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经营世代刺槐人工林多功能经营的密度管理图研建
1
作者 杨扬 彭祚登 +3 位作者 刘伟韬 王鑫喆 王书婷 王少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共11页
【目的】建立刺槐人工林多功能林分密度管理图,以实现对不同培育目的刺槐林的科学合理经营,为森林经营过程中的产量预测和抚育管理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洛宁县国有吕村林场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经营世代... 【目的】建立刺槐人工林多功能林分密度管理图,以实现对不同培育目的刺槐林的科学合理经营,为森林经营过程中的产量预测和抚育管理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洛宁县国有吕村林场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经营世代的刺槐林,设置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对胸径2 cm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测量指标包括胸径、树高、株数等,并测定刺槐一代林和二代林固定样地的土壤最大持水量,同时计算刺槐林分的碳储量。【结果】研究拟合了刺槐的最优树高生长曲线,建立了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最大密度线以及自然稀疏线组成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最终得到了林分生产力、固碳和水源涵养能力的密度管理图。【结论】结合刺槐树高生长曲线,阐述了刺槐林分密度管理图在产量预估、资源清查和疏伐作业设计方面的应用方法。根据可靠性验证结果,本研究得出的模型适用于豫西丘陵区的刺槐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豫西丘陵 多功能森林经营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许冠军 郑宏 +4 位作者 林开敏 林强 邹显花 曹光球 马祥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3-759,共7页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3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大径材产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与仅经过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相比,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更大,径阶分布范围更...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3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大径材产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与仅经过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相比,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更大,径阶分布范围更为集中,高径比更小,尖削度更大.(2)就林分蓄积量和材种结构而言,经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蓄积量明显大于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大径材及超大径材(D≥40)出材量更高.表明两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更适合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密度管理模式 大径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的密度管理与长期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盛炜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共8页
198 7~ 1999年 ,在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对 9a生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了不同保留密度的管理。设立 6个固定样地 ,对林下植被变化作了 13a的连续观测 ,土壤肥力变化作了 9a变化测定 ,并对水土流失、枯落物量及其分... 198 7~ 1999年 ,在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对 9a生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了不同保留密度的管理。设立 6个固定样地 ,对林下植被变化作了 13a的连续观测 ,土壤肥力变化作了 9a变化测定 ,并对水土流失、枯落物量及其分解速率进行了 8a的测定。结果表明 ,凡经间伐的林分 ,林下植被获得了良好发育 ,13a中林下植被种类达到了 30~ 36种 ,盖度达到 80 %~ 90 % ,而生物量达到 5t·hm- 2 以上。未经间伐密度较大的林分林下植被发育较迟 ,比间伐林分推迟 8~ 9a。适度间伐不会产生不利于地力维护的水土流失 ,合理的林分密度管理可提高微生物数量 ,达 2 .42倍。林分密度低而林下植被发育好的林分 ,枯落物分解速度快。杉木中龄林阶段 ,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 ,特别是 16~ 30cm的土壤 ,水解N和速效P含量下降 ,速效N下降最明显。林分密度大 ,生长量大的林分 ,速效N、P下降幅度也大。因此 ,通过间伐适当降低林分密度 ,对维护土壤肥力有较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管理 林下植被 水土保持 土壤肥力 杉木林 人工林 长期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柳杉人工林密度管理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成来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魏招云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通过收集193块柳杉人工林标准地资料,应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可变间伐间隔期的闽东地区柳杉人工林的种群密度管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模拟表明:该模型不仅反映了闽东柳杉人工林的种群密度调节机制,而且符合柳杉生长的... 通过收集193块柳杉人工林标准地资料,应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可变间伐间隔期的闽东地区柳杉人工林的种群密度管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模拟表明:该模型不仅反映了闽东柳杉人工林的种群密度调节机制,而且符合柳杉生长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 人工林 动态规划 种群密度管理模式 可变间伐间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的编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洪信谱 高方彬 +1 位作者 庄尔奇 刘强 《湖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6,共6页
密度管理图是科学经营森林的工具。本文在全省统一编制马尾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的基础上,再结合立地指数,分产区分别编制,以提高使用这一工具的效果。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分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 Ⅲ.人工林密度管理图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辉 真边昭 +1 位作者 林浪 王题瑛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等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等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预测 林分密度管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建筑材林密度管理技术与生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尹拥君 陈卫军 《广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根据杉木人工林现有林调查材料、固定样地材料及密度管理试验林材料 ,分析了不同立地类型、不同密度的杉木林分生长效应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杉木建筑材林合理密度管理技术。
关键词 杉木 立地类型 林木生长 建筑材林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 Ⅳ.改善林分密度管理图预测精度的方法
8
作者 潘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6,39,共5页
