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家校合作”中的家长主体缺失及对策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郭中凯
章亚希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3,共4页
-
文摘
家校合作,是大教育观念的必然产物,是可持续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各学校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家长主体缺失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显性的"数量缺失"、隐性的"质量缺失"和角色"结构缺失",导致家校合作主体局限于学校一方,合作成效不尽如人意。为解决家长主体缺失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地点,还要实现合作形式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交流的转换;既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还应提高家长参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鼓励更多父亲融入到家校合作中,从而实现家长和学校双方优势互补与互惠互利,有效提高合作效率。
-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长主体
数量缺失
质量缺失
结构缺失
-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的缺失与引导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蔡艺玮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6-8,共3页
-
基金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激励科研创新项目的成果
-
文摘
家校合作是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家长在家校合作中仍处于“边缘性参与”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参与层次低、参与地位低和合作意愿低。导致家长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为功利性的教育观、家庭象征性资本的薄弱和合作意识的淡薄。为实现“边缘性参与”向“充分参与”的路径转向,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提高家长参与意识和能力,推动家校平等合作,还需要完善家校合作的政策制度。
-
关键词
家校合作
边缘性参与
家长主体性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在场”的缺失与回归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马生松
宁倩倩
-
机构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8期11-14,共4页
-
文摘
家长是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其主体性"在场"使家校合作共育具有真实性、发展性、实效性。然而,在家校合作实践中往往出现家长主体性"在场"缺失的问题,其具体情形为主体性不"在场"、主体性"伪在场"、主体性超常"在场"。为了促使家长主体性回归,提高家校合作共育效力,不仅要支持家长角色构建,完善家校互动平台,还需强化家校合作引导。
-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长主体性
在场
-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