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燃式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
1
作者 何旭 丁昊宇 +3 位作者 李耀宗 符璐鑫 李海鹰 许锴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2S-OPCP)发动机是一种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凸轮转盘机构替代了传统发动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转盘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发动机两侧的凸轮转盘存在相对转角,通过改变凸...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2S-OPCP)发动机是一种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凸轮转盘机构替代了传统发动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转盘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发动机两侧的凸轮转盘存在相对转角,通过改变凸轮相对转角θ可以改变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及换气正时,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根据转盘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搭建了一维热力学仿真模型,并使用试验数据对模型的缸内压力曲线进行了标定.随着θ改变,发动机的扫气过程及性能表现都会发生变化.当θ在0°~10°内变化时,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有所改善,给气比在θ=7°时最高,提升了3.5%.同时,在θ达到4°后,指示燃油消耗率(ISFC)开始逐渐增加,ISFC最高增加了3.5%(θ=10°);而平均有效压力(IMEP)最高增加了3.3%(θ=4°),之后随着θ的上升,IMEP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发动机 压燃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运动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余枫 高建兵 +4 位作者 赵玉伟 黄俊峰 宋纪龙 付忠惠 杨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6,共8页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是未来内燃机的发展趋势.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结构简单,做功频率是传统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两倍,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理论功率密度,是小型无人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理想动力源.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究了旋转对置活塞发...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是未来内燃机的发展趋势.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结构简单,做功频率是传统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两倍,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理论功率密度,是小型无人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理想动力源.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究了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的结构参数对活塞运动规律、气缸容积变化规律和压缩比的影响,分析了相邻活塞运动碰撞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活塞线速度对椭圆齿轮节曲线偏心率的变化最为敏感,当线速度大于平均值时,线速度与偏心率成正比,线速度小于平均值时则成反比;偏心率的增大可以减小气缸的余隙容积,且使下止点对应的气缸容积增大,进而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活塞端面夹角增大可以减小气缸的余隙容积;偏心率和活塞端面夹角在±10%的范围内变化时,压缩比相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62~12.04和5.01~23.45,当偏心率过大时将导致相邻活塞发生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 椭圆齿轮副 结构参数 运动规律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元利 焦志勇 +2 位作者 孙苗钟 周玉存 谈炳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8-892,共5页
为研究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发动机的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其独特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其主要设计参数,如进排气管直径、进气压力、喷油正时和喷嘴喷孔的数目与直径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OPOC发动机的性能模拟... 为研究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发动机的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其独特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其主要设计参数,如进排气管直径、进气压力、喷油正时和喷嘴喷孔的数目与直径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OPOC发动机的性能模拟,发动机3个阶段的性能指标可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对气缸发动机 性能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轴向发动机同步运动机构空间圆柱凸轮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叶莹 赵振峰 +1 位作者 符代桥 张付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2-858,共7页
