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富水角砾岩地层隧道预防突水突泥的极限防突体厚度
- 1
-
-
作者
杨晓慧
-
机构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118,共7页
-
基金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项目(YSFX-F.ZX-2022-003)。
-
文摘
为防止富水角砾岩地层隧道发生突水突泥灾害,依托重庆—遂宁高速公路复线缙云山隧道,开展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特征和不同水头条件下的极限防突体厚度。结果表明:角砾岩地层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形成过程经历稳定→渗流→破坏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突水通道形成、贯通和灾害发生。突水突泥发生时,拱顶应力大于拱肩,拱顶先于拱肩破坏;拱顶渗透压力降幅最大,为25.3%。隧道开挖后,掌子面后方水压力下降最显著,下降范围随水头的升高而增大。水头高度为120~180 m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极限防突体厚度为2.2~2.8 m,与模型试验结果相近,说明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富水角砾岩地层
防突体厚度
突水突泥
灾变特征
掌子面稳定性
-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water-rich breccia strata
thickness of the outburst prevention body
water and mud inrush
disaster characteristic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face
-
分类号
U452.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55.4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