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CVD生长ZnO薄膜的气相寄生反应路径研究
1
作者 吴蕊 胡洋 +5 位作者 唐荣芬 阳倩 王序 吴怡逸 聂登攀 王环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8-1619,共12页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ZnO薄膜过程中二乙基锌(DEZn)与叔丁醇(t-BuOH)体系的气相寄生反应机理。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路径的Gibbs自由能变化,从热力学角度详细分析关键中间产物(...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ZnO薄膜过程中二乙基锌(DEZn)与叔丁醇(t-BuOH)体系的气相寄生反应机理。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路径的Gibbs自由能变化,从热力学角度详细分析关键中间产物(HOZnOBut、H(ZnO)_(2)But、HZnOH)的水解及二聚物(Zn_(2)O_(2)H_(4)、Zn_(2)O_(4)H_(4)、Zn_(4)O_(4)H_(4))、三聚物(Zn_(3)O_(6)H_(6))的形成,揭示不利于ZnO薄膜生长的纳米颗粒可能的形成路径和产物。研究发现在高温沉积条件下(673.15 K<T<713.15 K),DEZn热解后的中间产物H(ZnO)_(2)But容易与H_(2)O发生双分子碰撞直接生成有利于ZnO薄膜生长的(ZnOH)_(2)。但是这类中间产物同时会通过聚合消去反应形成二聚物和三聚物,这些聚合物是形成纳米颗粒的重要前体,其中由HOZnOBut聚合产生的聚合物(HOZnOBut)2连续脱去C4 H8,并最终形成Zn_(2)O_(4)H_(4)的反应最容易发生。因此,二聚物Zn_(2)O_(4)H_(4)是最有可能提供纳米颗粒的重要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密度泛函理论 寄生反应 薄膜 二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MOCVD生长中气相寄生反应路径
2
作者 仲婷婷 左然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9-574,共6页
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用于制备紫外光电器件的AlN薄膜在MOCVD生长中的气相寄生反应,计算与气相纳米粒子相关的3种主要多聚物[DMAlNH2]2,[MMAlNH]2,[MMAlNH]3与NH3的反应路径.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反应前后的吉布斯自由能差ΔG... 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用于制备紫外光电器件的AlN薄膜在MOCVD生长中的气相寄生反应,计算与气相纳米粒子相关的3种主要多聚物[DMAlNH2]2,[MMAlNH]2,[MMAlNH]3与NH3的反应路径.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反应前后的吉布斯自由能差ΔG以及过渡态的活化自由能ΔG*,判断反应发生的方向和概率.结果表明:[DMAlNH2]2存在2条竞争路径,当T<749 K时,反应走[DMAlNH2]2与NH3的双分子反应路径,产物为[Al(NH2)3]2;当T>749 K时,反应趋向于活化自由能更低的、脱去CH4生成[MMAlNH]2的分子内反应路径.[MMAlNH]2,[MMAlNH]3与NH3极易发生双分子反应,脱去CH4,生成更稳定的气相产物[AlNHNH2]2和[AlNHNH2]3.[Al(NH2)3]2,[AlNHNH2]2,[AlNHNH2]3很可能是AlN-MOCVD气相寄生反应的末端粒子,也是AlN生长表面反应和纳米粒子的重要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MOCVD 密度泛函理论(DFT) 低聚物 寄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琪 曹凤勤 +1 位作者 崔志富 程立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0-63,共4页
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寄主密度及寄生蜂自身密度对黄色潜蝇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26℃>30℃>22℃>34℃。26℃时寄生蜂的寄生能效最强,... 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寄主密度及寄生蜂自身密度对黄色潜蝇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26℃>30℃>22℃>34℃。26℃时寄生蜂的寄生能效最强,是34℃时寄生能效的10倍多。相同温度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对美洲斑潜蝇的寄生数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寄主密度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量在26℃时达到最大,而34℃的寄生量最低。相同寄生蜂密度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6℃时达到最大值,而寄生蜂对寄主的寄生作用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采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发现26℃时的搜寻常数最大,干扰系数最小,相反地,34℃的搜寻常数最小,干扰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潜蝇茧蜂 温度 密度 寄生功能反应 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 寄生蜂生物防治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对斑翅果蝇的寄生效能
4
