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间密度采样资料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务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3期178-182,共5页
高空间密度采样通过小道距、不组合、高覆盖的采集方式,比较精细地记录了地震波场,避免了空间假频的产生尤其是低频线性干扰,也避免了组合检波带来的高频弱小信号能量降低,为勘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在处理方法上可以根据低频线性干... 高空间密度采样通过小道距、不组合、高覆盖的采集方式,比较精细地记录了地震波场,避免了空间假频的产生尤其是低频线性干扰,也避免了组合检波带来的高频弱小信号能量降低,为勘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在处理方法上可以根据低频线性干扰的分布特征,合理地进行接收道组合,以减少高密度采样带来的大数据量, 同时又能收到比野外组合检波更好的效果。高密度数据的无假频特征更加适合于常规二维信噪分离方法。高密度采样的高覆盖次数更有利于叠加去噪,比组合压噪更有效。通过实际资料的组合与不组合、叠前与叠后资料的对比分析,展现了高密度资料的去噪优势和高频信号的保护能力,并提出弱小高频信号的提取是高密度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波器组合 滤波 假频 分辨率 信噪比 密度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单像素成像采样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2
作者 肖振坤 魏文卿 +1 位作者 邓琥 郭进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傅里叶单像素成像技术是一种兼具高成像质量和高成像效率的单像素成像技术。在利用该技术时,针对不同特征图像,采用高效的采样方法对于图像重构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现有傅里叶单像素成像常用的三种采样方法(圆形采样、高斯... 傅里叶单像素成像技术是一种兼具高成像质量和高成像效率的单像素成像技术。在利用该技术时,针对不同特征图像,采用高效的采样方法对于图像重构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现有傅里叶单像素成像常用的三种采样方法(圆形采样、高斯变密度采样以及自适应采样)的实现原理及过程,以最优采样为参考,仿真对比了四种采样方法在不同采样率下的重建图像质量,重点分析了各自在处理不同特征图像时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不同频谱能量分布特征的图像,四种采样方法表现出不同的重建图像峰值信噪比,具有各自不同的最优适用对象。该结果将为面对不同特征图像时如何高效选择最佳采样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与信息处理 傅里叶单像素成像 圆形采样 高斯变密度采样 自适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密度下区域耕地土壤镉污染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申志成 孙在金 +1 位作者 徐靖文 师华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45-2552,共8页
为探讨采样密度和采样位置影响下区域耕地土壤镉(Cd)污染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我国某地耕地土壤Cd污染严重区域的密集调查样本,通过多尺度采样网格(500、1 000、1 500、2 000 m)布设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大量调查样本,并基于... 为探讨采样密度和采样位置影响下区域耕地土壤镉(Cd)污染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我国某地耕地土壤Cd污染严重区域的密集调查样本,通过多尺度采样网格(500、1 000、1 500、2 000 m)布设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大量调查样本,并基于此分析区域耕地土壤Cd含量总体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污染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区域耕地土壤Cd含量总体水平评估结果不确定性低,平均不确定度为7%,空间分异特征、污染风险评估结果不确定性高,平均不确定度分别为32.2%、30.1%,这种不确定性随着采样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即使样本稀疏,中位值或几何均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评估区域土壤Cd含量的总体水平,但为了有效刻画土壤Cd含量空间分布和识别污染风险,仍须进行适当高密度的采样。区域耕地土壤Cd含量受小尺度强随机性效应和多尺度结构性效应的复杂影响,这可能是导致耕地土壤Cd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风险评估结果表现出高度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密度 耕地土壤 空间分异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密度下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推估精度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姚丽贤 周修冲 +1 位作者 蔡永发 陈婉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8-542,共5页
对3种采样密度下的土壤特性进行了空间变异结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特性的推估精度进行了比较。土壤空间变异结构在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变化随土壤的特性而定,土壤pH、NH4+-N、P及S的变异分别符合不同的半方差模型,土壤OM、Ca及Mg则均... 对3种采样密度下的土壤特性进行了空间变异结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特性的推估精度进行了比较。土壤空间变异结构在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变化随土壤的特性而定,土壤pH、NH4+-N、P及S的变异分别符合不同的半方差模型,土壤OM、Ca及Mg则均符合同一模型;采样密度与模型的拟合度、变异的有效变程及空间相关性均没有必然联系。对模型拟合度均达显著水平的土壤特性进行推估,土壤OM及S的推估精度随采样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土壤NH4+-N及Ca没有表现出同样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特性 采样密度 空间变异 推估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对采样密度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回春 黄珊瑜 +3 位作者 张世文 张立平 黄元仿 黄亚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5-223,共9页
