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水角砾岩地层隧道预防突水突泥的极限防突体厚度
1
作者 杨晓慧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118,共7页
为防止富水角砾岩地层隧道发生突水突泥灾害,依托重庆—遂宁高速公路复线缙云山隧道,开展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特征和不同水头条件下的极限防突体厚度。结果表明:角砾岩地层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形成过程经历稳定→... 为防止富水角砾岩地层隧道发生突水突泥灾害,依托重庆—遂宁高速公路复线缙云山隧道,开展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特征和不同水头条件下的极限防突体厚度。结果表明:角砾岩地层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形成过程经历稳定→渗流→破坏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突水通道形成、贯通和灾害发生。突水突泥发生时,拱顶应力大于拱肩,拱顶先于拱肩破坏;拱顶渗透压力降幅最大,为25.3%。隧道开挖后,掌子面后方水压力下降最显著,下降范围随水头的升高而增大。水头高度为120~180 m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极限防突体厚度为2.2~2.8 m,与模型试验结果相近,说明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富水角砾岩地层 防突体厚度 突泥 灾变特征 掌子面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