针对对置活塞轴向气缸结构的二冲程发动机,开展了对置活塞空间圆柱凸轮同步机构优化设计研究。为提高对置活塞发动机的性能,建立空间圆柱凸轮模型,对压力角、空间圆柱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得到发动机活塞的最佳运动位移曲线。利用... 针对对置活塞轴向气缸结构的二冲程发动机,开展了对置活塞空间圆柱凸轮同步机构优化设计研究。为提高对置活塞发动机的性能,建立空间圆柱凸轮模型,对压力角、空间圆柱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得到发动机活塞的最佳运动位移曲线。利用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计算了不同活塞位移曲线下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分析活塞运动位移曲线对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空间圆柱凸轮型线可以改进活塞运动位移的变化规律,进而提高发动机动力经济性能;随着活塞运动位移曲线的变化方向,发动机的性能先有所提升,而后开始下降,得出对置活塞发动机同步运动机构圆柱凸轮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对置活塞 轴向发动机 同步运动机 空间圆柱凸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电磁阀动态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关帅 汪洋 +5 位作者 宋飞宇 汪建才 吴亦宁 李小龙 洪斌 何亚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根据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需求,开发了大流量快速响应电磁阀,并对其动态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利用Ansoft Maxwell建立了电磁阀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搭建了电磁阀响应速度实验测量装置,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得... 根据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需求,开发了大流量快速响应电磁阀,并对其动态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利用Ansoft Maxwell建立了电磁阀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搭建了电磁阀响应速度实验测量装置,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得出开启时间最大偏差为0.38 ms,关闭时间最大偏差为0.67 ms,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隔磁垫、铁磁材料、弹簧预紧力是低压电磁阀动态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由升程对开启响应影响较大,而与关闭响应无关联,运动件质量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电磁阀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置式发动机活塞环开口位置确定及技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培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3,共2页
指出了斜置式发动机大修时活塞环装配中所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了活塞环开口位置的确定方法,并从技术上进行了分析,对斜置式发动机的检修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 活塞 开口位 确定方法 技术分析 检修 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扫气过程的仿真 被引量:5
7
作者 尹述君 汪洋 +3 位作者 吴亦宁 朱永生 陈昱锦 关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根据所开发的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样机的基本参数,基于AVL FIRE平台建立了缸内流场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扫气口几何参数、活塞下止点停留时间对扫气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利用扫气口几何参数实现缸内混合气分层的方法.结果表明:扫气... 根据所开发的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样机的基本参数,基于AVL FIRE平台建立了缸内流场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扫气口几何参数、活塞下止点停留时间对扫气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利用扫气口几何参数实现缸内混合气分层的方法.结果表明:扫气口径向夹角为5°时,扫气效率和扫气捕获率都达到最大值;随着活塞下止点停留时间的加长,扫气效率呈现先提高再稳定的过程,扫气捕获率则随停留时间的加长而单调下降;采用较大的扫气口径向夹角,可以在压缩上止点附近,实现缸内轴心处废气浓度高、外围废气浓度低的分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对置活塞 扫气过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发动机侧置燃烧室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康与宁 李向荣 +2 位作者 易光明 杨伟 刘福水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解决使用中心浅坑燃烧室的对置活塞发动机燃油湿壁、挤流强度低、燃烧室中心混合气过浓等问题,提出对置活塞发动机侧置燃烧室方案,对侧置ω燃烧室和侧置侧卷流燃烧室性能进行研究。使用侧置燃烧室时气口开闭相位的改变会导致发动机指... 为解决使用中心浅坑燃烧室的对置活塞发动机燃油湿壁、挤流强度低、燃烧室中心混合气过浓等问题,提出对置活塞发动机侧置燃烧室方案,对侧置ω燃烧室和侧置侧卷流燃烧室性能进行研究。使用侧置燃烧室时气口开闭相位的改变会导致发动机指示功率降低,采用GT-Power建立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气口参数解决了由于换气过程差异导致的侧置燃烧室性能下降问题。采用AVL FIRE进行三维仿真分析研究不同燃烧室燃烧性能,优化油束夹角后的仿真结果表明侧置侧卷流燃烧室内燃油在分流造型作用下形成卷流运动和干涉壁射流,向油束之间和缸壁附近的空气未利用区域扩散,缓解了燃油在壁面附近的堆积问题,油气混合更加均匀。