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机械增压匹配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董雪飞 赵长禄 +3 位作者 胡清欣 张付军 赵振峰 沈明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结构特点和性能匹配实验的需求,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发动机和Rotrex机械增压器的匹配仿真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排气背压对换气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排气背压对扫气效率影响较小,对...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结构特点和性能匹配实验的需求,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发动机和Rotrex机械增压器的匹配仿真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排气背压对换气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排气背压对扫气效率影响较小,对给气比和捕获率的影响较大.当捕获率超过98%时,扫气效率会有明显下降;高转速工况增压器的消耗功率较大,占发动机有效功率21%~25%.该发动机能够与增压器进行较好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 二冲程 机械增压 排气背压 直流扫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排气压力对增压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董雪飞 赵长禄 赵振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共5页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结构特点和性能匹配试验的需求,建立了复合增压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的一维仿真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对原机仿真模型进行校核。考虑进排气压力差对直流扫气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该仿真模型模似了排气压力一定时,进气...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结构特点和性能匹配试验的需求,建立了复合增压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的一维仿真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对原机仿真模型进行校核。考虑进排气压力差对直流扫气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该仿真模型模似了排气压力一定时,进气压力对捕获率、捕获量和比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规律,以及保证给气比一定,排气压力对比燃油消耗率、压差和捕获空燃比的影响。从仿真结果可知:进气压力对比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较大,给气比每提高0.02,比燃油消耗率(从低速到高速)分别最多增加0.7%、1.3%和1.8%;三个工况下,排气背压在160kPa^170kPa之间时比油耗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对置活塞 二冲程 进气压力 排气背压 压差 复合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耗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雪飞 赵长禄 +1 位作者 张付军 赵振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6-221,共6页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对扫气效率优化和功率目标匹配的需求,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发动机的耗气特性。采用试验数据和数学模型联合得到发动机的等效流量系数,分析了不同进排气参数、气口开启面积等对发动机耗气量的影响规律。...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对扫气效率优化和功率目标匹配的需求,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发动机的耗气特性。采用试验数据和数学模型联合得到发动机的等效流量系数,分析了不同进排气参数、气口开启面积等对发动机耗气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耗气量只由扫气压力、排气压力和绝热效率三个因素决定,与发动机转速无关;该发动机的等效流量系数近似等于0.272;不同曲轴转角所对应的流量系数与气口开启面积有关,当气口开启面积增加到一定值(4500~4668mm2),并继续增加时流量系数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对置活塞 二冲程 进气压力 排气背压 耗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电动增压匹配与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成东 李冰林 +3 位作者 魏民祥 张涌 魏德民 赵卓文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共9页
为解决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在高空环境下功率损失过大的问题,开展了某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电动增压匹配及实验研究。建立了原机一维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校核;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增压参数并选取了电动增压器,通过建立增压发动机模型进... 为解决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在高空环境下功率损失过大的问题,开展了某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电动增压匹配及实验研究。建立了原机一维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校核;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增压参数并选取了电动增压器,通过建立增压发动机模型进行了增压匹配;搭建了地面模拟高空试验台,进行了发动机不同海拔下增压匹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该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匹配电动增压系统后,在7 km海拔高度下,发动机转速提升到海平面发动机转速的88.9%,功率恢复到海平面功率的76%,较7 km功率恢复指标提升了8.5%。通过电动增压匹配,能够很好地提升无人机高空动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 电动增压 增压匹配 模拟高空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燃式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
5
作者 何旭 丁昊宇 +3 位作者 李耀宗 符璐鑫 李海鹰 许锴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2S-OPCP)发动机是一种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凸轮转盘机构替代了传统发动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转盘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发动机两侧的凸轮转盘存在相对转角,通过改变凸...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2S-OPCP)发动机是一种新型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凸轮转盘机构替代了传统发动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转盘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发动机两侧的凸轮转盘存在相对转角,通过改变凸轮相对转角θ可以改变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及换气正时,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根据转盘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搭建了一维热力学仿真模型,并使用试验数据对模型的缸内压力曲线进行了标定.