以北京地区土壤有机碳(SOC)为目标变量,对比4种不同采样密度下SOC质量比空间变异的结构变化以及在不同采样密度下不同空间预测方法对SOC质量比空间预测不确定性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SOC质量比关于地形因子的趋势属于宏观趋势,以低采样... 以北京地区土壤有机碳(SOC)为目标变量,对比4种不同采样密度下SOC质量比空间变异的结构变化以及在不同采样密度下不同空间预测方法对SOC质量比空间预测不确定性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SOC质量比关于地形因子的趋势属于宏观趋势,以低采样密度的趋势拟合效果最优;随着采样密度的增加,SOC质量比及其去趋势后残差的系统内部随机变异逐渐增强,结构变异逐渐减弱,变异函数的分布也越平稳,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减小。另外,变异函数的变程可能也影响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增加采样密度和引入地形因子辅助的回归克里格法均可以提高北京地区SOC质量比的预测精度;在预测精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引入地形因子辅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采样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空间变异 尺度效应 采样密度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土壤盐分离子相关性及采样密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攻科 王卫星 +3 位作者 曹淑萍 程绪江 刘永涛 张亚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2-670,共9页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天津滨海地区土壤长期遭受海水及高矿化潜水共同作用,土壤盐渍化现象分布广泛。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作为典型地区,研究了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的相关性,另外对工作区采样点进行了随机均匀抽稀试验...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天津滨海地区土壤长期遭受海水及高矿化潜水共同作用,土壤盐渍化现象分布广泛。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作为典型地区,研究了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的相关性,另外对工作区采样点进行了随机均匀抽稀试验,探讨了不同采样密度对土壤盐渍化插值结果和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津滨海地区土壤易溶盐中Na+、Cl-所占比例具有绝对优势;土壤中全Cl、Cl-与全盐量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随机均匀抽取少量样本加测全盐量,建立全Cl与全盐量的相关方程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所有样本的全盐量;大密度采样有利于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若要满足相对误差合格率≥80%的要求,采样密度不应低于4点/km2,另外用于评价盐渍化等级的采样密度不宜低于1点/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离子 相关性 天津滨海地区 土壤采样密度 土壤空间插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密度稀疏采样的微波辐射干涉测量反演成像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朱路 陈素华 +2 位作者 刘江锋 刘媛媛 杜江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6-1239,1252,共5页
针对微波辐射干涉测量在频域中进行测量值具有低频信息较少、高频信息丰富,且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分布比较集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密度稀疏采样的微波辐射干涉测量方法。该方法将测量的频域信息进行分块,根据不同块所包含信息量的不... 针对微波辐射干涉测量在频域中进行测量值具有低频信息较少、高频信息丰富,且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分布比较集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密度稀疏采样的微波辐射干涉测量方法。该方法将测量的频域信息进行分块,根据不同块所包含信息量的不同,利用变密度进行稀疏采样。考虑微波辐射图像本身具有的梯度稀疏性和局部光滑性特征,建立全变差正则化约束的成像模型,并采用交替迭代算法进行微波辐射图像最优重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变密度稀疏采样方法和交替迭代重构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演高分辨率微波辐射图像;在总采样率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反演图像的分辨率,且对低采样率情况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干涉测量 密度稀疏采样 全变差 交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尺度土壤可蚀性(K值)的变异及不同采样密度对其估值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萍 胡续礼 +2 位作者 姜小三 何旭东 潘剑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9,共5页
以观音寺小流域为例,通过高密度采样,利用EPIC模型中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公式计算了可蚀性K值,并运用逆距离加权插值方法生成了研究区的K值分布图。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表明,在小流域尺度下土壤可蚀性K值存在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其变异系数达... 以观音寺小流域为例,通过高密度采样,利用EPIC模型中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公式计算了可蚀性K值,并运用逆距离加权插值方法生成了研究区的K值分布图。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表明,在小流域尺度下土壤可蚀性K值存在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其变异系数达39.94%。因此,定量监测、评价流域水土流失时,K值的这种空间变异性不能忽略。对不同采样密度下K值空间估值精度的评价表明,当采样点数目均匀地减少一半时,即4个/km2的样点密度下,K值估计误差仍然可以控制在2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K值) 空间变异 采样密度 小流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农业土壤采样密度研究——以上海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齐文虎 谢高地 丁贤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通过土壤密集采样识别农田土壤物理生化性状的空间差异,构建土壤与农作物产量关系模型,用间接方法提高土壤性状信息的分辨率并定量评价这些信息的可靠性非常必要。在评价多种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上海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每公顷3... 通过土壤密集采样识别农田土壤物理生化性状的空间差异,构建土壤与农作物产量关系模型,用间接方法提高土壤性状信息的分辨率并定量评价这些信息的可靠性非常必要。在评价多种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上海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每公顷3个样本、等距离系统抽样的280个土壤有机质样本采用克立格方法进行插值,估算样本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分析估算的可靠性,并与距离倒数函数插值法进行对比。对几个减少样本数量的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在满足精准水稻种植管理分区要求前提下可减少1/2原有土壤采样样本,并给出适于水稻精准种植土壤采样设计的逐步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农业 采样密度 试验示范基地 土壤采样 克立格插值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模拟采样确定合理的土壤采样密度(英文)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宏斌 杨青 +1 位作者 刘志杰 杨成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5-148,共4页