侧置侧卷流燃烧室方案相比中心浅坑燃烧室方案和侧置ω燃烧室方案燃烧速率更快,指示功率更高,在对置活塞发动机上应用侧置侧卷流燃烧室对提升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发动机 燃烧室 换气过程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式自由活塞发动机CFD建模与喷雾锥角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晴霖 徐照平 +1 位作者 刘双双 刘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0-40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置式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燃料利用效率与排放性能,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该发动机的喷雾锥角进行了参数化仿真。设计了中央燃烧室结构与喷雾引导式燃烧组织方案。建立了中央燃烧室三维网格模型,根据原型样机设置了计...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置式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燃料利用效率与排放性能,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该发动机的喷雾锥角进行了参数化仿真。设计了中央燃烧室结构与喷雾引导式燃烧组织方案。建立了中央燃烧室三维网格模型,根据原型样机设置了计算模型与计算条件。分析了喷雾锥角对缸内燃料分布、燃烧放热率、缸内压力、CO排放量和缸内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雾锥角为40°左右时,点火时刻缸内燃料分布最为理想,发动机能够获得97.5%的燃烧效率、39.7%指示热效率和低于0.4%的C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 自由活塞发动机 喷雾锥角 计算流体力学 燃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液压输出发动机同步驱动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怡 赵长禄 +2 位作者 张付军 左哲 王瀚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3,52,共7页
结合一种新型对置活塞液压输出发动机(OPHO)整体设计概念,根据其同步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理论模型,并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搭建了该机构与传统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得到了该同步驱动机构关键运动部件的受力情况... 结合一种新型对置活塞液压输出发动机(OPHO)整体设计概念,根据其同步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理论模型,并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搭建了该机构与传统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得到了该同步驱动机构关键运动部件的受力情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OPHO发动机的动力活塞在竖直方向的侧向力较小,缓解了气缸壁磨损的现象,延长了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使用寿命.其同步驱动机构采用对称布置形式,发动机在水平方向的振动和受力可被抵消,因而发动机的整体平衡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对置活塞发动机 液压 机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置活塞发动机的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仿真研究
11
作者 谢钊毅 赵振峰 +1 位作者 王松涛 张付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62-167,共6页
基于对置活塞二冲程(OP2S)发动机独特的结构特点,新型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将OP2S发动机与液压泵集成在一起,取消了传统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分流机构,驱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行驶工况同时或分时输出机械能或液压能来驱动车辆,在液压混合动... 基于对置活塞二冲程(OP2S)发动机独特的结构特点,新型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将OP2S发动机与液压泵集成在一起,取消了传统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分流机构,驱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行驶工况同时或分时输出机械能或液压能来驱动车辆,在液压混合动力车辆上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运用AMESim仿真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能量管理策略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NEDC循环工况内,新型混合动力车辆可以实现驾驶员对车速的控制要求,并在车辆减速制动时回收制动能用于车辆的再次启动加速,为同时兼顾车辆制动能回收与燃油经济性的优化目标,最优切换车速点为25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对置活塞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比和EGR对自由活塞发动机HCCI爆震燃烧的影响
12
作者 姜慧慧 汪洋 +3 位作者 耿鹤鸣 李国田 朱永生 李冀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1,共6页
基于AVL FIRE仿真平台建立了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气缸的三维仿真模型,使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耦合甲醇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了压缩比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对均质压燃(homogeneou... 基于AVL FIRE仿真平台建立了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气缸的三维仿真模型,使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耦合甲醇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了压缩比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对均质压燃(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HCCI)爆震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的HCCI燃烧需要一定的进气加热;随着压缩比的提高,最小进气温度逐渐降低,缸内的最高燃烧温度、最大爆发压力和爆震强度均明显增加;在高压缩比工况下引入EGR时可以降低爆震强度,但EGR率较小时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较大的EGR率来抑制爆震;最后,对压力振荡曲线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爆震燃烧时压力振荡的峰值频率位于10~15 k Hz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爆震 均质压燃 EGR 压缩比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直驱发动机凸轮机构几何特性分析