随着θ改变,发动机的扫气过程及性能表现都会发生变化.当θ在0°~10°内变化时,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有所改善,给气比在θ=7°时最高,提升了3.5%.同时,在θ达到4°后,指示燃油消耗率(ISFC)开始逐渐增加,ISFC最高增加了3.5%(θ=10°);而平均有效压力(IMEP)最高增加了3.3%(θ=4°),之后随着θ的上升,IMEP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对置活塞转盘发动机 压燃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运动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余枫 高建兵 +4 位作者 赵玉伟 黄俊峰 宋纪龙 付忠惠 杨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6,共8页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是未来内燃机的发展趋势.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结构简单,做功频率是传统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两倍,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理论功率密度,是小型无人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理想动力源.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究了旋转对置活塞发...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是未来内燃机的发展趋势.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结构简单,做功频率是传统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两倍,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理论功率密度,是小型无人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理想动力源.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究了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的结构参数对活塞运动规律、气缸容积变化规律和压缩比的影响,分析了相邻活塞运动碰撞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活塞线速度对椭圆齿轮节曲线偏心率的变化最为敏感,当线速度大于平均值时,线速度与偏心率成正比,线速度小于平均值时则成反比;偏心率的增大可以减小气缸的余隙容积,且使下止点对应的气缸容积增大,进而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活塞端面夹角增大可以减小气缸的余隙容积;偏心率和活塞端面夹角在±10%的范围内变化时,压缩比相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62~12.04和5.01~23.45,当偏心率过大时将导致相邻活塞发生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对置活塞发动机 椭圆齿轮副 结构参数 运动规律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航空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建模及控制器在回路仿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良 秦琦峰 +1 位作者 黄向华 盛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6-910,共5页
针对某小型航空二冲程发动机,采用机理建模和试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发动机的平均值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发动机转速、输出扭矩以及功率等外特性数据的仿真结果与实际的发动机台架试验... 针对某小型航空二冲程发动机,采用机理建模和试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发动机的平均值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发动机转速、输出扭矩以及功率等外特性数据的仿真结果与实际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在VC环境下编写仿真软件,通过调用MATLAB引擎实现了模型与控制器的对接,将原控制器和开发的快速原型控制器用发动机模型进行了硬件在回路仿真试验,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快速原型控制器和原发动机ECU喷油脉宽偏差不超过0.05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航空二冲程活塞发动机 平均值模型 混合编程 实物在回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发动机活塞裙部变形和润滑的数值分析
8
作者 姬芬竹 杜发荣 刘慎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5-80,共6页
发动机工作时活塞裙部的变形会直接影响与缸套的配合间隙和润滑状态.文中以某通用航空二冲程活塞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活塞销-连杆-气缸套组合体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负荷作用下活塞裙部的变形,并通过建立二阶运动动力学... 发动机工作时活塞裙部的变形会直接影响与缸套的配合间隙和润滑状态.文中以某通用航空二冲程活塞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活塞销-连杆-气缸套组合体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负荷作用下活塞裙部的变形,并通过建立二阶运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活塞的横向位移,对活塞裙部与气缸套间的润滑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负荷作用下活塞裙部主推力面有不同的变形;热负荷使裙部膨胀变形;机械负荷作用下裙部上端膨胀、下端收缩;热-机负荷耦合作用时的裙部变形复杂,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发动机工作时裙部两端与气缸套壁面间形成楔形空间,活塞裙部与气缸套之间能够建立油膜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发动机 活塞裙部 变形 润滑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增压匹配研究和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朔 赵振峰 +1 位作者 董雪飞 叶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针对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下降问题开展增压匹配的相关研究。建立二冲程非增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一维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以校验后的非增压发动机模型为基础匹配了增压器,建立增压发动机模型。通过废气涡轮增... 针对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功率下降问题开展增压匹配的相关研究。建立二冲程非增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一维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以校验后的非增压发动机模型为基础匹配了增压器,建立增压发动机模型。通过废气涡轮增压匹配进行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匹配计算;研究高空环境下二冲程增压发动机的工作情况,提出利用排气系统结构优化拓宽增压器的工作范围,利用废气旁通阀控制增压程度方法对增压系统进行优化。获得了在7000 m海拔高度能够实现76%功率恢复的增压型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满足某无人机平台飞行任务剖面对发动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发动机 二冲程 增压匹配 无人机 涡轮增压 高空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对置发动机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鹏 张付军 +1 位作者 刘波澜 赵振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二冲程对置发动机以其良好的功重比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无人车等领域,采用火花点燃的工作方式使之更适合采用汽油为工作介质。