为了解决土壤采样中精度与经济性的平衡问题,利用计算机模拟采样研究了规则网格土壤采样时合理的采样点密度。首先构造了一个数学扩散模型,设置2~4个种子在一个100×100网格(1×1单位)的不同地方,根据扩散模型进行扩散和... 为了解决土壤采样中精度与经济性的平衡问题,利用计算机模拟采样研究了规则网格土壤采样时合理的采样点密度。首先构造了一个数学扩散模型,设置2~4个种子在一个100×100网格(1×1单位)的不同地方,根据扩散模型进行扩散和叠加,生成模拟的土壤属性分布地图,其结果可很好地模拟某些土壤属性的分布。利用计算机按照不同的网格单元尺寸(如3×3,5×5,7×7等)进行采样,之后利用采样值进行IDW插值处理,将数据点恢复到原始的10000个,并把插值结果与原始值进行比较即可得到采样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当采样网格单元尺寸为属性地图输出栅格单元尺寸的11倍和17倍时,相对采样误差分别为10%和15%。合理的采样密度可以根据允许的采样误差及要求的属性地图输出栅格单元尺寸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采样密度 计算机模拟采样 数学扩散模型 采样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插值法提高计算机A/D采样密度的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才海男 陈军 蒋作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25-26,22,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拉格朗日插值的数学方法,当ADC的采样速率一定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对采样点数进行细分,以获得高出实际采样速率的ADC采样结果。
关键词 采样定理 插值法 采样密度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密度和流形弯曲度的动态邻域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小方 梁吉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8,21,共3页
针对流形学习的邻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邻域的算法。基于局部采样密度和流形弯曲度估计切空间,并为所有样本点动态地选择邻域,其参数可通过计算残差自动确定。实验结果表明,将这种算法应用于ISOMAP后,邻域得到进一步优化,嵌入结果也... 针对流形学习的邻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邻域的算法。基于局部采样密度和流形弯曲度估计切空间,并为所有样本点动态地选择邻域,其参数可通过计算残差自动确定。实验结果表明,将这种算法应用于ISOMAP后,邻域得到进一步优化,嵌入结果也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切空间 动态邻域 采样密度 流形弯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加硬件采样密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永前 林相泽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9期63-68,共6页
有别于传统的多片ADC通过交替/并行采样方式提高采样频率的方法,本文应用反馈原理,采用延时器组成的单位闭环与数据采集装置串联组成一种基本采样结构。多个基本采样结构组成并行工作的采样装置时,可获得和传统方法相似的采样效果,采样... 有别于传统的多片ADC通过交替/并行采样方式提高采样频率的方法,本文应用反馈原理,采用延时器组成的单位闭环与数据采集装置串联组成一种基本采样结构。多个基本采样结构组成并行工作的采样装置时,可获得和传统方法相似的采样效果,采样频率提升倍数正比于基本结构的个数。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是,对于实时性要求不强的场合,只包含单个基本采样结构的低采样装置可实现对高频信号的数据采集,采样频率的提升倍数可以任意设定,但系统完成数据采集的时间也增加相同的倍数。文中采用MATLAB仿真的方式给出了一个将硬件采样频率提升4倍的应用实例,仿真结果的频谱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密度 反馈原理 延时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采样精密度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晓 齐继祥 +3 位作者 费宇红 张兆吉 钱永 李亚松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水样采集与处理的质量控制指南》中提出的采样精密度控制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改进的采样精密度控制与评... 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水样采集与处理的质量控制指南》中提出的采样精密度控制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改进的采样精密度控制与评估方法,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密度 平行样 RD临界值 检出限 定量限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新地区空间采样密度与资料品质分析
15
作者 张志林 尚应军 +3 位作者 邸志欣 田根海 朱勇 任宏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5-58,73+177+7,共7页
减小面元尺度,增加空间采样率,是提高分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为例,分析了当前地震采集密度指数的计算方式,在介绍该区采集资料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资料,分析面元大小、覆盖次数与资料品质之... 减小面元尺度,增加空间采样率,是提高分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为例,分析了当前地震采集密度指数的计算方式,在介绍该区采集资料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资料,分析面元大小、覆盖次数与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对各种面元组合方式所得资料品质进行对比,认为该区高精度采集以10m×10m面元为宜,室内处理时浅、中、深层分别宜选用10m×10m、15m×15m及25m×25m面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采样密度 面元尺度 分辨率 信噪比 覆盖次数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采样精密度核对试验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锁贞 《江苏电机工程》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针对国家标准GB 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和GB/T 19494—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中3种采样精密度核对试验方法,进行详细地研究分析,提出实际可操作性更强的7种试验方法,包括1种多份采样法和6种双份采样法,供煤炭客户在各种不... 