13
作者 杨玉虎 陶商颖 +1 位作者 周国成 李嘉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3-960,共8页
随着机械系统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围绕小体积、高能效及高功率密度发动机传动机构的构型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一种活塞直驱输出凸轮的反凸轮机构为对象,在系统分析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况特点的基础上,探讨... 随着机械系统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围绕小体积、高能效及高功率密度发动机传动机构的构型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一种活塞直驱输出凸轮的反凸轮机构为对象,在系统分析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况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活塞-凸轮机构高能效转换的运动函数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圆柱凸轮的曲面方程、凸轮曲面与活塞滚子间的诱导曲率及其啮合角的解析式.随后,分析了影响凸轮机构几何特性、力与运动的传递特性及凸轮曲面与滚子间滑动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建立了凸轮曲面与滚子避免产生曲率干涉的参数设计条件.最后,根据任选的活塞行程等工况参数,设计出可行的反凸轮机构尺度参数算例,并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样机的仿真模型,经样机仿真结果与所设计的运动规律理论曲线比较,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活塞直驱发动机的凸轮机构尺度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 凸轮发动机 诱导曲率 啮合角 滑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的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雪飞 赵长禄 +2 位作者 张付军 赵振峰 谢钊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9,共8页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特点和示踪气体法测试原理,提出了示踪气体法在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上的具体试验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展了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运转工况下进、排气状态参数对发动机换气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特点和示踪气体法测试原理,提出了示踪气体法在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上的具体试验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展了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运转工况下进、排气状态参数对发动机换气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进、排气压差对换气品质及捕获空气量有较大的影响,压差越大,扫气效率和捕获空气量越高;当给气比大于1.4以后,压差对扫气效率和捕获空气量的影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以发动机稳定运行并兼顾较小的泵气损失为优化目标,给气比宜选取的范围为0.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 示踪气体法 换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喷油角度对油气混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彩明 续彦芳 +2 位作者 许俊峰 苗会 冯占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对于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柴油机燃烧组织困难的特点,利用AVL FIRE软件对该型样机不同的喷油策略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喷油方案下的缸内湍动能、缸内平均温度分布、缸内压力分布以及燃烧累积放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柴油机燃烧组织困难的特点,利用AVL FIRE软件对该型样机不同的喷油策略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喷油方案下的缸内湍动能、缸内平均温度分布、缸内压力分布以及燃烧累积放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喷油方向是改善燃烧的有效手段,其中优化喷油角度可以有利于湍动能的形成,更好地促进组织燃烧,从而提高柴油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对气缸(opoc)柴油机 喷油角度 油气混合 AVL FIRE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二冲程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豪 赵振峰 +1 位作者 赵长禄 马富康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8,共6页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缸径小、冲程长的特点,利用三维CFD软件AVL-Fire对缸内喷雾方向进行优化,实现全负荷工况下(6 000r/min)的缸内混合气均匀混合;并且基于优选的喷雾方向,研究部分负荷工况下(2 000r/min)二次喷射策略(不同喷油时...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缸径小、冲程长的特点,利用三维CFD软件AVL-Fire对缸内喷雾方向进行优化,实现全负荷工况下(6 000r/min)的缸内混合气均匀混合;并且基于优选的喷雾方向,研究部分负荷工况下(2 000r/min)二次喷射策略(不同喷油时刻和喷油比例)对缸内混合气分层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大排气侧3束喷雾的中心线与气缸中心面夹角β会导致燃油蒸发率降低,而增大进气侧3束喷雾的中心线与气缸中心面夹角α有利于提高缸内混合气的均匀度;在部分负荷时,当第一次喷油时刻为内止点前140°曲轴转角,第二次喷射时刻为内止点前60°曲轴转角,第二次喷油量为总喷油量的33%时,缸内形成理想的混合气分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燃油雾化 二次喷射 混合气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富康 冯耀南 +2 位作者 冯云鹏 苏铁熊 赵振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5,共7页
