原海绵对颌下腺 (submandibulargland ,SMG)导管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观察SMG导管细胞接种于胶原海绵后 ,细胞的生长情况。光镜下可见接种后第 1d细胞数量较少 ,分散于胶原海绵支架中间 ,第 7d细胞... 为探讨胶原海绵对颌下腺 (submandibulargland ,SMG)导管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观察SMG导管细胞接种于胶原海绵后 ,细胞的生长情况。光镜下可见接种后第 1d细胞数量较少 ,分散于胶原海绵支架中间 ,第 7d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IV型胶原抗体染色呈阳性 ,说明细胞与支架材料之间已经有细胞外基质产生。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是一种理想的支架材料。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 ,颌下腺导管细胞仍可保持良好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G导管细胞 胶原海绵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海燕 张强 +3 位作者 吴英 柴怡 李娟 杨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V型胶原酶溶液灌注消化成年大鼠胰腺组织,并经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去除胰岛组织,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而后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V型胶原酶溶液灌注消化成年大鼠胰腺组织,并经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去除胰岛组织,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而后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继续培养,7天可形成单层细胞,用0.25%胰酶-EDTA消化并传代培养。取第2代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CK19、Pdx-1、Nestin、insulin及glucagon的表达。结果:经胶原酶灌注消化胰腺导管上皮,再经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去除胰岛组织,可使胰腺导管细胞得到较好的纯化。免疫荧光结果示:胰腺导管细胞CK19、Pdx-1和Nestin染色呈阳性,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8.6±6.2)%、(84.6±8.6)%和(79.3±10.5)%,而insulin及glucagon染色为阴性。RT-PCR结果显示该细胞表达CK19、Pdx-1和Nestin基因。结论:该方法可较好的分离出胰腺导管细胞,经鉴定该法培养所获细胞具有胰腺干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导管细胞 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艳艳 秦贵军 +1 位作者 张颖辉 罗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建立能够在体外长期培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成年昆明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取胰腺组织,以Ⅴ型胶原酶消化,400目滤网过滤,分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用添加有各种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待细胞达到90%以上汇合时以胰... 目的:建立能够在体外长期培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成年昆明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取胰腺组织,以Ⅴ型胶原酶消化,400目滤网过滤,分离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用添加有各种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待细胞达到90%以上汇合时以胰酶消化传代。在不同时间点取样,于普通光镜和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情况;并行双硫腙(DTZ)染色。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上皮样细胞的典型特征,CK-19染色阳性,DTZ染色阴性,可初步鉴定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结论:所建立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方法,适宜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体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栗翠英 林红军 +3 位作者 胡建群 马文婷 叶新华 邓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超声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表现,总结其特征。结果:①超声表现分为4型,Ⅰ型:导管扩张型,乳晕处大导管扩张,1例(2%);Ⅱ型:与导管关系密切的囊、实性团块回声,2...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超声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表现,总结其特征。结果:①超声表现分为4型,Ⅰ型:导管扩张型,乳晕处大导管扩张,1例(2%);Ⅱ型:与导管关系密切的囊、实性团块回声,27例(51.9%);Ⅲ型:周边有弱回声带的稍高或不均匀回声包块,10例(19.2%);Ⅳ型:部分或者完全液化的脓肿样回声部分伴有瘘管形成,14例(26.9%);②两个发病年龄高峰30~40岁及50~60岁,84.6%(44/52)病灶位于乳晕处,乳头凹陷者34.6%(18/52),53.8%(28/52)者大导管扩张;③术前诊断为炎性包块者46例,占88.5%,其中急性、亚急性诊断符合率95%。结论:导管扩张症超声表现不一,仅靠超声图像容易误诊,结合临床病史、体征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急性、亚急性者较容易诊断,慢性者较难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对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杨国嵘 黄高昇 +2 位作者 何晓霞 薛永杰 贺雪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8-601,共4页
