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20年6月25日京津冀风雹灾害成因分析
- 1
-
-
作者
高振泽
王健博
田野
宋广禄
徐维森
-
机构
长海县气象局
吉林省辽源市气象局
大连市气象装备保障中心
台安县气象局
-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1期36-38,共3页
-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20年6月25日京津冀地区大范围风雹灾害。结果表明:此次风雹灾害是在深厚的蒙古气旋环境背景下产生的;高层一致的西北干冷气流叠加在低层较强的东南—西南暖湿气流形成深厚的垂直环流,增大了对流性不稳定能量;动量下传后中层产生较强的垂直风切变;“速冻”是冰雹产生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20℃高度层以上具有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远比0℃~-20℃层垂直温度递减率大;地形的抬升作用和地面辐合线是此次过程的抬升机制。
-
关键词
风雹灾害
蒙古气旋
对流性不稳定能量
高层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
速冻机制
-
Keywords
Wind and hail disaster
Mongolian cyclone
Convective instability energy
Large vertical temperature decline rate in the upper layer
Quick freezing mechanism
-
分类号
P426.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内蒙古中部2次高架雷暴的特征分析
- 2
-
-
作者
孔祥宇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气象局
-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1期30-32,35,共4页
-
文摘
分析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2021年11月5日和2022年3月11日半夜至次日凌晨发生的2次“高架雷暴”时空分布、垂直热力特征等。结果表明:高架雷暴均出现在后半夜至早晨;700h Pa高度附近有强盛西南气流输送暖湿空气,使该高度层附近增温、增湿显著,存在明显湿层,假相当位温明显增加;逆温层顶之上存在对流性不稳定能量;平衡高度的温度在-20℃以下;对流触发机制是对流性不稳定层中的槽线,而不是逆温层中槽线或切变线。
-
关键词
高架雷暴
对流性不稳定能量
低空西南暖湿气流
触发机制
-
Keywords
Overhead thunderstorm
Convective instability energy
Low level southwest warm and humid air flow
Trigger mechanism
-
分类号
P4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