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VHF超视距多模耦合传播机理研究
- 1
-
-
作者
李国军
弓树宏
于全
-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超视距可信信息传输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信息支援部队
-
出处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627,共1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22A200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3NSCQ-LZX0082)
+1 种基金
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2022-173-SD-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点专项(2022YFC3301300)。
-
文摘
VHF频段(30~300 MHz)超视距电波传播主要包含电离层体散射或面散射(含流星余迹)、对流层体散射或面散射,以及地形地物衍射3种媒质模式。当前主要是针对单一媒质传播模式独立开展传播计算、信道建模、链路分析等相关研究。事实上,电离层、对流层存在多种折射率梯度结构不规则体,使得电离层、对流层超视距链路均存在折射、反射、散射、衍射以及连续媒质传播5种传播模式。同时,电离层、对流层不规则体折射率梯度结构的时空随机演化,导致电离层、对流层的层内与层间传播模式相互耦合,共同作用于实际传输链路,此时基于单一媒质传播模式的VHF超视距链路电波传播计算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工程计算分析。本文从电离层、对流层折射率梯度结构基本属性出发,分析了电离层、对流层5种传播模式的适用条件,提出了VHF超视距多模耦合传播计算方法。针对单一媒质、模式、效应难以有效解释的VHF超视距链路观测现象,基于折射率梯度结构的链路损耗计算方法阐明了VHF超视距多模耦合传播机制,初步证实了多模耦合传播机理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超短波
超视距传播
对流层-电离层-地形地物
多模耦合
链路分析
-
Keywords
very high frequency(VHF)
beyond-line-of-sight(BLoS)propagation
troposphere-ionosphere-terrain features
multi-mode coupling
link analysis
-
分类号
TN9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