针对国家标准GB 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和GB/T 19494—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中3种采样精密度核对试验方法,进行详细地研究分析,提出实际可操作性更强的7种试验方法,包括1种多份采样法和6种双份采样法,供煤炭客户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选择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单元 采样密度 核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密度有偏采样算法
17
作者 于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7-248,251,共3页
密度有偏采样技术是针对不一致数据集提出的一种采样技术,现有密度有偏采样方法在寻找聚类时容易受异常点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聚类。基于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密度有偏采样——DOSP,在寻找聚类时,该算法可以利用密度有偏采样存在的空... 密度有偏采样技术是针对不一致数据集提出的一种采样技术,现有密度有偏采样方法在寻找聚类时容易受异常点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聚类。基于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密度有偏采样——DOSP,在寻找聚类时,该算法可以利用密度有偏采样存在的空间划分,在计算子空间密度的同时搜寻异常子空间,并屏蔽对异常子空间的采样,从而有效地消除异常点的影响。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异常点的干扰,而且在高噪声情况下,算法的计算代价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聚类 密度有偏采样 异常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空间采样地震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1
18
作者 王喜双 谢文导 邓志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减小面元尺度,增加空间采样率,是提高分辨率的重要手段。高密度采集技术具有保证空间采样足够和面元属性均匀的小尺度方形面元、接收道数多的显著特点。国外在海上已普遍推广应用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在陆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 减小面元尺度,增加空间采样率,是提高分辨率的重要手段。高密度采集技术具有保证空间采样足够和面元属性均匀的小尺度方形面元、接收道数多的显著特点。国外在海上已普遍推广应用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在陆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等沙漠地区。国内在华北、准噶尔地区进行了试验,应用效果明显。预期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以PGS为代表的海上单检拖缆采集技术;以WesternGeco的陆上野外单个检波器高密度分布接收、室内进行道组合处理的技术;国内采用野外多个检波器组合接收、以小面元和高覆盖为特征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空间采样 地震勘探 应用实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震采集空间采样密度和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62
19
作者 钱荣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5-243,共9页
高密度、均匀空间采样技术既是解决当前地震勘探所面对的复杂问题的系统技术对策,也是今后地震勘探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地震采集的空间采样密度和炮、检点分布的分析,指出空间采样密度和分布的均匀性与偏移剖面的纵、横向分辨率有关... 高密度、均匀空间采样技术既是解决当前地震勘探所面对的复杂问题的系统技术对策,也是今后地震勘探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地震采集的空间采样密度和炮、检点分布的分析,指出空间采样密度和分布的均匀性与偏移剖面的纵、横向分辨率有关,并且直接影响去噪的效果和偏移噪声的大小。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室内组合在偏移处理中的作用,指出高密度均匀采样的原始资料对叠前去噪和偏移是非常宝贵的,通过去噪和室内组合等手段会改变原始资料的空间采样密度,对后续处理有害无益。文中分别提出了衡量空间采样密度及均匀性的标准,并建议就此建立相应的采集质量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空间采样密度 均匀性 叠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密度对土壤养分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建军 王长松 +2 位作者 殷朝珍 颜怡 张月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7-90,共4页
对江苏省仪征市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区两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内的两个村不同采样密度下5种养分因子(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有效锌)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标准均方根误差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养... 对江苏省仪征市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区两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内的两个村不同采样密度下5种养分因子(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有效锌)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标准均方根误差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养分在相近的采样密度下,沿江平原的插值精度要明显高于丘陵地区;同一地区相同养分因子随着采样密度的增大,插值精度也随之提高;沿江平原区采样密度在0.12个/hm2时就基本可以满足对上述5种养分因子评价的要求;而在丘陵地区,除有机质外,其余4个养分因子在采样密度为0.42个/hm2时才能满足养分因子评价的要求,有机质还需要进一步增大采样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密度 插值精度 标准均方根误差 土壤养分 仪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