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子宫全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刘一晓 张艳 +1 位作者 张栋栋 刘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0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amily-integrated care, FIC)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7月入住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子宫全切术后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24年1—...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amily-integrated care, FIC)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7月入住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子宫全切术后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24年1—3月为对照组,2024年5—7月为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妇科术后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FIC,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焦虑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出院准备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出院准备度、自我护理能力、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术后干预组的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C能够促进子宫全切术后康复,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进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也为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子宫全切术 焦虑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NICU早产儿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敏 张丽 +2 位作者 关志 于子荞 王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2-1696,共5页
早产儿的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临床关注的不仅仅是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更加重视曾一度被忽视的"婴儿-家庭"关系。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模式鼓励早产儿父母积极参与NICU中的护理工作,其作... 早产儿的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临床关注的不仅仅是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更加重视曾一度被忽视的"婴儿-家庭"关系。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模式鼓励早产儿父母积极参与NICU中的护理工作,其作为强化育儿的措施,已被国际认可。本文介绍FICare模式的起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FICare模式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支持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邹静 张榆 +1 位作者 曾海蓉 刘功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2组在入院时、出院时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以及胃泌素-17(G-17)水平,并随访统计出院后1个月、3个月患者的居家遵医行为率。结果出院时,2组的GSR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在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和定期体检4个维度的居家遵医行为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优化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患者的康复质量,强化其居家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黏膜萎缩糜烂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康复治疗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参与式医护模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母亲适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许小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73-76,125,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医护(FICare)模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母亲适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厦门市围产一新生儿感染重点实验室分娩的100例...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医护(FICare)模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母亲适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厦门市围产一新生儿感染重点实验室分娩的100例产妇及其早产儿,参考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基于FICare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状况、产妇的母亲适应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住院期间、3月龄时,试验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试验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分数、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产儿中展开基于FICare模式护理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状况,促进产妇的母亲适应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医护模式护理 早产儿 母乳喂养 母亲适应力 自我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