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TetR家族转录因子SPA7074对密旋链霉菌Act12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郝鹏泽 赵康康 +4 位作者 张媛 陈欢 薛泉宏 贾良辉 颜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6-2162,共7页
为了阐明TetR家族转录因子SPA7074影响密旋链霉菌Act12的具体机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了SPA7074缺失突变株(Δspa7074)与野生型Act12之间的胞内代谢物图谱,并进行多元筛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正离... 为了阐明TetR家族转录因子SPA7074影响密旋链霉菌Act12的具体机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了SPA7074缺失突变株(Δspa7074)与野生型Act12之间的胞内代谢物图谱,并进行多元筛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Δspa7074中相较于野生型显著差异代谢物共有55种,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黄素、S腺苷甲硫氨酸和低碳有机酸等物质,这些化合物多为寡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前体或中间产物,以及能量代谢相关物质;通过胞内相关的次级代谢中间产物的结构分析,对寡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以上结果说明SPA7074敲除后胞内寡霉素生物的合成显著提高并及时转运出胞外,消耗了大量的氨基酸代谢相关产物,增加了细胞的能量供应,改变了胞内的代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旋链霉菌 非靶向代谢组学 寡霉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旋链霉菌Act12发酵液对石油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马芳 曹媛媛 +3 位作者 白妙妍 阎岩 毛仁俊 杜宏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5-852,共8页
[目的]考察密旋链霉菌Act12发酵液对石油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缓解石油胁迫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试验,考察质量分数3%(W/W)石油胁迫和不同浓度(0、1%、10%和100%)Act1... [目的]考察密旋链霉菌Act12发酵液对石油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缓解石油胁迫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试验,考察质量分数3%(W/W)石油胁迫和不同浓度(0、1%、10%和100%)Act12发酵液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根系构型、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CK),3%石油胁迫显著抑制了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同时增加了丙二醛(MDA)的积累,降低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中低浓度(1%和10%)的发酵液处理可以有效缓解石油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的毒害,并以10%的Act12发酵液效果最佳;与不施用Act12发酵液处理相比,10%Act12发酵液处理幼苗的株高、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茎耐受指数、根耐受指数、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均显著增加,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2.49%和56.45%,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79.25%和89.83%,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67.63%和256.15%,根系SOD和POD活性分别提升了35.81%和57.33%。[结论]中低浓度密旋链霉菌Act12发酵液能有效增强石油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降低MDA含量,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增加生物量,有效缓解石油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旋链霉菌Act12发酵液 石油胁迫 紫花苜蓿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3 位作者 陈秦 王玲娜 赵娟 薛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为了探索硅酸钾与生防放线菌配合施用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以"红太后"草莓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研究了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 为了探索硅酸钾与生防放线菌配合施用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以"红太后"草莓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研究了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日光温室连作草莓具有明显的防病促生作用,可使连作3年草莓1级苗比例提高44.7%,3级苗比例下降58.3%,连作4年草莓死亡率降至0%;连作3年草莓植株总鲜重、根鲜重、叶片数及叶片鲜重分别增加73.7%、71.3%、11.1%及38.7%。(2)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草莓开花、果实产量及品质有明显影响,可使连作3年草莓开花提前10 d,花蕾数提高17.0%,果实数、单果鲜重及单株产量分别增加18.6%、90.6%及126.2%,盛果期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1.7%、36.2%及27.0%;可显著提高连作4年草莓单果鲜重和单株产量(P<0.05),增幅分别为194.7%和359.1%。(3)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提高草莓的诱导抗性,草莓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盛果期PPO酶活性分别提高67.4%和101.0%。由此可知,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显著促进连作草莓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增强植株抗病性,可有效缓解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在生产上具有较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钾 密旋链霉菌Act12 草莓 连作障碍 温室 产量和品质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旋链霉菌对瓜列当寄生的影响及对加工番茄的增产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连芳 马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138-139,179,共3页
[目的]探索施用密旋链霉菌对瓜列当寄生的影响和对加工番茄的增产作用。[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设置番茄育苗和移栽时施密旋链霉菌制剂(处理(1))、番茄育苗时施密旋链霉菌制剂(处理(2))、不施密旋链霉菌制剂(对照),研究密旋... [目的]探索施用密旋链霉菌对瓜列当寄生的影响和对加工番茄的增产作用。[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设置番茄育苗和移栽时施密旋链霉菌制剂(处理(1))、番茄育苗时施密旋链霉菌制剂(处理(2))、不施密旋链霉菌制剂(对照),研究密旋链霉菌对瓜列当寄生的影响及对加工番茄的增产作用。[结果]盆栽试验中,处理(1)番茄地瓜列当寄生量较对照减少66.7%,番茄产量增加72.4%;大田示范试验中,处理(1)瓜列当寄生量较对照减少10.2%,番茄产量增加12.4%。[结论]密旋链霉菌制剂能减少瓜列当寄生量,促进番茄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密旋链霉菌 产量 瓜列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旋链霉菌Act12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与优化
5
作者 李晓霞 马怡茗 +4 位作者 文冰洁 舒伟学 薛泉宏 贾良辉 颜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8-425,共8页
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Act12是分离自黄土高原的1株多效放线菌,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价值,为了深入研究与利用,需建立该菌株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试验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S17-1为供体,Act12的孢子为受体时... 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Act12是分离自黄土高原的1株多效放线菌,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价值,为了深入研究与利用,需建立该菌株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试验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S17-1为供体,Act12的孢子为受体时,在改良2CMY培养基上进行接合转移,孢子预萌发条件为50℃热激10min,阿普霉素质量浓度为10.0mg/L,覆盖时间为18h,转化效率达到2.079×10^(-5)。以抗阿普霉素基因为目的基因,通过PCR验证,成功地将质粒pSET152转入到Act12中。同时,利用该转化系统,成功敲出Act12基因组中一可能的负调控转录因子spa0520,并获得了次级代谢图谱明显变化的缺失突变株Δspa0520。所构建的Act12遗传转化系统,为后续对其生防活性机理的研究以及深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培养基的改良发现,Act12在氮源含有NO-3时产孢丰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旋链霉菌 遗传转化系统 接合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放线菌Act12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性及其鉴定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娟 薛泉宏 +3 位作者 王玲娜 段春梅 薛磊 毛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398,共5页
采用琼脂块法及抑菌试验,研究了多功能放线菌Act12对6种常见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了Act12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Act12对6种供试土传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对木贼... 采用琼脂块法及抑菌试验,研究了多功能放线菌Act12对6种常见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了Act12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Act12对6种供试土传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对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niveum)的拮抗圈直径分别达到20.5 mm和18.4 mm;培养48 h,Act12无菌发酵滤液对木贼镰刀菌的抑菌率达到83.2%。菌株显微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多功能放线菌Act12为链霉菌属的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连作障碍 密旋链霉菌 拮抗性 微生物修复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溃疡病生防菌YH23的发酵条件优化及菌种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建芳 刘秋 +3 位作者 赵柏霞 刘志恒 齐小辉 刘长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8-613,共6页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Cmm)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优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同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YH23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mm)具有抑制活性;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黄豆粉10g,地瓜粉10g,氯化钠2g,碳酸钙1g,去离子水1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d,接种量8%,装液量75mL/250mL,转速为150r·min^-1,优化后发酵液的最佳抑菌圈直径较初始发酵液增大47.2%;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NBRC 13433T)相似度为99.58%,聚类分析显示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确定该菌株YH23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番茄溃疡病菌 发酵条件优化 分类鉴定 密旋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