作者 田烨 李银煳 +3 位作者 陈强 张金龙 陈国华 张晓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4,共9页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对斑翅果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为更好地利用日本细毛环腹瘿蜂防控斑翅果蝇,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行为活动和生长发育特征。...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对斑翅果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为更好地利用日本细毛环腹瘿蜂防控斑翅果蝇,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行为活动和生长发育特征。采用室内接虫法研究了该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的寄生能力。分别运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搜寻效应方程和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分析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其拟合方程为:N_(a)=0.70 N/(1+0.03 N);寄生效能(a/T h)为15.78;在一定空间内,寄生蜂的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至寄主密度达25头/罐后寄生量趋于平稳;寄生蜂的搜寻效应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当斑翅果蝇的密度分别为10、20、30头/罐时寄生蜂自身密度干扰模型分别为E_(10)=0.4878 P^(-0.8713),E_(20)=0.4420 P^(-0.6768)和E_(30)=0.3462 P^(-0.4337);在同一寄主密度下,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寻找效应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弱。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寄生效能,但寄主密度较大会导致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效能减弱,随着寄生蜂自身密度的增加,其种内个体间会出现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 斑翅果蝇 生物防治 寄生功能反应 寄生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木虱跳小蜂对枸杞木虱的寄生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巫鹏翔 马宝旭 +3 位作者 徐婧 张蓉 何嘉 张润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目的】了解沙地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 arenarius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的寄生作用,为合理利用沙地木虱跳小蜂防治枸杞木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观察了沙地木虱跳小蜂的形态和寄生特征,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其对枸杞木... 【目的】了解沙地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 arenarius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的寄生作用,为合理利用沙地木虱跳小蜂防治枸杞木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观察了沙地木虱跳小蜂的形态和寄生特征,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其对枸杞木虱若虫的寄生偏好性、寄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效应和寄主识别能力,并在宁夏中宁田间调查了该寄生蜂的田间寄生特征。【结果】沙地木虱跳小蜂是枸杞木虱若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单寄生蜂与内寄生蜂,最偏好寄生枸杞木虱4龄若虫,偏好系数为0.44±0.02,而不偏好寄生3龄和5龄若虫,且不寄生1龄与2龄若虫。寄生蜂对4龄若虫的最大寄生量、搜寻效率系数、处理时间系数分别为40.3头、0.8688和0.0243,均优于寄生3龄和5龄若虫。沙地木虱跳小蜂受到的种内干扰系数为0.3856,且对已被寄生的木虱寄主具有明显的辨别能力。沙地木虱跳小蜂田间发生期为6月下旬到9月中旬,正处于3-5龄木虱若虫第2代发生高峰期,发生期平均寄生率为44.2%±6.7%,其中寄生率顶峰为89.7%±12.2%,发生在7月4日。沙地木虱跳小蜂在植株下层寄生率是上中下3层中最高,为58.1%±6.8%;在植株西向寄生率是5个方位中最高,为51.4%±8.2%;对4龄若虫寄生率是木虱若虫龄期中最高,为69.7%±3.1%。【结论】研究表明,沙地木虱跳小蜂是具有控制潜力的寄生性天敌,人工释放该新纪录寄生蜂可有效控制枸杞木虱若虫,降低木虱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木虱跳小蜂 枸杞木虱 枸杞 寄生特性 寄生偏好性 寄生功能反应 种内干扰效应 寄主识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aN材料的MOCVD生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德刚 杨辉 +2 位作者 梁骏吾 李向阳 龚海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文章研究了A lGaN材料的MOCVD生长机制。