目的研究HCMV对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PCID)石蜡包埋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用Westernblot法研究HCMV感染对体外培养的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用半定量R... 目的研究HCMV对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PCID)石蜡包埋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用Westernblot法研究HCMV感染对体外培养的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HCMV对体外培养的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组织蛋白酶D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PCID组织包涵体巨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呈阳性。HCMV感染体外培养的涎腺导管上皮细胞0~96h,组织蛋白酶D前体和有活性的重链组织蛋白酶D缓慢上调但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以下;有活性的单链组织蛋白酶D很快上调,而且在96h达到正常水平的1.91倍;导管上皮细胞组织蛋白酶D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呈反向平行关系。结论 HCMV可诱导涎腺导管上皮细胞活性单链形式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腮腺导管上皮细胞 组织蛋白酶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相关钙超载调控钙调蛋白对雨蛙肽诱导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
10
作者 雷宇 罗尹翔 +4 位作者 吴润泽 苏尚华 吴家实 苏明佳 杨慧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研究探讨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CU)相关钙超载通过调控钙调蛋白(CaM)对雨蛙肽诱导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方法 使用10^(-7)mol/L雨蛙肽及10^(-5)mol/L MCU抑制剂钌红(RR)干预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2...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研究探讨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CU)相关钙超载通过调控钙调蛋白(CaM)对雨蛙肽诱导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方法 使用10^(-7)mol/L雨蛙肽及10^(-5)mol/L MCU抑制剂钌红(RR)干预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24 h,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雨蛙肽组、RR组、雨蛙肽+RR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MCU及CaM蛋白表达,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游离Ca^(2+),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细胞内线粒体Ca^(2+),微丝染色法观察细胞微丝骨架结构。结果 雨蛙肽组与Control组比较,MCU及CaM蛋白表达、细胞质及线粒体内Ca^(2+)含量升高(P<0.05),细胞微丝骨架破坏;雨蛙肽+RR组与雨蛙肽组比较,MCU及CaM蛋白表达、胞质Ca^(2+)及线粒体内Ca^(2+)含量降低(P<0.05),细胞微丝骨架破坏减轻。结论 MCU相关钙超载可能通过激活CaM促进雨蛙肽诱导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微丝骨架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相关钙超载 钙调蛋白 雨蛙肽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微丝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vin A诱导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β细胞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一 吴江 +6 位作者 康恺 栗烨 李光辉 刘斌 郎贯存 安立龙 效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9-216,共8页
【目的】研究Activin A体外定向诱导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β细胞的作用,为移植体外新生β细胞治疗宠物犬糖尿病打下基础,同时为胰岛细胞体外再生培养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培养液RPMI-1640+10%FBS+10 ng/mL EGF+1... 【目的】研究Activin A体外定向诱导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β细胞的作用,为移植体外新生β细胞治疗宠物犬糖尿病打下基础,同时为胰岛细胞体外再生培养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培养液RPMI-1640+10%FBS+10 ng/mL EGF+1%青霉素-链霉素扩增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至单层,空白对照组加基础培养液,诱导组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5、10、15和20 ng/mL Activin A,连续培养28 d。诱导培养期间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结束后通过双硫腙(DTZ)染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ELISA检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分化形成的类胰岛细胞团功能和性状进行验证。【结果】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经Activin A诱导分化形成球形细胞,并聚集成团(类胰岛),DTZ染色结果均呈阳性。诱导28 d后,20 ng/mL Activin A诱导组的类胰岛细胞团数量及其Insulin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Activin A诱导组(P<0.01,下同),且类胰岛细胞体积最大,类胰岛细胞的Pdx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无论在低葡萄糖(5 mmol/L)还是高葡萄糖(25 mmol/L)的刺激下,20 ng/mL Activin A诱导组类胰岛细胞的Insulin和C-peptide分泌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Activin A诱导组。【结论】Activin A能体外诱导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β细胞,且以基础培养液中添加20 ng/mL Activin A的诱导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Activin A 胰腺导管细胞 Β细胞 胰岛素(Insu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体胰腺导管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丹慧国 安立龙 +2 位作者 邢小娟 翟岩辉 效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4-236,共3页