在用密度管理图进行林分蓄积的动态预测时,建立在优势木平均高和每公顷株数基础上的收获密度效应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具体林分的预测精度偏低。本文以立木度Rv为修正系数,来反映林分内营养空间结构对蓄积的影响,从而提高密度管... 在用密度管理图进行林分蓄积的动态预测时,建立在优势木平均高和每公顷株数基础上的收获密度效应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具体林分的预测精度偏低。本文以立木度Rv为修正系数,来反映林分内营养空间结构对蓄积的影响,从而提高密度管理图的应用精度。该方法可以使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对蓄积量的预测误差标准差分别从44.32m3/hm2、23.11m3/hm2减少到17.47m3/hm2、5.23m3/hm2,提高密度管理图在实践中应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管理 预测精度 森林资源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建筑材密度管理图的编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贾茜 贾忠奎 +4 位作者 孙启越 张晓文 赵连清 谭红岩 迟明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69,共5页
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 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大径级建筑材措施。结果表明:河北油松建筑材林的培育,阳坡中土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培育中大径材,期间经过2~3次间伐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阳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3 000~3 300株/hm2,10年生间伐强度12%,15年生强度20%,25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2 700~3 0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5%,19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2 200~2 5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0%,17年生强度25%,27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大径材。阴坡厚土林分,初植密度2 000~2 3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5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1 000~1 2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3年生强度20%,23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13~15 m,培育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 河北 油松人工林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密度管理图编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培华 郭安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云南松、华山松是西南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为了研究林木密度与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经营管理好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在引进国内外编图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滇中地区,南盘江林区的云南松和广元林区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分密... 云南松、华山松是西南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为了研究林木密度与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经营管理好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在引进国内外编图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滇中地区,南盘江林区的云南松和广元林区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按典型选样法所设置的样地,基本能代表该地区云南松和华山松的生长情况,其中,滇中地区云南松林内设置样地493块,南盘江林区云南松林内设置样地305块,广元林区华山松林内设置样地252块。本文不仅在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上做了说明,而且以数表的形式说明了数学模型的选择以及最大密度线、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的绘制方法。成图后进行了理论和适用精度检验,其理论精度均在91%以上,适用精度均在85%以上,证明本设计适用于该林区。该图可用于抚育间伐、资源清查、生长量预测及造林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制 等量线 林9密度管理 华山松 云南松 精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林生物量—密度管理图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钦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67-76,共10页
依据中国6省421块油松纯林标准地资料编制了油松林分生物量—密度管理图。其中,干量、地上部量及总生物量密度图的估计相对精度在95%以上,并能通过适合性F检验;叶量、枝量和根量的相对估计精度分别为95.2%、92.8%和93.4%。
关键词 油松林 生物量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广元市华山松林分密度管理图编制的研究
12
作者 刘培华 郭安 何明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0年第2期12-23,共12页
针对四川广元市所辖地区华山松主要分布的几个林场、经营所的华山松纯林林分生长特点,依据林分密度效应法则,通过数学模型的选择,编绘了由五组曲线和经营密度界限所组成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通过检验其理论精度和适用性精度均... 针对四川广元市所辖地区华山松主要分布的几个林场、经营所的华山松纯林林分生长特点,依据林分密度效应法则,通过数学模型的选择,编绘了由五组曲线和经营密度界限所组成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通过检验其理论精度和适用性精度均在85%以上,精度基本符合要求,可用于生产。林分密度管理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管理 华山松 测树因子 自然稀疏 单株材积 林分生长 四川广元市 初植密度 单位面积蓄积量 树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里庄杨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的编制
13
作者 薛玉屏 王长宪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70-73,69,共5页
作者根据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用密度与各测树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编制了林分密度管理图,为八里庄杨人工林的间伐、生长预测、资源清查、造林设计等提供依据。该管理图由最大密度线、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经营管理线、自然稀疏... 作者根据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用密度与各测树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编制了林分密度管理图,为八里庄杨人工林的间伐、生长预测、资源清查、造林设计等提供依据。该管理图由最大密度线、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经营管理线、自然稀疏线组成,经检验,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的精度在8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管理 自然稀疏 生长预测 测树因子 平均树高 造林设计 优势木 资源清查 林分生长量 编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不同密度管理培育大径材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博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4,共4页