在位监控曲线表明,A lGaN材料生长过程是由三维生长逐渐过渡到二维生长,由于A l原子表面迁移率太小,随着TMA l流量的增加,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现二维生长,材料质量也随着A l组分的增加而下降,A l... 文章研究了A lGaN材料的MOCVD生长机制。在位监控曲线表明,A lGaN材料生长过程是由三维生长逐渐过渡到二维生长,由于A l原子表面迁移率太小,随着TMA l流量的增加,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现二维生长,材料质量也随着A l组分的增加而下降,A lGaN的表面形貌也变差。随着TMA l流量的增加,A lGaN材料的生长速率反而下降,这是由于A l原子阻止了Ga原子参与材料生长。实验还发现,由于TMA l与NH3之间存在强烈的寄生反应,A lGaN材料中的A l组分远小于气相中的A l组分。文中简单探讨了提高A lGaN材料质量的生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N MOCVD 材料生长 寄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VD系统中AlN生长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德刚 杨辉 +2 位作者 梁骏吾 李向阳 龚海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77-879,共3页
文章研究了MOCVD系统中影响A lN生长速率的机制。我们通过在位监控曲线控制生长过程,改变了不同的生长条件,得到了A lN生长速率与生长温度、反应室压力、NH3流量、TMA l流量等生长参数的关系。实验发现,A lN生长速率与生长温度、反应室... 文章研究了MOCVD系统中影响A lN生长速率的机制。我们通过在位监控曲线控制生长过程,改变了不同的生长条件,得到了A lN生长速率与生长温度、反应室压力、NH3流量、TMA l流量等生长参数的关系。实验发现,A lN生长速率与生长温度、反应室压力、NH3流量等参数之间表现出反常的依赖关系。我们认为,MOCVD系统中存在A l原子的寄生反应,导致了反常现象的发生。A lN生长速率与TMA l流量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生长温度、较小的反应室压力能够有效地提高A lN生长速率,同时也将有利于提高A l-GaN材料中的A l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VD ALN 生长速率 寄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甲虫蒲螨对桃蚜控制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立涛 贺丽敏 +4 位作者 许长新 焦蕊 王英杰 郭勇 刘师源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56-59,94,共5页
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Zhang&He)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和杨干象等害虫防治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旨为探讨中华甲虫蒲螨对桃蚜的控制潜能。在显微镜下,观察了中华甲虫... 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Zhang&He)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和杨干象等害虫防治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旨为探讨中华甲虫蒲螨对桃蚜的控制潜能。在显微镜下,观察了中华甲虫蒲螨对桃蚜的寄生过程;分别在室内离体桃叶片上和田间桃园,进行了释放蒲螨防治桃蚜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头中华甲虫蒲螨雌螨接入到载有60头桃蚜的离体桃叶片上,中华甲虫蒲螨最快可以在6 min 48 s完成对桃蚜搜寻、叮刺并致死的过程,平均需时23 min 8 s,24 h内最多可以杀死5头桃蚜,平均杀死量3.6头;室内按螨蚜比1∶1释放中华甲虫蒲螨防治桃蚜,24 h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可达73.22%;田间每被害梢释放2管蒲螨,10 d后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82.74%,防治效果明显。蒲螨对桃蚜表现出了较好的控制能力,可为桃蚜的田间防治提供一种新的生物防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甲虫蒲螨 桃蚜 寄生反应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加热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生长AlGaN
9
作者 周玉刚 李卫平 +7 位作者 沈波 陈鹏 陈志忠 臧岚 张荣 顾书林 施毅 郑有翀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8期34-36,共3页
采用光加热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方法成功地制备出高质量的、组分均匀的AlGaN外延层。结果表明 ,铝和镓的并入效率基本相等 ,这有别于其他研究报道。此外 ,建立了铝相对镓的并入效率与气相预反应之间的关系模型 ,它表明 ,光加热对... 采用光加热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方法成功地制备出高质量的、组分均匀的AlGaN外延层。结果表明 ,铝和镓的并入效率基本相等 ,这有别于其他研究报道。此外 ,建立了铝相对镓的并入效率与气相预反应之间的关系模型 ,它表明 ,光加热对预反应有较大的影响。结合GaN的生长可以看出 ,光加热有利于抑制预反应 ,从而有利于提高样品质量和铝组分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N GAN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 气相寄生反应 光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