动物出生后,胰腺导管组织仍然存在干细胞,称为成体胰腺导管干细胞。综述了成体胰腺导管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长特性、表面标志及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形成胰岛的研究进展。成体胰腺导管干细胞的研究对于阐释胰岛再生的机制及诱导胰岛移植治... 动物出生后,胰腺导管组织仍然存在干细胞,称为成体胰腺导管干细胞。综述了成体胰腺导管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长特性、表面标志及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形成胰岛的研究进展。成体胰腺导管干细胞的研究对于阐释胰岛再生的机制及诱导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细胞 培养 表面标志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转分化胰岛样细胞免疫学特性研究
13
作者 齐晖 耿岚 +3 位作者 李富荣 任莉莉 邓春艳 欧阳志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胰岛样细胞与天然胰岛细胞进行免疫原性比较,了解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转分化胰岛样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在体外与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淋... 目的:通过对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胰岛样细胞与天然胰岛细胞进行免疫原性比较,了解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转分化胰岛样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在体外与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淋巴细胞MHCⅠ、MHCⅡ抗原决定簇,IFN-γ和IL-2、IL-4水平。将三组细胞分别植入到大鼠糖尿病模型皮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MHCⅠ、MHCⅡ表达、ELISA检测IL-2、IL-4水平和机体对其反应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三组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MHCⅠ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MHCⅡ的表达胰岛样细胞(29.5%±3.1%)和天然胰岛细胞(32.6%±3.6%)较胰腺导管上皮细胞(10.8%±0.9%)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分泌IL-2水平和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细胞数,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较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细胞组显著性降低(P<0.01)。植入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外周血IL-2水平和淋巴细胞MHCⅡ表达均随着植入时间逐渐升高,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细胞组较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组升高明显,IL-4水平在三组细胞无明显差异。病理结果显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组淋巴细胞浸润较胰岛样细胞和天然胰岛细胞组为轻。结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转分化的胰岛样细胞免疫原性近似天然胰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胰岛样细胞 天然胰岛细胞 免疫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基底(细胞)样导管原位癌1例
14
作者 朱丽娜 王晓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8-1269,共2页
患者59岁,自觉乳腺疼痛6年余,无乳头红肿及乳头溢液。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患者末予重视,末正规治疗。近3天自觉乳腺疼痛加重,伴针刺感,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导管原位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区域生长的木材导管形态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计智伟 汪杭军 +1 位作者 何涛 尹建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9,共6页
基于图像的智能木材识别方法是通过自动提取木材的识别特征来识别木材,对木材科学和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区域生长的木材导管形态特征提取方法:采用分治策略改进区域生长法实现木材横切面显微图像中导管细胞的快... 基于图像的智能木材识别方法是通过自动提取木材的识别特征来识别木材,对木材科学和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区域生长的木材导管形态特征提取方法:采用分治策略改进区域生长法实现木材横切面显微图像中导管细胞的快速分割,用链码跟踪技术提取了10个导管细胞的形态特征;选取了6种阔叶材树种的横切面显微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能提高导管细胞的分割速度;所提取的10个形态特征在给定的树种显微图像上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说明将本文方法用于阔叶材树种智能识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长 导管细胞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枝条次生木质部的细胞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彩芳 杨佩芳 李六林 《落叶果树》 2001年第1期14-15,共2页
