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建西方对比语言学史——洪堡特和沃尔夫对开创对比语言学的贡献 |
潘文国
谭慧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2
|
也论对比语言学的定义问题 |
郭印
张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3
|
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
潘文国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4
|
基于语料库建构对比语言学研究新范式 |
王盛
李慧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5
|
英语长句翻译“五步法”——对比语言学观照下的英语长句翻译思维和教学模式 |
朱健平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7 |
14
|
|
6
|
试论对比语言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 |
周斌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7
|
试论对比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 |
王金安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5
|
|
8
|
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和追求 |
杨元刚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对比语言学学科建设的新发展——《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评介 |
王敏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0
|
试论对比语言学的方法与课题 |
吴崇
|
《外语研究》
|
2001 |
3
|
|
11
|
对比语言学者的一个历史任务 |
钱冠连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5
|
|
12
|
开展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方文惠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13
|
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分科——对比语言学 |
罗启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8 |
2
|
|
14
|
中国对比语言学一瞥 |
俞约法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5
|
跨文化的对比语言学浅论 |
张雨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16
|
对比语言学与双语词典学 |
陈楚祥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7
|
对比语言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评《当代对比语言学探索研究》 |
李雪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构建与教学应用--评《当代对比语言学探索研究》 |
沈晓梅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对比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
黄国营
|
《汉语学习》
|
1988 |
|
|
20
|
结构与功能:语言学发展百年回眸 |
杨元刚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