结合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对置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要求,提出了4种布置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活塞运动相位差一定时,4种方案的活塞相对运动规律和缸体横向力变化规律相同... 结合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对置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要求,提出了4种布置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活塞运动相位差一定时,4种方案的活塞相对运动规律和缸体横向力变化规律相同;随着相位差增大,缸体横向力波动幅值增大,平衡性变差。轴对称布置的对置曲柄连杆机构曲轴旋向相反,对置活塞对缸体的侧压力方向相同;中心对称布置的对置曲柄连杆机构曲轴旋向相同,对置活塞对缸体的侧压力方向相反。轴对称布置的缸体竖直方向合力受相位差的影响极小,约为传统发动机的2倍,相对缸体中心的力矩随相位差的增大其幅值增大;中心对称布置的缸体竖直方向合力随着相位差的增大而增大,且远小于传统发动机,相对缸体中心的力矩受相位差的影响极小。方案3中进排气侧缸体侧压力的方向及变化规律有利于气缸体水平布置的缸套润滑和实现两侧曲轴的同向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曲柄连杆机构 运动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式供粉装置中进气流量对粉末流化输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冠龙 孙海俊 徐义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06-2919,共14页
针对粉末发动机中活塞式燃料供给系统,设计一种内置进气通道式供粉装置。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气体-粉末-运动壁面多个物理耦合作用下,开展进气流量对粉末流化和输送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固分界面主要在进气口上... 针对粉末发动机中活塞式燃料供给系统,设计一种内置进气通道式供粉装置。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气体-粉末-运动壁面多个物理耦合作用下,开展进气流量对粉末流化和输送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固分界面主要在进气口上部波动;随进气流量的增加,气相作用范围和粉末层(粉末体积分数ε_(p)=0.1)面积增大,不同进气流量下的拟颗粒温度峰值主要存在两相喉道附近,锥形收敛段头部位置和两相喉道处的气固两相速度随进气流量增大而增大,粉末面平均体积分数随进气流量增大而降低;当流量比为0.10%时,出口处的粉末在输送后期会发生突喷现象,且粉末储箱内压力出现明显的跃升和骤降,当流量比为0.33%时,出口粉末流量波动和粉末储箱内压力波动相对稳定,当流量比为0.56%~1.25%时,出口粉末流量和粉末储箱内压力分别表现出相似的波动规律,但波动幅度较大。研究结果为发展高效的粉末输送装置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发动机 流化输送 数值仿真 气固两相流 进气结构 活塞式供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压驱动缸套配气系统的新型四冲程对置活塞柴油机
19
作者 嵇乾 刘志强 孙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介绍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缸套配气系统的新型四冲程对置活塞柴油机。通过对缸套进行液压驱动可简单地实现配气过程,并可柔性的调节配气正时。安装和调节进气涡流环,可形成可变的进气涡流运动。采用从燃烧室外边缘向燃烧室中心的喷油方式,... 介绍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缸套配气系统的新型四冲程对置活塞柴油机。通过对缸套进行液压驱动可简单地实现配气过程,并可柔性的调节配气正时。安装和调节进气涡流环,可形成可变的进气涡流运动。采用从燃烧室外边缘向燃烧室中心的喷油方式,可在燃烧外边缘布置多个喷油器,实现顺序喷射、延迟喷射等喷油策略。该发动机可将对置活塞柴油机的优点与通用的性能提升措施进行良好结合,燃油适应性好,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发动机 移动缸套 液压驱动 扫气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燃油系统设计研究
20
作者 张子英 杨贵春 董雪飞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基于对置活塞二冲程(OP2S)柴油机的特殊结构,开发了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利用喷射试验获取的共轨压力、喷油脉宽对应的喷油量图谱,实现了对循环喷油量的精确控制,通过燃油单次喷射试验验证了该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考察燃油... 基于对置活塞二冲程(OP2S)柴油机的特殊结构,开发了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利用喷射试验获取的共轨压力、喷油脉宽对应的喷油量图谱,实现了对循环喷油量的精确控制,通过燃油单次喷射试验验证了该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考察燃油系统中喷油器雾束形态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利用单次喷射的喷油速率曲线及三维CFD仿真模型对喷油器喷射雾束夹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喷油雾束角将有利于燃油与缸内气体的混合,从而提高OP2S柴油机的循环热效率;但当喷射雾束夹角过大时则会出现雾束碰壁现象,不利于油气混合及燃油燃烧;另一方面,为避免对置二冲程柴油机燃烧粗暴的隐患,可以通过调节喷射雾束夹角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柴油机 二冲程发动机 燃油系统 雾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