文中针对装备应用需采用航空煤油的技术需求,进行了不同介质(煤油和汽油),不同喷射系统(夹气燃油喷射和气道喷... 二冲程对置发动机以其良好的功重比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无人车等领域,采用火花点燃的工作方式使之更适合采用汽油为工作介质。文中针对装备应用需采用航空煤油的技术需求,进行了不同介质(煤油和汽油),不同喷射系统(夹气燃油喷射和气道喷射)之间的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燃料同为汽油时,在不同节气门开度工况下,采用夹气喷射的发动机动力性优于气道喷射;只有夹气方式可以使煤油实现冷起动;进行了夹气煤油整机配机试验,在高转速工况下,节气门开度由30%提高至80%,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分别约增加了10 kW和65 N·m,工作过程与传统的火花点燃式发动机几近相同;最后探究了节气门控制在50%,夹气方式下煤油与汽油的性能差异对比,表明采用汽油燃料的动力性更优,功率和扭矩分别约增加了5 kW和3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 对置发动机 夹气喷射 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活塞发动机二冲程运行模式换气过程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华儒 徐照平 +1 位作者 刘梁 刘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以某单缸汽油机为研究对象,以AVL Boost软件为平台,在参考原型机实际工作参数的条件下搭建发动机系统整体模型;选取合适的燃烧模型、传热模型对热力学影响参数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参数修正,以得到准确的仿真模... 以某单缸汽油机为研究对象,以AVL Boost软件为平台,在参考原型机实际工作参数的条件下搭建发动机系统整体模型;选取合适的燃烧模型、传热模型对热力学影响参数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参数修正,以得到准确的仿真模型。在获得精度较优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对原型机系统的配气方案进行优化,搭建基于AVL Boost和Matlab/Simulink软件的联合仿真优化环境,并利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对发动机配气正时进行智能寻优,最终确定二冲程下的最佳配气方案,为原型机系统二冲程运行模式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发动机 汽油机 二冲程发动机 配气正时 粒子群算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半直接喷射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翔宇 汪洋 +3 位作者 徐帅卿 朱瑞 胥奇 甄旭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5,共8页
利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半直喷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模型,研究了喷射角度、喷油定时、缸头倾角、进气压力对燃料捕集和混合气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喷射时刻的推迟,燃料捕... 利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半直喷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模型,研究了喷射角度、喷油定时、缸头倾角、进气压力对燃料捕集和混合气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喷射时刻的推迟,燃料捕获率增加,蒸发时间变长;喷射角度越大,燃料捕获率越高,蒸发时间随喷射角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合理的喷射角度和喷油定时下,燃料捕获率能达到99%以上;缸头倾角对燃料捕获影响不大,较大的缸头倾角下,燃料蒸发速度更快,缸内燃料分布更为均匀;随进气压力的提高,燃料捕获率下降,蒸发时间减少,与改变喷油参数相比,在相同的燃料捕获率下,改变进气压力得到的混合气更加均匀,混合气不均匀度最低达到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二冲程 半直接喷射 混合气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缸头热负荷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丙伟 陈伟 张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8-63,92,共7页
某型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缸头的冷却形式为风冷,影响缸头热负荷的主要因素包括缸头外部冷却空气流速、缸头燃烧室内燃气温度。以某型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缸头为对象,研究缸头在极限工况下的热负荷,分析缸头温度场分布特点,为缸头的散... 某型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缸头的冷却形式为风冷,影响缸头热负荷的主要因素包括缸头外部冷却空气流速、缸头燃烧室内燃气温度。以某型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缸头为对象,研究缸头在极限工况下的热负荷,分析缸头温度场分布特点,为缸头的散热片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缸内燃气瞬时温度和缸内燃气瞬时传热系数为基础,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缸内燃气与缸头内壁的换热边界条件以及缸头外部与冷却空气的换热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软件对某型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缸头热负荷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缸头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对发动机进行地面台架试验测取了缸头在该工况下的特征点温度,试验测量值与仿真值对比,可见仿真结果与试验的误差小于5%,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 缸头 换热边界条件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分层扫气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云龙 杨广文 李洲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针对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常规扫气短路损失大、油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扫气方案并进行了优化。以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分层扫气模型,并对分层扫气过程进行了3维CFD仿真,其计算所需的边界条件通过发动机整体性能... 针对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常规扫气短路损失大、油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扫气方案并进行了优化。以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分层扫气模型,并对分层扫气过程进行了3维CFD仿真,其计算所需的边界条件通过发动机整体性能1维仿真获得,采用该模型研究了分层扫气发动机扫气机理,对不同容积扫气道进行了仿真,并对二冲程扫气过程的过量充气系数、扫气效率等参数进行对比。在仿真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加工优化后的扫气道盖实物,并结合发动机巡飞工况状态开展发动机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扫气过程的短路损失相比于常规扫气过程的减小42%,扫气道容积提高到1.3倍可使扫气效率提高2%,相比原型机测试数据,配置1.3倍扫气道容积的发动机在巡航转速范围内,燃油消耗率降低10%,但发动机功率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二冲程活塞发动机 分层扫气 数值模拟 短路损失 扫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元利 焦志勇 +2 位作者 孙苗钟 周玉存 谈炳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8-892,共5页