以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68年生的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密度管理(间伐)对林分生长及大径材出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调整密度能有效促进红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缩短大径木的培育年限。但间伐强度过大林... 以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68年生的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密度管理(间伐)对林分生长及大径材出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调整密度能有效促进红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缩短大径木的培育年限。但间伐强度过大林分株数减少,降低了林分活立木总蓄积量及大径材出材量,中度间伐红松人工林的大径材出材量最大(243.79 m3·hm-2),其次是强度间伐和弱度间伐,但均高于对照。综合考虑,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以中度间伐效果最佳,68年生适宜保留密度为31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密度管理 大径材 出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的编制
15
作者 全国国外松速生丰产技术研究协作组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40,共6页
从南方五省收集火炬松人工林样地145块,选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火炬松林分生长过程中优势高、胸径、蓄积与密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并描绘到双对数纸上,组成对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密度管理图。
关键词 火炬松 代林 数学模型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油松密度管理图的编制
16
作者 吴枞林 刘向龙 +2 位作者 杜芬芬 王晓飞 徐瑞琴 《甘肃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27-31,共5页
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 ,编制了“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经检验达到了精度要求。该图为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林的抚育间伐、生长量预测。
关键词 子午岭林区 密度管理 编制 油松 精度检验 应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湿地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的编制
17
作者 潘文 茹正忠 陈启基 《广东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7-11,共5页
用全省范围内调查所得的220块标准地作为编图、检验材料,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湿地松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编制出广东省湿地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经精度和适用性检验表明,该图的... 用全省范围内调查所得的220块标准地作为编图、检验材料,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湿地松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编制出广东省湿地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经精度和适用性检验表明,该图的编制精度达94%以上,适用性F检验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人工林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 被引量:23
18
作者 童书振 张建国 +1 位作者 罗红艳 罗云伍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01期86-89,共4页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历经 1 8年的定位试验研究 ,其结果表明 :(1 )同一立地指数级 ,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 ,当某一密度的林分经间伐后同另外一个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比较 ,两者优势木高、平均木高无明显差异 ;两者胸径差异明显 ,即间...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历经 1 8年的定位试验研究 ,其结果表明 :(1 )同一立地指数级 ,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 ,当某一密度的林分经间伐后同另外一个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比较 ,两者优势木高、平均木高无明显差异 ;两者胸径差异明显 ,即间伐的林分小于未间伐的林分 ;两者立木蓄积 ,间伐的低于未间伐的 ;间伐林分总蓄积量 (立木蓄积 +间伐蓄积 )高于未间伐的蓄积。初植密度不同的林分 ,间伐后与未间伐林分的总蓄积量百分比 ,其比值 ,初植密度大的大于初植密度小的 ;间伐林分的枝下高一般高于未间伐林分的枝下高 ,1 6年前影响明显 ;间伐林分的冠幅一般小于未间伐林分的冠幅 ,1 1~ 1 6年时差异明显。 (2 )立地指数级不同 ,初植密度基本相同的林分 ,间伐与未间伐林分的总蓄积量百分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积量 杉木林 密度间伐试验 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田猛 曾伟生 +2 位作者 孟京辉 孔雷 姜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林分密度管理是通过控制造林时初植株行距以及后继的疏伐管理,对林分密度的控制,进而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量化调控,基于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福建杉木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1)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最优生长... 林分密度管理是通过控制造林时初植株行距以及后继的疏伐管理,对林分密度的控制,进而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量化调控,基于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福建杉木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1)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最优生长密度上下限以及杉木林分郁闭线;2)构建了杉木优势高模型、杉木材积模型、立地指数模型作为密度控制图的辅助方程;3)基于密度控制图,模拟了3种常见密度下,对杉木林分进行的3种不同经营措施(不进行任何经营措施,合理抚育间伐,对照性抚育间伐),获得不同经营措施下林分总收获量、林分总枯损量、林分年平均收获量等林分参数以及对相应的林分年龄,为合理安排经营密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管理 杉木人工林 密度控制图 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 不同经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分密度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林星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保留不同萌芽条数即不同密度的林分生长、生物量及林分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每伐桩保留 1~ 2株萌芽条的林分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全留萌芽条的林分 ;提出保留适宜萌芽条数量、合理整理萌芽条的时间和方法等林分密... 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保留不同萌芽条数即不同密度的林分生长、生物量及林分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每伐桩保留 1~ 2株萌芽条的林分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全留萌芽条的林分 ;提出保留适宜萌芽条数量、合理整理萌芽条的时间和方法等林分密度管理技术措施 ;综合考虑培育目标和立地条件 ,提出巨尾桉二代萌芽林分密度应以 1650~ 2 50 0株· hm-2 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萌芽更新 人工定株 林分密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