采用Joffer氏离析法 ,对沙棘新梢次生木质部进行解离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 :沙棘枝条次生木质部导管细胞为孔纹导管 ,经对沙棘与红星苹果枝条的细胞大小比较 ,沙棘导管的长度和直径均极显著地小于红星苹果 ,且沙棘的畸形导... 采用Joffer氏离析法 ,对沙棘新梢次生木质部进行解离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 :沙棘枝条次生木质部导管细胞为孔纹导管 ,经对沙棘与红星苹果枝条的细胞大小比较 ,沙棘导管的长度和直径均极显著地小于红星苹果 ,且沙棘的畸形导管明显多于红星苹果 ;沙棘导管次生壁较红星苹果加厚明显 ;沙棘的管胞、纤维细胞的长度和直径也较红星苹果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次生木质部 导管细胞 形态 长度 直径 纤维细胞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枝条新梢次生木质部细胞解剖学研究
17
作者 田彩芳 米松青 +1 位作者 杨佩芳 李六林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试验采用Joffrey氏[1]离析法对猕猴桃的新梢木质部进行解离,并与红星苹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的木质部导管为梯纹导管类型,而红星苹果为孔纹导管类型;猕猴桃的导管、管胞和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直径与红星苹果比较均长和宽,且... 试验采用Joffrey氏[1]离析法对猕猴桃的新梢木质部进行解离,并与红星苹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的木质部导管为梯纹导管类型,而红星苹果为孔纹导管类型;猕猴桃的导管、管胞和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直径与红星苹果比较均长和宽,且呈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梢 次生木质部 细胞解剖 猕猴桃 导管细胞 管肥 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发育相关maf基因在胰腺导管和胰岛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贤玲 顾燕云 +2 位作者 周文中 张宏利 李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1-436,共6页
为探讨胰岛功能和发育相关maf基因在胰腺导管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对新鲜小鼠胰腺组织切片进行显微切割,分离纯化胰腺组织中的导管和胰岛,以及外分泌腺组织细胞作为对照,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完成对目的基因的相对定量.结果显示,mafam... 为探讨胰岛功能和发育相关maf基因在胰腺导管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对新鲜小鼠胰腺组织切片进行显微切割,分离纯化胰腺组织中的导管和胰岛,以及外分泌腺组织细胞作为对照,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完成对目的基因的相对定量.结果显示,mafamRNA,mafbmRNA水平在胰岛及导管中非常接近,无统计学差异.而c-maf在导管的表达高于胰岛(P<0.05),外分泌腺则无上述基因的表达.胰腺导管中mafa,mafb,cmaf均有表达,肯定了导管上皮细胞向内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而c-maf在导管中的表达高于胰岛,提示导管上皮c-maf的下调可能有助于导管上皮细胞向内分泌细胞的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微切割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maf家族基因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阔叶树材导管中侵填体和树胶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笑梅 张立非 周崟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5-159,T001,共6页
扫描电镜观察我国102种阔叶树材导管,其中49种有侵填体存在,12种有树胶存在.侵填体形态有4种类型,即泡沫状、梯状、坍塌状和圆球状。树胶分布有3种形式,即堵塞整个导管、胶层附在导管内壁、圆球状胶滴沉积在纹孔上。导管... 扫描电镜观察我国102种阔叶树材导管,其中49种有侵填体存在,12种有树胶存在.侵填体形态有4种类型,即泡沫状、梯状、坍塌状和圆球状。树胶分布有3种形式,即堵塞整个导管、胶层附在导管内壁、圆球状胶滴沉积在纹孔上。导管-射线间纹孔口长和宽大于3μm和2μm的树种具有侵填体,小于3μm和2μm的具有树胶。对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超薄切片的观察表明,侵填体壁具有分层的初生壁和胞间层,并保留单纹孔。光镜观察3种阔叶树材导管中侵填体和树胶在生长轮的分布,近髓心处含量最丰富,向树皮方向有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填体 树胶 导管 导管-薄壁细胞间纹孔口 阔叶树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系统对内分泌的功能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晓红 王蕾 +2 位作者 刘畅 王莹莹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胰腺的内、外分泌系统在形态学和功能上存在密切联系。胰腺导管腔内的成分可能作用于一些直接开口于管腔的内分泌细胞,并通过内分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最终对更大量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特殊的刺激。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主要分泌富含碳酸氢钠(... 胰腺的内、外分泌系统在形态学和功能上存在密切联系。胰腺导管腔内的成分可能作用于一些直接开口于管腔的内分泌细胞,并通过内分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最终对更大量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特殊的刺激。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主要分泌富含碳酸氢钠(NaHCO3)的胰液,故胰液中NaHCO3可能对内分泌胰岛产生功能影响。研究表明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在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大量表达,对分泌碳酸氢根(HCO3-)至关重要;但CFTR是否在内分泌胰岛表达仍有争议,在内分泌胰岛的作用更是鲜有研究。深入研究胰腺导管系统对内分泌胰腺功能上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糖尿病的防治及新药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碳酸氢钠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因子 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