为研究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发动机的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其独特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其主要设计参数,如进排气管直径、进气压力、喷油正时和喷嘴喷孔的数目与直径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OPOC发动机的性能模拟... 为研究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发动机的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其独特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其主要设计参数,如进排气管直径、进气压力、喷油正时和喷嘴喷孔的数目与直径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OPOC发动机的性能模拟,发动机3个阶段的性能指标可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 性能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轴向发动机同步运动机构空间圆柱凸轮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莹 赵振峰 +1 位作者 符代桥 张付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2-858,共7页
针对对置活塞轴向气缸结构的二冲程发动机,开展了对置活塞空间圆柱凸轮同步机构优化设计研究。为提高对置活塞发动机的性能,建立空间圆柱凸轮模型,对压力角、空间圆柱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得到发动机活塞的最佳运动位移曲线。利用... 针对对置活塞轴向气缸结构的二冲程发动机,开展了对置活塞空间圆柱凸轮同步机构优化设计研究。为提高对置活塞发动机的性能,建立空间圆柱凸轮模型,对压力角、空间圆柱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得到发动机活塞的最佳运动位移曲线。利用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计算了不同活塞位移曲线下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分析活塞运动位移曲线对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空间圆柱凸轮型线可以改进活塞运动位移的变化规律,进而提高发动机动力经济性能;随着活塞运动位移曲线的变化方向,发动机的性能先有所提升,而后开始下降,得出对置活塞发动机同步运动机构圆柱凸轮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对置活塞 轴向发动机 同步运动机 空间圆柱凸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发动机缸内流动的模型分析与仿真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富康 赵长禄 +4 位作者 赵振峰 王豪 于霞 曹艳 张吉庆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67-1574,共8页
为分析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缸内流动的组织方法与影响规律,分别设计均匀和非均匀进气腔以及平顶和凹坑活塞进行缸内流动计算。通过建立缸内流动的零维模型,对缸内流动的组织和影响规律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通过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为分析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缸内流动的组织方法与影响规律,分别设计均匀和非均匀进气腔以及平顶和凹坑活塞进行缸内流动计算。通过建立缸内流动的零维模型,对缸内流动的组织和影响规律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通过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验证了零维模型的分析结论。研究表明,均匀进气可组织较强的缸内涡流,非均匀进气配合活塞顶面的凹坑导流结构,可实现缸内流动的合理组织和平均湍动能变化,相比平顶活塞缸内湍动能提高了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二冲程 流动 零维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电磁阀动态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帅 汪洋 +5 位作者 宋飞宇 汪建才 吴亦宁 李小龙 洪斌 何亚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根据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需求,开发了大流量快速响应电磁阀,并对其动态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利用Ansoft Maxwell建立了电磁阀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搭建了电磁阀响应速度实验测量装置,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得... 根据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需求,开发了大流量快速响应电磁阀,并对其动态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利用Ansoft Maxwell建立了电磁阀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搭建了电磁阀响应速度实验测量装置,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得出开启时间最大偏差为0.38 ms,关闭时间最大偏差为0.67 ms,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隔磁垫、铁磁材料、弹簧预紧力是低压电磁阀动态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由升程对开启响应影响较大,而与关闭响应无关联,运动件质量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电磁阀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置式发动机活塞环开口位置确定及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培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3,共2页
指出了斜置式发动机大修时活塞环装配中所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了活塞环开口位置的确定方法,并从技术上进行了分析,对斜置式发动机的检修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 活塞 开口位 确定方法 技术分析 检修 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的试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雪飞 赵长禄 +2 位作者 张付军 赵振峰 谢钊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9,共8页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特点和示踪气体法测试原理,提出了示踪气体法在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上的具体试验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展了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运转工况下进、排气状态参数对发动机换气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特点和示踪气体法测试原理,提出了示踪气体法在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上的具体试验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展了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运转工况下进、排气状态参数对发动机换气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进、排气压差对换气品质及捕获空气量有较大的影响,压差越大,扫气效率和捕获空气量越高;当给气比大于1.4以后,压差对扫气效率和捕获空气量的影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以发动机稳定运行并兼顾较小的泵气损失为优化目标,给气比宜选取的范围为0.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 示踪气体法 换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